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视功能损害生存质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354例DR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总分为(137.62±37.5)分,心理问题检出率达44.63%。生存质量对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直接负向效应(β=-0.238,P<0.05),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直接负向效应(β=-0.111,P<0.05),回避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直接正向效应(β=0.110,P<0.05),屈服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直接正向效应(β=0.280,P<0.05)。结论 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年龄、职业、视网膜病变病程、视力分级、饮酒情况是影响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通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自我效能感和积极面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可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周君辰  李娟  周海健  邢欢  董爱英 《疾病监测》2022,37(11):1474-1477
肺炎克雷伯菌属于克雷伯菌属中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是社区获得性感染和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之一。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hvKP)是从传统肺炎克雷伯菌中分离出来的具有高毒力、高黏液性的侵袭性细菌,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可引起肺炎、肝脓肿、泌尿系统感染和血流感染,严重时还可导致脓毒血症等危急重症,治疗难度大且病死率高。 为更好地了解hvKP特性,对其流行现状、高毒力相关因子、耐药以及相关机制等进行综述,以助于临床更好地预防和控制 hvKP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22—2023年华北地区住院患者鼻咽部携带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征。方法于2022 年11月至2023年7月, 采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100例住院患者的鼻咽拭子并进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培养。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科室、临床诊断的疾病类型等。使用全自动细菌药敏系统检测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 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数据分析对菌株的耐药基因、ST型、荚膜血清型以及种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住院患者中, 共计从55名住院患者鼻咽拭子中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 占比55.00%。55名鼻咽部携带肺炎克雷伯菌的住院患者中以男性患者为主(70.91%, 39/55), 年龄分布集中在61~80岁(58.18%, 32/55), 科室分布集中在重症监护室(50.91%, 28/55), 患者基础疾病类型以神经系统疾病为主(49.09%, 27/55)。药敏结果显示55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曲南、呋喃妥因的不敏感率均>80.00%;共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28株(50.9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47株(85.45%), 多重耐药菌48株(8...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系统评价糖尿病患者使用移动医疗应用程序的应用体验,主要了解患者的态度和感受,为之后优化糖尿病慢病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检索收集PubMed、 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有关糖尿病患者移动医疗应用程序使用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8月,并将文献按照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的质量评价标准和GRADE系统进行评价,应用Meta整合方法将研究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提炼出34个研究结果,将类似的结果汇合成6个新的类别,并最终形成3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 1:患者对移动医疗应用程序持积极态度认为其有利于自己更好地管理疾病。整合结果 2:患者在使用移动医疗应用程序时的心理体验呈阶段性改变。整合结果 3:患者在疾病管理时对移动医疗应用程序的使用度主要是受其自身、管理制度和程序3个方面的影响。结论医护人员应充分重视和了解糖尿病患者在使用移动医疗应用程序时的应用体验,并根据患者的感受制定和优化管理计划、完善程序功能,进一步指导和规范糖尿病慢病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高校学生的焦虑与压力知觉、应对方式进行调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压力知觉量表对232名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的得分本科生分别为(46.83±6.38)分和(42.70±4.14)分,研究生分别为(44.16±6.06)分和(40....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间歇置管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血清营养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3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长期留置鼻饲管给予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经口间歇置管给予肠内营养。观察干预前、干预2周及干预4周后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白蛋白值随着干预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F时间×组间=3.549,P=0.035;观察组转铁蛋白值随着干预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F时间×组间=5.666,P=0.006;观察组前白蛋白值随着干预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F时间×组间=5.338,P=0.007。结论经口间歇置管肠内营养干预能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VX对小鼠脑和外周血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和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影响。方法小鼠sc给予VX 5,10和16μg·kg-1,分别于10 min,1 h,4 h,24 h,48 h和72 h记录体重和脑重,计算脑系数;Ellman法测定AChE活性;ELISA测定AChE含量;并计算被VX抑制的AChE含量和VX消耗量。结果在染毒后72 h内,各组小鼠体重、脑重和脑系数均未见明显变化。与同剂量下染毒10 min相比,VX 5,10和16μg·kg-1组外周血AChE活性抑制率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下降(P<0.05,P<0.01)。与同剂量染毒10 min比较,VX 16μg·kg-1组脑AChE活性抑制率在4~72 h显著下降(P<0.01);10μg·kg-1组在48和72 h显著下降(P<0.01);5μg·kg-1组在24 h显著上升(P<0.01),而在其他时间点无明显变化。各剂量组脑和外周血中VX的消耗量均在48 h达到最低,在72 h略有回升。VX 16μg·kg-1组VX消耗量仅占染毒剂量的28%。结论在染毒后48 h内大部分毒剂残留在体内,72 h后可能再次引起中枢AChE抑制。因此,对于神经性毒剂VX中毒的救治,建议急性中毒症状控制后,在染毒48 h内再次给予抗毒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近3年血流感染患者病原学特征,为临床针对血流感染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580份患者血培养标本经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和Phoenix-100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培养和鉴定药敏。结果:近3年间血培养共分离出1580株病原菌,各科室检出病原菌较多的是中心ICU(399株,25%),神经外科(336株,21%),血液内科(207株,13%)。其中革兰阴性菌(875株,55.4%),革兰阳性菌(614株,38.9%),真菌(91株,5.7%)。检出率位于前5位的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64株,16.71%)、肺炎克雷伯菌(189株,11.96%)、鲍曼不动杆菌(115株,7.28%)、金黄色葡萄球菌(94株,5.95%)、洋葱伯克霍尔德菌(75株,4.75%)。药敏试验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均为1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77株,81.9%),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苷类抗菌药呈多重耐药。 D-试验阳性菌株数(249株,66%)。革兰阴性菌的大肠埃希菌对多黏菌素(0%)、头孢哌酮-舒巴坦(0%)、亚胺培南(1%)、美洛培南(1%)较敏感,对其他常见的抗菌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种类较多,耐药性差异较大,对血培养分离株进行早期监测和耐药性分析非常必要,可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重要依据,避免滥用抗菌药,减少不合理的经验性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解决实时荧光PCR法对三等位基因测定结果无法正常读取的问题,通过参照多重PCR片段分析法,确定实时荧光PCR法读取方法,实现临床对ABCB1三等位基因准确、简便且价格低廉的检测.方法 收集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2020年3月-2021年3月DNA样本2794例,抽取5%作为实验样本,分别进行实时荧光PCR法和多重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