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评价双源双能量CT与3.0TMR诊断家兔急性肺栓塞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 经股静脉注人明胶海绵栓子制作家兔急性肺动脉栓塞模型,栓塞后2h行双能量CT及MRI,得到CT肺动脉图像(CTPA)、双能量肺灌注图像(DEPI)及MR肺动脉图像(MRPA)和MR肺灌注图像(MRPP).以肺叶为单位,记录栓塞的数目和部位.以病理学为金标准,计算上述方法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一致性.结果 CTPA、DEPI检测肺动脉栓塞的敏感性分别为95.8%、95.8%;特异性分别为94.1%、90.2%;MRPA和MRP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90.2%;37.5%、98%.CTPA与DEPI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检测的吻合度非常好(Kappa值=0.971,P<0.001),DECT(CTPA和DEPI联合)与MRPA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检测的吻合度较好(Kappa值=0.796,P<0.001).对于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DECT与MRPA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EPI诊断肺栓塞的准确性(92%)高于MRPP(78.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双源CT诊断家兔实验性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敏感性略高于MRPA,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DEPI显示肺栓塞所致的灌注缺损优于MRPP.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PE)患者双源CT肺动脉成像(CTPA)显示的闭塞性与非闭塞性栓子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的视觉分析法及半定量分析的初步研究.方法:搜集本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经CTPA及DEPI扫描确诊的31例急性PE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CTPA,记录PE栓子的数量、分布部位及栓塞类型.分析DEPI,分别计算每个栓子栓塞区与对照区肺组织灌注CT值的差值(△CT值).结果:将CTPA所示栓子按其分布部位及栓塞程度分为四型:中央型闭塞型、中央型非闭塞型、周围型闭塞型、周围型非闭塞型.DEPI视觉分析法:闭塞型组中,表现为灌注减低、灌注轻度减低、灌注不变的比例为78.57%(99/126)、21.43%(27/126)、0.00%(0/126).非闭塞组中,其比例分别为19.70%(26/132)、34.09%(45/132)、46.21%(61/132).中央型闭塞型、中央型非闭塞型、周围型闭塞型、周围型非闭塞型视觉阳性率分别为100.00%(85/85)、66.11%(66/108)、100.00%(41/41)、20.83%(5/24).DEPI半定量分析:闭塞型与非闭塞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4.59±12.10)HUvs (33.12±9.72)HU,t=22.968,P<0.01];中央型闭塞型与中央型非闭塞型、周围型闭塞型与周围型非闭塞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0.12±13.55)HU vs(36.23±7.87)HU,t=20.506,P<0.01;(53.12±14.64)HUvs(19.12±5.77)HU,t=13.220,P<0.01].结论:闭塞型栓子往往引起灌注异常,而非闭塞型栓予,受多种因素影响,DEPI呈现多样化.双源CTPA联合DEPI视觉分析及半定量分析能够对PE治疗前评估提供更加全面、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双源 CT 后处理软件在外周型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0例可疑肺栓塞患者进行扫描,20例患者符合标准。扫描数据采用肺栓塞分析软件(PED)、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及肺动脉成像(CTPA)对图像重建,分别由2名高年资血管专业诊断医师对 PED 图、DEPI 图及 CTPA 图进行分析,根据诊断标准,分别记录由 PED 图、CTPA 图诊断的肺段及亚段动脉肺栓子位置、数目,计算显示率并评价其统计学差异;同时评价 PED 图与 DEPI 图对肺段动脉肺栓塞诊断一致性。结果 CTPA图共发现30处段动脉及40处亚段动脉内存在血栓,其检出率为7.50%及5.00%,PED 图共发现48处段动脉及62处亚段动脉内存在血栓,其检出率为12.00%及7.75%,CTPA 图与 PED 图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χ2=4.60、5.06,P <0.05)。以 PED 图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Kappa 系数=0.94,一致性极好。在 PED 图发现48处段动脉肺栓塞中,13处完全性栓塞,DEPI 图显示10例出现灌注缺损,3例出现灌注稀疏;35处不完全性肺栓塞,2例灌注缺损,29例出现灌注稀疏,4例无明显灌注改变。结论双源 CT肺栓塞探测软件联合能量灌注成像能够明显提高外周型肺栓塞的诊断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动态观察家兔急性肺栓塞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评价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诊断家兔急性肺栓塞的价值。方法:经股静脉入路注入明胶海绵制作24只家兔急性肺栓塞模型,随机分成4组(即2h组、1天组、3天组和7天组),每组6只。家兔栓塞前及栓塞后2h、1天、3天和7天行双源CT平扫和双能量扫描。采用双能量软件(LungPBV)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分别得到CT解剖图像(CTPA)、双能量肺灌注图像(DEPI)及两者融合图像。以肺叶为单位,分析栓塞前及栓塞后各时间点的肺灌注影像表现,并记录栓塞后肺内灌注异常的肺叶数目;进行家兔肺大体解剖和镜下观察,记录肺栓塞部位及病理表现。以病理为金标准,计算DEPI、CTPA及融合图像诊断肺栓塞的准确性。结果:栓塞前家兔双能量肺灌注图像表现为大致均匀的黄红色伪彩。栓塞后2h组肺灌注图像显示栓塞区呈蓝色;1天组及3天组栓塞区呈蓝黑色;7天组栓塞区呈黑色。DEPI和CTPA诊断肺栓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100%、95%、95%和100%以及98%、100%、100%和99%;2项指标与病理结果吻合度强(Kappa值-0.933),融合图像与DEPI一致性好。结论:采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技术可观察肺栓塞后肺实质动态灌注变化,并与病理结果有很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家兔急性肺栓塞(APE)模型的DSA、CT肺动脉造影(CTPA)及双能量肺灌注成像技术(DE-PI)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双源CT肺血管成像技术(CTPA)及DEPI对家兔APE的诊断价值.方法 10只实验用兔,X线透视下将4F导管经由右心室插入双侧肺动脉,并注入大小不等的明胶海绵,建立家兔APE模型,然后行DSA及双源CT DEPI,处死家兔进行病理解剖学检查.(1)分别计算DSA、CTPA、DEPI诊断家兔APE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利用Kappa分析比较3种方法(DSA、CTPA、DEPI)与病理解剖结果的一致性;(2)利用配对t检验计算并比较家兔栓塞前后的双室短轴最大径比(RV/LV)值.结果 (1)与病理解剖结果相比,DSA、CTPA及DEPI诊断AP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5%和100%、71.4%和100%、85.7%和92.9%,Kappa值分别为0.884、0.667、0.767,DEPI及DSA的一致性较好,CTPA的一致性一般.DEPI上,栓塞区表现为蓝黑色的灌注减低区,非栓塞区表现为黄红色的正常灌注区.(2)栓塞前后家兔的RV/L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 <0.05),栓塞后家兔的RV/LV值明显高于栓塞前.结论 双源CT的CTPA能较好地显示肺解剖信息,DEPI能较好地评价肺功能信息,对APE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CT能谱成像定量碘基物质图对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 53例怀疑PE的患者行CT常规平扫及能谱增强扫描,并进行数据后处理,同时获得单能量肺CTA及碘基物质图像.观察肺动脉内有无栓子,记录栓子的位置、数目及栓塞程度;分析碘基物质图表现,记录肺内灌注异常的位置及数目,测量碘含量.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不同碘含量比较分别采用两样本的秩和检验及符号秩和检验.结果 33例患者的碘基物质图密度均匀,CTA未显示PE;19例患者共显示93个栓子,其中肺叶26个,肺段54个,亚段13个.51个栓子为闭塞性,42个栓子为非闭塞性.所有闭塞性栓塞均有灌注减低表现,非闭塞性栓塞中11个显示灌注降低.CTA栓子的栓塞程度与肺内有无灌注减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4,P<0.01).正常肺实质区[(1.92±0.54)g/L]与灌注减低区[(0.30±0.20)g/L]碘基物质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3,P<0.01).PE低灌注区抗凝治疗前[(0.26±0.23)g/L]与治疗后[(0.94±0.50)g/L]的碘基物质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3,P<0.01).结论 CT能谱成像可以为PE提供定性、定量分析,可以作为评价病变程度以及指导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在可疑肺栓塞患者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在可疑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19例临床拟诊PE的患者在双源CT上行对比增强双能量模式扫描.利用双能量分析软件(Lung PBV)分析.以肺叶为单位,记录DEPI和CT肺动脉成像(CTPA)上PE的数目和位置.以CTPA为参照标准,评价DEPI诊断P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DEPI上肺灌注异常的范围与心血管测量参数的关系.结果 19例共行20次DECT扫描,共有98个肺叶纳入分析.10例未检出PE,9例确诊为PE,23个肺叶的肺动脉内可见充盈缺损.以CTPA为参照标准,两位医师利用DEPI诊断PE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96%和82%、95%.PE患者肺灌注异常的范围似与右室功能障碍有关.结论 利用双源CT双能量模式扫描可同时获得全肺的解剖和功能信息,在PE的诊断和随访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技术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APE)严重程度的可行性。方法经双源CT诊断APE24例,采用Lung PBV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CT肺血管图像(CTPA)和DEPI,分别计算每位患者的灌注缺损指数、栓塞指数及双室短轴最大径比(RV/LV),依据患者严重程度分为严重APE组(n=9)和非严重APE组(n=15),比较两组灌注缺损指数、栓塞指数及RV/LV,并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严重APE组的灌注缺损指数、栓塞指数及RV/LV中位数分别为32.5%(15.0%~62.5%)、45.0%(27.5%~75.0%)和1.16(1.04~1.45),而非严重APE组分别为12.5%(0%~37.5%)、12.5%(2.5%~42.5%)和1.03(0.85~1.41),严重APE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非严重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灌注缺损指数与RV/LV及栓塞指数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635,P<0.05;r=0.790,P<0.05)。结论采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技术评价APE严重程度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2例肺栓塞患者行宝石CT能谱增强扫描,通过数据处理同时获得CT肺动脉造影(CTPA)及肺组织碘基图。在CTPA图上观察肺动脉内有无栓子,并记录栓子发生的部位及数量;定量测定肺组织碘基图中碘含量正常区与异常区的碘含量值,并记录碘含量异常区的部位及数量,通过配对t检验观察两组结果间的差异;以CTPA诊断结果为参照,肺组织碘基图与CTPA的诊断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同时计算出肺组织碘基图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22例患者CTPA共诊断124处肺栓塞,其中左右肺动脉6处,肺叶动脉24处,肺段动脉68处,肺亚段动脉26处。肺组织碘基图共检出113处肺组织碘含量降低,碘含量异常区均值0.12±2.11(100μg/cm3),碘含量正常区均值18.56±6.37(100μg/cm3),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3,P<0.05)。以CTPA为参照,肺碘基图诊断了左右肺动脉水平6处,肺叶动脉水平23处,肺段动脉水平59处,肺亚段动脉水平21处肺栓塞;另有4处肺碘基图异常而CTPA诊断为阴性。肺碘基图与CTPA对肺栓塞的诊断经一致性Kappa检验(K=0.913,P<0.001),二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肺碘基图诊断左右肺动脉栓塞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为100%;诊断肺叶动脉栓塞的敏感性为95.83%,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8.85%;诊断肺段动脉栓塞的敏感性为86.76%,特异性为99.19%,阳性预测值为95.16%,阴性预测值为97.62%;诊断肺亚段动脉栓塞的敏感性为80.77%,特异性为99.88%,阳性预测值为95.45%,阴性预测值为99.42%。结论宝石CT能谱肺碘基图反映了肺组织血流灌注情况,能够显示肺栓塞时肺血管功能的改变,对肺栓塞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中非肺栓塞引起的灌注缺损(PDs)的原因及其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DEPI扫描而确诊无肺栓塞的208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由2位影像科医生分析PDs原因,统计不同原因所致PDs的肺段数量、所占比例、形态、灌注表现类型等,分析各种原因引起PDs的影像特征.结果 208例患者中,共有1 118个肺段出现PDs,引起PDs的原因包括4类:肺内病变、血管性病变、伪影类及原因不明者,受累肺段数目分别为752(67.26%)、36(3.22%)、308(27.55%)、22(1.97%).观察肺内病变、血管性病变以及原因不明者所致PDs,将其灌注表现类型分为3种:楔形分布、不均匀分布、区域性均匀分布.上述病变灌注类型以不均匀、区域性均匀分布为主,与非灌注图像所示病变形态基本一致.伪影类包括2大类:对比剂所致局部线束硬化伪影、运动伪影.不同原因伪影所致PDs常有其特点部位及形态.结论 认识非肺栓塞所致PDs的影像特征有助于提高DEPI诊断肺栓塞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含钆的MR对比剂进行双源双能量CT肺动脉成像(CTPA)用于诊断肺栓塞的可行性.方法 (1)用不同稀释浓度的碘对比剂和钆对比剂进行体外双源双能量CT成像,测量不同管电压条件下各样本的CT值.(2)10只新西兰大白兔以3和5 ml/kg分2组注射含钆对比剂进行双能量CT扫描,测量不同管电压下肺动脉的强化值.6只家兔在次日经股静脉注射明胶海绵栓子制作急性肺栓塞模型,2h后行双能量CT扫描.分别于2次扫描前经耳缘静脉或股静脉抽血2~3 ml行肾功能检查.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分析不同组别肺动脉强化值的差别.结果 (1)同含碘对比剂相似,80 kV管电压条件下含钆对比剂的CT值高于140 kV和平均加权120 kV.(2)在管电压分别为140、80、平均加权120 kV时,双能量CT定量测量显示5 ml/kg组家兔主肺动脉[CT值分别为(463.1±118.0)、(664.2±188.0)、(522.9 ±137.7) HU]和肺动脉1级分支[CT值分别为(445.1 ±82.3)、(606.7 ±207.2)、(493.4±117.3)HU] CT值均高于3 ml/kg组[主肺动脉CT值分别为(258.1±55.1)、(384.0±92.3)、(295.4±73.6) HU,肺动脉1级分支CT值分别为(245.0±73.2)、(309.1 ±94.2)、(263.8 ±78.5) HU;P值均<0.05].80 kV图像肺动脉主干和1级分支的CT值明显高于140 kV和平均加权120 kV(肺动脉主干:F =6.004,P=0.005;1级分支:F=4.374,P =0.018).6只栓塞组家兔CTPA显示两下肺动脉强化突然截断,对应的钆图显示钆含量降低,表现为蓝色伪彩色,正常非栓塞肺组织表现为红黄色伪彩色.3和5 ml/kg组肌酐增加率分别为6.7%和20.6%.结论 含钆MR对比剂具有与含碘对比剂相似的X线衰减特征,可用于对比增强的双能量CT肺成像中,同时提取出的CTPA以及显示肺灌注信息的钆图能够用于肺栓塞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双源CT低剂量对比剂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评估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血管内血栓与肺灌注缺损间的关系,以提高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随机选择无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各15例,对比分析其图像质量;收集20例疑肺动脉栓塞患者行低剂量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同时获得肺动脉CTA及肺灌注图像。分析肺动脉内有无血栓,以及血栓的部位、数量及形态特征。用双能量肺灌注分析软件判断有无灌注缺损及缺损的部位、形态及范围。对比分析并统计肺动脉内血栓与肺灌注缺损间的关系。结果: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20例疑似病例中,15例诊断为肺动脉栓塞,其中13例患者肺灌注图像中出现102个肺叶、肺段、或亚段灌注缺损,4例共6个灌注缺损CTA无明确血栓;11例肺动脉CTA显示43个血栓,其中9例血栓与灌注缺损同时存在,2例CTA共5个血栓肺内无灌注缺损。75个灌注缺损与栓塞肺动脉供血范围一致,21个灌注缺损(8段、13亚段)与肺动脉供血范围无关。结论:综合分析双源CT低剂量双能量肺灌注图与CTPA,可以提高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双源CT(DS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的可行件及其诊断急性实验性肺栓塞的价值.方法 对8只新两兰白兔制备成急性肺栓塞模型的前、后行DSCT平妇及双能量增强扣描,并进行数据后处理,分别得到CT解剖图像(CTPA)、DEPI及两者融合图像,观察肺动脉内有无栓子,分析栓塞前、后的肺灌注影像表现;进行家兔肺大体病理解剖和镜下观察.计算CTPA、DEPI及融合图像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应用Kappa系数评价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7只兔模型制作成功,1只因肺内导管头影响图像评价而排除;6只兔30个肺时数据可用于分析.病理共发现18个肺叶栓塞阳件,12个阴性.与正常肺组织相比,肺柃塞区域DEPI表现为灌注不良或缺损,CTPA表现为相应肺动脉中断或充盈缺损.CTP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分别为66.7%(12/18)、100.0%(12/12)、100.0%(12/12)、66.7%(12/18),与病理结果吻合度一般(Kappa=0.651);DEP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分别为88.9%(16/18)、91.7%(11/12)、94.1%(16/17)、84.6%(11/13),与病理结果吻合度较强(Kappa=0.795).融合图像结果与DEPI一致.结论 DSCT的DEPI能够反映兔肺部『『fL流分布情况,对肺栓塞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并与病理结果有较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双能量CT肺动脉成像(DE-CTPA)在儿科肾病病人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由2名放射科医师复习了2010年4月—2011年6月共52例年龄≤18岁的肾病病人的DE-CTPA影像和CTPA影像,记录灌注缺损或充盈缺损的有无,确立肺栓塞的诊断;在双能量CT灌注影像上记录肺栓塞区域的CT强化值。结果 52例患儿中,11例(21.2%,11/52)病人有肺栓塞。其中9例在CTPA上表现为叶(n=3)、段(n=5)和亚段(n=1)肺动脉内充盈缺损,其余2例CTPA上未见异常征象,而DE-CTPA上表现为亚段和亚亚段灌注缺损。11例病人中有8例在DE-CTPA上表现为叶(n=3)、段(n=5)分布的栓子,即以肺叶和肺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区,另3例非闭塞性亚段肺栓塞未出现典型灌注缺损。双能量CT自动化分区所测得肺栓塞区域的CT强化值[(37.8±15.6)HU和(49.5±14.1)HU,t=-2.663,P=0.014]和手工所测得的肺栓塞区域的CT强化值[(19.1±11.2)HU和(49.6±12.7)HU,t=-8.841,P〈0.001]均低于非栓塞区域所测得的CT强化值。结论本组儿科肾病综合征病人肺栓塞检出率为21.2%,DE-CTPA能显示儿童肺栓塞所致的灌注缺损,具有提高儿科病人肺栓塞检出率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比剂剂量对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疑肺动脉栓塞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扫描,30例使用低剂量(0.7ml/kg)对比剂,30例使用常规剂量对比剂(1.5ml/kg),注射速率均为4.5ml/s.扫描后同时获得肺动脉CTA及肺灌注图像.测量左、右叶肺动脉干及各肺叶动脉增强后的CT值,对比分析两组间增强后的CT值.判断肺灌注图像质量并分级,比较两组的肺灌注图像质量差异.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左、右叶肺动脉干及各肺叶动脉增强后的CT值无明显差异(P>0.05).肺段及亚段肺动脉图像清晰显示.低剂量组肺灌注图像大部分信号均匀(26/30),常规剂量组肺灌注图像大部分信号均匀(24/30).常规剂量组上腔静脉、右心房高密度对比剂所致灌注伪影明显多于低剂量组(48:10).结论: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双能量肺灌注成像的肺动脉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降低对比剂剂量可以减少双能量肺灌注图像的伪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定量评价双源双能量CT不同管电压条件下肺动脉及肺动脉栓子显示情况,优选肺栓塞检测的管电压条件.方法 66例临床拟诊肺栓塞的患者中37例经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诊断为肺栓塞.对66例患者进行对比增强双源双能量CT肺动脉成像,获得80 kVp(Ⅰ组)、平均加权120 kVp(Ⅱ组)、140kVp(Ⅲ组)3组图像.分别测量3组肺动脉1~4级分支、栓子及背部肌肉的CT值,并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多个相关样本Friedman检验,分析3组的CT值、SNR及CNR值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利用kappa检验分析2名医师分析不同管电压条件下CTPA图像质量的一致性.结果 Ⅰ组1~4级分支平均CT值为(446±140)、(433±130)、(411±138)、( 392±127) HU.Ⅱ组1~4级分支平均CT值为(303±91)、(290±85)、(276±86)、(263±85) HU.Ⅲ组1~4级分支平均CT值为(244±70)、(230±63)、(216±72)、(205±68) HU.3组肺动脉1~4级分支的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Ⅰ组图像的平均CT值均高于Ⅱ组及Ⅲ组.37例CT检查诊断为肺栓塞患者定量分析结果显示,3组栓子CNR值分别为8.3±3.3、8.0±2.9、5.6±2.2.3组间CNR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Ⅰ与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与Ⅲ、Ⅱ与Ⅲ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3组CTPA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名医师的评价结果经kappa检验,Ⅰ组图像质量一致性(kappa值=0.789,P<0.01)高于Ⅱ组(kappa值=0.652,P<0.01)和Ⅲ组(kappa值=0.509,P<0.01).结论 80 kVp图像的平均CT值高于平均加权120 kVp及140kVp图像,其图像质量及CNR值与平均加权120 kVp图像相当,可用于临床可疑肺栓塞患者CT肺动脉成像的检查中.  相似文献   

17.
CTP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PA及后处理技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多层螺旋CTPA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影像资料,并应用MPR、MIP、VR等后处理方法不同角度显示肺动脉及其栓子情况,观察肺动脉栓塞的征象,10例经临床治疗后行CTPA复查并与临床结果对照指导治疗。结果:40例肺动脉栓塞(PE)病例中,中央型PE32例,周围型PE8例。肺动脉内栓子表现为中心型、偏心型及闭塞型的充盈缺损。经治疗复查CTPA显示栓子变小或消失。结论:MSCTPA已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可靠方法,并为肺动脉栓塞的治疗提供必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疑诊肺动脉栓塞的78名患者行双源CT肺动脉成像双能量扫描,数据经后处理得到肺动脉血管图像(CTA)和肺灌注图像(PBV)。两位医师对PBV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和分型,同时观察CTA图像有无栓塞以及栓塞的部位、程度。分析PBV图像的表现与CTA图像、肺部异常改变的关系。用Kappa系数检验两位观察者对PBV图像质量评价和分型的一致性,计算PBV图像诊断肺栓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两位医师对肺灌注图像质量的分级以及肺灌注图像的分型一致性极强,K值分别为0.87、0.80,P值均<0.01。PBV图像诊断肺栓塞的敏感度为95.30%,特异度为56.40%,阳性预测值为70.70%,阴性预测值为91.20%。对于完全栓塞的患者,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结论: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能够显示肺动脉栓塞导致肺血流改变的肺灌注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