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ACEI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狭窄肾动脉方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依那普利组(A组)和高血压缺血再灌注组(B组);正常血压组分为假手术组(C组)和缺血再灌注组(D组)。用线栓法造成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时间为2h,再灌注时间22h。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组织bcl-2、bax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A组神经功能评分较B组和D组降低(P<0.05,);D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B组(P<0.05)。(2)A组与B组和D组比较bcl-2表达明显增多(P<0.05),bax表达显著降低(P<0.05),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B组与D组比较,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5),bax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5)。结论ACEI明显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上调脑组织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提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咯利普兰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4)、损伤组(n=40)和治疗组(n=40)。大鼠SCI模型采用纽约大学脊髓重物坠落伤模型。治疗组伤后即刻腹腔内注射咯利普兰,剂量为0.5 mg(/kg.d),2次/d,连续3d。损伤前后对损伤组和治疗组大鼠进行开放场地试验(BBB)评估大鼠脊髓功能。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三组大鼠损伤前后脊髓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4(EAAT4)表达情况。结果损伤组和治疗组伤后即刻大鼠BBB评分均为0,处于完全瘫痪状态;然后BBB评分逐渐增高;伤后42、56和64d,治疗组BBB评分明显高于损伤组(P<0.01)。假手术组脊髓组织形态正常,EAAT4表达较少;脊髓损伤1周后,损伤中央出现较大空洞,EAAT4表达明显升高;而治疗组,组织空洞缩小,EAAT4表达较损伤组明显增加。结论咯利普兰有助于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加EAAT4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降纤酶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干预组,每组各30只.各组分别于伤后各个时间点进行运动功能(BBB)评分,并随机处死5只,损伤部位取材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计算VEGF阳性细胞数及凋亡细胞数.结果 假手术组的BBB评分为21分,对照组、干预组在各时间点评分明显降低,干预组在5d及之后的各时间点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7d、14 d、28 d时间点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脊髓损伤后对照组VEGF在脊髓损伤及损伤周边区高表达,5d达高峰,7d、14d表达仍较明显,28 d见少量表达.干预组各时间点VEGF的表达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其中3d、5d、7d、14 d时间点差异显著(P<0.01).凋亡细胞在脊髓损伤后逐渐增多,1d达高峰,此后逐渐减少;干预组各个时间点凋亡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其中3d、5d、7d时间点差异显著(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对照组1~5d时间点VEGF阳性细胞数和细胞凋亡数呈负相关(r=-0.90052,P<0.05).结论 降纤酶可能通过促进VEGF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对急性脊髓损伤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早期应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大鼠继发性脑损伤和死亡率的影响. 方法 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地塞米松正常给药组、甲基强的松龙正常给药组、创伤对照组、小剂量地塞米松组、中剂量地塞米松组、大剂量地塞米松组、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中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后7组统称损伤组),每组各22只.损伤组通过液压打击方法制备成颅脑损伤模型且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不同类型糖皮质激素处理,并于伤后24 h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UNEL法于伤后24h、48h、7d和14d时检测各组大鼠损伤侧海马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观察伤后14d内各组大鼠的死亡率,并通过尸检和常规HE染色观察死亡大鼠脑组织、垂体、心脏和肺脏的变化. 结果 损伤组间伤后24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大鼠海马组织中凋亡细胞于伤后24h开始出现,48 h达到高峰,7~14d内降至正常,其中大剂量地塞米松组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凋亡细胞数在伤后48 h时均明显高于创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2).大剂量地塞米松组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的大鼠死亡率也均明显高于创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38).尸检发现大剂量地塞米松组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的死亡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间质性肺炎及垂体淤血. 结论 颅脑损伤可以导致海马神经细胞凋亡,而伤后早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进一步加重其凋亡,同时增加死亡率,其原因可能为间质性肺炎和垂体淤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2)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和2ME2治疗组,每组24只,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2ME2干预组大鼠自脊髓损伤模型建立后第1天开始按24 mg/kg给予2ME2腹腔注射,连续注射7 d,在造模成功后1 d、3 d、7 d、14 d、21 d、28 d采用BBB运动评分系统对各组大鼠运动功能进行评估,造模成功后第7天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大鼠caspase-3表达,应用TUNEL染色进行凋亡细胞计数。结果造模后14 d、21 d、28 d 2ME2治疗组BBB评分显著高于脊髓损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脊髓损伤组及2ME2治疗组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数及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E2治疗组较脊髓损伤组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数及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ME2治疗能改善脊髓损伤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具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后的进一步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许旺细胞-海藻酸钠凝胶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Bcl-2表达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单纯损伤组、许旺细胞组、许旺细胞-海藻酸钠凝胶组。后3组制作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单纯损伤组不进行移植处理,许旺细胞组植入吸附许旺细胞悬液的明胶海绵块、许旺细胞-海藻酸钠凝胶组植入许旺细胞-海藻酸钠凝胶。分别于 12 h,1,3,7,21 d对动物进行BBB评分后处死,取损伤区脊髓节段制成石蜡切片进行TUNEL、Bcl-2染色,观察脊髓内凋亡细胞、Bcl-2细胞的数量及分布变化。 结果:正常对照组仅有少量淡染Bcl-2阳性细胞;单纯损伤组神经元Bcl-2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的高峰在第3天,14 d时Bcl-2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接近正常水平。许旺细胞-海藻酸钠凝胶移植后损伤脊髓细胞Bcl-2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具有显著增高(P < 0.05),7 d高度表达并持续2周以上。单纯损伤组脊髓内细胞凋亡最多,并于损伤后1,7 d形成两个高峰,多分布于白质中。许旺细胞-海藻酸钠凝胶组BBB评分较单纯损伤组及许旺细胞组明显提高(P < 0.05)。 结论:许旺细胞-海藻酸钠凝胶移植能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细胞凋亡、促进Bcl-2的表达,提高了脊髓运动功能的恢复,但未达到正常水平。 关键词:脊髓损伤;细胞凋亡;许旺细胞;Bcl-2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驽药针刺在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变化以及BDNF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单纯针刺组、驽药针刺组,每组分为3天、7天、14天、21天共4个亚组,每组5只。BBB法评定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中BDNF的表达变化。结果 BBB评分显示驽药针刺组的各时间点评分均高于脊髓损伤组(P0.05),驽药针刺组7、14、21d的BDNF表达均高于脊髓损伤组(P0.05),且与BBB评分呈正相关(r=0.717,P0.05)。结论驽药针刺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并可明显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BDNF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减重平板训练联合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损伤对照组(B组)、单纯平板组(C组)、联合治疗组(D组)各12只。采用改良Allen's撞击法制作T10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C组损伤后1周开始平板训练,30min/d,每周5d,共4周,D组于损伤后24h内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1周后平板训练,30min/d,每周5d,共4周。B组损伤后不作处理。分别在损伤前、损伤后1周、2周、3周、4周和5周时采用斜板试验、改良Tarlov评分、BBB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结果(1)损伤后第1周,联合治疗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损伤对照组和单纯平板组(但P0.05)。(2)训练2周后开始,联合治疗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单纯平板组和损伤对照组,且单纯平板组也显著高于损伤对照组(P0.05)。结论减重平板训练可促进SCI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且减重平板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比较单纯平板训练更能促进SCI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酮对兔脊髓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9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0)、脊髓损伤组(n=30)与孕酮治疗组(n=30),各组又进一步分为12 h、24 h、36 h、48 h、72 h、14 d等6个亚组,每亚组5只。假手术组只行腹部切开术但不阻断腹主动脉。脊髓损伤组和孕酮治疗组均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制模成功后孕酮治疗组每24h注射孕酮1次(将孕酮溶于玉米油,浓度10 mg/ml,注射剂量为8 ml/kg),脊髓损伤组在相同时间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TUNEl染色评估细胞凋亡,采用BBB评分评估运动功能。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脊髓形态正常;脊髓损伤组可见脊髓结构被破坏,正常神经元数目减少;孕酮治疗组较脊髓损伤组正常神经元数目多。TUNEL染色结果显示,脊髓损伤组和孕酮治疗组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孕酮治疗组各时间点凋亡细胞的数目均明显少于脊髓损伤组(P0.05)。假手术组术后12 h BBB评分为17.3分,术后14 d时升高到21.0分;脊髓损伤组术后12 h BBB评分为0.6分,随后缓慢升高,术后14 d时评分为9.2分。孕酮治疗组BBB评分变化与脊髓损伤组相似,但术后36 h开始,各时间点评分均明显高于相应脊髓损伤组(P0.05)。结论孕酮治疗可改善脊髓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兔运动功能,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细胞外三磷酸腺苷(ATP)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F)表达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6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60只制作成脊髓打击伤动物模型,并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TP组(A组,给予ATP注射)和对照组(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每组30只大鼠.伤后1、3、7、14和28 d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GFAP的表达,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并用改良的Tarlov评分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大鼠脊髓损伤后GFAP的表达呈进行性升高,损伤后14 d达高峰;在损伤后7、14和28 d,A组大鼠GFAP的表达明显强于B组;脊髓损伤后14 d和28 d,A组大鼠改良的Tarlov评分明显大于B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外ATP能促进大鼠损伤脊髓表达GFAP,并有助于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观察大黄素甲醚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术后凋亡基因bcl-2、bax的表达。方法将40只2~3个月龄,体重200~250 g清洁级Wistat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颅脑外伤组(TBI 10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HUC-MSCs 10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HUC-MSCs)+大黄素甲醚组(10只)。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后7 d、14 d和21 d,模型各组取脑组织用于检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凋亡因子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损伤大鼠bcl-2基因的表达显著,bax基因的表达减弱,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大黄素甲醚组上述表达更为显著。结论大黄素甲醚可通过降低凋亡基因bax表达而发挥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大鼠脊髓挤压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36只,分为空白对照组:只打开脊柱椎板,不损伤脊髓;米诺环素治疗组:制作脊髓挤压伤模型,腹腔注射米诺环素;盐水对照组:制作脊髓挤压伤模型,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脊髓挤压伤后第3天取大鼠脊髓标本,进行组织水肿、损伤面积的测量,并行组织切片,进行细胞凋亡Caspase-3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同时于各个时间点进行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米诺环素治疗组损伤面积更小,细胞凋亡数量更少,组织水肿更轻,运动功能恢复更好。结论米诺环素可以促进大鼠脊髓挤压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激肽释放酶(kallikrein)对脑梗死周边区域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下几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注射生理盐水;C组,注射pAdCMV-人类组织激肽释放酶(HTK):每组10只.观察每组大鼠处理前后神经功能损害评分(NSS),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外源性HTK的表达,并通过TUNEL染色、RT-PCR检测细胞凋亡及凋亡因子bcl-2、bax、caspase-3 mRNA水平.结果 治疗后24h在C组中可见HTK表达阳性细胞并逐渐增多,72h后达高峰.与B组以及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6.1、68±4.2、59±3.9,P<0.05).治疗后72h,C组大鼠NSS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B组以及A组(6.70±0.16、8.13±0.16、7.93±0.20,P<0.05);治疗后7 d差异更明显(5.14±0.18、7.82±0.14、7.91±0.10,P<0.01).凋亡神经细胞集中于梗死周边区,治疗后72h及7d时,C组平均TUNEL阳性细胞数较B组与A组明显减少(72 h:10.1±0.9、16.7±1.1、20.4±0.8;7 d:15.2±1.2、33.6±1.3、28.8±1.7,P<0.05).与B、A组比较,C组中bc1.2 mRNA水平增高不明显(P>0.05);治疗后72 h及7 d,bax与caspase.3 mRNA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 结论 Kallikrein可能通过减少凋亡因子bax、caspase-3的表达,抑制脑梗死周边区域的神经细胞凋亡,从而达到保护缺血神经细胞,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在遭受到持续进行性压迫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TrkB受体的变化。方法 将75只SD大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正常组,各25只;根据造模后取材时间,各组再分为1、7、14、21、28 d 5亚组,每亚组5只。胸11~12椎板和硬脊膜之间置入缓膨材料(3 mm×5 mm,厚0.8 mm)制作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模型,BBB评分评估行为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DNF及其TrkB受体表达变化。结果 造模后7、14、21、28 d,模型组大鼠BBB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正常组(P<0.05),而对照组和正常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可观察到从脊髓受压开始,神经细胞开始出现凋亡,中央管及前角区域的神经细胞凋亡明显,邻近灰质的白质部分神经胶质细胞凋亡明显;而对照组和正常大鼠未见明显凋亡细胞。模型组大鼠脊髓内BDNF及其TrkB受体呈强阳性,尤其是神经元部位,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明显,且主要表达在运动类神经元中,随压迫进行,表达逐渐增强,至相对稳定;对照组和正常组大鼠脊髓内BDNF及其TrkB受体表达较少。结论 大鼠脊髓在受到慢性压迫性损伤时,神经细胞凋亡明显,BDNF、TrkB受体表达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骨髓基质细胞(MSC)与bcl-2基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MSC组及MSC+bcl-2组3组,每组10只.MSC+bcl-2组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3 h后经颈动脉注入pLXSN-bcl-2质粒,MSC组及MSC+bcl-2组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经尾静脉植入MSC.各组于再灌注后7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通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再灌注7 d后,MSC组和MSC+bcl-2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MSC+bcl-2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MSC组(P<0.05);MSC组和MSC+bcl-2组大鼠细胞色素C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MSC+bcl-2组大鼠细胞色素C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较MSC组明显减少(P<0.05);空白对照组大鼠缺血侧凋亡细胞明显多于MSC组和MSC+bcl-2组(P<0.05),MSC+bcl-2组大鼠凋亡细胞明显少于MSC组(P<0.05).结论 MSC和bcl-2基因联合治疗脑缺血大鼠可下调其组织细胞色素C表达及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大鼠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TCH)注射液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18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36只。A组为假手术组,B、C、D、E为模型组,采用"标准脊髓损伤打击装置"建立T10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模型。A组不做干预;B组为空白对照组,术后1 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1次/d;C、D、E组术后分别使用曲克芦丁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TCH注射液静脉注射,0.0009 mL/g,加生理盐水配置成1 mL注射液,1次/d,至观察终点。比较各组术后1、3、7、14 d 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观察术后5、24 h及3 d的SCI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变化;比较各组术前与术后1、3、7、14 d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酸性磷酸酶(ACP)水平。 结果术后7 d与14 d,E组与D组后肢功能评分显著增高,高于B、C两组(均P<0.05)。术后14 d,脊髓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示,E组较其他各组炎性细胞浸润、水肿、坏死程度均轻微,神经细胞存活较多。术后C、E组伊文氏蓝(EB)含量和脊髓组织含水量显著低于B、D两组(均P<0.05)。术后3、7、14 d,D、E组AChE含量恢复显著,高于B组(均P<0.05);术后7与14 d,E组显著高于D组(均P<0.05)。术后3、7与14 d,D、E组ACP含量均显著低于B组(均P<0.05)。 结论TCH可改善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保护损伤的脊髓神经并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探究补阳还五汤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银杏叶片组,每组18只。其中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银杏叶片组采用Rosenberg法制作脑出血大鼠模型。Garcia法检测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电镜观察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甲酰胺法检测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脑出血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治疗明显提高神经功能学评分(P0.05),降低BBB通透性,减少脑组织水含量(P0.05),上调p-AKT、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减轻线粒体损伤,抑制神经元凋亡。结论补阳还五汤抗脑出血引起脑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PI3K/AKT信号途径,抑制神经元凋亡,降低BBB通透性,减轻脑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背景:既往应用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难以达到一种慢性渐进性的压迫效果,与人体慢性脊髓压迫损伤机制有很大的不同。 目的:构建一种新的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大鼠,探究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损伤区域巢蛋白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 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大鼠取下胸7、8椎板,植入压迫材料,形成慢性压迫脊髓损伤模型。植入后第1,3,7,14,28天,取压迫处脊髓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及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反转录PCR反应测定巢蛋白mRNA的表达,同时测量压迫段椎管直径及缓膨胀材料侵占厚度。 结果与结论:随压迫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大鼠椎管侵占率逐渐增加,脊髓组织出现坏死等情况,大鼠BBB评分降低,压迫处脊髓组织中Nestin mRNA及蛋白表达至伤后7 d时达到高峰,而后表达逐渐下降,说明实验成功建立慢性脊髓压迫损伤动物模型,且慢性脊髓压迫损伤大鼠脊髓组织Nestin mRNA及蛋白呈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9.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24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脊髓损伤对照组(对照组)、脊髓损伤高频磁刺激组(高频组)、脊髓损伤低频磁刺激组(低频组),每组6只.利用重物撞击法制作T10脊髓损伤模型.磁刺激组于手术后24 h开始给予刺激,高频组频率为10Hz,低频组频率为1 Hz,均为阈值刺激.500个脉冲,每天1次,连续4周,脊髓损伤对照组给予假刺激.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 d、3d、7d、11 d、14d、21 d、28 d进行BBB行为学评分,于14、28 d时检测运动诱发电位(MEP),应用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神经丝蛋白(NF-200)表达变化. 结果 高频组、低频组大鼠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高频组BBB评分明显高于低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低频组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较短,与对照组、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频组较低频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低频组NF-200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频组较低频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轴突再生有关.高频组较低频组效果明显可能与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实验性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保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32 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损伤组(T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MP组)和 EGb761 治疗组(EGb761组),每组 33 只。T组、MP组、EGb761组用改良 Allen法以25GCF损伤力度致伤大鼠,建立 T9 脊髓中度损伤模型。术后4h、8h、24h每组随机取3只动物切取损伤区1cm脊髓节段,分别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脊髓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于术后24h、 3d、 5d、 7d、 14d 处死动物(n=6),快速取T9 节段脊髓,TUNEL法标记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结果:术后4h、8h、24h EGb761治疗组SOD活性及MDA含量与损伤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各时相点EGb761治疗组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和iNOS表达阳性细胞率均低于损伤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EGb761能抑制脊髓损伤后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神经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NO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