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种植区骨皮质厚度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运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建立含种植体的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在不同骨质类型及厚度的皮质骨支持下,种植区骨皮质厚度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规律.结果 不论种植体螺距大小,随着颌骨骨质类型改变,骨皮质厚度变薄,骨松质弹性模量降低,种植体上及颌骨内应力值均增加.结论 颌骨的骨质类型对种植体及周围骨的应力分布有重要的影响,Ⅱ类骨较Ⅲ类骨更有利于种植修复成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酸蚀喷砂(SLA)处理的微螺钉种植体骨界面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方法选择6只成年Beagle犬,将36个微螺钉种植体,随机分为2组,SLA组(n=18),对照组(n=18)。在下颌骨左右侧各选择3个植入部位,在实验开始、实验4周、实验6周不同时间点,于下颌骨左右侧植入SLA种植体及未处理种植体各1枚,实验8周时处死6只实验动物,获得愈合2周、4周、8周的骨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种植体骨界面组织学变化。结果 SLA组2周时,镜下可见破骨细胞和骨陷窝,成骨细胞表现活跃并伴许多新生骨的出现;对照组可见成骨细胞比较少,纤维组织比较多并紊乱排列。4周时,对照组显示新生骨增多,但成骨细胞不规则排列;SLA组可见成骨细胞进行有序的排列,骨小梁增多,骨质成熟。SLA组与对照组8周时,均可见骨小梁交织连接,呈现致密骨基质。结论微种植体表面进行SLA处理后,植入初期可促进微种植体骨界面成骨细胞的形成,利于提高微种植体骨整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微小种植体及其支持骨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期为微小种植体的设计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OLIDWORKS专业三维制图软件和ANSYS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方向载荷的5个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在模型上计算出不同方向载荷微小种植体-骨界面的Von-Mises应力及位移分布状况。结果在不同载荷方向150g正畸力下,微小种植体Von-Mises应力及位移的分布均集中于种植体颈部骨皮质区,种植体的Von-Mises应力值及位移值均较小,随着与种植体长轴夹角角度的增大,种植体的Von-Mises应力峰值分别为0.612、3.118、4.103、4.809、5.159MPa,呈明显的增加趋势,位移峰值分别为0.695、0.126、0.137、0142、0.158μm。结论在不同载荷方向150g正畸力下,微小种植体Von-Mises应力及位移的分布均集中于种植体颈部骨皮质区,种植体的Von-Mises应力值及位移值均较小,微小种植体可以安全地承载不同方向150g正畸力作用,特别是与种植体长轴夹角较小方向的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在双颌前突患者整体远中移动上下牙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8例双牙弓前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整体远中移动牙列方法,矫正完成后(种植钉还未取出)对患者上下颌不同部位进行三维CT片拍摄,观察松质骨量与颊侧骨皮质厚度,并分析种植体和上颌窦间的联系。结果微钛钉种植情况:所有患者均种植了28颗微钛钉,其中26颗正常,另2颗松动,一颗为右上颌第二磨牙远中处,一颗在左下颌第一二磨牙间。三维CT片拍摄结果:上下颌不同高度、不同位置颊侧松质骨量无明显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颌所有部位颊侧骨皮质厚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P<0.05。下颌颊侧骨皮质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所有患者矫治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整体远中移动牙列安全可靠,能有效的矫正轻中度牙弓前突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三维有限元分析上颌后牙区应用短种植体的最小长度和直径.方法:上颌后牙区CT扫描、建立带种植体-基台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短种植体的直径变化范围为4 ~ 6mm和长度变化范围为6~ 8mm,模拟口内环境对种植体进行负载,调节直径和长度的值,分析种植体-基台复合体位移变化,对上颌后牙区应用的短种植体进行优化.结果:垂直(颊舌)向加载条件下,随着变量直径(D)和长度(L)的增加种植体-基台复合体位移峰值先增大后减小,变化范围分别为1.15 ~1.86(E-2)Mpa和1.90~ 4.97(E-2)MPa,下降幅度分别为38%和61%.变量D对其位移峰值的影响大于变量L.垂直向加载时,当D≥4.90mm且L≥4.75mm,种植体-基台复合体位移峰值曲线的曲率位于-1和0之间.颊舌向加载时,当D≥4.90mm且L≥4.90mm,种植体-基台复合体位移峰值曲线的曲率位于-1和0之间.结论:从生物力学角度考虑,上颌后牙区种植体要选择长度≥4.90mm,直径≥4.90mm的种植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定位模板结合颌骨曲面(PR)及横断断层摄影(LT)在种植受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种植牙患者术前制作透明塑料模板,在拟种植位点放入直径为5mm的钢球,带入患者口内进行颌骨的曲面及横断断层摄影,根据所得图像测出颌骨受植区的深度、宽度及厚度等相关数值,以指导临床选择合适型号的种植体,种植后立即重复摄影,及时纠正种植体植入中存在的角度和深度等问题.结果:60颗种植体中,1例种植体角度偏离并穿破颌骨皮质,1例种植体邻近邻牙牙根,重新植入后效果满意,其中22颗前牙采用了GBR植骨术.术后半年随访所有种植牙体形态位置均无异常改变.结论:种植导板与PR及LT相结合运用,能让医生在术前对受植区的颌骨有全方位的认识,对种植牙手术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提高种植牙体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骨结合种植体依据其结构及植入方式可分为非埋植式和埋植式种植体两类。非埋植式种植体植入颌骨内后 ,基桩暴露在口腔 ,易受咀嚼力和口腔环境的干扰 ,而埋植式种植体可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 ,多数学者主张临床采用埋植式种植体 ,但近年来研究认为非埋植式种植体同样能够达到种植体 -骨组织界面的骨性结合 ,获得良好的临床成功率 ,且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总量及速率与埋植式无差异性[1] 。本文总结1998年 6月~ 2 0 0 2年 7月间应用非埋植式种植体修复牙列缺损 5 2例临床体会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及方法1 1 病例资料 选择种植体修复半年以…  相似文献   

8.
戴东晓  李伟  于静  赵暖  翟秀英  侯晓薇 《河北医药》2012,34(9):1365-1366
种植体-骨界面整合的形成以及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传导是影响种植修复成功的关键因素.上部结构设计不当是导致修复失败的重要原因,尤其面设计不当会造成种植体周围应力分布不均匀而产生较大的侧向力.本研究通过建立种植体及上部修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应力研究,探究种植体修复上部义齿不同牙合面形态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传导的影响,为种植后临床修复设计与制作提供研究理论依据,以提高种植修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Ⅰ类骨引导钻预备深度对微型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48枚直径1.5 mm、长度6 mm的微型种植体植入在羊的下颌骨,以直径1.2 mm 引导钻预备1.5 mm、2 mm、3 mm、4 mm、5 mm、6 mm 的深度,旋入种植体时记录植入扭力值。用螺旋 CT 扫描骨块,测量植入位置皮质骨厚度及 CT 值,进行种植体拉出实验。结果植入扭力和拉出力值与引导钻预备深度关系密切。引导钻1.5 mm 预备深度时,种植体植入困难。引导钻预备深度在2 mm 时植入扭力较高( P ﹤0.05),预备深度3 mm、4 mm、5 mm 时植入扭力居中,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预备6 mm 时植入扭力明显低于其他组( P ﹤0.05)。拉出实验结果:预备深度2 mm 与3 mm 组间拉出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力值最高,预备深度4 mm 与5 mm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预备6 mm 组拉出力值最低( P ﹤0.05)。结论Ⅰ类骨引导钻预备深度明显影响种植体稳定性,引导钻预备深度应透过皮质骨,但少于种植体螺纹长度的1~3 mm。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攻/助攻微种植体其周围骨界面改建的异同。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原则,将36枚微种植体植入6只成年Beagle犬上颌后牙区。左右各植入3枚种植体,一侧以自攻植入,对侧以助攻植入。每侧随机分配植入不同愈合时间(2、4、8周)的种植体,取不同时期骨标本制备不脱钙的超硬切片,采用甲苯胺蓝染色的方法,在光镜下观察比较自攻/助攻微种植体-骨界面改建动态变化的异同。结果自攻/助攻种植体-骨界面的改建随时间的不同有不同的组织改变。同一时间自攻/助攻种植体骨组织改建亦有不同表现。结论在不同愈合时间,种植方法对种植体骨重建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观察74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对其效果的观察。方法 74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38)和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非种植体强支抗治疗,实验组选用专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治疗。结果种植体支抗治疗后,与非种植体强支抗治疗后相比,上中切牙倾角及凸距的减少量明显增多,磨牙位移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可认为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微型种植体可以提供比较理想的支抗和正畸治疗,并且具有操作简便灵活、可靠性好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研究在低骨代谢率情况下,即刻负载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可行性及稳定性。方法:健康Wistar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低骨代谢组(甲减组)给予0.1%丙基硫氧嘧啶;对照组给予蒸馏水,2组均按10μL/g体质量每天灌胃。28d后植入微型种植体并加力0.98N,分别于加力后第16、17、26、27天进行标记,加力后30d处死动物。通过X线片测量种植体骨内移动间距;荧光显微镜、光镜下观察含种植钉超硬组织切片并计算骨矿化沉积率、骨结合率。结果:造模后甲减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低于对照组,而促甲状腺激素(TSH)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甲减组种植体骨内移动间距、骨矿化沉积率及骨结合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低骨代谢率对微型种植体稳定性有显著影响,低骨代谢情况下微型种植体即刻负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慢性宫颈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引起盆腔脏器炎症,并且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文诣在探讨不同方法在慢性宫颈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0例宫颈炎患者,采用药物保妇康栓、聚焦超声治疗及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电切术治疗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治愈慢性宫颈炎,并且切除宫颈移行带,减少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18.
片剂溶出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丽  商萍 《黑龙江医药》2006,19(5):379-380
目的:考察片剂溶出度的影响因素,提高片剂溶出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各种参数对片剂溶出度的影响,选择出最佳工艺条件,如改进处方、控制颗粒硬度和大小、控制压力等工艺参数,用于指导大型生产,提高片剂溶出度。结论:崩解剂及润滑剂的用量对片剂溶出度影响较大,颗粒的硬度及大小、粘合剂的温度,压片压力对片剂的溶出度亦有影响;片剂直径大小对片剂溶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给予大鼠槲皮素后血浆中代谢产物的定性检出条件。方法:给予大鼠槲皮素单体(100mg.kg-1)后腹腔静脉取血,血浆样品经2mol.L-1盐酸(甲醇-水溶液)水解,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浆样品中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大鼠给药后3h内取血、血浆样品经盐酸水解处理4h,可稳定检测槲皮素和异鼠李素,样品在—20℃条件下贮存稳定。结论:血浆样品采集时间、盐酸水解时间及贮存方式等不同均可影响代谢产物的有效检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与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8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三组,三组均采用综合治疗,A组62例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B组60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C组60例用静滴氢化可的松,观察三组喘憋、哮鸣音消失和住院时间。结果A组喘憋、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B,C组缩短(P〈0.05)。结论甲泼尼龙静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效、安全、方便,明显加快治愈过程,优于布地奈德与氢化可的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