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93篇
  免费   3356篇
  国内免费   2704篇
耳鼻咽喉   400篇
儿科学   546篇
妇产科学   371篇
基础医学   4238篇
口腔科学   603篇
临床医学   4868篇
内科学   5033篇
皮肤病学   404篇
神经病学   2057篇
特种医学   13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3507篇
综合类   7074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预防医学   2173篇
眼科学   1156篇
药学   3641篇
  27篇
中国医学   1995篇
肿瘤学   2872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626篇
  2022年   992篇
  2021年   1863篇
  2020年   1476篇
  2019年   1260篇
  2018年   1313篇
  2017年   1237篇
  2016年   1063篇
  2015年   1677篇
  2014年   2085篇
  2013年   1838篇
  2012年   2829篇
  2011年   2979篇
  2010年   1842篇
  2009年   1514篇
  2008年   1795篇
  2007年   1898篇
  2006年   1882篇
  2005年   1860篇
  2004年   1182篇
  2003年   1113篇
  2002年   970篇
  2001年   849篇
  2000年   854篇
  1999年   975篇
  1998年   609篇
  1997年   677篇
  1996年   503篇
  1995年   419篇
  1994年   365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276篇
  1991年   242篇
  1990年   203篇
  1989年   180篇
  1988年   170篇
  1987年   133篇
  1986年   102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2篇
  1940年   3篇
  1935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Physical activity brings significant health benefits to middle-aged adults, although the research to date has been focused on late adulthood.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how ageing affects the self-reported and accelerometer-derived measures of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in middle-aged adults. We employed the data recorded in the UK Biobank and analysed the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of 2,998 participants (1381 men and 1617 women), based on self-completion questionnaire and accelerometry measure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We also assessed the musculoskeletal health of the participants using the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 measurements provided by the UK Biobank. Participants were categoris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age: group I younger middle-aged (40 to 49 years), group II older middle-aged (50 to 59 years), and group III oldest middle-aged (60 to 69 years). Self-reported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increased with age and was the highest in group III, followed by group II and I (P?<?0.05). On the contrary, physical activity measured by accelerometr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age from group I to III (P?<?0.05), and the same pertained to the measurements of musculoskeletal health (P?<?0.05). It was also shown that middle-aged adults mostly engaged in low and moderate intensity activities. The opposing trends of the self-reported and 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may suggest that middle-aged adults over-report their activity level as they age. They should be awar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perceived and actual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and objective measures would be useful to prevent the decline in musculoskeletal health.

  相似文献   
2.
3.
4.
综述信息化技术在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领域中风险预测、警报接收与上报、抗凝防治管理、医护人员相关继续医学教育、患者疾病预后管理的应用现状,总结其应用阻碍因素,旨在为我国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技术是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物联网是由传感技术感知物体,按照固定的协议实现任何时候物与物之间、人和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及管理的网络,是信息技术和传感控制技术两者融合的产物。简单来说,物联网就是可以让人们所关注的事物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被监控,其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以及智能处理3个特点。物联网的核心是智能化,其在医院中的应用主要是实现对人的智能化医疗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工作,例如:实现婴儿防盗、无线输液管理、移动门诊输液管理等功能;用于医疗资产管理、资产定位,提升医疗器械调度效率。  相似文献   
7.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发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国内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但形势依然严峻,境外多个国家也相继出现疫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截至2020年3月5日,全球共报告95333例确诊病例(其中我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565例),85个国家有确诊病例报告,中国将面临输入性病例的传播风险,这为防治我国儿童的疾病疫情提出了新的挑战[1]。在这次疫情中,与成人病例相比,儿童病例相对较少、症状轻、预后较好。目前国内病例数据显示,18岁以下儿童占所有报告病例的2.4%,尚无死亡病例报告[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弓状线切开技术在变异弓状线病例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应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广东医科大学茶山医院施行TEP的60例弓状线变异患者资料,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人为切开腹直肌后鞘及其后面的腹横筋膜创建一条人工弓状线,并对其后面的腹膜前间隙进分离。影像记录弓状线的形态和手术步骤。 结果低位弓状线50例(83.3%),位于脐下8~12 cm,表现为不完整的腹直肌后鞘,向下呈逐渐变薄、变少的散在纤维。无弓状线10例(16.7%),有完整的腹直肌后鞘并一直延伸至耻骨。以人工弓状线为界分为两个层面,前面的是腹直肌后间隙,后面是腹膜前间隙,位于腹横筋膜(含有后鞘)与腹膜前筋膜浅层之间,是TEP理想的分离层面,沿此间隙向下分离与Retzius间隙相连,然后向外分离Bogros间隙。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30±15)min,术中腹膜损伤率8.3%(5/60)。术后发生血肿3例,血清肿2例,皮下气肿3例,无慢性疼痛病例。术后平均随访25个月,无复发病例。 结论人工弓状线切开技术在低位和无弓状线患者的TEP手术中安全有效、简单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究醛糖还原酶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转染组,后两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构建含有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iRNA的质粒并利用慢病毒转染入转染组大鼠体内。造模后4周、8周、12周,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造模后9周,禁食6 h,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造模后12周,处死全部大鼠后,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神经元凋亡情况,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醛糖还原酶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的表达,RT-PCR检测视网膜中Bcl-2和Bax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造模后4周、8周、12周,转染组和模型组的大鼠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造模后12周,转染组大鼠体质量高于模型组(P<0.05)。造模后4周、8周、12周,各组内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转染组和模型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模型组和转染组大鼠在口服葡萄糖后30 min时,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在120 min时分别下降至最低,但仍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模型组和转染组的视网膜神经元凋亡指数、醛糖还原酶活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和Bax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且转染组均高于模型组(均为P<0.05)。模型组和转染组的Bcl-2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转染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结合受体后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损伤,可能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神经元凋亡,进而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