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奎的平作为增效剂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在原抗抑郁剂治疗的基础上合用小剂量奎的平。观察时间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周末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量表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自治疗2周末始,汉米尔顿抑郁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量表评分比治疗前均有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治疗8周末痊愈率11.54%,有效率50.00%,无效率38.46%,不良反应较轻。结论小剂量奎的平可作为增效剂用于难治性抑郁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不同病灶部位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病灶部位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特点。 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且病变局限于单侧大脑或脑干的9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部位分为3组,其中单侧脑干病变29例(纳入单侧脑干组),左侧半球(皮质+白质)病变37例(纳入左侧半球组),右侧半球(皮质+白质)病变26例(纳入右侧半球组)。入院后所有患者进行吞咽造影检查,记录并对比各组患者口腔运送、吞咽启动、残留、渗漏、误吸、咳嗽反射及环咽肌开放等指标结果。 结果 3组患者在口腔运送(χ2=0.712,P=0.918)、吞咽启动(χ2=1.564,P=0.458)、渗漏(χ2=5.615,P=0.060)、咳嗽反射(χ2=5.882,P=0.053)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侧脑干组在会厌谷、梨状窦残留(χ2=6.508,P=0.011)和误吸(χ2=7.803,P=0.005)方面与左侧半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侧脑干组在环咽肌开放方面与左侧半球组及右侧半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9.555和24.630,均P<0.05)。 结论 单侧脑干较单侧大脑半球卒中更容易发生咽期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残留、误吸及环咽肌开放异常等方面,两侧大脑半球卒中后吞咽障碍特点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468例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患者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疗效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68例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行放疗的患者资料,术后复发时间为2~252个月,中位数14.95个月.锁骨上区复发45例,纵隔复发291例,腹腔复发4例,吻合口复发15例,锁骨上区+纵隔复发89例,吻合口+纵隔复发11例,纵隔+腹腔复发7例,锁骨上区+吻合口复发1例,锁骨上区+腹腔复发2例,吻合口+纵隔+锁骨上区复发3例.经典三维适形放疗(3D-CRT)224例,调强放疗(IMRT)244例.放疗剂量40~70 Gy(中位放疗剂量59.4 Gy).在166例联合化疗患者中,同步放化疗109例,序贯放化疗57例.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预后单因素分析,Cox法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 随访率95.3%,总有效率为81.6%,其中CR为41.2%.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放疗后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61%、32%、21%和14%,中位生存期17.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后病理分期、术后N分期、复发部位、病灶单或多发、病灶大小、近期疗效、放疗剂量、化疗与否与预后相关(χ2=4.814~247.322,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后病理分期、病灶单或多发、病灶大小、近期疗效、放疗剂量、化疗与否是独立预后因素(P<0.05).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放疗后患者死亡原因为局部及区域性复发致死176例,占死亡数的47.57%(176/370);远处转移148例,占40.00%(148/370);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为16例,占4.32%(16/370);1例死于放射性肺炎;2例死于急性心肌梗塞;1例死于脑出血;原因不明26例(含失访).肺是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结论 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患者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时间,年龄小于70岁,术后分期较早,单个复发病灶,小病灶,放疗剂量≥59.4 Gy,足量放疗后缓解者,采取同步放化疗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索改良容积粘度测试(VVST-CV)在吞咽障碍安全性、有效性指标的灵敏性、特异性。 方法 对容积粘度测试(VVST)中溶剂、容积、粘度、测试指标进行改良,使用改良容积粘度测试对吞咽障碍患者89例进行评估,记录其安全性指标(咳嗽、声音变化、血氧饱和度下降≥3%)、有效性指标(唇闭合不良、口腔残留、咽腔残留、分次吞咽)的阳性率,并与吞咽造影检查(VFSS)的渗漏、误吸、残留的阳性率对比,计算改良容积粘度测试对吞咽安全和有效性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结果 改良容积粘度测试对吞咽障碍、安全性受损和有效性受损的敏感度分别为0.97、0.85和0.95。代表安全性的咳嗽、声音变化和血氧饱和度下降三项指标的敏感度分别为0.65、0.60和0.4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8、0.94和0.94。 结论 改良容积粘度测试简单可行,灵敏度较高,可广泛应用在吞咽障碍的评估中。  相似文献   
6.
上唇口轮匝肌重建理念在唇裂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唇裂患者的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外诊疗手术方式已经较经典化,而且治疗方案也已普及,但多数患者在治疗后容易出现唇部吻合切口明显瘢痕及唇部动态效果欠佳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结核病负担较高,每年仅新发现的初复治病例即达98万[1],加上原患未治愈者,每年接受治疗的病例超过100万.抗结核治疗使用的一、二线药物均可引起不良反应,其中影响最大且发病率较高的为肝损害[2].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对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CDFI)对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SVC)不育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DFI检测56例精液异常不育患者的精索静脉,观察蔓状静脉血管内径及血液返流时间,并行X线选择性精索内静脉造影对照分析。结果:平静状态下蔓状静脉内径为(2.24±0.16)mm;Valsalva运动时内径为(2.67±0.26)mm;返流时间为(1 487±203.66)m s,CDFI检测SVC的准确性为92.8%。结论:在男性不育的病因筛选中,CDFI检测对SVC的诊断比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肌肉纤维化与舌骨位移的相关关系。 方法 选取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26例,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下颌舌骨肌的弹性模量,同时对患者的吞咽造影行渗漏-误吸评分(PAS)及运动学参数分析,测量舌骨的水平和垂直位移,将弹性模量与舌骨位移作相关性分析,以PAS>5级为吞咽障碍程度的判断标准构建下颌舌骨肌弹性模量的ROC曲线。 结果 PAS>5级的患者下颌舌骨肌弹性模量与舌骨位移呈负相关,PAS≤5级的患者下颌舌骨肌弹性模量与舌骨位移不存在相关性,下颌舌骨肌弹性模量判断吞咽障碍程度的ROC曲线,诊断阈值为14.37kPa,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81.8%。 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严重吞咽困难患者肌肉纤维化与舌骨位移存在较大的相关性,肌肉弹性模量可作为评价患者吞咽功能的辅助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游戏训练对脑干损伤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咽部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干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包括口腔感觉和运动功能训练、门德尔松吞咽训练、球囊扩张术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游戏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比较2组患者的功能性经口进食评分(FOIS),渗漏-误吸分级(PAS)和舌骨向前位移(HAM)、舌骨向上位移(HSM)、环咽肌开放幅度。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OIS、PAS、HAM、HSM、环咽肌开放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OIS、PAS、HAM、HSM、环咽肌开放幅度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FOIS、PAS、HAM[(7.40±2.76)mm]、HSM[(9.75±2.65)mm]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环咽肌开放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游戏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脑干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舌骨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