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一例鞍区海绵状血管瘤误诊分析和相关文献复习,以降低鞍区海绵状血管瘤的误诊、误治率。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在对鞍区海绵状血管瘤的特点进行系统复习的基础上,对1例鞍区海绵状血管瘤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与侵袭性垂体瘤进行鉴别。结果术中发现肿瘤颜色暗红,光滑质韧,切开后瘤体回缩、不能被刮出,出血明显,仅取小块组织行病理检查为海绵状血管瘤。结论鞍区海绵状血管瘤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术前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的变化及其与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10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脑出血组、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再随机均分为7个时相,分别为6 h、12 h、24 h、48 h、3 d、5 d、7 d;用立体定向脑内注射法制备脑出血模型;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细胞的凋亡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的含水量;用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制备动物模型后,脑出血组各时相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含量、脑细胞凋亡率、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含量与脑细胞凋亡率和脑组织含水量之间均呈正相关;电镜下,在脑出血组各时相脑组织切片中均可见大量的脑细胞凋亡和毛细血管周围大片组织间隙水肿,以及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含量明显升高,可导致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凝血酶的含量与脑细胞凋亡率和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尽早清除血肿有望改善凝血酶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垂体腺瘤术后常并发电解质紊乱.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血浆心房利钠多肽(ANP)、醛固酮(ALD)在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发生低钠血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2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3、5、7天的血浆ANP、ALD的水平。结果:垂体腺瘤患者术后ANP明显增高,术后第1、3天与术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术后逐渐下降,至第5天降至最低值。低钠血症组患者血浆ANP水平在术后第1、3、5天明显高于非低钠血症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血浆ALD水平在术后第1、3、5、7天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NP、ALD是影响垂体腺瘤术后低钠血症的重要因素。低钠血症组血浆ANP水平增加显著.是促进低钠血症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骨胆脂瘤术后并发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颅骨胆脂瘤切除术后并发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颅骨胆脂瘤和硬膜下血肿的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右侧耳鸣2个月;头颅MRI检查示右侧额颞部占位(骨源性)。手术将肿瘤及包膜全部切除,硬脑膜完整。术后第3 d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头颅CT示右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行颅骨钻孔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正常; 1周后复查CT示血肿明显减少,3周后复查CT血肿完全吸收。复习文献,胆脂瘤可产生多种炎性物质,参与炎症反应;其术后并发硬膜下血肿尚未见报道。结论即使颅骨胆脂瘤切除术中硬脑膜保持完整,术后仍可能并发硬膜下血肿。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胆脂瘤产生的炎性物质引起硬脑膜炎症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的变化及其与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10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脑出血组、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再随机均分为7个时相,分别为6 h、12 h、24 h、48 h、3 d、5 d、7 d;用立体定向脑内注射法制备脑出血模型;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细胞的凋亡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的含水量;用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制备动物模型后,脑出血组各时相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含量、脑细胞凋亡率、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含量与脑细胞凋亡率和脑组织含水量之间均呈正相关;电镜下,在脑出血组各时相脑组织切片中均可见大量的脑细胞凋亡和毛细血管周围大片组织间隙水肿,以及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含量明显升高,可导致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凝血酶的含量与脑细胞凋亡率和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尽早清除血肿有望改善凝血酶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脑外伤后早期,外周血腺垂体激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腩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69例急性脑外伤患者根据GCS评分分为轻型脑损伤组(GCS>8分)和重型脑损伤组(GCS≤8分);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受伤后6、12、24、48 h血清中腺垂体激素(TSH、ACTH、FSH、LH、GH和PRL)的含量;并比较对照组,轻型脑损伤组和重型脑损伤组血清腺垂体激素含量的差异.结果 急性脑外伤后,6 h轻型脑损伤组PRL高于对照组(P<0.05),12 h达到高峰(P<0.05),24h仍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48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型脑损伤组各时相均高于轻型组和对照组(P<0.05);而TSH、ACTH、FSH、LH和GH在各组之间以及同组各时相之间差异均尤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脑外伤后,外周血泌乳素水平升高,表现出时间依赖性变化,升高的程度与脑损伤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缺血半暗带脑组织中凝血酶与脑水肿的关系及二者的变化规律。方法以脑出血患者术中需要切除的缺血半暗带脑组织为实验组,远离血肿需要内减压切除的脑组织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凝血酶含量;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在电镜下,观察脑组织显微结构。比较两组脑组织含水量和凝血酶含量的差异,并分析不同时间窗入院患者这两个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实验组脑组织中凝血酶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电镜下,实验组脑水肿明显比对照组严重。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缺血半暗带中凝血酶含量明显增高,凝血酶与脑水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切除的垂体腺瘤假包膜的病理学表现和手术效果,以及切除垂体腺瘤假包膜的必要性。方法将38例垂体腺瘤患者分为神经内镜手术组和显微镜手术组。神经内镜手术组术中行假包膜切除;显微镜手术组因观察不到,不行假包膜切除。术后对假包膜进行病理检查,观察假包膜内是否存在垂体腺瘤组织。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残留复发率和血垂体功能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病理检查示垂体腺瘤假包膜中存在肿瘤组织。神经内镜手术组术后3个月的残留复发率(11.1%)明显低于显微镜手术组(45.0%),垂体功能激素水平正常率(66.7%)明显高于显微镜手术组(30.8%)。结论垂体腺瘤假包膜中存在垂体腺瘤组织,神经内镜下可以实现假包膜切除,切除假包膜可降低垂体腺瘤的残留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垂体腺瘤术后常并发电解质紊乱,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血浆心房利钠多肽(ANP)、醛固酮(ALD)在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发生低钠血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2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3、5、7天的血浆ANP、ALD的水平。结果:垂体腺瘤患者术后ANP明显增高,术后第1、3天与术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术后逐渐下降,至第5天降至最低值。低钠血症组患者血浆ANP水平在术后第1、3、5天明显高于非低钠血症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血浆ALD水平在术后第1、3、5、7天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NP、ALD是影响垂体腺瘤术后低钠血症的重要因素。低钠血症组血浆ANP水平增加显著,是促进低钠血症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