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北京市兴寿社区年龄>65岁高血压患者并发神经症状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社区内年龄>65岁的351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并发神经症状患者的发生率,同时分析导致患者并发神经症状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并发神经症状者166例,发生率为47.29%。同时经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为导致患者并发神经症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兴寿社区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并发神经症状发生率较高,且多种因素均为导致并发神经症状的危险因素,临床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以降低神经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20多年来,人们对痴呆相关神经精神与行为障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焦虑障碍是痴呆患者常见的神经精神症状之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目前国内外对痴呆共病焦虑障碍的临床诊治与研究关注不够,本文中我们将对痴呆患者焦虑诊治的若干热点问题加以评论,希望为进一步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社区痴呆患者的家庭照料者心理状况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为了社区痴呆患者的家庭照料者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MMSE,ADL,GDS,Be-AD和GHQ对103例社区痴呆患者的家庭照料者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家庭照料者的焦虑失眠症状明显,主要是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问题相关,与照料者本身的年龄,文化和对痴呆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关。结论:对老年痴呆的照料以及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特点.方法 采用神经精神科问卷、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和Hachinski缺血评分量表,分别评价血管性痴呆、脑卒中后非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和正常老年人群的神经精神症状.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管性痴呆组患者在妄想、幻觉、激越、抑郁和(或)心境恶劣、情感淡漠、易激惹和(或)不稳定、迷乱的动作行为等调查内容和神经精神科问卷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阿尔茨海默病组伴妄想者多于血管性痴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管性痴呆不同严重程度组之间比较,幻觉、焦虑、情感淡漠、易激惹和(或)不稳定、迷乱的动作行为等调查项目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随病情的逐渐加重而症状更为明显.结论 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存在多种相似的神经精神症状,中至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表现为以情绪和情感障碍为主的神经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5.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特征、基础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传统观念中 ,痴呆的标志就是认知功能的全面减退 ,包括记忆和执行功能的逐步丧失 ,伴随以进行性加重的失语、失用。随着对痴呆研究的逐步深入 ,其非认知功能症状已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兴趣。非认知症状包括抑郁、精神病性症状、行为紊乱、昼夜节律紊乱等 ,国际老年精神病协会称之为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behavioraland psychologicalsymptomsofdementia,BPSD)。BPSD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发生率很高 ,是造成痴呆患者住院、照料者痛苦的主要原因。Schnaider等[1] 对 71例社区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 ,每年用于处理BPSD的间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脑血管性痴呆中各项因素对病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方法使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测试,将住院的65例符合诊断的脑血管病患者分成痴呆组与非痴呆组,进行精神、神经症状、体征、CT、病程、卒中发作史等的对照观察,为期半年。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仅在失用、主动性差、表情呆滞存在差异P〈0.01;CT比较痴呆组复发性脑梗死18例,非痴呆组单发脑梗死21例;两组患者病程在4年以上的人数比较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痴呆发生率在卒中1次发作为27.7%,2次发作为44.8%,3次发作为77.7%;治疗后痴呆组与非痴呆组HDS测查分别提高1.4、1.6分。结论痴呆组与非痴呆组的症状与大脑痛变的大小、部位有关,多次发作梗塞是造成痴呆的主要因素,病程越长痴呆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监护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监护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健康状况问卷(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对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及门诊老年期痴呆(AD和VD)患者和其监护人进行评定,并与正常老人的监护人进行比较。结果住院痴呆患者监护人SF-36总分及因子分比正常对照低,但较门诊痴呆组评分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情况、性格特征、病程、与患者的关系及有无躯体疾病之间比较,其SF-36总评分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监护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依次为患者痴呆的严重程度,精神行为症状,与患者关系,性别,社会支持。结论住院痴呆患者监护人生活质量较差,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音乐治疗对不同严重程度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 1—6 月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痴呆患者80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精神科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进 行为期12 周的音乐治疗。采用神经精神科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 NPI)评估患者的精神行为症 状,采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scale, CDR)评估患者的痴呆严重程度,比较不同痴 呆严重程度患者的NPI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结束后轻、中、重3组痴呆患者的NPI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 但不同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音乐治疗对不同严重程度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 状干预均有效。  相似文献   

9.
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监护人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监护人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及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对住院老年痴呆患者及门诊老年痴呆(AD和VD)患者和其监护人进行评定,并与正常老人的监护人和老年非痴呆患者的护理人员进行比较。结果住院痴呆患者监护人SCL-90总分及因子分比正常对照组和老年非痴呆患者护理组评分高,但较门诊痴呆组评分低,均有显著差异(P〈0.01-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情况、性格、病程、与患者的关系及有无躯体疾病之间SCL-90总评分均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监护人心理状态的因素依次为患者痴呆的严重程度、精神行为症状、与患者关系、性别及社会支持。结论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监护人的心理状态较差,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是指急性CO中毒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2~60d的"假愈期",再度出现以急性痴呆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由于其严重的后遗症和高病死率,无特效治疗,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将我院2002-02~2006-07期间住院的3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资料总结,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便在疾病早期采取有利的干预,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神经精神症状是肾功能衰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各异,为探讨其发生情况,致病及影响因素,我们对1992~1995年住院的156例肾衰患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7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门诊就诊的AD源性认知障碍患者447例和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346例,对其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根据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检测痴呆严重程度后分为4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轻度痴呆组、中度痴呆组、重度痴呆组),进行神经精神量表(NPI)测试,结果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和Va D组相对比,AD组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总体症状发生率(66. 9%)高于Va D(58.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AD组妄想(15. 2%)和异常运动发生率(13. 9%)均高于Va D组(9. 5%、7. 8%),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相同痴呆程度发病率比较中,中度和重度痴呆组AD的BPSD总体发生率(88. 0%,91. 2%)高于Va D(64. 3%,71.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相同痴呆程度下,AD和Va D的BPSD总体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中度痴呆组AD组的妄想、异常运动行为严重程度重于Va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PSD组中有饮酒史者(32. 8%)多于非BPSD组(24. 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AD和Va D的BPSD发生率均高,但AD组高于Va D组。其中妄想、异常运动行为更易发生在AD患者组。中重度痴呆的AD患者BPSD发生率均高于Va D患者。中度痴呆时,AD组妄想、异常运动行为的严重程度重于Va D。饮酒史是B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社区50岁以上老年人痴呆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状况及其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社区50岁以上老年人痴呆患者35例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5例,并选取年龄相仿的正常人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痴呆患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结果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抑郁症状增加1分,出现痴呆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机率较对照组上升5.1%和3.4%;男性患者抑郁症状增加1分,出现痴呆的机率较对照组上升6.5%。结论在老年人群体中出现痴呆与抑郁症状密切相关,女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与焦虑、抑郁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上海社区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发生率及分析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378例社区AD患者,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评定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临床痴呆评定表(CDR)及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分析BPSD症状发生率及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BPSD的发生率为62.2%,其中以行为紊乱发生率最高(35.4%),幻觉及焦虑恐惧最低(均为11.4%),在接受BPSD治疗上仅为20%~25%。重度痴呆的幻觉及行为紊乱的发生率或因子分要高于轻、中度痴呆,而中度痴呆的情感障碍因子分最高。与AD患者BPSD有关的影响因素为病前生活事件、MMSE总分、年龄及CDR评分。结论社区AD患者的BPSD有较高的发生率,与BPSD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有生活事件、年龄及认知功能损害程度,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慢性肾衰竭并发神经精神症状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资料.结果 慢性肾衰竭并发神经精神症状的原因主要是尿毒症毒素蓄积及代谢紊乱;此外与透析不充分、失衡综合征、脑血管病变、精神压力及药物等因素有关.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与多因素有关,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早期充分透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龄老年认知障碍人群精神和行为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应用神经精神科问卷知情者版(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questionnaire,NPI-Q)量表对作者医院住院和记忆门诊收治的80岁以上有记忆力障碍主诉的高龄老年人群进行调查,比较认知功能正常者和痴呆患者间精神和行为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共纳入535例病例,其中认知功能正常组159例,痴呆组376例。NPI-Q检查结果显示,在过去1个月内高达86.7%的痴呆患者出现过至少一种精神和行为症状,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72.3%,显著低于痴呆组(P0.01)。在痴呆组,情感淡漠/漠不关心(59.8%)、夜间行为与睡眠障碍(47.3%)和易激惹/情绪不稳(46.8%)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3种表现,其中情感淡漠/漠不关心和易激惹/情绪不稳症状均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1)。痴呆患者组NPI-Q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高龄老年痴呆人群中精神和行为异常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者,正确认识和治疗这些症状有利于提高高龄老年痴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1.随机收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社区康复精神分裂症患者51例,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表收集患者背景资料。2.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测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及家庭功能。结果 1.社区康复组患者疾病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少于住院组(P0.05)。2.社区康复组患者的PANSS粗分、阳性总分、阴性总分、一般精神病理学量表分以及反应缺乏、思维障碍、偏执得分三项症状群评分都要低于住院组(P0.05)。3.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测评,在实际适应性上,社区康复组家庭的适应性要优于住院组(P0.05)。结论 1、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的结论 :(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姻关系支持不足。(2)住院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发作、住院频率普遍都比社区康复组患者严重。(3)相对较好的家庭功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是一种保护性因素。2、本研究新观点:从心理、社会综合角度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更可能和"个体内在需求与个体的内外环境供给"不匹配让个体主观体验到的压力程度(简称"供需冲突张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麻痹性痴呆(GPI)的临床类型、临床表现。方法分析14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麻痹性痴呆主要表现为精神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门诊与入院诊断的误诊率高达100%,住院后均经实验室检查梅毒螺旋体凝集试验(TPPA)阳性而确诊。结论麻痹性痴呆易被误诊,诊断依据临床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血清和脑脊液梅毒抗体检测阳性可确诊。作为一种可治性痴呆,早期的预防和观察识别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强直和步态姿势障碍等运动症状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近年研究发现,PD还存在多种非运动症状,包括感觉异常、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睡眠紊乱及神经精神症状,其中神经精神症状中的认知障碍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痴呆成为神经精神科及老年科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1].尽管早在1906年,Alzheimer医师即已指出,精神症状是痴呆的常见伴随症状,但长期以来尚缺乏统一的描述和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