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单侧和双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年5月-2015年12月在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8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有人口统计学特点、合并疾病、临床症状、诱发因素、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学特征、术后并发症,死亡情况及卡氏评分活动指数。结果  双侧CSDH发生率为24.5%(24/98),性别比(男∶女=2∶1),双侧CDSH患者较单侧CDSH患者年龄大(75.1±3.6)vs(70.1±7.2)岁(t =4.072,P <0.001),合并糖尿病概率更高(45.8% vs 17.6%)(t =7.407,P =0.006);双侧CDSH患者头颅CT中线偏移距离明显小于单侧CDSH患者,(11.7±2.0)vs(5.5±3.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981,P <0.001)。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3个月及1年死亡率分别为(2.7% vs 4.1%,χ2=0.131,P =1.000)和(6.7%vs8.3%,χ2=0.068,P =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卡氏评分活动指数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比较,分别为(72.3±11.6 vs 75.3±11.6,t =0.786,P =0.689)、(81.8±9.6 vs 80.5±8.6,t =0.776,P =0.9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侧CDSH患者年龄偏大,合并糖尿病的概率高,双侧CDSH患者中线偏移距离较单侧的小,临床特点和术后并发症方面两者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修复前牙的临床效果,包括种植修复成功率、牙周组织健康程度以及美学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共收治108例前牙种植体修复的患者,共需种植162颗患牙。所有患者均采用Straumnn种植系统。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54例,患牙79颗)与对照组(54例,患牙83颗)。研究组患者微创拔牙之后即刻将种植体植入拔牙窝内,同时辅以牙周组织引导再生技术完成种植植入过程;对照组患者微创拔牙完成后3个月,将植体植入拔牙窝内,同时辅以牙周组织引导再生技术予以失牙区义齿延期种植修复过程。两组患者均于种植体植入后6个月予以上部冠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体成功率、牙周袋深度以及美学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修复完成12个月后种植体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68);研究组患者在完成修复之后1、3、6个月及12个月的牙龈美学评分、牙周袋深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前牙即刻种植修复的牙周组织健康程度及美学效果优于延期种植修复,值得在临床种植体修复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抗生素骨水泥运用于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筛选该院2013年1月- 2015年5月60例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用封闭负压引流(VSD),研究采用VSD联合抗生素骨水泥,3~5d创面新鲜后将自体皮回植,观察记录两组术后皮片成活率、创面感染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相比,术后皮片成活率分别为(96.67±3.24)%和(73.33±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创面感染率分别为(3.33±1.35)%和(30.00±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44±2.53)和(20.81±7.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结论  抗生素骨水泥运用于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能大大降低创面感染率,有效提高创面的植皮成活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5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SAA住院患者30例,所有患者接受猪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p-ALG)治疗。将有无应用rhIL-11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所有患者在p-ALG治疗后给予rhIL-11治疗。用法为rhIL-11 3 mg,皮下注射,1次/d。当血小板计数(PLT)<10×109/L时,输注单采血小板。监测血常规并观察记录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单采血小板输注量。结果  两组PLT由最低恢复至≥20×109/L的时间分别为(43.43±11.78)和(53.42±10.8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672,P =0.012);两组PLT由最低恢复至≥100×109/L的时间分别为(72.43±16.97)和(86.85±10.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734,P = 0.011);两组在PLT恢复至≥20×109/L时,输注血小板悬液的数量分别为(5.81±2.17)和(8.00±2.29)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688,P =0.012)。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注射部位疼痛、结膜充血、乏力、发热等,无Ⅳ度不良反应,不良反应都较轻,可以耐受。结论  SAA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用rhIL-11可促进血小板增生,加快血小板恢复,减少血小板输注量,从而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节约费用,提高治疗的效果。其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吸烟对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22例,根据吸烟指数分为不吸烟组(83例)、少量吸烟组(80例)和大量吸烟组(59例)。比较各组间基本临床资料及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结果  不吸烟组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为(108.52±7.50)%,少量吸烟组为(105.30±8.88)%,大量吸烟组为(102.01±8.61)%。3组间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不吸烟组与少量吸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4);不吸烟组与大量吸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少量吸烟组与大量吸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2)。吸烟患者的吸烟指数与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呈负相关(r =-0.30,P <0.01)。结论  吸烟可导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联合荷丹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Copeptin、N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口服瑞舒伐他汀,同时服用荷丹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1,P =0.117)。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18,P =0.023),治疗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784,P =0.007)。治疗组LDL-C水平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1,P =0.038);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1,P =0.038)。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opeptin和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荷丹片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大剂量瑞舒伐他汀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安全性更高。同时可能有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多功能电离子手术联合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110耳)耳廓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耳予以多功能电离子手术联合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治疗;对照组55耳予以常规手术切除联合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92例(110耳)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其中治疗组55耳治愈40耳(72.73%),显效9耳(16.36%),无效6耳(10.91%),有效率为89.09%;对照组55耳治愈26耳(47.27%),显效15耳(27.27%),无效14耳(25.45%),有效率为74.54%。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670,P =0.022),治疗组有效率(89.09%)高于对照组(74.54%)。结论  多功能电离子手术联合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是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T)、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血液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3月在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液中NET、WBC和CRP水平。结果  病例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和3天的NET水平分别为(79.65±6.56)、(74.56±6.32)和(61.51±7.89)×109/L,CRP分别为(65.25±21.15)、(54.86±9.09)和(38.46±9.27)mg/L,WBC为(13.49±3.27)、(11.87±4.23)和(8.46±4.14)×109/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7 d的NET和WBC水平为(57.41±6.98)和(6.21±2.03)×109/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7 d的CRP水平为(12.38±3.78)mg/L,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病情好转,NET、CRP和WBC水平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RP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中的敏感性(86.0%)高于NET(56.0%)和WBC(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ET、CRP和WBC水平动态变化可以反映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病情变化,且CRP对病情发展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超声BI-RADS 3级的乳腺结节(Φ≤2 cm)70例,探讨BI-RADS 3级的乳腺结节需临床干预的危险因素,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70例经超声首次分级为BI-RADS 3级的乳腺结节(Φ≤2 c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病例中,恶性3例(4.29%),良性病变67例(95.71%);其中年龄(χ2=5.011,P =0.027)、绝经(χ2=9.240,P =0.004)、结节数目≥2(χ2=7.624,P =0.010)、外上象限(χ2=8.182,P =0.007)、有乳腺癌家族史(χ2=7.222,P =0.013)、既往有乳腺良性肿瘤史(χ2=9.892,P =0.003)、初潮年龄≤13岁(χ2=9.736,P =0.003)、未生育(χ2=8.182,P = 0.007)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与雌激素水平及体重指数(BMI)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患者年龄、绝经、单发结节、位于外上象限、有乳腺癌家族史、既往有乳腺良性肿瘤史、初潮年龄以及未育与乳腺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对于存在以上高危因素的BI-RADS 3级患者需进行临床干预,必要时手术治疗,不建议患者随访观察以免加重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疗效及对血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 =40,76眼)和观察组(n =40,74眼)。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依帕司他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DR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并于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疗效评价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 vs 80.0%,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水平降低[(9.28±2.04) vs (12.17±2.13)nmol/m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升高[(93.18±10.02) vs (82.53±9.27)u/ml],[(20.52±3.84) vs (18.28±3.55)u/ml],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降低[(11.51±2.12) vs (16.36±2.45)ng/L],[(70.48±12.14)vs (82.56±11.37)ng/L],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升高[(64.52±8.97) vs (57.38±8.47)p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是早期DR的有效治疗方案,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桂西壮族地区艾滋病(AIDS)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1 495例2005~2013年首次在百色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寿命表法估计生存率,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1.68∶1.00,平均年龄(41.63±12.90)岁,以壮族、已婚/同居、农村居住患者为主,感染途径主要为异性性途径传播。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第12、24、36、48和60个月的累积生存率为93.22%、90.78%、88.64%、87.87%和87.15%,死亡主要集中于治疗的前6个月,其中0~3个月100人年病死率为11.63,4~6个月为7.50,9个月后稳定在5.00以下。患者治疗前后D4+ 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188.44±100.03)和(394.87±227.32)个/mm3,经抗病毒治疗后CD4+计数水平提高(Z =-28.082,P =0.000)。基线CD4+计数水平<50个/mm3(A组)、50~199个/mm3(B组)和200~350个/mm3(C组),3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A、B组患者相对于C组的死亡危险度分别为3.245(95%CI:1.940,5.428)和1.733(95%CI:1.088,2.76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CD4+ 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WHO临床分期、血红蛋白含量、血肌酐水平、谷草转氨酶水平、随访领药状态(是他人代领还是本人领取)、是否调整治疗方案等与生存时间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  抗病毒治疗可改善AIDS患者的预后,及早发现AIDS并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及时处置机会性感染性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急诊内镜下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后出血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统计患者再出血率,按照是否出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统计分析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5、门静脉右支直径(RVD)<8.5 mm]患者的百分率、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及总胆红素(TB)高于对照组(χ2=6.693和21.827,P =0.028和0.000;t =7.217、32.041、11.674和7.554,P =0.026、0.000、0.000、0.000和0.026),而血钠、血白蛋白低于对照组(t =16.043和15.271,均P =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NR>1.5、MELD评分、FIB4评分及PT为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治疗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RVD>8.5 mm、血钠、血白蛋白是预后保护因素。结论  肝功能进一步恶化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可能是导致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OV)再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FOS样抗原2(FOSL2)蛋白在新疆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及正常糖代谢(NGT)人群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T2DM及NGT对象各50例,测量并记录其一般临床指标,采集血液标本。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PG)以及总胆固醇(TC)等糖脂代谢指标;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FOSL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①与维吾尔族NGT组比较,T2DM组的体重指数(BMI)[(25.02±3.19)vs(28.36±4.01),P =0.000]、FPG[(5.45±0.69)vs(11.4±4.39),P =0.000]、HbA1c[(6.21±1.30)vs(10.20±2.10),P =0.000]、TC[(3.80±0.87)vs(5.16±0.87),P =0.000]、TG[(1.48±0.85)vs(2.21±1.02),P =0.000]、LDL-C[(2.26±0.83)vs(2.63±0.74),P =0.018]水平较高,而HDL-C[(1.19±0.30)vs(1.03±0.34),P =0.011]及FOS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41.48±26.32)vs(18.09±9.48),P =0.000];②与维吾尔族NGT组比较,T2DM组的FINS[(11.61±0.94)vs(16.13±1.61),P =0.017]、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2.74±0.22)vs(7.81±0.75),P =0.000]水平较高;③维吾尔族T2DM患者血清FOSL2蛋白表达水平与BMI(r =-0.44,P =0.005)、FPG(r =-0.39,P =0.013)、HbAlc(r =-0.34,P =0.044)、TC(r =-0.35,P =0.027)呈负相关。回归分析示BMI(β=-2.17,P =0.032)为FOSL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FOSL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可能参与新疆维吾尔族胰岛素抵抗及T2DM的发生发展,BMI是维吾尔族T2DM的FOSL2蛋白表达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研究运动平板试验(TET)在胸外科非心脏病患者术前筛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外科住院的TET异常的336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作为诊断CHD的金标准。比较TET阳性组和可疑阳性组的CHD阳性预测值以及不同年龄、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对TET阳性预测值的影响。结果  336例患者中,男性252例(75%),女性84例(25%);平均年龄(59.77±7.92)岁。TET阳性组对CHD的阳性预测值高于可疑阳性组(36.36% vs 23.04%,P =0.008);TET老年组(年龄≥60岁)的CHD阳性预测值高于中年组(年龄<60岁)(40.35% vs 15.76%,P =0.000);TET男性组高于女性组(31.35% vs 19.05%,P =0.030);高血压组的CHD阳性预测值高于非高血压组(57.69% vs 22.89%,P =0.000);糖尿病组CHD阳性预测值高于非糖尿病组(62.07% vs 25.08%,P=0.000),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ET可作为术前CHD常规筛查手段以评估手术风险,指导制订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案。TET阳性较可疑阳性具有更高的CHD阳性预测值。老年人较中年人、男性较女性、高血压或糖尿病较无高血压或无糖尿病的TET阳性预测值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与膜性肾病(MN)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2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膜性肾病患者193例,根据肾组织活检病理结果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组)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MN组),选取同期到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PLA2R抗体浓度及阳性率。分析实验室指标与PLA2R抗体的相关性,并计算PLA2R抗体检测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IMN组和SMN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IMN组和SMN组各项实验室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MN组、SMN组、对照组患者的血清PLA2R抗体水平分别为(12.149±5.207)μg/ml、(8.492±3.218)μg/ml及(0.003±0.001)μg/ml,阳性率分别为68.99%、18.75%及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白蛋白水平与MN患者血清PLA2R抗体呈负相关(r =-0.625,P =0.023),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与MN患者血清PLA2R抗体呈正相关(r =0.796,P = 0.015)。ELISA法PLA2R抗体检测的特异度为96.67%,阳性预测值为99.01%。结论  血清PLA2R抗体水平与膜性肾病病情有明显相关性,其阳性表达与肾组织活检结果符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平肝益肾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平肝益肾汤治疗。评价比较组间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清ET-1、CGRP水平。结果  疗效评价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7% vs 86.7%,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33.7±4.5)cm/s vs (28.5±4.3)cm/s,(34.3±5.6)cm/s vs (29.2±5.1)cm/s,(36.9±6.7)cm/s vs (30.5±5.8)cm/s,P <0.05],ET-1水平下降[(122.5±9.7)ng/L vs (142.3±10.6)ng/L,P <0.05],CGRP水平升高[(32.2±3.8)ng/L vs (26.9±3.4)ng/L,P <0.05]。结论  平肝益肾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调节机体ET-1和CGRP水平,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膨胀性椎间融合器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采用膨胀性椎间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69例(治疗组),与同期行腰椎椎弓根内固定的椎间融合术7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肢疼痛的改善情况;采用腰椎前凸角评价腰椎曲度;椎间植骨融合通过术后腰椎X线片、动力位X线片及薄层三维CT重建检查按照Suk标准判定,同时观察过伸过屈位时植入物的稳定性。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时间>1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方面,治疗组3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两组均无感染、神经根损伤及内植物松动、移位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两组椎间植骨均获得融合或可能融合,治疗组JOA评分由术前的(4.52±1.78)分提高到(12.57±2.96)分、改善率为(76.81±7.20)%,VAS评分由术前的(4.45±1.58)分降至(1.92±0.62)分,腰椎前凸角由(28.50±16.30)°变为(30.20±12.50)°;B组JOA评分由术前的(4.71±1.26)分提高到(12.31±2.85)分、改善率为(73.86±8.60)%,VAS评分由术前的(4.68±1.51)分降至(2.13±1.93)分,腰椎前凸角由术前的(27.50±15.20)°变为(23.90±13.20)°。两组同期JOA评分、改善率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腰椎前凸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能够更好地维持腰椎前曲。结论  应用膨胀性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可以取得满意的椎间融合效果,同时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能够维持腰椎前曲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1(CASP1)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0~2014年确诊为NSCLC患者的肺癌及癌旁组织25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比较CASP1基因在肺癌和癌旁组织以及不同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使用正常和肿瘤组织表达数据库(GENT)提供的数据,分析CASP1在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ASP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0.021±0.004)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0.083±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8.554,P =0.000)。进一步对GENT数据库进行分析,发现在U133plus2提供的数据中,CASP1在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为(1137±42.17),高于其在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844±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7.037,P =0.000)。同样的结果出现在U113A提供的数据中,CASP1在肺正常组织的表达(467±11.19)高于其在肺肿瘤组织(423±8.44)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898,P =0.004)。不同分化程度肺癌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ASP1的表达水平在高分化(0.027±0.006)、中分化(0.017±0.003)、低分化(0.007±0.002)肺癌组织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653,P =0.006)。组间比较显示,CASP1在高分化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其在低分化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但与中分化组织中的表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6)。笔者未发现CASP1在肺腺癌(0.019±0.003)和鳞癌(0.012±0.004)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382,P =0.180)。结论  CASP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表明其在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