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3 毫秒
1.
目的观察康脑液1号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和Bcl-2/Bax比值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栓线法复制SD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分别于缺血2 h后再灌注12、24、72 h。将18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6只):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组),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组,康脑液1号A组,康脑液1号B组。观察康脑液1号对大鼠脑缺血神经功能、脑梗死面积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分别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半暗带的凋亡细胞数目和Bcl-2/Bax比值。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凋亡细胞数目增多;康脑液1号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面积,减轻病理形态的改变(P〈0.05);康脑液1号A组和B组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凋亡数目减少,Bcl-2/Bax比值升高,且康脑液1号A组与康脑液1号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脑液1号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元凋亡和Bcl-2/Bax比值而促进脑损伤修复及重塑,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意向运动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区脑组织NT-3及GAP-4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意向运动疗法对神经再生和修复的作用。方法运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组(MCAO组)、饲养环境改变组(EM组)、意向运动疗法组(WM组),再灌注后3、7、15 d 3个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缺血区脑组织NT-3、GAP-43蛋白的表达。结果再灌注15 d时WM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MCAO组及EM组(P<0.05);再灌注7、15 d时WM组的NT-3及GAP-43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MCAO组和EM组(P<0.05);EM组与MCAO组比较:NT-3及GAP-43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NT-3与GAP-43蛋白的表达变化呈正相关。结论意向运动疗法可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区脑组织NT-3、GAP-43蛋白的表达,可能与缺血损伤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康脑液1号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病灶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18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6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缺血再灌注)组,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组,康脑液1号A组,康脑液1号B组.采用栓线法复制SD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分别于缺血2h后再灌注1、7、14 d.观察康脑液1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功能、梗死面积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半暗带和灶中心区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GFAP表达阳性细胞数增多;康脑液1号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P<0.01)、减小梗死面积和减轻病理形态改变(P<0.05);康脑液1号各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GFAP表达减少(P<0.05),而梗死灶中心GFAP表达却增多(P<0.05);康脑液1号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脑液1号可能通过调节脑缺血再灌注后GFAP表达而促进脑损伤修复及重塑,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etrahydroxystilbene glucoside,TSG)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小剂量[60 mg/(kg·d)]TSG组,大剂量[120 mg/(kg·d)]TSG组,每组24只。TSG或生理盐水灌胃7 d后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6,24,48 h及7 d观察动物神经行为学变化并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生长相关蛋白(GAP)-43和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PKAc)蛋白的表达。结果:神经功能评分显示模型组各时间点均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除6 h时间点外,两个剂量TSG治疗组其余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两个剂量TSG组各时间点NGF,GAP-43及PKAc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GF,GAP-43及PKAc蛋白表达两两之间呈正相关。结论:TSG可能通过诱导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GF蛋白表达上调,激活PKA通路,增加轴突再生标志物GAP-43蛋白的表达,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和脑组织GAP-43、SYN表达的变化,探讨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电针干预的神经可塑性机制。方法: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Spraguer-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R)。电针刺激在造模成功3 h内开始,电针组针刺双侧内关、水沟、三阴交及百会穴,留针30 min,每天针刺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各组大鼠在7、14 d两个时间点取10只进行运动功能评估及免疫组化SP法观察GAP-43、SYN的表达。结果:运动功能评分: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模型组和电针组比较,7 d时,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14 d时,电针组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假手术组各时间点切片中没有GAP-43阳性细胞表达。大鼠脑梗死后7 d,模型组脑缺血组织周围出现GAP-43阳性细胞,14 d时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电针组GAP-43阳性细胞表达在各时间点较模型组显著增加,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假手术组可见SYN表达,大鼠脑梗死后7 d,模型组脑缺血区SYN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少,模型组SYN表达14 d开始上升,但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针组SYN表达在各时间点较模型组显著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可促进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脑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的表达,增强神经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缺血后适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Bcl-2和GAP-43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5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2h再灌注组(n=25)、缺血4.5 h后适应组(n=25).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Lumila Belayev12分、Zea Longa5分和悬吊实验术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法染色后测量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Bcl-2及GAP-43蛋白.结果 与缺血2h再灌注组相比,缺血4.5 h后适应组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4.5 h后适应组Nogo-A表达降低,GAP-43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后适应能够改善神经功能损伤,减小脑梗死体积,增加GAP-43的表示以及减少Nogo-A的表达,对缺血的脑组织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新生Wistar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和意义. 方法:通过阻断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右侧颈总动脉45 min制备脑缺血模型,设置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预缺血-缺血再灌注组.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三组新生鼠不同时点海马CA1区脑组织GAP-43的动态变化及三组光镜下脑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①脑组织病理改变:假手术组大鼠无异常病理改变,缺血再灌注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预缺血组-病理损伤较缺血再灌注组轻. ②GAP-43表达:缺血再灌注组海马GAP-43表达在再灌注后24 h时开始增高,7 d达高峰,至14 d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缺血-缺血再灌注组GAP-43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增加更明显,与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生鼠脑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再次严重脑缺血对神经细胞的损伤,脑缺血预处理后海马CA1区GAP-43表达和合成增加,GAP-43表达增加可能与神经元再生和轴突重塑有关,是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内源性代偿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组、活血组、益气活血组,以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再灌注3、7、14 d,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分别检测MAP-2及NOGO-A蛋白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模型组MAP-2表达下降,与假手术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益气法、活血法和益气活血法三组治疗组均能显著促进MAP-2的表达(P〈0.0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7 d时,模型组NOGO-A表达与假手术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益气法、活血法和益气活血法三组治疗组NOGO-A的表达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能显著促进MAP-2表达,有利于脑缺血后突触重塑和神经细胞轴突的再生,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再灌注12h后给予VEGF腹腔注射,检测再灌注不同阶段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梗死区一氧化氮合酶(nNOS)mRN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蛋白的表达量,与未注射VEGF组比较。结果 注射VEGF组大鼠缺血再灌注24、36和48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MCAO组;MCAO组大鼠再灌注后nNOS基因表达开始增加,于24h达到高峰开始下降;SOD表达量则在48h内都在升高。注射VEGF组再灌注24、48h的nNOS和SOD的表达量与MCAO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VEGF具有增加再灌注组织一氧化氮合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进而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半暗带神经可塑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120只SD大鼠分为假模型组、手术组、益气活血法组、活血法组、益气法组。每组再分为缺血再灌注3、7、14d三个亚组。以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3、7、14d,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分别检测缺血半暗带突触素SYP、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3d,益气组、活血组SYP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活血组、活血组的GAP-43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7、14d,活血组和益气活血组SYP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活血组GAP-43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能促进SYP、GAP-43表达,有利于脑缺血后神经细胞轴突的再生以及突触的重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康脑液方剂干预下观察皮质区内源性神经细胞干细胞因子(SCF)mRNA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的表达情况。方法:成年SD大鼠,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干预组和假手术组。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脑缺血1.5h再灌注1~14d后,脑皮质区SCFmRNA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药物干预组、模型组SCFmRNA的表达在皮质区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于第7天达高峰,第14天下降。结论:药物干预后脑缺血再灌注脑皮质区SCFmRNA表达在不同时间点与模型组具备相同的表达规律,两组SCFmRNA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脑梗死大鼠患侧海马CA3区GAP-43和c—fos的影响及其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探讨电针对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5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取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48只脑梗死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脑梗死自由活动组(对照组)和脑梗死电针组(电针组)。电针组于术后24h开始进行电针针刺“百会”,“大椎”穴。用水迷宫法检测学习记忆能力,用GAP-43和c—los试剂盒SABC显色法检测患侧海马CA3区GAP-43和c—los的表达情况。结果:电针组大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电针组大鼠在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时间之比和经过平台的次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海马CA3区GAP-43蛋白阳性表达神经元数在对照组呈现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在电针组则呈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每个时间段上,电针组GAP-43蛋白阳性表达神经元数均比对照组多,该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电针组c-fos蛋白阳性表达神经元数均比对照组多,该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百会”,“大椎”穴能增加海马CA3区GAP-43和c-fos的表达,使细胞受到保护,细胞凋亡减少,海马最终得以保存更多神经元;明显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和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对脑外伤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GM1促进脑外伤神经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出生10周雄性SD大鼠2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0只,无脑外伤,术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 d。脑外伤模型140只,分为模型组70只,术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 d;GM1组70只,术前腹腔注射GM13 d。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大脑顶叶皮质和海马区GAP-43于0~24 h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并在术后1~5 d不同时间点进行行为学检测。结果 (1)GM1组大鼠大脑顶叶皮质0~16 h和海马区0~24 h GAP-43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顶叶皮质区8~24 h GAP-43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GM1组大鼠大脑顶叶皮质GAP-43的表达,术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至24 h已达模型组水平。(3)假手术组的行为学表现1~5 d均优于模型组和GM1组(P〈0.01),GM1组在术后2~5 d运动能力逐步增强,行为学表现优于模型组(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GM1有效地促进大鼠大脑皮质GAP-43的表达升高,降低脑外伤大鼠脑损伤程度,从而发挥其对实验性脑外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大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王立峰  戴艳萍 《黑龙江医学》2010,34(11):824-827
目的研究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对脑梗死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对10只同种异体SD大鼠的BMSCs进行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纯化后,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cexyurid ine,BrdU)进行标记;大脑中动脉线栓发制作脑梗死动物模型,制模后7 d,完全随机分为A、B、C 3组:A组22只,做为BMSCs移植组,经鼠尾静脉注射2.0×106/mL的BMSCs细胞悬液;B组22只,做为对照组,注射1.0 mL培养液;C组22只,做为空白手术对照组。注射后2、3、6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MSCs在梗死周围区的存活、分布、分化并计数,观察损伤脑内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protein-43,GAP-43)、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 200,NF200)和巢蛋白的表达,注射后1、2、3、4、5、6周,进行评分。结果移植后2、3、6周,BrdU阳性的BMSCs主要分布于脑梗死周围区。计数发现,移植后2周,BrdU阳性的BMSCs约占移植细胞数的5.9%,3周占5.3%,6周占3.9%;移植后2周,BMSCs形态大多变为圆形或椭圆形,部分阳性标记的细胞长出神经元样突起,约12.6%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ribrillary acid ic protein,GAFP),约6.3%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ronal nuclear antigen,NeuN);移植后2、3、6周,A组GAP-43、NF200、巢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B、C组(P<0.05);移植后3周开始,A组的评分在各观察时间点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通过静脉注射的BMSCs能向梗死病灶内迁徙、存活,表现出对梗死灶的趋化性,并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上调GAP-43、NF200和巢蛋白的表达,改善神经功能,可应用于治疗脑梗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叶酸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组(MCAO)、缺血+叶酸低剂量组(MCAO+LFA)和缺血+叶酸高剂量组(MCAO+HFA)。通过叶酸灌胃给药28d。除假手术组外,其他3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叶酸补充前、后及制造模型后7d分别测定大鼠血清叶酸含量;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后脑组织BrdU+Nestin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细胞密度。结果:补充叶酸后,与MCAO组相比,低、高剂量叶酸组大鼠的血清叶酸水平明显升高(P〈0.01),低、高剂量叶酸组大鼠脑组织BrdU+Nestin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神经干细胞密度高于MCAO组(P〈0.01)。结论:通过灌胃补充叶酸能够提高大鼠血清叶酸水平,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从而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动态观察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及颗粒细胞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在外伤性癫痫(PTE)大鼠海马的表达,探讨有关发病机制。方法:立体定向注射1000nmolFeCl2:于大鼠右侧运动皮层致痫,在不同时间点行为学视频、脑电图监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3、4周大鼠海马内NCAM及GAP-43的表达。结果:所有大鼠在注射FeCl2后不久记录到癫痫样放电,致痫后1周即可见海马神经元NCAM大量表达,15天达高峰,20天后减少,持续30天;GAP-43表达在5~7天达高峰,2周后明显减少。结论:FeCl2皮层注射可以制成PTE动物模型。与NCAM及GAP-43表达相关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动态变化在PT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NCAM表达增加而GAP-43表达减少可能为FeCl2致痫的共同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慢性间断性低氧(CIH)大鼠脑皮层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时间变化,探讨这些变化与缺氧性脑损伤修复间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IH 1周、CIH 3周和CIH 5周组。CIH组大鼠在自制缺氧舱内每天缺氧8小时,连续缺氧1、3和5周。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脑皮层神经元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间断性低氧大鼠脑皮层神经元GAP-43阳性表达增多,表达高峰出现在1周后(P<0.05),3周后表达逐渐减少(P>0.05),5周后表达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慢性间断性低氧大鼠脑皮层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呈现时间变化,这可能与缺氧性脑损伤后的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