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金花茶叶中冲山茶苷(okicamelliaside)的含量进行考察,并对其进行制备与抗肿瘤活性考察。[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金花茶中冲山茶苷的含量,获取其近红外光谱并建立其近红外定量模型。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对不同产地的金花茶品质进行评价,选择高含量的样品进行冲山茶苷的提取制备及活性评价。[结果] 所建立的近红外检测方法快速方便,可直接采用金花茶叶进行含量测定,从而筛选出高含量样本。进一步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和高效液相制备得到高纯度的冲山茶苷。细胞毒性分析表明,所制备的冲山茶苷具有一定的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活性。[结论] 为金花茶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可借鉴的质量标志物,并且为金花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平台研究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YQFM)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结合文献选出YQFM主要化合物结构母核,通过DRAR-CPI服务器对结构母核进行模拟分子-靶蛋白对接,筛选靶点;对获取的靶点信息通过KEGG数据库进行注释,结合文献对所得通路进行分析;利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上述靶点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整合模型;阐述YQFM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了7个化合物母核:20(S)-原人参三醇、齐墩果酸、2''-羟基异麦冬黄酮A、麦冬黄酮B、麦冬皂苷元、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主要对应GASP、AKT、INS、AKT、GSK3β、JNK、GSK3β、ERK1、ERK2等127个作用靶点,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心血管功能及糖脂代谢相关、肿瘤坏死因子(TNF)、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炎症相关等信号通路。结论 YQFM主要通过心血管保护、炎症与免疫调节、以及糖脂代谢干预等多条途径实现气阴两虚证的心血管疾病治疗作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可以简便、系统地预测YQFM的主要药效成分的网络机制,为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舒脑欣滴丸中尿苷、鸟苷、阿魏酸、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I和H含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UPLC-Q-TOF)。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酸-水体系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PDA检测190~400 nm扫描;进样量:2.0 μL。结果 尿苷、鸟苷、阿魏酸、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I和H分别在10.31~206.24,3.28~65.52,6.36~127.24,8.24~164.88,10.18~200.52,3.14~62.72 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9%~101%之间。结论 所建立的UPLC-Q-TOF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舒脑欣滴丸中尿苷、鸟苷、阿魏酸、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I和H的含量测定,为该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期手术联合射频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肠癌术后双叶肝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12月—2007年12月我科选择性接收并采取分期手术治疗结肠癌术后双叶肝转移患者12例。Ⅰ期手术,结扎横断大多数结肠癌转移灶隶属肝叶的门静脉Ⅰ级分枝(左:右=1:11),射频消融残余肝叶内转移灶,并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植入肝动脉化疗泵;术后通过化疗泵行3个疗程化疗栓塞。Ⅱ期手术,全部化疗疗程结束后4周行半肝切除术。随访30月,记录术后并发症、化疗客观疗效和毒副作用、残余肝和肝外发现转移瘤时间以及实际生存时间。结果围术期内患者无死亡和肝功能衰竭,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切口感染(2/2/2,例)是主要的术后早期并发症。患者化疗后无CR,PR 83.3%(10/12),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6/3/3,例次)。2例患者术后10月残余肝内发现转移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4例患者术后17月发现肝外转移(肺2例,骨2例;立体定向R-刀治疗)。1、2年总体实际生存率分别为100%和75%,中位生存期26个月。结论分期手术联合射频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部分结肠癌术后双叶肝转移患者近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可耐受,且能增加患者肝转移癌切除率、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是治疗结肠癌术后双叶肝转移的较好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谱效-构效结合的高效天然化合物活性筛选体系,并采用该体系筛选大黄中酪氨酸酶抑制剂。方法 根据酪氨酸酶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的原理,以大黄为例依次经过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分别检测各极性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针对活性组分通过UPLC-Q/TOF鉴定活性成分,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评价构效关系,进一步筛选抑制剂分子,并结合酶学检测验证药效成分。结果 通过建立的谱效-构效结合筛选体系获得大黄中大黄素、藜芦酚-4′-O-β-D-葡萄糖苷等9种具有间二羟基苯酚、邻三羟基苯酚结构的化合物可能具有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结论 大黄中大黄素和藜芦酚衍生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谱效-构效相结合的筛选模式为天然化合物活性筛选提供了便捷方法。  相似文献   
6.
清肺消炎丸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清肺消炎丸对9种肺炎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清肺消炎丸对9种药敏质控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清肺消炎丸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MIC分别为6.25、25、25、50mg/mL,相应的MBC分别为12.5、25、50、50mg/mL;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及白色念珠菌均无明显体外抑菌活性。结论清肺消炎丸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具有体外抗菌作用,其中对链球菌的抗菌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番茄红素对四氯化碳(CCl4)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番茄红素组和阳性药联苯双酯组。番茄红素组和联苯双酯组分别用番茄红素和联苯双酯ig进行预给药干预,正常组和模型组以溶剂0.1%羧甲基纤维素钠ig,连续给药7 d后ip 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计算肝脏指数,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肝组织中的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并观察肝组织HE染色切片的病理变化。结果 番茄红素能显著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升高肝组织匀浆中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和LDH活性;病理切片表明给药组小鼠肝损伤均减轻。结论 番茄红素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番茄红素所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建立金银花中抗炎活性成分獐芽菜苷、獐牙菜苦苷同时定量的方法。方法: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獐芽菜苷、獐牙菜苦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结果表明獐芽菜苷进样量在6.85~548.00 ng、獐牙菜苦苷进样量在64.50~1 032.00 ng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分别为Y=495 534 7X-213 11(r=0.999 4);Y=1 596 561X-24 132(r=0.999 9)。结论:所建立的定量方法快速简单,方法可靠,可作为金银花中抗炎活性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筛选三七抗瘢痕成纤维细胞(human 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HSF)增殖作用的有效成分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法将三七药材按照极性依次提取;以MTS法筛选其中具有较好抗HSF增殖作用的提取物,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进一步采用HPLC对其有效成分进行谱效分析,将其中高活性成分进行UPLC-Q/TOF-MS鉴定及验证,通过反向对接技术预测有效成分的抗增殖作用机制。结果 三七醋酸乙酯提取部位有较高的抗HSF细胞增殖活性(P<0.01),能显著增加G0/G1期细胞的比例(P<0.01),降低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P<0.01),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类化合物;以人参皂苷Rh1和人参皂苷Rg1为例的验证结果显示,这2种成分均能抑制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反向对接预测结果显示,皂苷类化合物可能通过MAP2K1、MAPK14、HRAS等靶点作用于抗HSF细胞增殖相关信号通路。结论 三七醋酸乙酯提取物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主要成分为其中的皂苷类化合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MAPK、黏着斑等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