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丹参总酚酸提取物UPLC指纹图谱及成分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方法,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 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UPLC色谱系统,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检测波长286 nm。质谱检测采用负离子V模式;电压2.5kV;离子源温度100℃;雾化温度300℃;雾化气600 L.h-1。结果:本方法在10 min内完成1次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分析,各主要成分峰分离度良好,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的RSD均小于1.0%。对指纹图谱中的15个主要成分峰进行了鉴定,分别为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F、丹酚酸H/L、丹酚酸G、丹酚酸D、丹酚酸E、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异丹酚酸B/E、丹酚酸C和丹酚酸A。结论:本方法实现了丹参总酚酸提取物指纹图谱的快速、高效测定,同时解析了提取物中的化学组成,为高效、快速、全面控制其质量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HPLC—UV/ESI—MS法分析丹参不同提取组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小峦  李焕德 《中南药学》2008,6(6):707-711
目的对丹参4种不同组分进行HPLC-UV-MS分析,获得各组分的HPLC特征图谱并对各特征峰进行初步MS鉴定,同时定量测定指标成分丹参素、丹酚酸B、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含量,以便更深入的探讨其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物质基础及谱效关系。方法采用Hedera ODS-2色谱柱(4.6min×250mm,5μm),0.5%甲酸水溶液-乙腈(0min,80:20;50min,15:85)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0nm,建立以上各组分的HPCL指纹图谱,同时对各特征峰进行离子范围为150-750正负源ESI-MS总离子扫描,对相应特征峰的特征离子进行鉴定,用分子离子检测模式(SIR)分别对丹参素、丹酚酸B、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所得HPLC特征图的特征峰峰形尖锐、对称,均达到基线分离;14个特征峰经质谱鉴定,对照有关文献可初步确定其成分;丹参素、丹酚酸B、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分别在0.05-10.0、0.05-20.0、0.05-20、0.05-20μ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99.0%、98.9%、99.5%。结论所得4种组分的HPLC特征图谱适合下一步的译效学及相关药理活性成分筛选研究;定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适合丹参药材中上述成分的含量测定;所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能为丹参药材指纹图谱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结合Q-TOF-MS法及IT-TOF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水(含体积分数0.2%甲酸)-乙腈(含体积分数2%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150 mm×2.1 mm,1.8μm)色谱柱,同时采用LC-Q-TOF-MS法提供的化合物准确相对分子质量和LC-Q-TOF-MS法分析获得的化合物多级质谱信息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进行成分分析。建立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UPLC指纹图谱集与共有模式,并以夹角余弦与相关系数对21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样品进行相似度评级。结果鉴定酚酸类化合物23个;21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60,确立了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中的23个特征吸收峰。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三级系统指纹定量法评价丹参五波长HPLC指纹图谱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建立丹参五波长HPLC指纹图谱,用三级系统指纹定量法鉴定丹参整体质量.方法 采用RP-HPLC法,以丹酚酸B(SAB)为参照物,于254、265、280、290、326nm下检测,分别确定了45、48、39、36、21个共有指纹峰,建立了丹参五波长HPLC指纹图谱.分别以权重法、均值法和投影参数法整合五波长下各样品的定性定量全信息,基于综合信息用三级系统指纹定量法鉴定10个产地丹参的质量等级.结果 8批药材质量基本合格,2批药材质量明显不合格.结论 基于多波长整合图谱的三级系统指纹定量法能够对中药系统的化学指纹进行整体定性、定量分析,是评价中药质量的便捷有效方法,可作为丹参质量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丹参滴注液中丹酚酸D的分离及同时测定其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D和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及含量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1%冰乙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1nm。结果:从制剂中分离并鉴定出丹酚酸D标准品。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D、丹酚酸B的检测浓度分别在60.9~975.0、8.7~139.0、11.0~175.8、2.7~43.2μg·m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100.2%、98.3%,100.4%、102.5%、101.1%,101.4%、97.0%、102.1%,100.6%、99.2%、101.3%,RSD分别为0.94%、0.97%、2.78%、1.07%。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专属性好,可用于丹参滴注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周毅生  孟江  咸银库  段芳  刘林 《中国药房》2009,(27):2118-2119
目的:建立丹参多酚酸原料的指纹图谱研究方法。方法:以丹酚酸B为参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Luna C18(2)100A(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6%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6nm,柱温为30℃,流速为1mL.min-1。结果:从所建指纹图谱中确定了5个共有峰,建立了丹参多酚酸的共有模式;在10批丹参多酚酸中有6批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0以上。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为评价丹参多酚酸原料药的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丹参药材HPLC方法同时用于指纹图谱和多指标测定。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在280nm波长下,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测定了19批丹参药材的指纹图谱和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及丹参酮ⅡA4个指标成分,对指纹图谱共有峰和相似度进行分析,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得到19批丹参药材的指纹图谱,标定了12个共有峰,并建立了丹参药材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相似度在0.808~0.997。聚类分析结果将19批丹参药材分为两大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及药材测定结果相一致。结论不同产地丹参药材色谱峰的数目差别不大,但各指标成分量差别较大。该方法准确、可靠,为有效地评价丹参药材的综合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耿  孟繁蕴  杨洪军  方婧  付梅红 《中国药房》2014,(19):1766-176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丹参中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A、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11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色谱柱为BEH C18(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0.5%甲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和280 nm。结果:该方法可在14 min内完成一次色谱分析,11种成分色谱峰之间有良好的分离度,各成分的质量浓度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加样回收率试验的RSD<2.0%。结论:该方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能同时测定丹参药材与饮片中11种成分的含量,可用于更全面地控制丹参的质量和丹参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替代对照品法用于丹参和复方丹参片含量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HPLC替代对照品法测定丹参和复方丹参片的含量。方法:选取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作为丹参和复方丹参片含量测定对照品丹酚酸B的替代对照品,在不同的条件下测定替代对照品相对对照品的校正因子,利用校正因子和替代对照品对羟基苯甲酸甲酯进行丹参和复方丹参片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结果:丹酚酸B和对羟基苯甲酸甲酯进样量分别在0.09~2.71μg(r=1.0000)和0.015~0.45μg(r=1.0000)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n=7),测得校正因子f=5.2884,用替代对照品测定方法测得回收率为100.5%(n=9)。结论:本文首次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使用替代对照品测定了丹参和复方丹参片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证明用替代对照品对于丹参和复方丹参片进行药品质量控制是可行的、实用的。  相似文献   

10.
《中南药学》2019,(12):2149-2153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4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方法以丹酚酸B为内参物,建立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Y相对于丹酚酸B的相对校正因子(RCF),比较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含量测定结果的差异,评价一测多评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各指标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耐用性良好,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单,可以用于该产品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
八味丹参茶中丹参酚酸B和总丹参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八味丹参茶中丹参酚酸B和总丹参酮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八味丹参茶中丹参酚酸B的含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八味丹参茶中总丹参酮的含量。结果:八味丹参茶中丹参酚酸B含量为2.45%,八味丹参茶中总丹参酮含量为0.21%。结论: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可作为八味丹参茶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丹参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丹参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丹酚酸B为参照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测定了11批丹参配方颗粒样品;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18(4.6mm ×250mm,5μm);流动相:甲醇(A)-0.4%的甲酸溶液(B),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流速1.0mL· min -1。结果通过HPLC指纹图谱分析,标示出丹参配方颗粒16个共有色谱峰,相似度均大于0.96,并确认2个已知峰为丹酚酸 B和丹参酮ⅡA。结论建立的丹参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稳定可靠,操作简便,可为丹参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丹参酚酸体内样品的测定方法,并比较其在单方和复方制剂中的药动学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分别测定大鼠给予单方和复方制剂后的血浆样品。结果:采用DAS软件计算得到了药代动力学参数。结论:复方制剂中各丹参酚酸的半衰期明显延长,血药浓度的持续时间较单独使用延长,推测复方制剂中西洋参二醇组皂苷的存在可以使丹参酚酸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丹参酚酸盐在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丹参酚酸盐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以及血药浓度与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率的关系。方法:9名健康志愿者根据交叉设计,静脉滴注丹参酚酸盐200、300、400 mg,用药后不同时间采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酚酸盐血药浓度;玻球法测定血小板粘附率;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丹参酚酸盐药动学代谢呈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约1 h,表观分布容积较大,提示为全身分布,峰浓度约为14 mg·L-1。血小板粘附率在用药后呈波动性下降,5 h(即用药后4 h)药效渐渐消失,可见一个药效滞后环,在停药后3 h、血药浓度在1.91mg·L-1时药效达峰值。血小板粘附率在静滴药物期间与药浓相关,药效峰值与药浓峰值吻合,也呈现药效滞后环。结论:丹参酚酸盐在健康人体消除快,对血小板聚集率和粘附率均有降低作用,前者达峰时间在滴注给药末,后者在停滴后3 h,均呈现较好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5.
王磊  于翠翠  刘军锋  刘珂  丁黎 《齐鲁药事》2009,28(12):721-723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丹参酚酸A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乙腈-0.2%磷酸水溶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85nm,柱温:30℃,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丹参酚酸A在0.111~2.66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7),平均回收率为98.19%,RSD为1.5%。结论本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适合注射用丹参酚酸A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Zhao SJ  Zhang JJ  Yang L  Wang ZT  Hu ZB 《药学学报》2011,46(11):1352-1356
应用发根农杆菌9402侵染丹参叶片获得了一株可以稳定产生多种丹酚酸类化合物的丹参毛状根。除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外还含有丹酚酸K、丹酚酸L、乙基丹酚酸B、甲基丹酚酸B以及一个分子量为538的未知化合物(化合物538)。LC-MS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对茉莉酸甲酯(MeJA)和酵母诱导子对几种主要化合物积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MeJA促进丹酚酸B、迷迭香酸、丹酚酸K和化合物538的积累,分别从干重4.21%、2.48%、0.29%和0.01%提高到7.11%、3.38%、0.68%和0.04%;酵母诱导子提高迷迭香酸含量,从干重2.83%上升到5.71%,抑制了丹酚酸B、丹酚酸K和化合物538的生物合成。实验结果表明所获得的丹参毛状根可以作为生产丹酚酸B、迷迭香和丹酚酸K以及化合物538的替代资源。对这些酚酸类化合物对诱导子的生物累积效应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推测:丹参毛状根中丹酚酸K和化合物538可能是从迷迭香酸合成丹酚酸B的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17.
丹参现代研究概况与进展(续一)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杜冠华  张均田 《医药导报》2004,23(6):0355-0361
近年来,对丹参的生物学特点、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作用机制、临床制剂和临床用途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丹参含有的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差异,是造成其临床效果不一的主要原因。丹参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可以分为丹参酮和丹酚酸两大类化合物。丹参酮类化合物多数有二萜结构,目前分离鉴定的化合物有30余种;丹酚酸类化合物多具有酚酸结构,结构明确的丹酚酸有20余种,这些化合物构成了丹参的有效成分,是丹参发挥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丹参有效成分的主要药理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丹参酮类化合物以改善血液循环、抗菌和抗炎作用为主; 而丹酚酸类化合物则以抗氧化、抗凝血和细胞保护作用特别突出。利用丹参已经研究成功多种临床应用的药物,包括注射剂、口服制剂等20余种,分别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皮肤病、肝肾疾病等,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验证丹参药材中丹酚酸类成分尤其是丹酚酸B是采后干燥的产物;了解栽培过程中土壤水分状态对新鲜和阴干后丹参药材中丹酚酸类和丹参酮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栽培的新鲜和采后阴干丹参样品中6种酚酸类和4种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新鲜丹参样品中,均含有较高含量丹参酮类成分,但只有极度干旱胁迫时(土壤水势<30%),才可检测到丹酚酸B(<1%),且无其他酚酸类成分。阴干样品中丹酚酸类成分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丹酚酸B含量达4.2%;丹参酮类成分也增加了30%以上。阴干后丹参中丹酚酸B及总酚酸含量与栽培过程中土壤水势呈现显著负相关。结论采后干燥有利于丹参中活性成分积累。丹参药材中丹酚酸类成分尤其是丹酚酸B是栽培和采后极度干旱(干燥)的产物,栽培过程中适度的干旱胁迫有利于药材中酚酸类成分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丹参现代研究概况与进展(续前)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杜冠华  张均田 《医药导报》2004,23(7):0435-0440
近年来,对丹参的生物学特点、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作用机制、临床制剂和临床用途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丹参含有的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差异,是造成其临床效果不一的主要原因。丹参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可以分为丹参酮和丹酚酸两大类化合物。丹参酮类化合物多数有二萜结构,目前分离鉴定的化合物有30余种;丹酚酸类化合物多具有酚酸结构,结构明确的丹酚酸有20余种,这些化合物构成了丹参的有效成分,是丹参发挥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丹参有效成分的主要药理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丹参酮类化合物以改善血液循环、抗菌和抗炎作用为主; 而丹酚酸类化合物则以抗氧化、抗凝血和细胞保护作用特别突出。利用丹参已经研究成功多种临床应用的药物,包括注射剂、口服制剂等20余种,分别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皮肤病、肝肾疾病等,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32批丹参饮片的质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春红 《中国药师》2009,12(11):1672-1673
目的:考察丹参饮片的质量。方法:对32批丹参饮片中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作含量测定。结果:32批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较低,丹酚酸B含量较高,但丹酚酸B含量的高低差异较大。结论:应加强丹参饮片的内在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