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菌溶解产物治疗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细菌溶解产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再发呼吸道感染次数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6%(P 0.05)。研究组患儿治疗3、6、12个月时再发呼吸道感染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水平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 0.05),而2组Ig M水平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细菌溶解产物治疗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强患儿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发生次数。  相似文献   
2.
血型变异,教科书虽有提及,实际工作却颇为罕见,本文就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M4a型)血型变异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32岁,农民.于2008年9月因无明显诱因牙龈出血、血尿、尿频尿急、贫血、头昏乏力,收治于省级医院,经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免疫表型和染色体检查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4a型),服用羟基脲治疗,并抗炎止血治疗,输"O"型血小板1治疗量及悬浮红细胞2单位,出血、贫血情况明显好转,未化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上海嘉定地区过敏原及其与支气管哮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上海嘉定南翔医院382 例4~12岁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病例组(哮喘组),采用整群随机法抽取上海嘉定地区2所学校和2所幼儿园402例4~10岁儿童(普查组)作为对照,对儿童家庭生活状况及过敏性疾病患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18种常见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普查组按出生地分为移居组(219例)和常住组(183例),分析家庭生活环境与SPT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嘉定地区儿童过敏原主要为:粉尘螨、户尘螨、海虾、蟑螂、狗毛。哮喘组SPT阳性率为67.9%,显著高于普查组(31.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居组家庭生活环境与常住组有明显差异(P<0.01),移居组SPT阳性率明显低于常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海嘉定地区儿童主要过敏原为粉尘螨、户尘螨、海虾、蟑螂、狗毛;哮喘儿童对过敏原更具易感性;儿童生活环境与SPT阳性率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筛检在血液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6月应用微柱凝胶试验对50例临床发生血液病的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检测血小板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12%。其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阳性率最高5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阳性率最低11.1%。结论: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前进行血小板抗体的检测,有效地预防免疫性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迅速上升趋势。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大于80%病例属于过敏性哮喘,尘螨是本世纪60年代发现的一种最强烈的变应原,是中国哮喘儿童最主要的相关变应原之一[1]。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可以影响变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改变疾病自然进程[2],是目前唯一针对过敏性疾病的对因治疗方法[3]。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乳双歧杆菌联合乳果糖对功能性便秘儿童的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儿科门诊的61例功能性便秘(FC)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给予乳双歧杆菌B6-12联合乳果糖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乳果糖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便秘症状是否改善,同时通过16SrRNA测序结果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改变。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干预组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前后的菌群多样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菌群相对丰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双歧杆菌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FC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单一乳果糖治疗,同时使用乳双歧杆菌联合乳果糖有利于儿童FC菌群多样性和相对丰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氏配血法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用微柱凝胶卡氏配血法对3365例临床输血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并与现各基层医院普遍使用的凝聚胺交叉配血法进行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65例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法不合10例,微柱凝胶卡氏法不合18例,两种方法差异有显著性(χ2=4.9,P<0.05)。结论微柱凝集卡氏配血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清晰准确,易于判读、试验影响因素易于受控、易于标准化,提高了临床用血的安全性,适用于临床常规配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微柱凝胶法检测O型孕妇IgG抗体效价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法在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和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微柱凝胶法检测96例O型孕妇ABO-IgG抗体效价,并与临床传统试管法抗人球蛋白法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者8例,占总数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法比传统抗人球蛋白法判读结果高2个等倍稀释度有7例,占总数7.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法比传统抗人球蛋白法判读结果高1个等倍稀释度有81例,占总数8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抗A(抗B)效价≥128有47例,占48.9%,O-A>O-B>O-AB妇一夫组合.结论 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十分必要,微柱凝胶法比传统抗人球蛋白法操作更简便、快捷、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选取我院2013年7~2014年6月血小板输注无效进行配型的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例输注无效而未配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输注结果。结果观察组输注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均超过4.5×109/L,对照组患者的CCI均低于4.5×109/L,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微柱凝集卡式法具有操作简便,判读简易,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等优点,可减少由免疫原因导致的输注无效的现象发生,保证用血、输血安全性,加快患者疾病康复,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氏配血法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用微柱凝胶卡氏配血法对3365例临床输血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并与现各基层医院普遍使用的凝聚胺交叉配血法进行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65例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法不合10例,微柱凝胶卡氏法不合18例,两种方法差异有显著性(χ2=4.9,P〈0.05)。结论微柱凝集卡氏配血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清晰准确,易于判读、试验影响因素易于受控、易于标准化,提高了临床用血的安全性,适用于临床常规配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