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TRD患者共60例,MECT前和第2、4、8次MECT后检测血清BDNF浓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结果 (1)病例组第2、4、8次MECT后HAMD-17评分均明显低于MECT前(P0.05);(2)病例组治疗前BDNF水平、治疗前与第8次治疗后BDNF变化值在性别、精神病与非精神病性抑郁、缓解与未缓解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8次MECT后BDNF水平在性别、精神病与非精神病性抑郁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缓解与未缓解方面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第8次MECT后HAMD评分与BDNF水平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BDNF可能是TRD患者MECT疗效是否缓解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术后呼吸暂停恢复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10例有MECT适应证的精神病患者进行MECT治疗,术前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所用抗精神病药种类、张口度、Mallampati气管分级、首次MECT的各项参数、麻醉剂用量以及术后呼吸暂停恢复时间。根据术后呼吸暂停恢复时间划分为:≤5 min组169例和5 min组41例;分析呼吸暂停恢复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建立多重线性逐步回归模型。结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自变量血红蛋白水平(β=-0.053,t=-7.049;P=0.000)、张口度(β=1.206,t=4.395;P=0.000)、气管分级(β=0.988,t=3.407;P=0.001)及抗精神病药种类(β=0.406,t=3.037;P=0.003)可以解释术后呼吸暂停恢复时间延长的67.4%的变异,该模型的矩阵拟合性较好。结论:MECT术后呼吸暂停恢复时间延长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琥珀胆碱联合依托咪酯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首次接受MECT治疗的精神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各42例,每例共做8次MECT。固定依托咪酯0.3mg/kg常规诱导后,各组分别给予琥珀胆碱:甲组0.8mg/kg,乙组1.0mg/kg,丙组1.2mg/kg,达到肌松要求后即通电进行MECT治疗。治疗全程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心率与血压改变,并记录注射琥珀胆碱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相比诱导前,3组诱导后血压均显著下降(P0.05),心率改变不明显。MECT治疗后,甲、乙组患者血压、心率均有明显升高(P0.05),丙组变化不明显。3组血氧饱和度全程无明显改变。3组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不良反应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胆碱1.2mg/kg联合依托咪酯0.3mg/kg应用于MECT中具有较好的临床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后谵妄中的干预效果,探索MECT后谵妄护理的新方法。方法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并首次接受MECT治疗的住院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6~12次MECT治疗,共1个疗程。两组均接受MECT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集束化护理。在每次治疗后采用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量表(RASS)和护理不良事件记录表收集资料,比较两组患者MECT后谵妄发生率、持续时间及MECT后谵妄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患者接受一个MECT疗程治疗后,研究组MECT后谵妄发生率为11.80%、对照组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4,P0.05);谵妄的持续时间,研究组为(5.78±2.73)min、对照组为(11.20±4.4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3,P0.05);MECT后谵妄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为7.13%、对照组为1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40,P0.01)。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可能有助于降低MECT治疗后谵妄发生率,缩短谵妄的持续时间、减少MECT后谵妄致护理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观察MECT治疗复苏期患者的临床副反应和相应护理干预措施之效果,丰富该项治疗的护理临床经验.方法 对349例患者共行1 779次MECT治疗,从临床护理角度进行系统观察,将复苏期的各种临床副反应进行记录、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并总结疗效.结果 MECT复苏期,存在烦躁、自主呼吸恢复延时、口腔唾液过多、人工辅助呼吸致胃充气(急性胃扩张)、膈肌痉挛、呕吐、咬肌不松弛等多项副反应,给予恰当护理干预,无不良后果产生.结论 复合麻醉下的ECT复苏期出现的多种临床副反应,只要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复苏是安全顺利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接受髋部骨折术的老年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老年髋部骨折复位术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在术后并发精神障碍分为精神障碍组(n=21)和无精神障碍组(n=29),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躯体疾病种类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发生精神障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精神障碍组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无精神障碍组(P0.05),精神障碍组患者的血钠水平显著低于无精神障碍组(P0.05),精神障碍组患者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进行全身麻醉的比例显著高于无精神障碍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高血钠、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身麻醉是发生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高血钠、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身麻醉可能是发生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门-体分流术后并发肝性脑病(H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12—2016-12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门-体分流治疗的14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依据其术后6个月内是否并发HE分为观察组(并发HE,n=31)与对照组(未并发HE,n=111),比较2组性别、肝硬化病因、年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血钠、血红蛋白(Hb)、血清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分析术后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性别、肝硬化病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钠、Hb、血清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年龄为其术后发生H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钠、Hb与血清Fib水平为其术后发生HE的重要保护因素(P0.05)。结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年龄为门-体分流术后患者发生H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钠、Hb与血清Fib水平为保护因素。临床工作中应对HE高危患者施行针对性干预,以降低HE发病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39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基础上合并MECT治疗,分别于合并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合并MECT后PANSS评分明显降低(P<0.01),WMS评分在治疗结束后1d明显降低,1周及2周时恢复。结论: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在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对其进行MECT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从本院电子病历数据库调取2016年在老年精神科病房住院的患者病历共403例,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资料,研究MECT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使用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探索其相关因素。结果 MECT治疗在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使用率为25.6%。多因素分析显示,60岁≤年龄65岁(OR=0.433)、不合并心脏病(OR=0.362)、有自杀风险(OR=2.980)、诊断为情感障碍(OR=14.265)和精神分裂症(OR=17.260)的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更倾向于合并使用MECT。MECT组患者住院天数更少(OR=0.882),住院费用高于非MECT组(OR=5.157)。结论 MECT在精神专科医院老年患者中使用率较高,但年龄大、有心脏疾病及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为疾病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179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并根据心理学焦虑自评量表(SAS)与心理学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状态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促进患者的身体及心理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病情和家庭情况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对症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将96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对症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病情和家庭情况以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心理障碍组患者偏瘫、吞咽障碍、言语障碍、家庭成员关心较差、配偶死亡、治疗信念较差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HAMD评分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MMSE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障碍、关心不足和治疗信念差是影响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实施对症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发生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住院期间发生肠梗阻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可能的相关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肠梗阻的相关因素有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时间、精神疾病种类、腹腔手术史、伴有基础疾病.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肠梗阻有某些危险因素;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应用于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对其护理满意度及病情预后的影响,并为精神科优质护理积累实践性经验。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于2011-01—2012-01收治的52例精神病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3-01—2014-01收治的5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组。记录2组干预前后的NOSIE评分及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并做好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0%,对照组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干预前NOSI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总积极因子得分及病情总估计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总消极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行为护理干预能利于恢复期精神患者病情预后,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和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152例脑卒中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度及行为类型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及脑卒中后无抑郁患者基本资料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152例患者中抑郁患者共87例,发病率57.23%(87/152),抑郁及非抑郁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行为类型A型抑郁人数显著高于非抑郁A型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与卒中后抑郁无显著关系(P0.05),而行为类型及社会支持与脑卒中后抑郁密切相关。结论行为类型及社会支持度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关键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应对患者个体情况充分了解,对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强化疾病、心理相关健康教育,提高社会支持度,矫正患者不良行为,从而降低脑卒中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P300的影响。方法:对31例精神疾病患者分为单纯MECT组及MECT合并精神药物治疗组,在MECT前后进行P300检测。结果:17例单纯MECT组治疗后P3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P2波幅显著升高(P<0.05);14例MECT合并低剂量精神药物组治疗后靶刺激N1、P2、N2、P3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均<0.05),P3波幅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在治疗前P300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但治疗后合并用药组N2、P3潜伏期缩短,P3波幅升高,较单纯MECT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MECT对P300有一定改善,可能表示对认知功能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胆道疾病手术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56例老年胆道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系统心理干预。2组患者于入院后24h内、出院前24h内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SAS、SDS总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SAS、SDS总分值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并发症率、平均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胆道疾病手术患者存在有抑郁、焦虑心理,心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心理,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平均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电痉挛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为MECT组进行MECT治疗,41名未行MECT的患者为药物组,另选取健康人82名为对照组,三组间性别、年龄均相匹配。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采用PANSS量表测评精神症状。结果 1MECT治疗4次后男性血清CRP浓度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ECT组治疗4次后、6次后血清CRP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药物组治疗2周后血清CRP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MECT治疗前后血清IL-1、IL-4、IL-6、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CT治疗4次后血清CRP浓度高于其他治疗时间点(P<0.05);4MECT组有效率为63.8%,药物组为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ECT可能不引起细胞因子的显著变化,但会引起C-反应蛋白的应激性增高,且男性较女性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等效剂量的差异性。方法:对1 55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按照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分组,进行等效剂量换算,分别从性别和年龄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等效剂量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性别分组结果显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利培酮组、联合药物组以及氯氮平组的平均有效剂量分别为(10.53±2.57) mg、(18.45±7.08) mg、(6.54±2.58) mg,显著低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0.01或P<0.05)。年龄分组结果显示55~66岁年龄段的平均有效剂量最低,16~55岁年龄段男性患者用药剂量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01)。结论:性别以及年龄因素均可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治疗剂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产后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策略。方法将52例PPD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正常分娩的无PPD产妇60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调查量表分析PP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将52例P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6例)及对照组(n=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估治疗4周后的心理干预疗效。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精神障碍组患者人际关系、居住环境、夫妻关系、婆媳关系较差,生男孩思想观念重、发生角色冲突多,产褥感染较多(P<0.05);经过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后,观察组干预后4周的NOSIE量表评分中的社会能力、个人整洁以及社会兴趣评分高于对照组,而抑郁及迟缓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种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PPD的发生,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PPD患者的社会及心理不良状态。  相似文献   

20.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注意偏向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注意偏向的特点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前后的变化。方法:对28例难治性抑郁症(研究组)患者在MECT前和MECT后2、4、6、8周进行情绪图片刺激的点探测任务测试,同时选择与研究组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相匹配的28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以及与对照组之间反应时和注意偏向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平均反应时尽管MECT后较MECT前有显著缩短(P<0.05),但始终长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对负性情绪图片刺激的注意偏向分尽管在MECT后显著降低(P<0.05)且后4次测量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图片存在注意偏向,MECT对这种偏向可能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