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恶性胸腔积液(MPE)患者全身及病灶局部氧化抗氧化状态及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方法 对28例MPE患者采用菲罗啉比色法检测胸水及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C);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血浆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胸水肿瘤伴随淋巴细胞(TALs)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DNA损伤情况.结果 MPE患者血浆TAC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胸水TAC显著低于自身血浆TAC(P<0.01),血浆MDA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浆PBMCs的彗星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ALs的彗星率显著高于自身PBMCs彗星率(P<0.01).MPE患者血浆TAc与MDA之间呈负相关(r=-0.516,P<0.01),胸水TAC与TALs彗星率之间呈负相关(r=-0.538,P<0.01),血浆TAC与PBMCs彗星率之间呈负相关(r=-0.426,P<0.05),血浆MDA与PBMCs彗星率之间呈正相关(r=0.467,P<0.05).结论 MPE患者全身及肿瘤局部存在氧化应激,以肿瘤局部氧化应激更加明显,氧化应激造成的TALs的DNA氧化损伤可能与TALs的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气温对流感流行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气温对兰州城区人群流感样病例(ILI)数的影响和滞后效应。结果 周平均气温与居民ILI数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气温的升高,ILI的风险先上升后降低,呈“Z”型关系。10°C左右是气温从ILI的危险因素转化为保护因素的气温节点,对于婴幼儿和老年易感人群气温低于0°C是ILI的保护因素。全部人群中,较高的气温在滞后0~2周时起显著的保护作用,常温和高温在滞后1周时起显著的保护作用,RR分别是0.830、0.474;高温和次极高温在滞后2周时起显著的保护作用,RR分别是0.516、0.427,而且保护效应均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加,以上效应在女性ILI中更明显。结论 在全民自觉防疫的背景下,低温对ILI流行的影响减少,全民佩戴口罩、避免聚集等行为是控制气候影响流感流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哮喘小鼠早期气道重构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气道内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2 mg/kg)、缬沙坦组(50mg/kg)4组,卵清蛋白致敏建立哮喘模型。肺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以测定平滑肌面积、基底膜胶原面积;RT-PCR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及组织细胞定位。结果平滑肌面积和胶原沉积面积哮喘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和缬沙坦组均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P<0.01);CTGF mRNA灰度值和Western bloting蛋白相对表达量哮喘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和缬沙坦组均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P<0.01)。CTGF蛋白表达水平与平滑肌面积、胶原沉积面积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02和0.579,P<0.01)。结论缬沙坦具有抑制哮喘气道重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气道内CTGF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早期重构的影响。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2 mg.kg-1)组和缬沙坦(50 mg.kg-1)组,每组10只。卵清蛋白致敏建立哮喘模型,给药组每次雾化前1 h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记录支气管周围嗜酸粒细胞(Eos)计数、杯状细胞百分比、黏液分泌和炎症细胞评分,测定平滑肌面积。采用RT-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支气管周围Eos计数、杯状细胞百分比、炎症细胞评分、黏液分泌评分、平滑肌面积、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地塞米松组和缬沙坦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缬沙坦组Eos计数、杯状细胞百分比、炎症细胞和黏液分泌评分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气道平滑肌面积、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与平滑肌面积正相关(r=0.467,P<0.01)。结论缬沙坦具有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和早期重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气道内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正> 我在临床20余年,采用灸足大趾第二趾节,足背大趾高骨处行间旁,取名“惊风”穴。直接用灸,连灸三壮,并配合“镇惊汤”治疗百余患儿,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张某,女,1岁。于1980年4月间突然高烧,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弓反张,汗出痰鸣。六脉浮数。证属感受风寒,邪从热化,热盛生风,夹痰上扰,发为急惊,治宜清热散风,祛痰镇惊,熄风开窍,方用①羚角镇惊汤:羚羊角粉1克(另冲)钩藤防风全蝎僵蚕胆南星麦冬各4克生地5克当归天麻各3克龙骨牡蛎生石膏各30克(先煎) 薄荷甘草各2克灯芯1克,二剂。②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工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以完善发热门诊流程,帮助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的风险.方法 以甘肃省收治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于2020年2月23日-3月21日,采用手机问卷星的方式调查267名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了解其在进入...  相似文献   
7.
8.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DNA氧化损伤和脂质过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单个核细胞DNA氧化损伤和脂质过氧化的程度。方法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的方法检测 2 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试验组 )胸腔积液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损伤及 2 5名健康人 (对照组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损伤 (以彗星率表示 ) ;采用菲罗啉比色法检测患者胸腔积液和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及健康人血浆总抗氧化能力 ;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患者及健康人血浆丙二醛 (MDA)含量。组间差异显著性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试验组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彗星率为 (4 1 3± 14 5 ) % ,高于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 (2 1 2± 4 2 ) % (P <0 0 1) ;胸腔积液总抗氧化能力为 (5 172± 1195 )U/L ,显著低于其血浆的 (86 5 6± 15 92 )U/L(P <0 0 1)。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彗星率与总抗氧化能力呈负相关 (r=- 0 4 2 5 ,P <0 0 5 )。试验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彗星率及血浆MDA含量为 (2 1 2± 4 2 ) %和 (8 2 5± 1 37) μmol/L ,分别高于对照组的 (8 9± 3 7) %和(4 4 6± 0 93) μmol/L(P均 <0 0 1) ;试验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为 (86 5 6± 15 92 )U/L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0 6 10± 1399)U/L (P <0 0 1)。试验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彗星率、血浆MDA含量呈负相关 (r分别为 - 0 4 38、-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急性发作时患者体内产生活性氧过多导致氧化应激 ,核因子κB(NF κB)表达增强致前炎因子释放。异黄酮类抗氧化剂染料木黄酮 (5 ,7,4 三羟基异黄酮 )可抑制多种细胞产生活性氧自由基。我们的研究旨在探讨染料木黄酮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NF κB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分泌的影响。对象与方法 哮喘组 32例 ,男 2 0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4 9± 19)岁 ,均为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确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 ,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苦参碱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早期气道重塑和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5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A)、哮喘模型组(B)、地塞米松组(C)、苦参碱高剂量组(D,50 mg/kg)和低剂量组(E,25 mg/kg)5组.卵清白蛋白致敏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每次激发前,C、D、E组分别给予地塞米松和相应剂量的苦参碱进行灌胃;B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A组以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致敏、激发及灌胃.肺组织切片染色,炎症细胞及黏液分泌评分、定量杯状细胞百分比,测定平滑肌面积、基底膜胶原面积.采用逆转录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检验;对等级数据和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齐性的数据则进行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法),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eney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A-E组炎症细胞评分(均数,四分位数)分别为1.5(1,2)、4(4,5)、2(1,3)、2(2,3)、3(2,3.3),黏液分泌评分分别为1.5(1,2)、5(4,6)、2(1,3)、2(2.5,4)、3(3,4),B组明显高于A组(X2值分别为21.3和22.6,均P<0.01),C组明显低于B组(X2值分别为13.3和15.0,均P<0.01),D、E组低于B组(X2值分别为9.1、10.9和9.8、9.7,均P<0.05);杯状细胞占上皮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7±0.5)%、(54.7±15.5)%、(20.4±5.9)%、(31.7±7.6)%、(36.2±10.8)%,B组明显高于A组(t=12.0,P<0.01),C、D组明显低于B组(t值分别为7.7和5.1,均P<0.01),E组低于B组(t=4.2,P<0.05);5组平滑肌面积分别为(11.5±2.1)、(30.0±3.3)、(15.2±3.1)、(22.2±4.8)和(26.5±3.4)um2/um,B组明显高于A组(t=11.4,P<0.01),C、D、E组均明显低于B组(t值分别为9.1、4.7和2.2,均P<0.01);胶原沉积面积5组分别为(3.9±1.8)、(24.4±6.1)、(15.4±3.5)、(16.6±6.0)和(17.5±4.4)um2/um,B组明显高于A组(t=9.3,P<0.01),C、D组明显低于B组(t值分别为4.1、3.5,均P<0.01),E组低于B组(t=3.2,P<0.05);5组TGF-β1 Mrna灰度值分别为160±25、247±37、174±23、195±25、207±42,CTGF Mrna灰度值5组分别为86±8、160±24、94±10、93±14、104 4-10,B组明显高于A组(f值分别为6.1、11.6,均P<0.01),C、D、E组均明显低于B组(t值分别为3.7、2.7、5.1和10.6、8.6、10.3,均P<0.01).5组肺组织TGF-B1吸光度值分别为21±5、36±8、26±5、26±5和26±5,肺组织CTGF吸光度值分别为15±4、27±5、21±4、22±3和23±4,B组明显高于A组(t值分别为5.7和6.4,均P<0.01),c、D组明显低于B组(t值分别为3.9、3.9和3.2、2.8,均P<0.01),E组低于B组(t值分别为3.8和2.5,均P<0.05).各组小鼠胞质中TGF-β1与平滑肌面积、TGF-β1与胶原沉积面积、CTGF与平滑肌面积、CTGF与胶原沉积面积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5、0.583、0.522和0.590,均P<0.01).结论 苦参碱能够抑制哮喘的早期气道重塑和炎症,其抑制气道重塑的可能机制与TGF-β1到CTGF的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