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在各类疑难牙颌面畸形矫治中的应用价值以及不同牵引成骨方式的适应证和优缺点。方法:选择常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所难以矫治的7类复杂牙颌面畸形88例,采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矫治,其中包括腭裂继发重度上颌发育不全(9例 )、半侧颜面发育不全(11例)、重度小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7例)、颞下颌关节强直(14例)、颌骨缺失重建(8例)、牙槽突缺失垂直牵引成骨(17例)、上下颌牙弓狭窄牵引成骨扩大(12例)。其中22例采用德国Medico n公司与Martin公司生产的牵引器,其余均采用不同类型的国产牵引器。其截骨方式、牵引器选择与安放、牵引方式依不同患者的畸形分类、畸形严重程度、不同颌骨部位而不同。结果:88例患者年龄最小者4.5岁,最大者54岁,平均22.5岁,上颌骨牵引成骨距离7 ~15 mm,下颌骨12~50 mm。3例因合并局部慢性感染,导致部分新骨吸收;另3例因牵引器故障,下颌下缘骨折等原因另行手术完成牵引;其余所有病例均按术前设计顺利完成牵引成骨,取得了良好成骨效果,并使患者的牙颌面畸形得到满意矫治。结论: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技术为各类复杂疑难牙颌面畸形的矫治提供了新的有效治疗手段,是很有应用价值的新技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术在治疗青少年下颌骨畸形中的效果。【方法】1例半侧颜面发育不全导致小下颌畸形、4例颞下颌关节强直伴小下颌骨畸形患者的患侧植入牵张器,共6处植入牵张器,比较牵引成骨术前后的患者面部外形及相关症状的变化。【结果】5例病例(6个牵引器)按预期完成牵引,牵引完成后所有患者面部畸形得到明显改善,下颌骨牵引延长17.6—28.0mm,平均23.4mm,牵引区形成骨形态和质地理想,症状改善。【结论】牵引成骨术技术在矫治青少年下颌骨发育性畸形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Fan H  Wang X  Lin Y  Zhou Y  Yi B  Li Z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0):699-702
目的 探讨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在矫治唇腭裂继发重度上颌发育不全畸形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同牵引方式的选择。方法  8例患者 (男 6例 ,女 2例 ) ,年龄 11~ 2 5岁。其中不全腭裂 1例 ,单侧完全腭裂 4例 ,双侧完全腭裂 3例。所有患者均伴有重度上颌发育不全畸形 ,7例患者采用改良高位台阶式LeFortⅠ型截骨术 ,1例儿童患者行LeFortⅠ型截骨后采用颅外固定牵引装置完成牵引。手术前术后均投照定位头颅正位、侧位片及曲面体层片、颞颌关节薛氏位片 ,并在模型外科上准确测量牵引距离 ,设计牵引方向 ,牵引完成后即开始术后正畸 4个月后拆除牵引器。结果  8例患者均按设计要求完成预定牵引。除 1例右侧上颌窦外侧壁截骨线处约有 1cm× 0 .5cm的骨缺损外 ,其余病例牵引区均有致密新骨生成 ,术后咬合关系稳定 ,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经平均 2 0个月的术后随访观察 ,上颌骨及咬合关系均稳定 ,无明显复发。 8例患者平均牵引上颌骨向前达 12mm(5~ 15mm) ,患者的上牙槽座角由术前的平均 71°增加到术后的 79° ,所有病例均达到容貌及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 牵引成骨技术是矫治唇腭裂继发重度上颌骨发育不全畸形的有效方法 ,且不需植骨、效果稳定、对腭咽闭合的影响较小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牵引成骨术矫正青少年半侧颜面发育不全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在治疗青少年半侧颜面发育不全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例半侧颜面发育不全患者的惠侧植入牵张器,最小11岁,最大21岁,比较牵引成骨术前后的患者面部外形的变化.结果 7例病例按预期完成牵引,最小牵引17 mm,最大牵引30mm,牵引完成后所有患者面部畸形得到明显改善,无明显副作用发生.结论 DO技术治疗青少年半侧颜面发育不全简便,创伤和风险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牵引成骨在矫治牙颌面畸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在各类疑难牙颌面畸形矫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常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所难以矫治的牙颌面畸形8例,采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其中包括上颌发育不全(3例)、半侧颜面发育不良(4例)、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引发小颌畸形(1例)。采用自制不同类型的国产牵引器。其截骨方式、牵引器选择与安放、牵引方式依不同患者的畸形分类、畸形严重程度、不同颌骨部位的不同而不同。结果:8例患者均按术前设计顺利完成牵引成骨。取得了良好成骨效罘。无骨创感染,并使患者的牙颌面畸形得到满意矫治,平均随访27个月。矫治效果稳定,无复发。结论: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技术为各类复杂疑难牙颌面畸形的矫治提供了新的有效治疗手段,是一种很有应用价值的新技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术在治疗青少年下颌骨畸形中的效果。【方法】1例半侧颜面发育不全导致小下颌畸形、4例颞下颌关节强直伴小下颌骨畸形患者的患侧植入牵张器,共6处植入牵张器,比较牵引成骨术前后的患者面部外形及相关症状的变化。【结果】5例病例(6个牵引器)按预期完成牵引,牵引完成后所有患者面部畸形得到明显改善,下颌骨牵引延长17.6~28.0mm,平均23.4mm,牵引区形成骨形态和质地理想,症状改善。【结论】牵引成骨术技术在矫治青少年下颌骨发育性畸形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固定式牵引成骨技术在小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国产内固定式牵引器牵引成骨治疗小颌畸形,其中3例为关节强直致小颌畸形,1例为半侧颜面萎缩,1例为肿瘤切除骨移植失败后形成小颌畸形.结果5例患者均达到了小颌矫正的良好效果.全部病例无感染、成骨不良等并发症.结论牵引成骨技术可成功地用于矫治小颌畸形,对于关节强直患者可在关节成形术的同时进行牵引成骨.  相似文献   

8.
应用牵引成骨技术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Liang C  Wang X  Yi B  Li Z  Wang X  Chen B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2):807-809
目的:探讨应用牵引成骨技术治疗骨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方法。方法:应用内置式颌骨牵引器,治疗11例(13侧)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患者。9例为单侧,2例为双侧。患者年龄9.51岁,平均年龄20.9岁。手术首先在强直关节区形成15-20mm的骨间隙,然后在残留升支后缘行“L”型截骨,形成一长约2cm,宽约1cm的可移动骨段,然后安置骨牵引器,术后第4-8天开始牵引,牵引速度0.25mm/次。每天4次。直到可移动骨段顶端接近术中制备的假关节窝(保留3-4mm间隙)。术后即行开口训练。稳定期为3-4个月。结果:11例(13侧)患者经牵引成骨关节成形术治疗后,开口度可以达到正常(33-45mm)。牵引间隙内成骨良好。新形成的髁状突经改建变得圆钝,形态接近正常髁状突,无感染及成骨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牵引成骨关节成形可有效治愈颞下颌关节强直,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风险小,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Wang X  Lin Y  Yi B  Wang X  Liang C  Li Z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2,115(12):1863-1967
目的:研究牵引成骨技术在下颌骨功能性重建中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使用3种牵引器对8例由肿瘤或囊肿切除所致下颌骨缺损患进行牵引成骨矫治。患的平均年龄为31.5岁(8-54岁)。其中2例升支缺损患使用特制牵引器以保持升支正常高度;2例患采用了特制三焦点牵引器;3例患使用了垂直牵引器。结果:7例患的下颌骨缺损均按术前的方向及长度得以成功矫治。1例患远中段23mm的缺损由于传送盘固位螺钉松动而导致牵引成骨失败。结论:牵引成骨技术可用于下颌骨缺损的重建修复。下颌骨缺损牵引成骨重建的最佳时机是肿瘤或囊肿切除术中。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腭裂术后继发重度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的手术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采用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O)配合正颌外科手术矫治腭裂术后继发重度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包括23例患者,17例患者实施上颌骨高位台阶状Le Fort Ⅰ型截骨术,其中11例采用内置式牵引器,6例应用外置式牵引器;另外6例患者行高位上颌前部截骨术,其中3例为内置式牵引器,3例为外置式牵引器。13例患者还配合施行了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和颏成形术。术后临床评价颌骨畸形的矫治效果,并分别于术前、牵引完成时、牵引完成12个月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测量A点水平移动量和∠SNA度数。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DO治疗过程,颌骨畸形矫正效果满意。DO完成时A点水平前徙量平均为7.9 mm,DO完成后12个月时为7.1 mm。∠SNA在术前平均为70.8°, DO完成时平均为81.6°,DO完成后12个月时平均为80.9°。结论:DO可成功矫正唇腭裂术后继发重度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长期随访虽有一定的复发,但治疗效果保持得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
By using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technique, 3 cases of mandibular hypoplasia were treated by home-made and German-made jaw distraetors: including one patient suffered from bilateral ankylosis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and 2 patients from deficiency of mandible. The duration of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was one month. The bone distractor was removed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Satisfactory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all 3 cases.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can successfully be used in mandibular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and has much more advantages than traditional techtuque  相似文献   

12.
下颌骨节段缺失弹性牵引成骨动物模型制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使用钛镍合金牵引器弹性加载自动牵引成骨重建节段性缺失下颌骨的动物建模方法。方法:分别选用8只成年杂种犬和12只成年新西兰兔为实验动物,手术截除犬一侧下颌骨体部3cm骨段、兔一侧下颌支1.5cm骨段,不同方法安放自制钛镍记忆合金牵引器,术后定期观察,至3月时处死取材,观察缺损修复情况。结果:在钛镍合金牵引器的弹性加载张力作用下,采用保留一侧骨膜附着完全骨切开形成的传送骨段可自行移动完成牵引成骨,初步修复了实验动物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结论:弹性加载自动牵引成骨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技术,杂种犬及纯种兔可为这种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的系列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为长期以来口腔颌面部诸多复杂疑难牙颌面畸形的矫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本研究始于1997年,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1)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的临床应用研究:先后完成了7个种类117例疑难牙颌面畸形矫治.在国际上同类临床研究中病种最多,病例数量最多,并发症最少.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全、颌骨缺失重建的牵引成骨治疗系在国际上首先报告.(2)实验研究:先后使用16只恒河猴、12只山羊就颌骨牵引成骨机制、下颌骨牵引成骨对下牙槽神经及颞下颌关节的影响,上颌骨两种不同牵引方式对成骨质量的影响以及颞下颌关节成形术的机制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了一系列对临床具有指导价值的结论.(3)内置式颌骨牵引器的研制:研制了7种17个规格的内置式颌骨牵引器.经3组动物实验(40个牵引器)、95例(使用牵引器118个)临床试用证明不仅组织相容性好,生物力学性能符合要求,而且设计合理,价格低廉,为在我国应用推广这一技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牵引成骨矫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在矫治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患者其中7例系双侧颞下颌关节(TMJ)强直致重度小下颌畸形伴重度 OSAS,3例系单侧TMJ强直伴OSAS,5例为先天发育性或外伤导致的小下颌畸形伴OSAS。双侧牵引12例,单侧牵引3例。每例患者术前术后均行X线头影测量及睡眠多导图仪检查。结果:15例27侧下颌骨最小牵引距离9mm,最大30mm,平均20.4mm,所有病例牵引过程顺利,牵引区成骨良好,无感梁及其他并发症发生。其中术前重度5例,中度2例,轻度4例均治愈。4例术前重度术后变为轻度。后气道间隙由治疗前的平均4.5mm,增加至12.4mm。SNB角(蝶鞍点与鼻根点、下颌槽座点三角之间形成的角)由术前平均66度增加到术后的75度。患者在牵引过程中自觉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平均随访12个月。效果稳定,未见复发。结论:颌骨牵引成骨技术不仅可有效矫治小下颌畸形而且可治疗其伴发的OSAS,且方法简单,风险小,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效果稳定,是迄今为止治疗此类疑难疾患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内置式颌骨牵引器对单侧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强直伴小颌畸形患者进行同期的牵引成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内置式颌骨牵引器,对7例单侧TMJ强直伴小颌畸形的成人患者进行同期的牵引成骨关节成形及下颌骨体(13侧)的牵引成骨治疗.术前经睡眠多导图仪(polysomnography,PSG)检查,7例患者均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pnea syndrome,OSAHS),其中3例为重度OSAHS,另4例为轻、中度OSAHS.6例患者行双侧下颌骨体延长,1例患者行单侧下颌骨体延长.7例患者的TMJ强直均行牵引成骨关节成形术.手术包括两个术式:TMJ强直的牵引成骨关节成形术和小颌畸形的牵引成骨治疗.术后间歇期5~7天,牵引速度1 mm/d,分4次进行.稳定期为3~5个月.术后即行开口训练.每一患者术前、术后均行X线头影测量及PSG检查.结果:所有患者术后OSAHS症状均减轻或消失.除1例术前重度者术后诊断为轻度外,其余6例患者术后PSG检查结果显示均已达到治愈标准.7侧关节强直经牵引成骨关节成形术矫治后,开口度均恢复正常.牵引间隙内成骨良好,未见感染及成骨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复查18~51 个月,平均随访复查时间34.3 个月.无小颌畸形及关节强直复发.结论:同期的牵引成骨治疗可有效矫治成人单侧TMJ强直伴小颌畸形及OSAHS.手术方法简便、风险小,能有效缩短治疗疗程,减少手术次数.术后开口训练对牵引间隙内的骨形成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同期正畸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n XM  Teng L  Wang YH  Niu F  Tang Q  Wu GP  Gui L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28(3):i0010-i0012
目的探讨下颌骨牵引成骨同期正畸治疗的意义和原则。方法采用方丝托槽固定矫治器颌间牵引正畸,对正在下颌骨牵引成骨中和牵引后巩固阶段的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同期正畸时间为3~4个月。结果收治11例小颌畸形患者,在获得预期下颌骨延长的同时,开、牙齿错位等畸形程度明显减轻,患者的咬合关系改善。结论下颌骨牵引成骨同期进行正畸治疗能明显减轻牙畸形程度和缩短术后正畸时间,并能辅助引导下颌骨牵引成骨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