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948例精神病患者在1.65万次MECT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并对其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治疗过中出现不良反应152例,发生率为16.03%,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烦躁不安、头痛、发热、呼吸恢复延长、恶心呕吐、记忆障碍、呼吸骤停。影响不良反应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类型、性别、吸氧、心理干预与不良反应发生均有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其中MECT后给氧护理能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类型、MECT后吸氧护理和心理干预是与不良反应发生密切相关的独立因素,而性别非独立相关因素。结论:精神病患者行MECT治疗后较易出现不良反应,与年龄、疾病类型有关,治疗后低流量吸氧和心理干预可是改善此类不良反应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颅脑肿瘤伽玛刀治疗患者恐惧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185例颅脑肿瘤伽玛刀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伽玛刀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情绪干预、行为干预及感觉干预,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恐惧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 颅脑肿瘤伽玛刀治疗的患者应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后谵妄中的干预效果,探索MECT后谵妄护理的新方法。方法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并首次接受MECT治疗的住院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6~12次MECT治疗,共1个疗程。两组均接受MECT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集束化护理。在每次治疗后采用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量表(RASS)和护理不良事件记录表收集资料,比较两组患者MECT后谵妄发生率、持续时间及MECT后谵妄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患者接受一个MECT疗程治疗后,研究组MECT后谵妄发生率为11.80%、对照组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4,P0.05);谵妄的持续时间,研究组为(5.78±2.73)min、对照组为(11.20±4.4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3,P0.05);MECT后谵妄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为7.13%、对照组为1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40,P0.01)。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可能有助于降低MECT治疗后谵妄发生率,缩短谵妄的持续时间、减少MECT后谵妄致护理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改良无抽搐电休克(MECT)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MECT合并氟西汀治疗组和单用氟西汀治疗组,共观察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总体评定量表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评定副反应。结果根据HAMD评分,两组2周末显效率分别为80%、40%,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6周末显效率分别为93.3%、76.7%,差异无显著性(P>0.05)。MECT并氟西汀治疗组HAMA评分在1、2、4周末明显少于单用氟西汀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MECT并氟西汀治疗并未增加副反应,且失眠少于氟西汀组(P<0.05)。结论MECT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与传统电休克(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兴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精神分裂症兴奋患者71例随机分为MECT组(治疗组)和ECT组(对照组),共治疗5次,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兴奋因子(PANSS-EC)的变化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评定血、尿、生化常规及心电图、血清CPK.结果 MECT组的PASS-EC总分明显降低,PASS-EC减分率(71±27)%,临床总有效率52.7%;ECT组PANSS-EC减分率(67±24)%,临床总有效率45.7%,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ECT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ECT组为54.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T组的头晕、头痛、肌肉酸痛发生率明显高于ME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临床特点分析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抑郁症临床特点,从护理角度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 对我科 2008-04~2009-04抑郁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通过辨识抑郁症的特点,加强护理防范意识,可减少抑郁症病人自杀的发生 .结论 正确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琥珀胆碱联合依托咪酯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首次接受MECT治疗的精神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各42例,每例共做8次MECT。固定依托咪酯0.3mg/kg常规诱导后,各组分别给予琥珀胆碱:甲组0.8mg/kg,乙组1.0mg/kg,丙组1.2mg/kg,达到肌松要求后即通电进行MECT治疗。治疗全程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心率与血压改变,并记录注射琥珀胆碱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相比诱导前,3组诱导后血压均显著下降(P0.05),心率改变不明显。MECT治疗后,甲、乙组患者血压、心率均有明显升高(P0.05),丙组变化不明显。3组血氧饱和度全程无明显改变。3组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不良反应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胆碱1.2mg/kg联合依托咪酯0.3mg/kg应用于MECT中具有较好的临床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细节化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7-2016-07在我院诊治的8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细节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GOS、KPS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细节化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无抽搐电休克(MECT)与喹硫平联合氟伏沙明治疗难治性强迫症(O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0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MECT联合氟伏沙明治疗,对照组给予喹硫平联合氟伏沙明治疗,疗程12周。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末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各评分1次,以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12周末观察组显效率64%,对照组显效率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ECT与喹硫平联合氟伏沙明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相当,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应用在脑卒中合并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合并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氧饱和度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延续性护理应用在脑卒中合并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中改善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按照各自病情特征,给予抗结核治疗并及时处置颅内高压等各种并发症。观察组给予综合性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临床疗效,使用GQOLI-74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采用自制问卷比较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远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各项生活质量指标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远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综合性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11—2014-10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评分。结果 2组干预前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疗效。方法对36例脑梗死患者在早期实施高压氧治疗的同时给予精心护理干预,观察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本组患者均完成预期高压氧治疗计划,治疗过程中无意外发生。本组治疗总有效率92.62%(33/36)。出院时发放护理满意调查表显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4.44%(34/36),效果显著。结论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效果较好,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摄食-吞咽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经摄食-吞咽功能训练后吞咽障碍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在摄食-吞咽障碍程度方面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误咽、误吸、食管反流以及肺部感染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摄食-吞咽功能训练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出现误咽、误吸、食管反流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抑郁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HAMD、ADL评分均明显减小,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进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12-06—2015-06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以预见性护理为导向的系统综合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S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系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状态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老年高血压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行临床护理途径进行系统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 2组在实施护理后生活质量均不同程度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后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2.6%,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生活的质量,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同时有利于血压的控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对膝骨性关节炎伴抑郁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膝骨性关节炎伴抑郁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5)及对照组(n=45),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治疗优良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8.89%,护理满意率95.56%,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膝骨性关节炎伴抑郁患者,除积极治疗外,还应加强心理护理,尽可能缓解其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最大程度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确保临床治疗效果,从而加快关节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无抽搐电休克(MECT)联合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难治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rTMS组(rTMS+度洛西汀)30例和MECT组(MECT+度洛西汀)30例,2组均观察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进行评分,以减分率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末MECT组HAMD总分减分率显著大于rTMS组(P0.05),4周末、8周末2组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与MECT联合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相当,且rTMS组不良反应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20.
现代电抽搐治疗(MECT)是治疗抑郁障碍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它又是一种应激源,可能使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生理反应。据文献报道,在实施MECT前有74.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尤其是首次治疗者最为明显,为此,本文探讨了心理护理干预对首次接受MECT的抑郁障碍患者出现应激反应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