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拔毛癖1例报告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641003)袁有才患者,女性,18岁,高中学生。因反复不自主拔扯头发一年余,于1993年12月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于1992年刚上高中时与班上一位不熟悉的男同学谈话时,感到紧张不安,两手不停地搓动,为缓解这些...  相似文献   

2.
1例社交恐怖症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女,34岁,技术员,中专文化。自幼性格内向,敏感,怕羞。不敢与别人交往,不愿见人17年。就诊时不敢与医生对视,紧张,易面红,出汗多。17岁时有1次无意向某男同学的下身处望了一眼,并有想看看、摸一下的想法,之后想起来一阵脸红,感觉自己做了见不得人的事,难为情。以后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偏侧空间忽略(HSN)患者的注意成分变化。方法记录1例HSN患者在执行提示—靶的实验范式时的脑电变化及反应时,进而探讨其行为学特点,及不同注意相关的事件相关诱发电位(ERP)成分变化。结果与右侧靶目标相比,患者对左侧靶目标的反应时明显延长;提示类型及靶出现的侧别均对5个ERP成分(ant N1,post N1,LPD,P1,P2)的波幅和潜伏期影响的主效应不显著。与右侧半球相比,左侧半球的P2及post N1成分体现的提示类型的半球偏侧化效应更显著。结论左侧HSN患者在基于空间和物体的注意选择时表现出显著的左侧半球的偏侧化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考察个体在不同工作记忆负载条件产生的注意引导效应,探究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工作记忆容量的差异,了解抑郁症患者工作记忆缺损的特点。方法采用视觉工作记忆任务和视觉搜索任务相结合的双任务范式,评估注意引导效应,比较24例首发未用药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以及24例正常对照在无效条件和控制条件下的反应时。结果低记忆负载时两组无效条件和控制条件反应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都有注意引导效应;高记忆负载时,抑郁组无效条件和控制条件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意引导效应消失。在高记忆负载时,抑郁组无效条件记忆正确率与控制条件记忆正确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正常对照相比,抑郁症患者的工作记忆容量较小,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受损可能体现在注意转换困难上。  相似文献   

5.
用划消测验、同步听觉系列加法测验及临床记忆量表对105例脑外伤患者进行了测查,以观察脑外伤后患者的注意、记忆和信息处理能力受损程度,并在伤后5个月左右进行复查,以观察上述障碍的恢复情况。49名年龄和文化水平相当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脑外伤后注意、记忆、信息处理能力均显著受损。5个月左右后中型脑外伤患者上述障碍已基本恢复。重型脑外伤患者上述心理功能虽有明显恢复,但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 孙振晓 于相芬报道 患者,男,24岁,未婚,汉族,待业,初中文化。1999年3月22日为做变性手术来我院门诊求治。在4岁时,因其父酗酒,父母离异,由祖母及姑姑抚养,好和女孩一起玩,性格温顺、胆小。自17岁开始与某男同学相好,曾在日记中写到“他英俊,从心底喜欢他,我一定要嫁给他”。着女装,留长发,戴发卡,用硬质乳罩,扎耳眼,戴耳环,描眉,抹口红,平素喜欢缝衣服,织毛衣,称这些活一学就会,说话声调及走路姿势皆模仿女性。21岁时又爱慕一有妇之夫,并常有亲吻,遭到对方妻子阻止后,患者非常伤心。自称从有性的意识时,就认为…  相似文献   

7.
5-羟色胺综合征(serotonin syndrome, SS)是一种少见的、由于药物及其相互作用产生的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5-HT过多所致的药物副反应综合征, 多见于使用5-HT能药物, 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联用5-HT能药物后出现。因该综合征进展快, 重症可致死亡, 现报道2例帕罗西汀联用安非他酮后导致SS患者的诊疗经过, 以提醒临床医生在联用此类药物时应注意识别早期症状, 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兴、中性、悲伤3种情绪面孔刺激对于发作期抑郁症患者执行持续注意任务时N170的影响;分析发作期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严重程度与N170波幅和潜伏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8例22~69岁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31名20~61岁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要求被试在高兴、中性、悲伤3种情绪面孔刺激随机呈现后执行注意与选择任务,分别检测被试执行任务时脑电视觉诱发电位,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在高兴、中性、悲伤3种情绪面孔诱发的N170波幅和潜伏期,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分别评估患者组抑郁、焦虑严重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在高兴、中性、悲伤3种情绪面孔刺激下所诱发的头颅局部(T5、T6、O1、O2)N170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170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中性情绪面孔刺激下T5部位N170波幅与HAMD总分存在正相关(r=0.443,P=0.018)。结论发作期抑郁症患者对于不同情绪面孔的初始认知加工有损害,并且抑郁严重程度在部分脑区与中性情绪面孔刺激所诱发的N170波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双相障碍患者的双侧大脑半球注意功能偏侧化特征。方法运用偏侧化注意网络范式(lateralized attention network test, LANT),评估28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和40名正常被试的定向、执行控制、警觉等3个注意网络偏侧化表现。结果在反应时上,分组和左、右大脑半球在定向网络存在交互效应(F=4.67,P=0.03),对照组在定向网络上左侧半球反应时间长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 P0.05),而患者组在定向网络上左右半球间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 P=0.84)。结论双相障碍患者的左侧半球注意功能受损,主要表现为定向网络的左半球优势效应消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迫障碍患者与惊恐障碍患者注意功能的特征. 方法:采用倒行掩蔽测验(BMT)和连续操作测验(CPT)分别对强迫障碍患者、惊恐障碍患者和健康对照者3组各38例评估其注意的激活度、选择性注意和维持注意功能,以Maudsley强迫障碍症状问卷和Yale-Brown强迫量表对强迫患者评定其强迫症状严重程度. 结果:掩蔽时间分别为30 ms和50 ms时,强迫障碍患者组的BMT正确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无掩蔽时,两组BMT正确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情境下,两组CPT正确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惊恐障碍患者在不同掩蔽的BMT正确数、不同情境下的CPT正确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掩蔽时间为30 ms和50 ms,强迫障碍患者组的BMT正确数[(5.6±2.5)和(9.2±4.1)]显著低于惊恐障碍组[(7.6±4.2)和(12.1±4.3)],(P均<0.05);而无掩蔽时,两组BMT正确数以及3种情境下的CPT正确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强迫障碍患者的BMT正确数与Maudsley强迫障碍状问卷、Yale-Brown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量表的得分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强迫障碍患者可能存在明显的选择性注意受损,而惊恐患者的注意功能无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SIVCI)患者注意亚型障碍的特征。方法:对30例非痴呆型SIVCI(SIVCIND)患者(SIVCIND组)、15例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患者(SIVD组)和1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计算机上持续操作任务(CPT)、Stroop试验及双任务测试法测试持续注意、选择注意和分散注意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IVD组CPT反应时延长,漏报率增加(P<0.05);SIVCIND组漏报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SIVD患者冲突及中性条件下,反应时与错误率及干扰量均增加;SIVCIND患者Stroop试验冲突条件反应时延长(P<0.01)、双任务法耗时差无明显增加(P>0.05);SIVD患者耗时差增加(P<0.01)。结论:SIVCIND早期主要以持续:注意及选择注意功能损害为主,晚期则持续注意、选择注意和分散注意功能普遍受累。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患者女,12岁。2003年5岁出现双手不自主抖动,吃饭时挤眼,症状较轻未引起家人注意。2005年7岁转学后出现双上肢不自主抽动,左侧为著,幅度较大,静止或活动时均可出现,时轻时重,每天数10次。2010年9月10岁至2011年2月,患者双上肢抽动加重,夜间需将上肢压住方能入睡。右手抖动,不能在纸上写字,但可勉强在竖直的黑板上写字,能用手机输字。既往无其他疾病;个人史无特殊,生长发育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男性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注意及记忆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中Stroop色词测验(SCW)、持续操作测验(CPT)、数字序列测验、言语记忆及视觉记忆测验对120名男性长期住院(≥5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查,结果与患者一般资料做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男性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年龄、起病年龄、住院时间、受教育年限、PANSS总分、阴性症状量表分与注意、记忆损害相关,而总病程、既往住院次数、苯海索的使用以及阳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学分、家族史与注意、记忆损害无明显相关。结论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记忆损害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症状越重,注意、记忆功能受损越重,尤其阴性症状影响明显,同时,年龄偏大,起病年龄低,文化程度低,住院时间长均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记忆功能,应该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同胞注意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同胞有无注意力障碍。方法:采用倒行掩蔽测验,评估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及其健康同胞50名(同胞组)、正常对照者45名(对照组)的主动注意力和注意的激活度。结果:无掩蔽和有掩蔽刺激时,患者组的测验成绩均明显低于同胞组和对照组;靶刺激呈现后50毫秒出现掩蔽刺激时,患者组及同胞组的测验成绩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它条件下同胞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主动注意障碍和注意的激活度下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同胞也有主动注意力障碍,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同胞也有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类似的注意缺陷,主动注意缺陷可能是易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氟西汀对抗精神病药疗效的强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氟西汀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时 ,除了对抑郁症状的疗效没什么疑议外 ,对分裂症状的疗效则不甚明确。在临床实践中 ,我们发现一些抗精神病药不能控制的分裂症状 ,加用氟西汀后明显改善 ,故作一回顾性分析 ,以期引起同道注意。1 资  料1 1 一般资料 于 1997年 11月~ 1999年 4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19例 ,分裂样精神病患者 1例 ,其中男 18例 ,女2例 ,平均年龄 ( 3 0± 7 5 )岁 ,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CCMD— 2—R) [1] 中的相应诊断标准 ,平均病程 ( 5 7±5 3 )年 ,在 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 ,偏执型 1…  相似文献   

16.
<正>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即使在病情缓解后也存在认知功能障碍~([1-2])。而注意功能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因此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功能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3-5])。缓解期是抑郁症恢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国内外关于缓解期  相似文献   

17.
MCI患者的注意功能障碍反应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大脑注意功能的改变。方法 应用精确计时软件DMDX编制程序,在计算机上系统的测查MCI患者的注意功能.并与正常老年人(normalcontrol,NC)对比。分别采用持续操作任务实验(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测查持续注意功能(MCI 17例、NC18名)。斯特鲁普(Stroop)实验测查选择注意功能(MCI19名、NC20名).双任务实验测查分散注意能力(MCI18例、NC19名)。结果 CPT实验中,MCI患者的反应时、漏报率和虚报率与NC组间无差别。Stroop实验中.2组被试均表现出明显的干扰效应;尽管MCI组反应时干扰量和错误率干扰量与NC组差异无显著性,但一致和中性条件下的反应时长于NC组,总错误率以及一致和中性条件下的错误率高于NC组。双任务实验中MCI组和NC组间无差别。结论 与NC相比,MCI患者选择注意功能有下降趋势.持续和分散注意能力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脑参与视觉信息加工的机制.方法 采用快速系列视觉呈现范式,在注意瞬脱和重复知盲两种刺激呈现条件下.对10例小脑损伤患者及lO名健康对照被试进行注意瞬脱和重复知盲测试,比较两组间T2正确报告率的差异.结果 患者组的注意瞬脱长度、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1~<0.001);患者组在T1、T2相同与T1、12不同这两种刺激旱现条件时T2正确报告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两种刺激呈现条件时T2正确报告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3~<0.001).结论 小脑参与了视觉信息在中枢阶段的加工,可能与持续性注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氟西汀与锥体外系副反应的关系。方法 选用单用或合用氟西汀的患者,共观察住院病人101例,用RSESE和TDRS量表对患者服用氟西汀前后进行锥体外系副反应评定,对有锥体外系症状的病人给予停药观察,以证实氟西汀与锥体外系症状的关系。结果 101例患者中发现锥体外系症状者5例,其中静坐不能4例,肌张力增高1例。结论 氟西汀可产生锥体外系副反应,在临床应用时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20.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注意偏向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注意偏向的特点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前后的变化。方法:对28例难治性抑郁症(研究组)患者在MECT前和MECT后2、4、6、8周进行情绪图片刺激的点探测任务测试,同时选择与研究组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相匹配的28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以及与对照组之间反应时和注意偏向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平均反应时尽管MECT后较MECT前有显著缩短(P<0.05),但始终长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对负性情绪图片刺激的注意偏向分尽管在MECT后显著降低(P<0.05)且后4次测量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图片存在注意偏向,MECT对这种偏向可能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