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狼疮性脑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狼疮性脑病又称为神经精神性狼疮(NPL),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危重病症,也是狼疮危象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器质性脑病综合征、癫发作和精神异常。在SLE早期并发狼疮性脑病的发病率为25%,在治疗过程中可达到60%[1]。我科2003-01~2006-12共收住24例狼疮性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狼疮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狼疮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配对原则分层抽取53例同期住院治疗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而无脑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差异,并进一步推断狼疮性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神经系统症状中最为常见的分别是头痛38例(71.7%); 脑血管病24例(45.3%); 癫痫12例(22.6%); 狼疮性脑病组中血白细胞数升高、血小板计数减低、尿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抗核抗体(ANA)阳性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LE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尿蛋白阳性与狼疮脑病有关(P<0.05)。结论 头痛是狼疮性脑病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 血白细胞数升高、血小板计数减少可能是SLE患者发生狼疮性脑病的危险因素; 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尿蛋白阳性可能与狼疮脑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损害可累及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其中以脑部损害最为多见,临床称为狼疮性脑病,在SLE中脑病发病率为20.9%[1].狼疮性脑病一旦发生病情大多较重,以往文献提示[2]临床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本研究采用3种不同免疫抑制剂治疗44例狼疮性脑病,并随访1~5年,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分析系统性斑狼疮(SLE)患者脑脊液(CSF)的改变规律,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随机选取2012-05-2014-05来我院治疗的狼疮性脑病患者33例为实验组,并选取33例非狼疮性脑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2组患者CSF常规、免疫抗体。结果实验组患者CSF细胞数、抗核抗体(ANA)均升高(P<0.05)。结论 SLE患者CSF的改变与神经系统受累的严重程度一致,检查CSF常规可提高狼疮性脑病的诊断率及预后的判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1病例患者,女性,20岁,因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住院治疗症状缓解。1年余后突然出现谵妄状态,诊断狼疮性脑病,经治疗后好转。但出现欲砸电视机念头,总想有板凳、砖块可以砸电视机,反复比划小板凳与电视机大小的关系,自知不对,但欲罢不能,痛苦不堪,诊断狼疮性脑病致强迫症状。精神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2002年6月开始,应用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CTX)对3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狼疮性肾炎(LN)和脑病患者进行冲击性治疗,获得较好的临床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009-05—2011-10经临床证实的25例新生儿急性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 25例患者MRI于侧脑室旁见多发异常信号影,其中7例累及额顶叶或半卵圆区,5例累及基底节区,4例累及胼胝体,2例患者病变区可见小出血灶。结论 MRI对新生儿急性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3种不同免疫抑制剂治疗狼疮性脑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4例狼疮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甲基泼尼松尼(A组)、环磷酰胺(B组)、异环磷酰胺(C组)冲击治疗;定期检测血沉、血清补体的动态变化,评估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3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血沉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B组、C组较A组下降更明显;血清补体C3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均P〉0.05)。(2)治疗3个月后C组显效率为62.5%,B组显效率为42.8%,明显高于A组的21.4%(均P〈0.01),B组和C组不良反应少儿轻微。结论 大剂量异环磷酰胺、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脑病疗效优于单纯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2002年6月开始,应用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CTX)对3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狼疮性肾炎(LN)和脑病患者进行冲击性治疗,获得较好的临床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磁共振成像(MRI)对早期预测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意义。方法选取100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胆红素脑病将其分为高胆红素血症组(71例)和胆红素脑病组(29例),观察和比较2组早期血清NSE水平、血清胆红素水平和MRI表现。结果胆红素脑病组血清胆红素水平、NSE水平及MRI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高胆红素血症组(t=19.255、9.053,χ2=35.203,P0.05);在胆红素脑病组患儿中,MRI检查阳性患儿的血清胆红素、NSE水平均显著高于MRI检查阴性的患儿(t=7.562、6.338,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胆红素水平(OR=1.718)、血清NSE水平(OR=1.954)、MRI检查阳性(OR=2.367)均与胆红素脑病的发病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早期血清NSE水平升高和MRI检查阳性表现与胆红素脑损害具有相关性,且其危险程度高于血清胆红素的升高,可作为早期预测胆红素脑损害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和低场强MR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06—2013-06来我院就诊的缺氧缺血性脑病10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均进行CT和低场强MRI检查。结果 CT诊断结果显示正常38例,轻度33例,中度20例,重度13例;低场强MRI诊断结果显示正常20例,轻度46例,中度23例,重度15例;低场强MRI检测的病灶累及脑叶范围与临床分度结果以及CT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场强MR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CT检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振幅整合脑电图异常情况及其与磁共振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02—2018-02周口市中心医院NICU收治的资料完整的32例急性胆红素脑病足月儿为病例组,以同期本院出生的32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2组入室后给予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及头颅MRI平扫。结果病例组aEEG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9.65,P0.01),aEEG异常程度越重,MRI异常率越高(χ~2=47.55,P0.01);aEEG异常程度与MRI异常发生率显著相关(r=0.84,P0.001)。结论 aEEG可早期反映急性期胆红素脑病的脑功能状态,结合临床神经系统检查和头颅MRI检查,可提高胆红素脑病早期病情判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早期干预、减少后遗症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SCT和MRI对CO中毒性脑病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有明确CO中毒病史患者SCT和MRI影像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SCT及MRI在确定急性CO中毒对脑损害程度、病变部位、病灶数目、病灶大小、病变出现时间上均有优势,脑实质病变,尤其小脑、脑干病灶的检出率MRI与CT对比差别有显著性(P<0.05),急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SCT与MRI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CO中毒性脑病影像诊断应注重SCT和MRI的互补作用,急性期CO中毒性脑病首选SCT检查,有利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及与脑血管疾病的鉴别,高压氧疗后首选MRI检查,以精确判断病情的程度、并发症,有利于预后的评估、复查.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病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头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高血压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高血压脑病患者的头部CT和MRI表现特点,并作文献复习。结果5例患者头部MRI发现异常,未发现头部CT异常患者。结论本病的头部影像学改变为水肿所致,常累及双侧顶、枕叶的应质下白质;MRI的诊断价值优于CT,且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 16例缺氧性脑病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磁共振成像 (MRI)结果、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16例均有明确的脑缺氧病史。临床主要表现意识障碍、锥体外系症状、锥体束征、精神症状、智能减退及去皮层综合征 ,部分病人呈迟发性脑病表现。头颅MRI检查主要见两侧基底节区对称性异常信号 ,呈长T1长T2 改变。本组多数病人经对症、神经营养、改善脑循环、高压氧仓等治疗 ,脑受损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结论 认识缺氧性脑病有助于该病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头颅MRI检查对缺氧性脑病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狼疮脑(狼疮性脑病)又称作神经精神性狼疮(NPL),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危重病症,是SLE三大致死原因之一。狼疮脑是由于神经元反应性自身抗体、抗磷酯抗体、免疫复合物等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器质性精神综合征、精神病或精神障碍、癫痫或抽搐、偏瘫等,其中在SLE早期并发狼疮脑的发病率为25%,在治疗过程中可达到60%[1]。有狼疮脑病者均为病情活动者[2]。由于本病临床上表现缺乏特异性,给狼疮脑病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一般认为诊断要点为符合SLE诊断标准,且出现神经精神异常。附加以下任何一项即可诊断①脑电图异常,②脑脊液异常,③头颅CT、MRI异常。须排除颅内感染、精神病、高血压病、尿毒症性脑病等影响[3]。在脑脊液的各项检查中,可以表现为: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增高、细胞数增高(一般不超过500/μl)、糖及氯化物正常或轻度减低,以上各项均缺乏特异性,不能排除其他疾病的影响。随着近年来脑脊液细胞学的发展,显微镜下发现狼疮细胞或狼疮脑病较具特征的吞噬细胞为狼疮脑病的诊断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本实验室观察了自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共35例临床确诊为狼疮脑病患者的脑脊液,脑脊液细胞学异常者2...  相似文献   

17.
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与CT,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与CT,MRI表现。方法对18例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头颅CT,头颅MRI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均有智能障碍,8例精神症状,5例大小便失禁,2例癫痫大发作。脑电图异常15例,表现弥漫性慢波。16例头颅CT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和半卵园中心双侧对称性的融合性病灶呈边缘模糊的低密度影。12例MRI检查,病灶均位于大脑皮质下、侧脑室旁白质或/和基底节区。结论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早期进行CT,MRI检查有利于病情分析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工作环境接触有机溶剂致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在工作环境中接触有机溶剂致中毒性脑病患者临床表现及CT和MRI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有机溶剂接触史;临床表现以头晕、恶心呕吐、记忆力下降、走路不稳为主要特征;CT均表现为双侧对称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病灶,无占位效应。头部MRI表现为双侧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Flair呈高信号,增强无强化。结论结合工作环境毒物接触史、中枢神经症状,及CT和MRI表现,可诊断有机溶剂中毒性脑病。  相似文献   

19.
吸食海洛因致海绵状白质脑病的CT及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海洛因中毒所致的海绵状白质脑病的CT、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6例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CT及MRI资料,全部患者均进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FLAIR序列,其中2例同时行颅脑CT扫描. 结果全部患者MRI显示对称性双侧小脑半球、大脑半球后部、内囊后肢、胼胝体压部、脑干等皮质下白质为主的多发性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加强后病灶无强化;2例行头颅CT检查显示两大脑半球皮质下白质、基底节及两侧小脑呈对称性广泛低密度灶,无占位效应.结论海洛因中毒所致的海绵状白质脑病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MRI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人低血糖脑病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36例低血糖伴神经系统表现的患者进行病史回顾、临床分析及颅脑CT和MRI检查.结果 36例低血糖患者11例发现颅脑MRI典型的双侧尾状核和豆状核对称性异常信号,而脑CT相应部位未见明显异常,病前27例有感染、发热等诱因,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低血糖脑病的发生以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或注射降糖药者居多.随访6个月,神经影像学无明显好转.结论 低血糖脑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对意识障碍的患者,要注意低血糖反应.颅脑CT对低血糖脑病的诊断价值不大,颅脑MRI对重症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特征性的磁共振表现预示着病情危重,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