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及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30 mg+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 d),检测治疗前、治疗后7 d和14 d患者血清中NSE、hs-CRP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1)。治疗后,依达拉奉组患者血清NSE、hs-CR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依达拉奉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NSE、hs-CRP含量升高,其含量可反映脑梗死的病情程度,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脑损害程度的客观指标。依达拉奉可以降低NSE和hs-CRP水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脑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秦静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10-21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依达拉奉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组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ET、MMP-9及NSE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依达拉奉组血清hs-CRP、ET、MMP-9及NSE水平明显降低(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s-CRP、ET、MMP-9及NSE水平升高,依达拉奉可以降低它们的水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n=80)、胞磷胆碱钠组(n=80)。两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胞磷胆碱钠,治疗时间均为14 d。两组均于治疗前后做神经功能评定(采用NIHSS量表),同时测定血清hs-CRP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①入院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组与胞磷胆碱钠组血清hs-CRP水平及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入院14 d后,两组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依达拉奉组的血清hs-CRP水平较胞磷胆碱钠组进一步降低(P<0.05);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均较各自入院时降低(P<0.05),依达拉奉组的NIHSS评分较胞磷胆碱钠组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可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在脑保护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优于胞磷胆碱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疗程均为14 d。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天测定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脑梗死患者使用依达拉奉的意义。方法将80例血清hs-CRP高水平的脑梗死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给予0.9%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3%依达拉奉静脉滴注,2次/天,两组疗程均为14d。并在治疗前及治疗14d后进行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给予相应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15.63±4.89)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3.51±3.23)分,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依达拉奉能显著促进高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hs-CR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波立维联用依达拉奉对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及对血清hs-CRP和IL-6的影响,并探讨神经功能缺损与血清hs-CRP和IL-6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96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在两组给予常规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波立维75mg/次,1次/d,连续治疗14d;观察组增加给予依达拉奉30mg,以0.9%的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7d和治疗后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清hs-CRP,IL-6的测定.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7d与治疗前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4d,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s-CRP水平在治疗后7d、治疗后14d,观察组更能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IL-6水平在治疗后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相比单用波立维,联用依达拉奉之后能更加显著改善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并降低血清hs-CRP和IL-6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43例。采用"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治疗后3、7、14d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d后依达拉奉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C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及14d后依达拉奉治疗组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F-κB和sICAM-1表达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检测治疗前、治疗后3d、7d、14d血清中NF-κB和sICAM-1的浓度.评定入院时、治疗后3 d、7d、14d、28d、 60d的神经功能缺损和 60d后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依达拉奉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均较对照组明显(P<0.001),依达拉奉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且依达拉奉治疗组血清中NF-κB和sICAM-1的浓度降低幅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01).结论 依达拉奉可以减轻急性脑梗死缺血性脑损伤,其神经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和sICAM-1的表达,阻断炎症级联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急性脑梗死标准的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剂,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IHSS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靳伟 《安徽医药》2016,20(8):1579-1580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60例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阿加曲班组)和对照组(依达拉奉组)各30例。对照组(依达拉奉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依达拉奉;观察组(阿加曲班组)给予常规治疗 阿加曲班 依达拉奉。2组疗程均为14d。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14天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观察。结果 观察组(阿加曲班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与阿加曲班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协同效果。优于依达拉奉单药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30mg+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d),每组60例,检测治疗前、发病72h和治疗后7、14d患者血清中SOD、MDA的变化。结果依达拉奉组治疗后血清SOD升高、MDA减少,发病72h和治疗后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可以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减轻对缺血脑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加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的治疗组(30例)和单独使用依达拉奉加常规药物的对照组A(30例)、丁苯酞加常规药物的对照组B组(30例),比较治疗7d、14d的ESS评分和Barthel ADL指数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A、B治疗后ESS评分、Barthel ADL指数评分均改善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能够较单独使用更有效地减少治疗后7d和14d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3.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启升  李英芬  王晓红  高涛 《中国医药》2012,7(12):1530-153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44例,完全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各72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再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2次/d,连用14d。治疗后对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血浆纤维蛋白原(Fib)、PT、APTF、凝血酶时间(1Tr)、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治疗后NDS比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5.3±4.7)分比(15.6±7.9)分、(8.74-5.6)分比(17.2±8.5)分,均P〈0.05]。2组治疗前后血浆Fib含量、PT、APq"Y、1-r、INR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依达拉奉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5%(63/72)比45.8%(33/72),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136±18)U/m1比(149.4-25)U/ml,P〈0.05],依达拉奉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高于治疗前[(157±26)U/ml比(150±22)U/ml,P〈0.05];治疗后依达拉奉组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丙二醛水平高于治疗前[(6.1±2.3)μmol/L比(5.6±2.0)μmol/L,P〈0.01],依达拉奉组治疗后血清丙二醛水平低于治疗前[(4.1±1.3)μmo]/L比(5.5±2.0)μmol/L,P〈0.01],治疗后依达拉奉组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组中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2例,尿素氮升高2例,经相应治疗,短期内均恢复正常。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较好,可清除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体内过多的丙二醛,对SOD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的影响。方法 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和血栓通,共治疗21d。治疗后评价疗效和测定血清hs-CRP和sICAM。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hs-CRP和sICAM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可以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sICAM的表达,从而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15.
李海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562-356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内皮素(E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用依达拉奉.采用ELE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ET、sICAM-1及MCP-1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ET、slCAM-1及MCP-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t=4.55、4.62、4.75、4.43、4.61、4.73,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T、ICAM-1、MCP-1水平及N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t=4.12、4.23、4.15、3.91、3.92、3.83、4.52、4.36,均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t=3.72、3.63、3.53、3.72,均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ET、sICAM-1及MCP-1的表达,减轻脑组织炎性反应,对脑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纤酶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组应用降纤酶联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其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72 h、治疗后2周其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具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72 h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降纤酶联合依达拉奉较单用依达拉奉可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液灌注,改善脑微循环,有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依达拉奉注射剂30 mg+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ivd(30 min内滴完),bi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用醒脑静注射液10 ml+5.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ivd,qd。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脑水肿和脑血肿体积,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等指标变化,记录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脑水肿和脑血肿体积明显缩小(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s-CRP、IL-6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效果较单用拉达拉奉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季玮  江艳芬  陈春叶 《中国药房》2011,(32):3021-3023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Fg)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注射用血塞通0.4g·d-1,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d-1,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14d。治疗前及治疗第14天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浆CRP和Fg浓度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第14天,2组血浆CRP和Fg浓度及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血浆CRP和Fg浓度及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降低(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能使急性脑梗死患者升高的血浆CRP和Fg浓度降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马熙岳  牛忠江  倪磊  尹运佳 《中国药房》2012,(23):2182-218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50例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与依达拉奉,对照组50例静脉滴注依达拉奉。观察治疗2周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并对治疗前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神经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