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诱导的Ⅱ型血小板减少症(HIT)患者的药学服务要点,从而为临床药师参与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对1例急性肺栓塞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导致Ⅱ型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进行用药分析及药学监护。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本病例进行相关性评价,帮助临床医生制订治疗方案。结果 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安全有效,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临床药师应用循证医学证据,充分发挥药学专业特长,积极参与临床Ⅱ型HIT患者的治疗监护,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王宝珍    席宇飞 《中国药师》2018,(4):665-669
摘 要消化道出血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较为常见的出血并发症,它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并且由于治疗矛盾可引起支架内血栓,进一步增加患者的死亡率。临床药师对1例PCI术后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协助医师制定用药方案,针对患者消化道出血后抗栓与止血治疗矛盾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通过全程药学监护保障患者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冠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成功治愈了患者的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心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术后合并三尖瓣修补术患者的抗栓治疗方案。方法 评估患者出血和栓塞风险,查阅相关资料、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参与整个治疗过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结果 通过实施药学监护,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临床药师开展抗栓药物方面的药学监护,可提高患者安全用药水平,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赵娟  徐航 《中国药师》2015,(12):2110-2111
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为重症患者制定个体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抗凝方案的思路与方法。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主动脉夹层术后血小板减少重症患者CRRT的抗凝治疗方案的制定过程,分析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凝血功能,排除由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的因素,制定了在补充血小板前提下以局部枸橼酸抗凝的CRRT抗凝方式。结果: 患者CRRT顺利进行,CRRT治疗3天后,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转至普通病房。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保证了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合并瓣膜置换的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方法和思路。 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CABG合并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查房密切观察和药学教育,参与个体化抗栓方案的制定,规范患者用药问题,监测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给患者提供用药教育。结果:通过药师治疗全过程中细致的药学监护和医嘱干预,确定符合患者特点的抗栓方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药物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开展药学监护,协同临床医师优化给药方案,有利于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临床药师参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多发脑梗死的抗凝治疗过程,协助医师评估患者血栓及出血风险,制定个体化的抗凝治疗方案。患者因肾功能不全合并血小板减少,初始抗凝方案为阿加曲班,但是患者不能耐受输液过程中产生的头痛且凝血相关指标未达到目标范围,临床药师建议换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通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及时进行华法林给药方案的调整,关注药物不良相互作用,患者临床指标及脑梗死相关症状逐渐好转,无明显出血症状。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对患者实施了全面的药学监护,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庆秋  吴云 《药学研究》2018,37(6):365-36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发生严重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DITP)的相关药物。方法 临床药师对该例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协助制定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对症治疗方案并全程实施药学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判定替罗非班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可疑药物。经对症治疗后,患者血小板逐渐恢复正常,病情缓解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治疗与监护,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一例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初始抗栓治疗策略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房颤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栓治疗策略。方法 1例46岁房颤合并冠心病的男性患者,房颤卒中风险低危,入院期间未给予抗凝治疗,后出现急性脑梗塞。通过提阅部分指南及文献,分析CHA2DS2-VASc评分为1分,并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不同抗栓治疗策略方案及其优劣。结果 文献提示,CHA2DS2-VASc评分为1分出血低危患者,建议尽早服用抗凝药。双联抗栓(华法林+氯吡格雷)能够有效抗栓并且降低患者出血风险,因此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尽快将三联调整为双联抗栓(1~3个月内),保证患者疗效的情况下,降低患者出血风险。结论 临床上遇到相关患者需充分评估患者的出血及血栓风险,制定个体化的抗栓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儿童门静脉高压行血管分流术后发生静脉血栓的抗凝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儿童门静脉高压行血管分流术后发生静脉血栓的抗凝药物治疗,通过分析儿童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结合抗凝药物特点,药学会诊协助临床医师制定抗凝治疗及出院带药方案。结果 经药师药学会诊优化了儿童门静脉高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防治方案,患儿静脉血栓明显控制并好转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药学会诊可有效提高儿童抗凝药物治疗效果,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抗凝药物出血风险,为儿童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治疗术(PCI) 围术期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中发挥的作用,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依据最新的抗血小板药物诊治指南,结合相关文献分析1例PCI围手术期患者三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用药的合理性及出血后的处理方案进行讨论,提出相关建议,以供临床参考。结果: 为了保障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对于高出血风险合并高血栓事件的人群应谨慎选择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应优先选用抗缺血疗效好且出血风险低的药物。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给予医师相关建议,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在抗血小板药的合理应用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青  林荣芳 《安徽医药》2017,21(4):744-746
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全程参与1例克罗恩病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应用华法林致出血的抗凝治疗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对病人全程进行药学监护,分析评估病人应用华法林致出血的可能原因,协助医师制定和调整用药方案,并对病人进行用药教育以加强自我抗凝管理.结果 病人出血停止.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实践,可协助医师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病人获得优良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华法林抗凝治疗时联用胺碘酮引起国际标准化值(INR)异常升高的处理方法及药学监护。 方法 通过对照华法林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确定引起INR值异常波动的药物,及时调整华法林剂量,加强凝血功能的监测,并从华法林与胺碘酮的作用机制、相互作用、两药联用后抗凝作用与两药的剂量、浓度相关性等方面阐述胺碘酮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 结果 INR异常波动为华法林与胺碘酮联用所致,两药联用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增加出血风险,通过停用华法林3 d,INR恢复到目标值范围,继续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情况控制平稳,顺利出院。 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对患者有效的药学监护,可协助临床及时发现药物治疗相关问题。在使用与华法林有相互作用的药物时要考虑其对抗凝治疗的影响,一方面要充分了解药物合用时的药理学及药动学变化,另一方面要加强监测,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3.
杨贤  郑萍 《药学实践杂志》2017,35(2):161-164
目的 探讨亚急性心梗合并腔梗及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抗栓策略,协助临床制订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分析血栓形成的原因,评估缺血及出血风险,查找循证医学证据,提出合理建议,并观察药物疗效、监护用药安全。结果 患者存在多个血栓危险因素,同时属于出血很高危人群。药师建议阿司匹林剂量减少为75 mg,qd,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同时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药师建议被部分采纳。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且住院期间未出现出血及血栓症状。结论 临床药师在协助医生积极抗栓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我院住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情况,分析可能影响抗凝治疗的因素,探讨临床药师在抗凝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方法 收集我院住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38例,对抗凝药物选择、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功能监测频率、合并用药、基础疾病、出血并发症、用药教育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我院CHA2DS2-VASc评分在2分及以上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规范抗凝覆盖率48.8%,年龄和合并冠心病会影响临床抗凝药物选择,临床药师为患者提供用药教育对患者抗凝治疗接受度影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前PT/INR在目标值范围内的患者仅占38.15%(29/76),TTRs平均值为49.57%±3.68%。年龄、性别、华法林初始剂量、出血风险、合并用药等不影响INR达标情况,合并疾病中仅消化道疾病对INR达标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7),住院期间患者凝血功能监测频率也影响患者INR达标率(p=0.038)。结论 目前我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规范抗凝覆盖率仍较低,临床药师可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开展患者抗凝药物用药教育,积极参与到抗凝管理中,提高抗凝期间凝血功能监测频率,提高抗凝达标率,促进卒中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抗凝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方案的调整。药师评估了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和抗凝的出血风险,出现华法林抗凝过度时提出合理的治疗建议,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的不依从性并提供充分的用药教育。结果: 医生采纳治疗建议,INR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患者病情平稳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华法林的抗凝治疗,可有效减少用药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Introduction: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 is a drug-mediated, prothrombotic disorder caused by immunization against platelet factor 4 (PF4) after complex formation with heparin or other polyanions. A subset of anti-PF4/heparin antibodies are capable of intravascular platelet activation by cross-linking Fcgamma receptor IIA leading to platelet count decrease and/or thrombosis. HIT can be potentially associated with devastating complications such as life-threatening thrombosis making it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Diagnosis of HIT based on clinical information is often difficult.

Area covered: 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pathophysiology of HIT, emphasizing characteristic clinical features and the role of laboratory assays in the diagnosis of HIT. In addition, a summary of current therapeutic options for patients with HIT will be provided.

Expert opinion: A combination of clinical pretest scoring system and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is usually necessary to diagnose HIT. If HIT is strongly suspected, all sources of heparin must be stopped and an alternative non-heparin anticoagulant should be started to prevent new thromboembolic complications. However, heparin alternative anticoagulants bear a considerable bleeding risk, especially if given to patients with thrombocytopenia due to other reasons than HI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features of HIT may help developing strategies to avoid complications induced by this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 against heparin.  相似文献   

17.
黄莹  孙力  范瑞 《药学实践杂志》2019,37(2):183-187
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并发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治疗和药学服务,探讨临床药师所起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分析患者PCI术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发生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根据患者病情、基因型、合并用药、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及时调整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药物为替格瑞洛90 mg,po,bid,同时减少瑞舒伐他汀剂量为10 mg,po,qn,并行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结果 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病情好转。结论 临床药师应发挥自身专业所长,协助医师调整患者药物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