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磷脂抗体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磷脂抗体(aPL)是存在于循环血清中的一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的统称,主要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CL)、抗卵磷脂抗体(aPC)、抗磷脂酰肌醇抗体(aPI)、抗脑磷脂抗体(aPE)等,共表现形式为IgG、IgM及IgA。抗磷脂抗体与免疫介导的血栓性疾患密切相关,并且可在体内长期存在,临床症状涉及多系统,包括偏头痛、癫痫发作、有舞蹈病史的偶发性构音障碍、缺血性卒中、横贯性脊髓病、进展性心脏瓣膜病,无菌性心内膜炎、心肌梗塞、习惯性流产、一过性黑朦、多发性血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抗磷脂抗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是循环血清中可与阴性或中性磷脂特异性结合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或复合物),主要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L)和狼疮抗凝物(?upus anticoagulant,LA)。报告表明许多血栓性疾病与aPL相关,脑梗塞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尤为突出。目前aPL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已受到广泛重视。近十几年来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一些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3.
抗心磷脂抗体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标志性抗体,与血栓形成和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与抗磷脂抗体阴性的脑梗死患者相比,抗磷脂抗体阳性相关的脑梗死患者以青年女性居多,梗死部位多为多灶性,更容易复发,而且血管内膜内的斑块多为低回声斑块。抗心磷脂抗体与血脂、纤维蛋白原、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有一定相关性,并且抗心磷脂抗体滴度升高可能与患者自身免疫因素相关。在治疗上应以抗凝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癫(癇)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抗心磷脂抗体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45例癫(癇)患者及43例健康人群血清和脑脊液中抗心磷脂抗体水平.结果 癫(癇)组血清和脑脊液中抗心磷脂抗体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χ2=36.42、35.73,P<0.01).结论 癫(癇)发作时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抗心磷脂抗体水平增加,癫(癇)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  相似文献   

5.
炎症和免疫反应在卒中生物标志物的认证、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直接影响到疾病的发展、转归、预后.抗心磷脂抗体(ACA)与免疫性缺血性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动脉硬化、C—反应蛋白(CRP)等因子密切相关[1].抗心磷脂抗体(anti- cardiolipin antibodies,ACA)是一种自身抗体,是抗磷脂抗体的主要成分,是一组能与负性或中性磷脂特异性结合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它与许多免疫介导的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ACA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关系密切,是ACI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1-2].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其他疾病,如支原体感染、血栓性疾病等可损伤机体细胞,暴露细胞膜上的磷脂成分,刺激机体产生ACA[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抗神经节苷脂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与成人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NC组)、可控性癫痫组(NE组)以及难治性癫痫组(IE组)各30例,其中NC组来自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人员;NE组及IE组来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癫痫诊疗中心。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3组的血清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及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数值,采用正态性检验,两组间定量资料比较。结果 IE组的血清3种抗体水平显著高于NE组及NC组,NE组和NC组的抗体浓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种抗体检测对于难治性癫痫的诊断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成人难治性癫痫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抗神经节苷脂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对于难治性癫痫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磷脂抗体在中青年脑梗死病因学的地位与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心磷脂抗体的检测采用半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高血压、中风家族史、吸烟史、高胆固醇血症及心磷脂抗体在两组之间(P<0.05),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其中高血压、中风家族史、吸烟史与中青年脑梗死关系密切(OR>1,且OR 95%CI不包括1),心磷脂抗体、高胆固醇血症在中青年脑梗死发病中作用小(OR>1,但OR 95%CI包括1).结论 心磷脂抗体尚不能认为是中青年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告以发作性头痛及眩晕、行走困难、认知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1病例,探讨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本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治疗等情况结合文献复习加以分析。结果: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或脑缺血发作、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等中枢动、静脉缺血事件,也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等其他表现;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诊断至少要求有一种抗磷脂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Ⅰ抗体)分别2次(间隔12周以上)均为阳性。本例患者极可能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中枢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类型。一级预防以抗血小板为主,二级预防以抗凝为主。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抗磷脂抗体检测,同时检测3种抗磷脂抗体可提高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癫(癎)和热惊厥患儿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9例癫(癎)患儿,45例热惊厥患儿及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水平.结果 热惊厥组和癫(癎)组血清ACA-IgG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癫(癎)组血清ACA-IgG阳性率高于热惊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测热惊厥和癫(癎)患儿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的变化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背景:以往的研究表明,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中,升高的抗心磷脂抗体滴度与血管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及反复流产的发生明显相关。但有关抗心磷脂在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的研究报道却不完全统一。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在中国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的阳性率及临床意义。 设计:前瞻性单一样本的随访观察。 单位: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香蜜湖风湿病分院,广东医学院深圳风湿病研究所。 对象:选择2001-03/2003-10于深圳市第四医院香蜜湖风湿病分院风湿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狼疮性肾炎患者97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CR)1997年修订的狼疮性肾炎的诊断和分类标准。纳入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 方法:记录患者入院后的临床资料和辅助检查结果。应用酶联免疫吸收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判断标准为测定值超过100 U/mL。大剂量口服强的松联合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以诱导缓解,然后逐渐将强的松减量,将环磷酰胺换成硫唑嘌呤以维持疗效。同时使用其它药物控制可能合并的高血压、高血脂与关节痛等症状。每半年对纳入对象进行定期随访,记录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共3年。 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的性别、年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指数、血栓形成、病理妊娠等临床表现及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结果:实验共纳入狼疮性肾炎患者97例,83例进入结果分析,14例脱落。在入选的97例患者中,其发病后被确诊时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者有38例(39%),高血压,血小板减少及雷诺现象在伴有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狼疮性肾炎患者中更为常见。IgG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狼疮性肾炎患者更易发生血管血栓形成;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狼疮性肾炎患者更易发生流产、早产和死胎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恶化。 结论:抗心磷脂抗体在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的阳性率为39%,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患者更易出现高血压,血小板减少及雷诺现象,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对预测狼疮性肾炎出现血管血栓形成、病理妊娠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恶化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为早期诊治、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科自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0例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男女比例3:7,症状以颅高压、肢体无力的较多,体征以锥体束征最常见.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检出率较高,影像学检查以颅内多灶病变及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多见.抗栓治疗或(和)免疫调节治疗,大部分患者症状得到改善.结论 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女性更易累及,颅内静脉系统受累多见,抗栓及免疫调节治疗可获益.  相似文献   

12.
抗心磷脂抗体与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抗心磷脂抗体(ACA)与脑血管病的关系,为脑卒中的预测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91例脑梗死(CI)、42例脑出血(CH)患者及30例健康者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ACA)进行检测。结果CI及CH组ACA总阳性率、IgG型AC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CA阳性卒中容易复发,病灶常为多个。ACA在脑卒中发病一周内阳性率最高,且抗体分型以IgG型为主。结论ACA是CI及CH的危险因素,对脑卒中的预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癫痫和热惊厥患儿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8例癫痫患儿,90例热惊厥患儿及8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水平。结果热惊厥组和癫痫组血清ACA—IgG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癫痫组血清ACA—IgG阳性率高于热惊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热惊厥和癫痫患儿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的变化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癫痫和热惊厥患儿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8例癫痫患儿,90例热惊厥患儿及8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水平。结果热惊厥组和癫痫组血清ACA—IgG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癫痫组血清ACA—IgG阳性率高于热惊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热惊厥和癫痫患儿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的变化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抗磷脂抗体 (antiphospholipidantibody ,aPL)是循环血清中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 (IgG、IgM、IgA或其复合物 )。它包括抗心肌磷脂抗体 (anticardiolipinantibody ,aCL)和狼疮抗凝物(lupusanticoagulant,LA)两大类。关于抗磷脂抗体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 ,目前报道尚不多见。我们检测了 31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清aCL ,以探讨aCL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资料 :分组 :(1)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 ,VD)组 :31例 ,男 2 0例 ,女 11例 ,…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抗心磷脂抗体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抗心磷脂抗体(ACA)测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syndrome, APS)合并脑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本例APS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等情况加以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对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结果 APS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血栓形成,可发生在全身任何组织器官,其中动脉血栓以脑动脉血栓形成较多见。该患者以急性脑梗死起病,脑血管造影见大脑中动脉及后动脉血栓形成,结合2次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tibody, ACA)(间隔9个月)阳性及既往3次流产史,符合APS的诊断标准。结论 脑梗死是APS 的常见表现,尤其对于年轻女性发生脑梗死且合并不明原因流产时应考虑该病的可能性,应及时行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antibody, APL)检测,确诊后可给于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激素等治疗。  相似文献   

18.
偏头痛、抗磷脂抗体与脑梗塞三者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和探讨偏头痛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以及抗磷脂抗体在偏头痛相关性卒中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方式统计普通人群及脑梗塞患者偏头痛的患病率 ,将脑梗塞患者按有否偏头痛病史分为两组 ,用 EL ISA方法分别测定其血清抗心磷脂抗体 (ACA)水平。结果 :(1)脑梗塞患者偏头痛的患病率与普通人群偏头痛的患病率分别为 2 0 %和 5 .95 % ,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2 )脑梗塞伴有偏头痛史者和无偏头痛史者 ,其 ACA阳性率分别为 4 1.6 7%和 14 .5 8% ,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偏头痛病史与脑梗塞具有明显相关性。抗磷脂抗体可能参与偏头痛所相关的脑梗塞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APA)、活化蛋白C抵抗(APCR)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57例脑梗死(CI)患者和82例正常对照组(NC)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ACA-IgG、IgM、IgA,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狼疮抗凝物法(PTT-LA)筛选狼疮抗凝物(LA),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蛋白C(APTT±APC)检测APCR。结果CI组血清中ACAIgG、IgM、IgA以及LA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NC组(P<0.05);CI组总APA阳性率(25.5%)显著高于NC组(4.9%)(P<0.005);CI组中APCR阳性率[5.1%(8/157)]与NC组[1.2%(1/82)]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APA阳性脑梗死患者中APCR阳性率[7.5%(3/40)]与APA阴性脑梗死中APCR阳性率[4.3%(5/117)]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磷脂抗体与脑梗死密切相关,促使脑梗死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APCR的发生在脑梗死患者中未见增加,APA不是导致获得性APCR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 (NPLE)病人脑脊液 (CSF)的研究对NPLE的诊断、治疗、监控及探明其发病机制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NPLECSF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核糖核蛋白体P蛋白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神经元抗体、抗神经元膜蛋白抗体、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α-干扰素等可能的作用机理及对诊断NPLE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