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咽部球囊压力反馈训练对脑干病变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咽缩肌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干病变所致吞咽障碍患者20例,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障碍康复治疗(包括口腔感觉运动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球囊导管扩张术等)和假咽部球囊压力反馈训练(球囊内未注水),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咽部球囊压力反馈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比较2组患者的上咽部压力峰值和下咽部压力峰值、功能性经口进食评级(FOIS)和FEES残留分级。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上咽部压力峰值、下咽部压力峰值、FOIS和FEES分级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干预组的上咽部压力峰值[(76.56±15.61)mmHg]、FOIS和FEES分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 结论 咽部球囊压力反馈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干病变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上咽部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改良容积粘度测试(VVST-CV)在吞咽障碍安全性、有效性指标的灵敏性、特异性。 方法 对容积粘度测试(VVST)中溶剂、容积、粘度、测试指标进行改良,使用改良容积粘度测试对吞咽障碍患者89例进行评估,记录其安全性指标(咳嗽、声音变化、血氧饱和度下降≥3%)、有效性指标(唇闭合不良、口腔残留、咽腔残留、分次吞咽)的阳性率,并与吞咽造影检查(VFSS)的渗漏、误吸、残留的阳性率对比,计算改良容积粘度测试对吞咽安全和有效性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结果 改良容积粘度测试对吞咽障碍、安全性受损和有效性受损的敏感度分别为0.97、0.85和0.95。代表安全性的咳嗽、声音变化和血氧饱和度下降三项指标的敏感度分别为0.65、0.60和0.4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8、0.94和0.94。 结论 改良容积粘度测试简单可行,灵敏度较高,可广泛应用在吞咽障碍的评估中。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声门下氧气脉冲辅助增压训练对神经性疾病气管切开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神经性疾病气管切开患者18例,通过气切套管的声门下吸引管给予氧气脉冲,按照随机顺序给予氧流量为2L/min、4L/min、6L/min,同时患者进食一口量为5ml中稠食物3次,每次进食的间隔时间为1min。采用吞咽造影检查评估不同氧流量下的患者渗漏—误吸评分及咽部残留评分。 结果:患者在三种氧流量进食时渗漏误吸情况均较无氧气脉冲的情况下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两两比较发现,2L/min与4L/min氧流量、2L/min与6L/min氧流量、4L/min与6L/min氧流量进食的渗漏误吸改善程度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三种氧流量进食时患者残留评分较无声门下气脉冲时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声门下氧气脉冲辅助增压训练对于神经性疾病气管切开患者渗漏误吸情况有较好的即时改善作用,但对进食时残留无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Praat语音分析软件探讨声学数字化分析方法在吞咽障碍患者的误吸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4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每例患者均进行标准化的吞咽造影检查,要求每例患者在进食每口食物前、后分别发“衣/i/”音3次,采集声音样本。根据渗漏-误吸分级(PAS)将所有患者分成非误吸组(16例)和误吸组(30例),检测和比较2组患者进食前和进食后的组内及组间嗓音的基频、相对平均扰动度(RAP)、相对频率微扰(Jitter)、相对振幅微扰(Shimmer)、振幅微扰商(APQ)和谐波噪声比(HNR)等声学参数的变化情况。 结果 非误吸组患者的各项声学参数指标进食前后比较,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误吸组患者的基频、RAP和Jitter数据进食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食前,非误吸组患者的RAP[(0.31±0.22)%]和Jitter[(0.49±0.32)%]分别与误吸组的RAP[(1.02±0.53)%]和Jitter[(1.71±0.84)%]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非误吸组优于误吸组;进食后,仅Jitter值[非误吸组(0.49±0.32)%;误吸组(0.74±0.43)%]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 结论 可在进食评估前,通过对声学参数RAP和Jitter的分析,识别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fNIRS探究在吞咽热水和冰水时健康受试者脑血流变化情况,以验证fNIRS对于不同温度液体吞咽任务识别的敏感性,为今后应用fNIRS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中枢诊断及干预辅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纳入符合入组条件的健康受试对象16例,按照随机顺序进行吞咽热水和冰水的任务,并采用fNIRS对任务过程进行记录,配对比较静息状态、吞咽热水和吞咽冰水状态两两之间不同脑区激活程度的差异。 结果 相较于静息状态,吞咽热水和冰水时均有19个通道激活,共同激活的皮质包括S1、M1、PMC、SMA、Wernicke区、体感联合皮质、视觉联合皮质和额叶眼动区,DLPFC仅在吞咽热水时激活,中央下区仅在吞咽冰水时激活。SMA和PMC在吞咽热水比吞咽冰水时激活程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性。 结论 健康受试者的多个脑区都有激活并参与了吞咽热水和冰水的调控,且吞咽热水比吞咽冰水能够更好的激活健康受试者的PMC和SMA。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探讨幕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皮质功能状态与吞咽功能的相关性,并观察舌三针对该类患者皮质活动的影响。 方法 选取幕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针刺组和舌三针组,每组15例。采用fNIRS采集两组患者在静息态、针刺态(假针刺组为假针刺态)、电针态(假针刺组为假电针态)、针刺后静息态(假针刺组为假针刺后静息态)下的氧和血红蛋白(HbO2)的相对浓度变化(ΔHbO2)。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渗漏误吸评分(PAS)、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估两组患者的整体功能残疾水平和吞咽功能。 结果 静息态下,两组患者的左侧初级运动皮质(r=0.550,P=0.002)、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r=0.585,P=0.001)和左侧前运动皮质(r=0.510,P=0.004)区域的平均ΔHbO2浓度与PAS评分呈中度正相关。针刺态下,舌三针组患者的右侧额下回(F=9.651,P=0.004)和左侧颞中回(F=3.343,P=0.029)区域的ΔHbO2浓度显著增加(P<0.05),左侧躯体感觉皮质(F=4.948,P=0.035)和左侧初级运动皮质(F=4.742,P=0.038)区域的ΔHbO2浓度显著降低(P<0.05)。 结论 舌三针可促使幕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大脑皮质活动发生变化,这可能是改善吞咽障碍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