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行假包膜囊外切除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行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173例患者,根据假包膜囊外及囊内切除进行分组,对比其全切率、生物学治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73例患者中,90例发现假包膜(52.0%),其中无功能型和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假包膜发现率较高.囊外切除组肿瘤全切率(95.6%)高于囊内切除组(8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功能型腺瘤中囊外切除组生物学治愈率亦较高(89.7%比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9,P<0.05);术中脑脊液漏发生率分别为47.8%和41.0%,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为0;术后病理学证实假包膜有肿瘤细胞浸润.结论 垂体腺瘤假包膜囊外切除能够提高肿瘤全切率及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生物学治愈率,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切除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蝶窦入路假包膜外切除功能性垂体腺瘤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采用经蝶窦入路假包膜外切除功能性垂体腺瘤的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28例垂体腺瘤病人均在显微镜下全切肿瘤,术后病人临床症状改善,内分泌学检查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术中发生脑脊液漏3例,术中修补后痊愈。术后发生一过性尿崩5例,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后得到控制,无垂体功能低下及死亡病例。结论经鼻蝶假包膜外切除功能性垂体腺瘤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的80例垂体大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68 例,次全切除9 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死亡1例。所有术前伴有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症状均有所改善。术后出现短暂性尿崩症23例,低钠血症3例,暂时性嗅觉丧失15例,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脑脊液漏、迟发鼻出血及颅内感染。术后随访0.5~5年,均无复发;3例嗅觉永久丧失。结论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创伤小,肿瘤全切除率高;完善的术前准备及规范的术中操作是提高手术疗效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巨大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垂体柄保护及意义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目的 探讨巨大型垂体腺瘤切除手术中的垂体柄保护。方法 采用经纵裂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型垂体腺瘤52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39例(75%)。垂体柄保留34例(65%)。术后发生尿崩32例(62%),其中23例在术后1-2周内恢复正常,占术后尿崩总数的72%;7例在3个月内恢复;2例尿崩症状持续1年以上。结论 垂体腺瘤手术中的垂体柄保留可有效降低术后尿崩症,特别是永久性尿崩症的发生,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脑脊液漏的影响因素和修补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650例垂体腺瘤经蝶窦手术过程中出现脑脊液漏的70例病人,分析经蝶窦人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脑脊液漏的影响因素,与肿瘤大小、位置和类型的关系.结果 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出现的脑脊液漏经术中修补后,术后未出现脑脊液鼻漏.结论 垂体腺瘤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10.8%,垂体ACTH微腺瘤术中脑脊液漏的发生率较高与切除瘤周垂体组织有关.采用自身组织填塞,术后卧床能有效地防止术后脑脊液鼻漏.对于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严重脑脊液漏者应采用腰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脑脊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包膜内切除和外分离术对垂体腺瘤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154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77例采用神经内镜下包膜内切除(对照组),77例采用外分离术治疗(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肿瘤全切率(94.81%,73/77)明显高于对照组(79.22%,61/77;P<0.05),而复发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7.79%,6/77;P<0.05)。观察组GH型腺瘤术后生化缓解率(88.89%,16/18)和PRL型腺瘤术后生化缓解率(88.89%,8/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7.14%(8/14)、45.45%(5/11);P<0.05]。两组术中脑脊液漏、术后脑脊液漏、术后颅内感染、术后垂体功能低下及术后暂时性多尿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外分离术用于垂体腺瘤的治疗可有效实现肿瘤彻底切除,降低复发率,促进术后生化缓解,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优于包膜内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蝶切除垂体腺瘤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239例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术后出血各2例,术后发生尿崩症29例(其中合并其它并发症17例),脑脊液鼻漏11例,视觉障碍2例,鼻中隔穿孔1例,蝶窦感染1例,外展神经麻痹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垂体腺瘤经蝶窦入路手术创伤小,疗效好。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术中谨慎细致操作,重视术后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海绵窦内侧壁结构的解剖特点,并探讨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在10具成人新鲜尸头上模拟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观察海绵窦内侧壁结构的解剖特点。根据解剖学研究结果,指导临床采用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治疗侵袭海绵窦的垂体腺瘤103例。结果垂体侧方的海绵窦内侧壁薄弱,仅有一层疏松的纤维组织结构。颈内动脉是扩大经蝶窦入路海绵窦内所见的主要结构,可分为5段,有3个主要分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主要的分支有脑膜垂体干、海绵窦下动脉和被囊动脉。向内侧走行的脑膜垂体干和被囊动脉是经蝶窦入路中较易损伤的血管。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62例(60.2%),次全切除38例(36.9%),大部切除3例(2.9%);无手术死亡;手术并发症包括短暂性脑脊液鼻漏5例,暂时性脑神经功能损伤4例,垂体功能低下3例,颈内动脉损伤2例,永久性尿崩症1例。术后行放射治疗17例,γ刀治疗15例,药物治疗13例。随访3个月~8年,2例出现肿瘤复发而予以γ刀治疗。无再手术病例。结论扩大经蝶窦入路是切除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理想的入路;了解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在解剖形态上的变化,对于减少术中出血,确保术中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经蝶窦入路切除复杂垂体腺瘤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经鼻蝶窦入路行肿瘤切除术的23例复杂垂体腺瘤患者,术后进行激素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随访。结果术后经病理证实均为垂体腺瘤,16例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次全切除的患者术后均给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例患者分别在随访12个月和14个月时出现肿瘤复发,再次给予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术后继续随访,未见复发。全部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随访时间5~20个月。结论对于复杂垂体腺瘤的患者,将神经导航与内镜相结合,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可提高经蝶窦入路的手术安全性及切除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经蝶窦入路术后发生迟发性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20年7月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的671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47例(7.0%)发生迟发性低钠血症,发生时间在术后3~13 d,中位数7.5 d;血钠浓度114~131 mmol/L,平均(124.3±4.8)mmol/L;治疗时间1~9 d,中位数3 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术前存在垂体功能减退、术后ACTH轴异常、肿瘤腔高度显著变化是发生迟发性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迟发性低钠血症是垂体腺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女性、垂体功能减退的病人;肿瘤腔高度显著变化与术后迟发性低钠血症有关,建议肿瘤切除后填塞瘤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切除的垂体腺瘤假包膜的病理学表现和手术效果,以及切除垂体腺瘤假包膜的必要性。方法将38例垂体腺瘤患者分为神经内镜手术组和显微镜手术组。神经内镜手术组术中行假包膜切除;显微镜手术组因观察不到,不行假包膜切除。术后对假包膜进行病理检查,观察假包膜内是否存在垂体腺瘤组织。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残留复发率和血垂体功能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病理检查示垂体腺瘤假包膜中存在肿瘤组织。神经内镜手术组术后3个月的残留复发率(11.1%)明显低于显微镜手术组(45.0%),垂体功能激素水平正常率(66.7%)明显高于显微镜手术组(30.8%)。结论垂体腺瘤假包膜中存在垂体腺瘤组织,神经内镜下可以实现假包膜切除,切除假包膜可降低垂体腺瘤的残留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垂体腺瘤经蝶窦术后鞍区出血的治疗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体瘤是常见的鞍区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10%左右[1].近年随着医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垂体瘤的发现率明显增加,有报道约15%~20%[2].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在临床上渐趋成熟.垂体腺瘤经蝶窦手术最致命的并发症是术后出血,本文总结9例经蝶窦行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鞍区出血,探讨其出血的原因、治疗措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24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245例垂体腺瘤中垂体微腺瘤(直径小于1cm)76例,大腺瘤(直径1~3cm)96例,巨大腺瘤(直径大于3cm)73例;均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结果209例垂体腺瘤全部切除,22例次全切除,14例大部切除。87例术后出现尿崩,8例脑脊液鼻漏,2例垂体功能低下,7例低钠血症,经处理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2个月至1年,平均随访8个月,视力好转115例,无变化6例,下降者2例;头痛症状减轻或消失者103例,无加重者。性功能好转16例,无变化4例,无下降者。泌乳消失49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激素、泌乳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者75例,手术效果良好。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易行、效果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大腺瘤手术中梨状孔扩大的临床应用。方法1997年3月至2000年10月在经蝶窦手术入路中采用扩大梨状孔切除垂体大腺瘤96例,术中可增加梨状孔宽度,以便充分显露和敞开蝶窦中前部结构。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65例(67.7%),大部分切除25例(26.O%),部分切除6例(6.3%)。术后发生短暂尿崩症21例(21.9%),脑脊液鼻漏9例(9.4%)。术后随访39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平均2年8个月,复发3例(3.1%)。结论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是安全有效的。采用梨状孔扩大的方法可以增加手术显露范围,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切除程度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假包膜外切除技术在功能性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功能性垂体腺瘤病例资料,均在神经内镜下完成手术,根据手术切除方式分为:常规切除组(即包膜内切除) 58例,假包膜外切除组75例。比较两组病人内分泌缓解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病人达到内分泌缓解假包膜外切除组70例(93.3%),常规切除组41例(70.7%),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并发症方面:术中发生脑脊液漏、术后一过性尿崩和一过性垂体功能低下,假包膜外切除组分别为17例、49例和20例,常规切除组分别为6例、40例和10例,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 0.05)。术后随访3~45个月,病人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下假包膜外切除功能性垂体腺瘤可显著提高内分泌治愈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在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经CT和/或MR确诊为垂体腺瘤的9例患者,在神经内窥镜下经单鼻孔入路,不切除鼻中隔,以扩大蝶窦开口方式打开蝶窦前壁后打开鞍底,切除肿瘤。结果术后MR显示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5例视力、视野均较术前有所恢复,1例出现一过性脑脊液鼻漏,1例发生暂时性尿崩,术前内分泌异常的所有5例患者术后激素检查正常。结论经蝶窦入路神经内窥镜下切除垂体腺瘤,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中照明好,能提供全景化视野,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98例患者,其病理结果均为垂体腺瘤。手术前后分别行内分泌学检查,术后随访3个月,复查垂体MRI。结果肿瘤全切除率78.6%(77例),次全切除率16.3%(16例),部分切除率5.1%(5例)。术后视力、视野较术前明显改善者18例,激素水平较术前下降或完全恢复至正常者35例;发生脑脊液漏6例,其中4例经腰大池置管后治愈,另外2例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手术治愈,暂时性尿崩5例,高热及电解质紊乱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5 d。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式,术后并发症少,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显微切除术的经验。方法179例垂体腺瘤均经CT或MRI确诊,并在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结果全切150例,次全切除21例,近全切除8例,无死亡。术后病人症状均改善。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采用经蝶窦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对垂体柄和垂体组织的辨认和保护,以改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5例经蝶窦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肿瘤切除率、FT3、FT4、TSH、ACTH 4种激素在手术前后和随访期的水平,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垂体腺瘤全切除和次全切除患者共34例,占97.1%;激素检测显示手术对FT3、ACTH并无显著性影响(P0.05),而FT4和TSH在术后及随访期的正常人数显著增加(P0.05);此外,手术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尿崩(22.8%)、电解质紊乱(8.6%)、脑脊液漏(2.8%)及垂体功能低下(2.8%)。结论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切除率,且对剩余的垂体组织损伤较小,能很好保护垂体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一种有效治疗垂体腺瘤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经蝶窦手术治疗巨大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蝶窦手术治疗巨大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蝶窦分次手术治疗直径大于4cm的巨大垂体腺瘤46例,其中无功能腺瘤24例,泌乳素腺瘤9例,生长激素瘤10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例,混合性腺瘤2例。结果本组患者1次手术31例,2次手术12例,3次手术3例。分次手术间隔为6~8W。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20例。术后并发垂体功能低下2例,脑脊液漏2例,术后肢体偏瘫1例。无死亡病例。l例在手术后2年肿瘤复发。结论经蝶窦手术能有效治疗巨大垂体腺瘤。分次经蝶窦手术能有效提高手术全切除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