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肝细胞癌的CT灌注成像及其在灌注参数图像上的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的CT灌注特征以及在各种灌注参数图像上的影像表现。方法对27例肝细胞癌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采用最大斜率法计算各自的灌注参数,应用改进后的图像重建方法重建出肝细胞癌的4种灌注参数图像。结果肝癌病灶、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瘤栓的CT灌注表现基本一致,其时间-密度曲线(TDC)多数呈速升速降或速升缓降型,少数呈速升缓升型。各病变的全肝总灌注量(TLP)基本与周围肝实质一致,肝动脉灌注量(HAP)明显增加,门静脉灌注量(PVP)明显减低,与周围肝实质相比呈明显HAP、PVP倒置倾向,肝动脉灌注指数(HPI)明显升高,约在79%~99%之间,PPI明显降低,约在1%~21%之间。在HAP图像上,肝癌病灶、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瘤栓呈明显高灌注,周围肝实质呈低灌注;在PVP图像上,各病变呈明显低灌注,周围肝实质呈高灌注;在HPI、PPI图像上各部位表现分别类似HAP、PVP。结论肝脏CT灌注成像能准确地反映肝细胞癌的血液动力学特征,灌注参数图像更直观显示病变血流动力学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在活体肝移植后对移植肝的评价作用。方法 招募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2013-06至2018-11进行活体肝移植术后1个月经超声及CTA检查肝动脉无狭窄患者25例;术后3个月患者61例,其中肝动脉无狭窄25例,轻度狭窄13例,中度狭窄12例,重度狭窄11例;同时收集同时期因怀疑有肝脏肿瘤行CT灌注扫描,后经临床及影像证实无肿瘤的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上述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双源CT全肝灌注成像检查并测量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y perfusion,HAP)、门静脉灌注量(portal vein perfusion, PVP)、肝总灌注量(total liver perfusion, TL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perfusion index, HPI)。同时补充检测肝动脉狭窄人群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结果 与对照组人群[(0.28±0.13) ml/(min·ml)]相比,肝移植术后1个月无肝动脉狭窄人群HAP[(0.36±0.17) ml/(min·ml)]显著增高(P<0.05),术后3个月中度及重度肝动脉狭窄人群HAP显著降低[(0.12±0.09)ml/(min·ml),(0.06±0.03) ml/(min·ml),P<0.05]。中度及重度肝动脉狭窄人群HP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0.07±0.05、0.03±0.02 vs. 0.23±0.16, P<0.05)。重度肝动脉狭窄人群PVP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81±0.36)ml/(min·ml) vs. (1.23±0.62) ml/(min·ml),P<0.05])。在肝动脉狭窄患者中,ALT对数与HAP对数成线性相关。结论 双源CT能对活体肝移植患者术后的移植肝进行血流灌注评价,能够为临床提供更为精准的信息,提高患者后续治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探讨前列地尔(PGE_1)对肝细胞癌(HCC)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肝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连续搜集接受TACE初治的HCC患者64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PGE_1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TACE治疗,第1次TACE4周后复治;PGE_1组于TACE后经外周静脉推注PGE_11次/d,连续1周,用药量为0.4μg/kg.所有患者于术前1周、术后4周内行非瘤区肝CT灌注成像(CTPI),测量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总血流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TACE后不同时期肝灌注参数的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照组与PGE_1组肝各灌注参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对照组术前1周、第1次术后、第2次术后的HAP分别为(0.18±0.08)、(0.22±0.09)、(0.32±0.10)ml·min~(-1)·ml~(-1);PVP分别为(1.11±0.31)、(0.82±0.27)、(0.59±0.25)ml·min~(-1)·ml~(-1);TLP分别为(1.29±0.33)、(1.04±0.28)、(0.91±0.24)ml·min~(-1)·ml~(-1);HPI分别为(14.31±6.36)%、(21.37±9.07)%、(36.67±13.42)%.TACE不同时间HAP、PVP、TLP、HPI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9.71、27.47、14.75、41.41,P值均<0.05).PGE_1组术前1周、第1次术后4周、第2次术后4周的HAP分别为(0.17±0.08)、(0.20±0.08)、(0.26±0.08)ml·min~(-1)·ml~(-1);PVP分别为(1.09±0.36)、(1.03±0.40)、(0.91±0.41)ml·min~(-1)·ml~(-1);TLP分别为(1.26±0.38)、(1.23±0.40)、(1.17±0.44)ml·min~(-1)·ml~(-1);HPI分别为(14.04±6.71)%、(17.26±7.86)%、(23.93±8.96)%.其中HAP与HP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78、13.05,P值均<0.05),而PVP与TL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3、0.39,P值均>0.05).第1次术后对照组与PGE1组的PVP与TLP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7、-2.14,P值均<0.05),而HAP、HP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6、2.24,P值均>0.05);第2次术后对照组与PGE1组的HAP、PVP、TLP、HPI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5、-4.49、-3.41、5.09,P值均<0.05).结论 TACE后肝PVP与TLP减少而HAP与HPI增加,PGE_1能改善以PVP为主的肝血流灌注,有助于减轻TACE对非瘤区肝组织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肝转移瘤的CT灌注成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肝脏CT灌注成像对肝转移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肝转移瘤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根据其表现特征,采用校正后的最大斜率法计算各自的灌注参数;应用改进后的图像重建方法重建出肝转移瘤的4种灌注图像。结果富血供转移瘤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呈速升速降型或速升缓降型,肝动脉灌注量(HAP)明显增加,门静脉灌注量(PVP)明显减低,与周围肝实质相比呈明显HAP、PVP倒置倾向,肝动脉灌注指数(HPI)明显升高,门静脉灌注指数(PPI)明显降低。在HAP图像上,癌灶呈明显高灌注,周围肝实质呈低灌注;在PVP图像上,癌灶呈明显低灌注,周围肝实质呈高灌注;在HPI、PPI图像上的表现分别类似HAP、PVP。乏血供转移瘤的TDC呈缓慢上升型,其基线、上升斜率及上升幅度均明显低于周围肝实质,其全肝总灌注量(TLP)、PVP和PPI均明显低于周围肝实质,HPI略高于周围肝实质。在HAP图像上,癌灶呈不均匀低灌注,周围肝实质呈相对较高灌注;在PVP图像上,癌灶仍呈低灌注,周围肝实质呈不均匀高灌注,病灶轮廓更清晰;在HPI和PPI图像上的表现分别与HAP、PVP类似。结论肝脏CT灌注成像能在一次扫描过程中同时获得良好显示解剖细节及灌注定量信息的影像学资料,准确地反映肝转移瘤的血液动力学特征,有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CT灌注成像在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CTPI)在HCC 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对24例HCC患者于TACE术前1~3 d、术后6~8 d和30~40 d分别行双源CT灌注扫描,经肝脏CT灌注软件得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等彩色灌注图,在图像上分别测定相应的灌注参数值,观察TACE治疗前后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变化及肿瘤的大小改变,评价TACE治疗肿瘤的疗效.结果 TACE术前9例肿瘤呈均匀高灌注,15例呈不均匀高灌注.术后8例瘤灶内碘油沉积密实,16例碘油沉积不均.灌注图像显示碘油沉积区域无血流灌注,碘油稀疏及缺乏区域仍有血流灌注.所有患者术前、术后6~8 d及肿瘤残留患者复发前后的肿瘤组织HAP、H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VP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6~8 d肿瘤最大径以及肿瘤残留患者复发前后肿瘤最大径均无明显变化(P>0.05).TACE术后,16例残瘤组织及正常肝组织HAP、PVP、H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灌注成像能直观和定量地反映肝癌TACE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TACE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CT灌注成像评价肝细胞癌TACE前后血供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前后血流灌注变化。材料和方法:对21例HCC患者TACE治疗前、后1个月行CT灌注成像扫描,测量肿瘤组织治疗前后肝动脉灌注值(HAP)、门静脉灌注值(HP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结果:治疗前7例肿瘤组织肝动脉灌注图呈均匀高灌注,14例呈不均匀高灌注,液化坏死区无血流灌注。门静脉灌注图,20例呈低灌注,1例无血流灌注。TACE后肿瘤组织HAP及HPI显著减少,HPP无明显变化。5例病灶碘油完全充填,16例病灶部分区域碘油充填,碘油区无血流灌注,肿瘤残留区仍有血流灌注。结论:CT灌注成像为评价TACE疗效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常肝脏CT灌注成像技术及灌注参数图像重建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肝脏CT灌注成像扫描程序、灌注参数计算和灌注参数图像重建方法。方法对30例无任何肝脏疾病的正常肝脏进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用最大斜率法进行肝脏CT灌注参数的计算,利用去卷积法的图像重建功能,经改进后进行肝脏CT灌注参数图像的重建,重建出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及门静脉灌注指数(PPI)等4种图像。结果最大斜率法计算的正常肝脏CT灌注参数:HAP、PVP、全肝总灌注量(TLP)、HPI、PPI分别为(0.3355±0.1269)ml·min-1·ml-1、(1.1034±0.2065)ml·min-1·ml-1、(1.4389±0.2398)ml·min-1·ml-1、(23.3±10.2)%、(76.7±10.2)%;在重建出的HAP图像上,肝实质呈中等程度的灌注,在PVP图上肝实质呈明显均匀高灌注,在HPI和PPI图上的表现分别与HAP和PVP类似。在重建图像上测得的HAP、PVP、HPI、PPI分别为(0.3489±0.12)ml·min-1·ml-1、(1.2084±0.37)ml·min-1·ml-1、(22.41±8.31)%、(77.59±8.31)%,并据HAP、PVP计算出的TLP为(1.5573±0.42)ml·min-1·ml-1,与最大斜率法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采用1次屏气,注射40~50ml对比剂,注射速度为4~5ml·s-1,从注射对比剂后7~9s开始连续扫描45s共45层的扫描方式,基本能反映各组织结构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过程,是较理想并实用的扫描方案;采用改进后重建方法重建出的灌注参数图像,能直观地反映肝脏的血流灌注特征,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灌注图像重建方法,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肝硬化43例,按有无腹水、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分4组.采用彩色灌注图法获得各肝脏灌注参数;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对照组、单纯肝硬化组、出血组、腹水组、混合组的灌注参数分别为:肝动脉灌注量(HAP)为24.80±5.84、18.09±6.65、23.44±11.08、20.94±7.23、17.29±3.41 ml·min-1·100ml-1,门静脉灌注量(PVP)为104.91±21.70、91.68±20.14、78.43±28.92、67.26±12.95、54.08±3.88 ml*min-1*100ml-1,总肝灌注量(TLP)为 129.90±25.19、109.76±21.22、101.86±25.11、88.20±13.04、71.37±2.89 ml·min-1·100ml-1,肝动脉灌注指数(HPI,%)为19.13±3.33、16.82±5.92、24.42±14.34、23.96±8.18、24.22±4.65.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肝硬化组43例的TLP的平均值97.1 ml·min-1·100ml-1为阈值,TLP对腹水/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发生的阳性预测值为88.0%,阴性预测值为83.3%.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评价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血流灌注变化.TLP对于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运用CT灌注成像评价前列地尔脂微球(liposome prostaglandin E1,Lipo-PGE1)对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前后非癌肝组织血流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连续搜集46例HCC患者资料,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采用CT灌注扫描比较两组患者的肝血流灌注情况.结果 TACE术前实验组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及总肝灌注量(TLP)分别为(0.18±0.13) ml·min-1·ml-1、(1.64±0.44) ml·min-1·ml-1及(1.82±0.32) ml·min-1·ml-1,对照组则分别为(0.16±0.17) ml·min-1·ml-1、(1.41±0.37) ml·min-1·ml-1、(1.57±0.28) ml·min-1·ml-1, 其中PVP、TLP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1),HA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ACE术后1个月HAP、PVP、TLP分别为(0.09±0.07) ml·min-1·ml-1、(1.35 ±0.27) ml·min-1·ml-1、(1.44±0.18) ml·min-1·ml-1,与术前HAP、TLP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2);PV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ACE术后1个月HAP、PVP、TLP分别为(0.19±0.11) ml·min-1·ml-1、(1.71± 0.34) ml·min-1·ml-1)、(1.90±0.33) ml·min-1·ml-1,与术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可定量评价TACE前后非癌肝组织血流灌注的变化;Lipo-PGE1能促进肝血流灌注,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螺旋CT灌注成像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 (TIPSS)术后肝脏血流灌注的变化.资料与方法 对15例行TIPSS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分别于手术前2天和术后1周行螺旋CT单层肝脏动态增强扫描,比较手术前后肝脏灌注参数的变化.结果 TIPSS术前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量(HAP)、总肝灌注量(TLP)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分别为(0.58±0.23) ml·min-1·ml-1、(0.14±0.13) ml·min-1·ml-1、(0.72±0.17) ml·min-1·ml-1和(24.0±10.2)%;TIPSS术后则分别为(0.15±0.04)ml·min-1·ml-1、(0.28±0.05) ml·min-1·ml-1、(0.43±0.07) ml·min-1·ml-1和(64.1±13.9)%;TIPSS术前后肝功能、血氨、门静脉自由压(PFP)等指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螺旋CT灌注成像能客观评价肝硬化门脉高压症TIPSS术前后肝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灿丽  王家平  袁曙光  闫东  郭立   《放射学实践》2010,25(5):519-521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拟行临床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于临床治疗前2-3 d行MRI平扫、增强及灌注成像,然后将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灌注值、重建灌注图。结果:原发性肝癌为高动脉灌注、低门脉灌注;将原发性肝癌病灶中心与边缘相比,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中心的HAP、HPI高于边缘,PVP低于边缘;病灶中心与边缘的全肝灌注量(T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模糊瘤灶的PVP高于边缘清晰瘤灶,边缘模糊瘤灶有更多门脉参与供血。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除能提供解剖图像外,还能反映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R灌注成像测定肝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价值.方法 对13头实验家猪分别行肝脏CT和MR灌注扫描,计算和比较肝脏各血流动力学参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门静脉灌注指数(PVI)、总肝灌注量(THBF)、对比剂分布容积(D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并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2种方法所得参数的差异,及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13头实验家猪肝脏CT和MR灌注成像所得HAP分别为(37.7±7.38)、(35.8±7.31)ml·min-1·100 ml-1,PVP分别为(123.16±35.89)、(121.40±36.81)ml·min-1·100 m-1,THBF分别为(160.88±37.05)、(157.21±38.71)ml·min-1·100 ml-1,PVI分别为(75.95±5.21)%和(76.63±5.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63、0.926、1.225和-1.115,P值均>0.05);CT和MR灌注成像所得DV分别为(35.10±11.17)%和(41.03±10.06)%,MTT分别为(14.08±1.40)、(14.94±1.3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45和-3.200,P值均<0.01).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种方法测定的PVP、THBF和PVI的相关系数r>0.85,呈高度相关(P<0.01);HAP、DV和MTY相关系数r>0.70,旱中等度相关(P<0.05).结论 肝脏MR灌注成像能准确地测定肝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CT灌注成像接近.  相似文献   

13.
张廷  陈新晖  葛昊  李晓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12):1071-107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原位肝移植受体手术前后的评估. 资料与方法对14例临床拟行肝移植受体进行MSCT多期增强扫描,并行2D、3D血管重建,观察肝脏、血管情况.5例行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的MSCTA图像与手术对照分析. 结果 14例患者的肝脏病变及肝动脉和门静脉系血管结构清晰显示,其中肝硬化6例,肝硬化合并肝癌5例,Budd-Chiari综合征1例,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肝硬化1例,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小肝癌1例. 肝动脉解剖走行常见型11例,变异3例,腹腔干狭窄2例,肝动脉狭窄1例,脾动脉瘤1例.显示门静脉系血栓5例,门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6例;胆管结石3例.5例肝移植受体术前门脉癌栓1例,门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3例,术后未发现并发症. 结论 MSCTA对肝移植受体术前术后提供更多准确的信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在评估活体肝移植术后肝脏血液动力学变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右叶活体肝移植供体,30例右叶活体肝移植术后无SFSS受体及6例伴SFSS受体患者均行肝脏CT灌注成像,测量各组活体肝移植术前供体及术后14天和28天受体肝总血流量(TBF)、肝动脉灌注量(HAP)及门静脉灌注量(PVP)。分析和各组之间灌注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与正常供体捐赠前[(PVP0=(82.5±13.0)ml/(min·100g)]相比,无SFSS受体的患者在术后14天和28天时PVP明显增高[PVP14=(139.7±40)ml/(min·100g),PVP28=(109.8±19)ml/(min·100g)],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和P=0.008),但术后28天PVP较术后14天明显降低(P=0.007)。SFSS组术后14天PVP较无SFSS组明显增高[PVP14=(186.0±22.0)ml/(min·100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42)。结论:CT灌注成像能准确评价无SFSS供体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介入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 搜集本院肝移植术后因血管并发症行DSA造影检查或介入治疗的 5例患者的相关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操作均顺利。造影发现肝动脉血栓 (HAT) 1例、肝动脉狭窄 (HAS) 2例、门静脉狭窄并血栓形成 3例、肝静脉狭窄 1例、下腔静脉狭窄 1例、上腹腔炎症性改变 1例 ,发生肝固有动脉痉挛 1例。其中 ,HAT、门静脉狭窄并血栓形成、肝静脉狭窄各 1例行介入治疗后 2例效果明显。结论 介入技术对于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治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