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颖敏 《海峡药学》2009,21(2):87-89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血流、肾结构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2例。服用奥美沙坦20~40mg.d^-1,疗程1年。于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肾血流、肾结构以及血、尿艮一微球蛋白(β2-MG)的检测。结果53例患者经奥美沙坦治疗1年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1年后双肾血流量(Q)显著增加,双肾动脉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Vdmin)和收缩期最大流速(Vsmax)显著增高(P〈0.05或P〈0.01),双肾血流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双肾动脉管壁厚度明显变薄(P〈0.01或P〈0.05).双肾动脉内径增大(P〈0.05),且血、尿β2-MG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奥美沙坦不但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而且还能有效地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血管结构。提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蛋白排泄量,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拮抗剂奥美沙坦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研究方法,将5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沙坦组(治疗组)27例,口服奥美沙坦酯20mg/d,1次/d;缬沙坦组(对照组)27例,口服缬沙坦80mg/d,1次/d,共24周,服药前后分别测量血压,并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2组治疗前后血压明显下降(P<0.05);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心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重量指数(LVM I)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奥美沙坦酯在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同时,可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奥美沙坦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及奥美沙坦组(n=30),观察用药前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奥美沙坦组及对照组血压无显著性差异;奥美沙坦治疗后,IMT、ET-1显著降低(P<0.05),FMD及NO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IMT及ET-1显著降低(P<0.05),FMD及NO显著增加(P<0.05).结论 奥美沙坦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具有独立于降压作用以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肾动脉病变与高血压相关性的方法。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肾动脉,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结论无创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高血压防治中检测肾动脉是较理想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奥美沙坦酯与缬沙坦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进行研究,把奥美沙坦酯、缬沙坦分成两组,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随机抽取本院5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6周的时间,采取人数比例1:1方法分别对奥美沙坦酯、缬沙坦两组以30~60mg/d、80~160mg/d进行治疗。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2周后,奥美沙坦酯平均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22±6.33)mmHg,缬沙坦平均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9.23±7.33)mmHg;两组实验的效果较为明显,结果测得几率P=0.004,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奥美沙坦组和缬沙坦组分别有58%、63%的患者需要加倍,加量有效率不是很明显,分别为50.03%、51.22%;在治疗5周后,奥美沙坦酯、缬沙坦两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平均下降到(15.324±5.03)mmHg、(13.124±5.75)mmHg。结论奥美沙坦酯胶囊的口服量控制在30~60mg/d,次数控制1d,效果是24h血压稳定,缬沙坦80~160mg/d的降压效果与奥美沙坦酯降压效果较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奥美沙坦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氯沙坦钾)平行对照。4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沙坦酯或氯沙坦钾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心电图和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奥美沙坦酯组与氯沙坦钾组比较,患者平均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8.9±8.7)mmHg和(12.6±7.6)mmHg(P<0.01);(13.8±3.5)mmHg和(11.7±3.3)mmHg(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压降低幅度均有显著差异,心率无明显变化。奥美沙坦酯和氯沙坦钾组降压显效率分别为63.2%和57.9%,总有效率分别为84.2%和68.4%,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共出现3例头晕,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改变。结论奥美沙坦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奥美沙坦酯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国产奥美沙坦酯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活性药对照的试验设计,符合入选条件的221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沙坦酯组和氯沙坦组,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心电图和血尿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动态血压用开放试验方法,分别在安慰剂末期和治疗期结束时(未停药),做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奥美沙坦组与氯沙坦组比较,平均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程度都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7.22vs11.02mmHg,(P<0.01);13.41vs11.18mmHg(P<0.05)。奥美沙坦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2.41%;每日1次服用奥美沙坦酯片作用可持续24h,药物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均>50%。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5.4%,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国产奥美沙坦酯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能24h平稳降压,谷峰比满意,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酯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1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沙坦酯组(n=30)和氯沙坦组(n=31),治疗8wk,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心电图和血、尿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奥美沙坦酯组与氯沙坦组比较,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程度都有显著差异,分别为(132±13 vs 139±13)mmHg(P<0.01)和(85±9 vs 87±9)mmHg(P<0.05)。奥美沙坦酯组降压有效率为83%;每日1次服用奥美沙坦酯作用可持续24h,药物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均>50%。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分别为1例和3例,2组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奥美沙坦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能24h平稳降压,谷峰比满意,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7,(5):674-677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酯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口服奥美沙坦酯20 mg,qd,服药4周后若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DBP)<90mmHg,则继续原剂量服药至12周末;未达目标者,剂量加倍治疗至12周末。治疗前后测量研究组患者平均血压、血压变异性参数及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百分率(FMD)和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NMD),同时检测血清中24h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浓度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压、血压变异性、血清ET水平显著降低,血清NO水平显著上升,FMD、NMD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3例有轻度腹泻,2例有轻度干咳,均未予特殊处理,继续用药均自行缓解。结论:奥美沙坦酯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且耐受性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奥美沙坦酯联合氨氯地平与奥美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的降压疗效。方法 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沙坦-氨氯地平组和奥美沙坦-氢氯噻嗪组,每组40例。奥美沙坦-氨氯地平组给予奥美沙坦酯20 mg和氨氯地平5 mg,口服,qd;奥美沙坦-氢氯噻嗪组给予奥美沙坦酯20 mg和氢氯噻嗪12.5 mg,口服,qd;疗程均为8周。观察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血压昼夜波动节律,检测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P<0.05),两组降低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奥美沙坦-氨氯地平组治疗后白昼、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异均低于奥美沙坦-氢氯噻嗪组(P<0.05)。奥美沙坦-氨氯地平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逆转率为79%(11/14),高于奥美沙坦-氢氯噻嗪组(25%,4/16,P<0.05)。两组实验室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美沙坦酯联合氨氯地平与奥美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相当,但前者在降低血压变异性、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方面效果更佳,具有平稳降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抵抗素水平的影响,探讨抵抗素能否作为疗效判断的指标。方法选择高血压Ⅱ级以上的患者130例,每天服用奥美沙坦20mg,治疗前和随访结束时测量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和左心室后壁厚度(PWT)。根据公式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清抵抗素水平。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左室结构指标的变化和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分析左室结构指标与抵抗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分别从治疗前(168.3±18.2)mmHg和(98.3±12.3)mmHg降到(125.8±15.2)mmHg和(81.5±13.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IVS、PWT和LVMI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抵抗素从(0.74±0.13)μg/L下降到(0.60±0.1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左室结构相关指标IVS、PWT和LVMI均呈正相关(γ分别为0.563,0.621,0.705,均P<0.05)。结论奥美沙坦能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和降低血清抵抗素水平,抵抗素水平可以作为疗效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FDA批准日本三共制药公司的奥美沙坦酯 (olmesartan medoxomil) 和氢氯噻嗪 (hydrochlorothiazide) 复方制剂上市,商品名为Benicar HCT,作为高血压二线治疗药物。本品有3种剂量规格: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20mg/12.5mg,40mg/12.5mg和40mg/25mg。本品是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奥美沙坦和利尿剂氢氯噻嗪组成,与安慰剂相比,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平均降低24和14mmHg。 研究显示,奥美沙坦与氢氯噻嗪合用,能显著降低患者血压,2种药物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评价了本品的安全性和疗效。502例轻至中度高血压 (舒张压100~115mmHg) 患…  相似文献   

13.
奥美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1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奥美沙坦组(n=60)和氯沙坦组(n=61),治疗8 wk,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心电图和血、尿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奥美沙坦组与氯沙坦组比较,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程度都有显著差异,分别为(132±s 14 vs 139±14)mmHg(P<0.01),(85±9 vs 87±10)mmHg(P<0.05)。奥美沙坦组降压有效率为85%;每日1次服用奥美沙坦作用可持续24 h,药物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均>50%。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和5%,2组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奥美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能24h平稳降压,谷峰比满意,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与评价奥美沙坦酯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ISH 40例为治疗组,采用奥美沙坦酯治疗。另选择40名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奥美沙坦酯剂量20~40mg.d-1,患者均连续用药12周,治疗前后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对比观察,并采用高频超声测定患者用药前后的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论用药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收缩压(SBP)显著下降(P<0.01),舒张压(DBP)亦有下降(P<0.05),脉压(PP)缩小(P<0.01)。用药12周后,SBP、PP仍明显下降,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DBP水平稍降低,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指标(FMD)值在奥美沙坦治疗组用药前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用药后FMD值明显增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的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MD)用药前后均正常,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治疗期间未见奥美沙坦酯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沙坦酯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有效、安全,且有改善其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奥美沙坦酯与缬沙坦(均为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方法 人选24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1∶1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奥美沙坦酯20~40mg.d-1或缬沙坦80~160 mg·d-1治疗,共8周.结果 治疗4周后,奥美沙坦酯组与缬沙坦组SeDBP平均下降(10.58±6.82)mmHg及(9.38±7.16)mmHg;奥美沙坦组与缬沙坦组分别有60%及61.74%患者剂量加倍,加量有效率分别为52.22%及51.85%.治疗8周后,2组SeDBP平均下降(15.72±6.03)mmHg及(14.12±6.79)mmHg.治疗4周后,奥美沙坦酯组与缬沙坦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及7.5%(P>0.05).结论 每日1次口服奥美沙坦酯胶囊20~40 mg·d-1,能24 h平稳降压,其8周总有效率79.65%;与缬沙坦80~160 mg·d-1的降压疗效相近.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奥美沙坦酯与依那普利对高晨峰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干预效应.方法 高晨峰型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2组各50例,A组给予奥美沙坦酯治疗,B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VST)、左心室后壁厚度(PWT)、左心室质量(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等左心室结构参数.结果 A、B2组治疗6个月后血压晨峰(MBPS)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A组MBPS降低的幅度较B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2组治疗6个月后各项左心室结构参数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项指标降低的幅度较B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沙坦酯比依那普利对高晨峰型高血压的左心室重构具有更显著的抑制和逆转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奥美沙坦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肌酐清除率的影响。方法: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接受奥美沙坦酯20mg或氯沙坦50mg,qd治疗,总疗程8周。结果:奥美沙坦酯组和氯沙坦组治疗前后肌酐清除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沙坦酯组和氯沙坦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奥美沙坦酯后肌酐清除率有轻度上升,提升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田毅 《中国乡村医药》2009,16(11):21-22
高血压病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血压的水平与致死性、非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呈相关性。另外,高血压与肾功能的减退和肾衰竭的发生也相关。因此,如何更好地控制血压并保护血管和肾脏,成为临床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厄贝沙坦药物干预,观察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肾血流、。肾血管结构的改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奥美沙坦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奥美沙坦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8月我院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服用奥美沙坦酯每次20mg,每日1次;对照组(21例)服用氯沙坦每次50mg,每日1次。总疗程均为8周。结果:奥美沙坦酯组和氯沙坦组治疗前后血压下降幅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奥美沙坦酯组和氯沙坦组降压显效率分别为69.0%和68.4%,总有效率分别为90.4%和89.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沙坦酯组和氯沙坦组均未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沙坦酯治疗老年高血压效果明显,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奥美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血压及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影响。方法 EH患者65例随机分成A组(奥美沙坦20mg)33例,B组(奥美沙坦40mg)32例,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ABPM)、空腹血糖(FPG)和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后两组EH患者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组较A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ISI均明显高于治疗前,B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OMA-I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B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沙坦可有效降压及改善胰岛素抵抗,且存在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