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总结12例胸腔肿瘤侵犯上腔静脉及其分支时人工血管置换手术的处理经验,分析上腔静脉及其分支人工血管置换手术的技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上腔静脉及其分支受到肿瘤侵犯患者的手术经验。受侵血管包括上腔静脉和(或)左右无名静脉。结果12例患者接受了不同类型的上腔静脉置换手术,包括左及右无名静脉分别与右心房人工血管搭桥术6例、左无名静脉与右心房人工血管搭桥2例、右无名静脉与右心房搭桥1例、右无名静脉与上腔静脉搭桥1例.单纯上腔静脉置换术2例。上腔静脉及其分支置换均应用Gore-Tex人工血管,共应用人工血管18支,直径8~16min。所有手术均成功进行,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生存时间最长者达5年,1例良性畸胎瘤患者。结论人工血管置换上腔静脉及其分支手术,是根治性切除侵犯上腔静脉系统胸腔肿瘤的关键性技术,正确及时地应用可以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消除上腔静脉综合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胸部肿瘤如右上肺癌和上纵隔肿瘤往往累及上腔静脉(superior vena cava,SVC)及左右无名静脉,应用介入支架等姑息治疗无长期生存的报道,手术行肿瘤切除和SVC成形或置换可达到根治性肿瘤切除,解除SVC阻塞的目的,也是获得长期生存唯一可行的方法。我院成功开展了16例SVC成形或置换手术,均在非体外循环下阻断SVC完成肿瘤切除及SVC成形或置换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6例胸内气管、隆凸手术。其中支气管肺癌4例,原发性气管癌1例,气管混合瘤1例。施行气管袖状切除1例;右肺切除行气管—左主支气管吻合3例,右上叶切除行气管侧壁缝合、气管—中间支气管吻合重建隆凸,上腔静脉切除行右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左无名静脉—右心房吻合、人工血管架桥1例;气管混合瘤切除1例。  相似文献   

4.
王晓彬  韩毅 《中国医刊》2012,47(11):79-81
目的 探讨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 2011年31例巨大纵隔肿瘤手术患者的治疗情况,除纵隔肿瘤切除外,包括心包部分切除6例,上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5例,左无名静脉人工血管置换1例,上腔静脉及双侧无名静脉“Y”型血管置换2例,肺楔形切除7例,肺叶切除5例,全肺切除5例.结果 本组患者1例死于心力衰竭,余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9个月至8年,4例患者死于术后转移.结论 完全性切除辅以综合治疗能使大部分患者明显获益.  相似文献   

5.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an ZJ  Ren H  Ge F  Li SQ  Zhang ZY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0):1415-1417
目的 总结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6例SVCS患者(男19例,女7例,年龄19~63岁)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术前检查、手术方法、术后病理诊断和生存时间.病例纳入标准为影像学检查提示纵隔占位以及上腔静脉和(或)无名静脉部分或完全梗阻,无其他部位肿瘤,纵隔病变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无明确淋巴瘤的证据.结果 常见临床表现为颜面及颈部发绀、水肿,颈部及胸壁静脉曲张,头晕,头痛,咳嗽,呼吸困难.术前CT引导下穿刺活检,6例明确诊断胸腺恶性肿瘤,20例无法明确诊断.行原发病灶切除和上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术,20例患者获得根治性完全切除,6例因病变侵犯广泛行肿物大部分切除.术后中位生存期完全切除者为30个月,不完全切除者为11个月(P=0.0036);全组病例1年生存率为69.2%,5年生存率为7.6%.结论 手术切除方式是影响SVCS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非体外循环下上腔静脉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肺癌和转移的纵隔淋巴结往往累及上腔静脉及左右无名静脉,严重者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肺癌合并SVCS是肺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一旦出现,绝大多数在3个月内死亡。外科旁路术和经皮穿刺放置血管内支架,虽能暂时缓解上腔静脉梗阻,但患者将在短期内死于癌转移或SVCS的复发。近年来,国内外部分学者对这类患者施行肺切除扩大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部分患者获得长期无癌生存,  相似文献   

7.
胸腺瘤侵及上腔静脉和(或)无名静脉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胸腺瘤侵及上腔静脉和(或)无名静脉行肿瘤根治合并血管成形或置换的技术、方法、适应证及预后。方法 本组40例,行胸腺瘤根治术合并上腔静脉或无名静脉部分切除血管成形术30例,上腔静脉和(或)无名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10例。术后随访24—72个月。结果 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上腔静脉系统血管成形患者1年生存率为100%,3年生存率为89%,5年生存率为79%,上腔静脉系统人工血管置换患者1年生存率为100%,3年生存率为88%。结论 胸腺瘤侵及上腔静脉和(或)无名静脉以往常被认为是手术相对禁忌证,应用血管成形或人工血管置换技术,可使患者获得根治切除,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手术的切除率和患者的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手术方法,总结外科诊治经验。方法手术治疗13例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其中肺癌6例,恶性纵隔肿瘤6例,SVCS狭窄1例。11例采用人工血管置换上腔静脉或补片扩大;2例采用人工血管转流。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上腔静脉梗阻症状均明显改善。1例术后人造血管血栓形成,经溶栓治疗后痊愈。全组患者术后存活时间为6~30个月。结论上腔静脉综合征采用原发病灶切除加人造血管置换手术治疗能够在短期内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体大隐静脉螺旋成形上腔静脉置换术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的外科诊疗经验。方法我科室自2004年始对2例肺癌、1例恶性胸腺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施行肺切除、恶性胸腺瘤切除、上腔静脉切除、自体大隐静脉螺旋成形上腔静脉置换术。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6~60岁,平均53岁,术前均获得病理学诊断。3例患者就诊时都出现明显的上腔静脉梗阻症状。术中采用游离出大隐静脉,结扎属支,取出大隐静脉,纵行剖开,螺旋成型。将螺旋成型后的大隐静脉与上腔静脉远端行端端吻合;近心端与右心耳行端侧吻合。将自体大隐静脉螺旋成形置换上腔静脉。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手术并发症,3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未再出现上腔静脉梗阻症状。患者1、2、3年生存例数分别为3例、2例、1例。结论自体大隐静脉螺旋成形上腔静脉置换术,血管管径粗(可根据螺旋成形圆柱的粗细,任意调整管径),组织相容性好,术后无须抗凝治疗,且其医疗费用较人造血管置换低廉,为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奇静脉转流术治疗右肺癌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S)的体会。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5例伴SVCS的右侧肺癌患者,均行双腔气管插管麻醉,左侧卧位,标准后外侧切口,第5肋间进胸,完整切除病变肺组织、淋巴结及其受累血管,采用4-0Prolene线连续缝合、修补上腔静脉,上腔静脉直径为原直径大小的2/5~1/2,行奇静脉转流术,紧贴胸壁切断奇静脉并游离奇静脉弓,跨越狭窄段将奇静脉与上腔静脉行端侧吻合。结果 5例患者均按肺癌手术原则完整切除病变肺组织并清扫纵隔淋巴结,手术时间为95~195min,平均130.5min;术中出血量为150~680mL,平均330mL,无术中死亡发生。术毕,复测中心静脉压降至7~14cm H2O;术后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为3~7d,平均4.5d;术后住院时间为7~11d,平均8.5d。术后1周测肘静脉压,均未超过15cm H2O。随访4例,9个月内未出现颜面及上肢水肿,无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无吻合口血栓发生;1例失访。结论奇静脉转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在肺癌伴SVCS的手术治疗中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