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女性不同阶段肌少症与平衡、跌倒风险、跌倒恐惧感的关系。方法将196例社区老年女性根据骨密度(双能X线)、肌肉力量(等速肌力)、起立行走试验对肌少症进行分期,分为非肌少症、肌少症前期、肌少症期以及肌少症严重期,使用动静态平衡仪测量压力中心(CoP)摇摆速度及位移,采用简易版和跌倒功效量表修订版评定跌倒风险和跌倒恐惧感。比较不同肌少症分期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肌少症严重期人群比其他分期人群的跌倒风险明显升高(P<0.01),CoP摆动速度及内侧轴位移范围明显高于非肌少症及肌少症前期人群(P<0.05)。跌倒恐惧感在3个肌少症分期人群中也显著高于非肌少症人群(P<0.05)。结论肌少症严重程度与平衡功能、跌倒风险、跌倒恐惧感有关。  相似文献   

2.
张伟伟  黄墩兵  尹梦  廖兴  全俊  奚陈平 《浙江医学》2022,44(20):2194-2199
目的探讨励-协夫曼大运动疗法(LSVT-BIG)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PD)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浙江医院康复治疗中心就诊的PD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LSVT-BIG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rTMS伪刺激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LSVT-BIG组在rTMS伪刺激后进行LSVT-BIG训练,联合组在rTMS治疗后进行LSVT-BIG训练。于训练前和训练4周后,分别采用Tecnobody平衡测试仪评估姿势稳定性以及基于数字视频和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步态参数分析,同时采用活动平衡信心(ABC)量表评估患者活动时维持平衡的信心程度。结果训练前,3组患者睁眼和闭眼状态下运动轨迹面积、运动轨迹周长、稳定极限、ABC量表评分、跨步周期、跨步长和步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后,3组患者睁眼和闭眼状态下运动轨迹面积和运动轨迹周长均低于训练前,稳定极限、ABC量表评分、跨步长和步速均高于训练前,跨步周期均短于训练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睁眼和闭眼状态下运动轨迹面积、运动轨迹周长均低于其他两组,稳定极限、ABC量表评分、跨步长和步速均高于其他两组,跨步周期均短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SVT-BIG组患者睁眼和闭眼状态下运动轨迹面积、运动轨迹周长均低于对照组,稳定极限和ABC量表评分、跨步长和步速均高于对照组,跨步周期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SVT-BIG联合rTMS能有效改善PD患者平衡和步行功能,增强平衡信心,较单一LSVT-BIG训练效果更好,该联合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使用和不使用神经肌肉阻滞药全身麻醉下进行部分骨科手术的优缺点.方法 76例ASAⅠ或Ⅱ级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T组)、对照组(C组)各38例.使用琥珀酰胆碱诱导后,T组只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C组按常规使用阿曲库铵.术中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在30~60之间,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诱导后,切皮时,术后30、60 min和拔管后的BIS值和四个成串刺激比(T4/T1,TOFr),比较两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20 min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及不良反应,术后请外科医师评价肌松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外科肌松评价、术中体动次数、血管活性药使用次数无显著差异;T组插管后各时点TOFr均显著高于C组(P < 0.01),丙泊酚用量多于C组(P < 0.05),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C组(P < 0.05),拔管后BIS值显著高于C组(P < 0.05),术后20 min OAA/S评分明显低于C 组(P < 0.05).结论 无肌松药全身麻醉下进行骨科手术比使用者呼吸恢复早,拔管快,清醒程度好,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静态平衡功能进行分析。方法 纳入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同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30名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一般基线资料及内分泌相关生物化学检验结果,应用PC708型静态平衡仪,分别进行睁眼、闭眼站立于硬平台时的平衡功能测试,比较轨迹图面积、轨迹总长度、单位面积轨迹长及Romberg率。结果 糖尿病组在睁眼站立于硬平台时,轨迹图面积、轨迹总长度及Romberg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在闭眼站立于硬平台时,轨迹图面积、轨迹总长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单位面积轨迹长小于对照组,Romberg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静态平衡功能下降:睁眼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站立位维持静态平衡稳定能力降低;闭眼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站立位维持静态平衡稳定能力及平衡控制能力下降;Romberg率增大,提示糖尿病患者维持站立位静态平衡功能更多依赖视觉代偿。  相似文献   

5.
刘凯  陈英  高照  吕静美  黄奕君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2):1504-1508
背景 跌倒已经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因受伤到医疗机构就诊的老年人中,一半以上是因为跌倒。足底感知训练能够改善平衡功能,可能会对减少跌倒有一定价值。目的 探讨足底感知训练对有跌倒史老年人平衡能力和跌倒风险的影响,以期为减少老年人群跌倒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5月,从海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招募在2018-06-01前6个月中至少经历过1次跌倒的60岁以上老年人。最终选择62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试验组在康复医学科进行足底感知训练,对照组以与试验组相同的方式和时间进行训练,但是不要求区分5个海绵垫的硬度水平。比较两组平衡检测〔干预前后睁眼、闭眼时压力中心(COP)移动路径长度,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结果〕、跌倒风险评估〔跌倒效能量表(FES)得分〕结果。结果 试验组第7、8、9、10天足底感知训练得分均低于第1天(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睁眼时COP移动路径长度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在睁眼时COP移动路径长度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在睁眼时COP移动路径长度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闭眼时COP移动路径长度、TUG结果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时间在睁眼时COP移动路径长度、TUG结果上主效应显著(P<0.05)。对照组、试验组干预后睁眼时COP移动路径长度分别短于本组干预前(P<0.05)。试验组干预前闭眼时COP移动路径长度长于对照组,干预后闭眼时COP移动路径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试验组干预后前闭眼时COP移动路径长度分别短于本组干预前(P<0.05)。试验组干预前、干预后TUG结果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试验组干预后TUG结果分别短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FES得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时间在FES得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试验组干预前FES得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FE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试验组干预后FES得分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结论 足底感知训练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从而减少跌倒。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五行健骨操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60例)与联合治疗组(60例),分别给予基础治疗(钙剂+维生素D)和联合治疗(基础治疗+五行健骨操锻炼),疗程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平衡量表(TUG、BBS)及平衡测试仪(静态平衡仪、动态平衡仪)测试结果的变化。结果:①平衡量表: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TUG、BBS测试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受试者的TUG、BBS测试结果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平衡测试仪: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动态平衡仪各项指标测试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睁眼或闭眼状态下,两组受试者的SI、MLSI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③TUG、BBS测试结果与静、动态平衡仪测定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①五行健骨操可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平衡能力。②TUG、BBS测试结果与静、动态平衡仪测定结果部分相关提示,量表评测与仪器评测结合可更好地反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10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对照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各52例.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BP、DBP、HR的基础值,术毕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JP>0.05).建立气腹后,对照组的SBP、HR均较基础值明显升高,且分别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但建立气腹后观察组的SBP、DBP、HR均较基础值及术毕比较,未见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后10 min 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拔管后5 min(P< 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平衡促进训练方法,并观察其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术后患膝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 ACL 损伤重建术后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12周的术后常规康复训练,术后13周开始。对照组患者采用家庭训练,观察组隔日来我院进行平衡促进训练,术后13、14周进行快速重心转移训练、患肢负重训练、膝关节半屈曲位靠墙下蹲训练、静脉平衡评定训练仪训练,术后14、15周进行靠墙下蹲训练,静态平衡训练由平板过渡到软垫,由睁眼过渡到闭眼,增加折返跑、反向跑、侧方跑等训练。在术后12周及16周末时,采用 PC7012静态平衡功能评定训练系统进行静脉平衡功能评价。采用双极表面电极电刺激髌韧带,记录股内侧肌电图(EMG)。结果治疗16周后,闭眼状态下观察组覆盖90%椭圆区域面积为(408.8±20.0),LFS 指数为(6.4±1.7),对照组分别为(435.5±20.1)mm^2,(11.3±1.3),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12周后的睁眼状态和闭眼状态及第16周睁眼状态下,两组患者覆盖90%椭圆区域面积及 LFS 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2周末时 EMG 无显著差异,在术后第16周末时观察组股内侧肌 EMG 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 ACL 损伤重建术后患者在采用一般康复训练的同时配合平衡促进训练,可明显改善和恢复患者膝关节的本体感觉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国社区老年人肌少症和认知功能受损现状,探究肌少症与认知功能受损发生的风险关联。方法 共纳入四川省成都市60岁以上老年人915例,分为2组,其中肌少症组71例(男性42例,女性29例),平均74.49岁;非肌少症组844例(男性422例,女性422例),平均68.27岁。比较肌少症与非肌少症老年人之间在社会例口学、体质量指数(BMI)、生活方式、慢性疾病患病情况等方面的差异;利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探索肌少症与认知功能受损的相关性,分析肌少症与认知功能受损发生的风险关联。结果 总体上,肌少症老年人年龄高于非肌少症老年人,BMI偏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得分更低,且经过性别分层后,这种差异仍然存在(P<0.05)。肌少症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患病率高于非肌少症老年人(P<0.05),但经过性别分层后发现,男性肌少症老年人与非肌少症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少症组内,吸烟、简易智能状态检查得分、认知功能受损患病率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肌少症组内这种差异仍然存在(P<0.05)。控制混杂因素〔性别、年龄、BMI、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吸烟和户外运动时间)、用药情况、抑郁、慢性病〕后,肌少症与认知功能障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2.63,95%可信区间CI):1.33~5.21,P=0.005〕。经过性别分层后,女性中,肌少症与认知功能受损的相关性仍存在OR=2.59,95%CI:1.15~5.85,P=0.022),男性中,肌少症与认知功能受损不再具有相关性(P=0.303)。结论 肌少症可能会增加患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女性肌少症患者应尤其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肌少症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01月-2021年06月经过温州市中心医院确诊为PD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14年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小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制定的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肌少症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UPDRS Ⅲ、Berg平衡量表、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d-up-go test,TUG)、活动平衡信心量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肌少症组握力、步速、RASM上更低(P<0.05);跌倒次数、UPDRS Ⅲ、Berg评分、TUG时长均显著增加(P<0.05)。肌少症组在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 scale,ABC)总分、ABC-2、ABC-3、ABC-5、ABC-6、ABC-7、ABC-8、ABC-9、ABC-11、ABC-14、ABC-15、ABC-16表现较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本研究发现女性肌少症患者ABC-2、ABC-3、ABC-8、ABC-9、ABC-11、ABC-13、ABC-14、ABC-15、ABC-16、总分指标得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少症对PD平衡功能影响明显,增加患者跌倒风险。  相似文献   

11.
董晓琼  吴月峰  张芳  范虹  朱童  许夏彬 《浙江医学》2020,42(14):1515-1519
目的观察步行支持带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57例患者随机分为步行支持带组(20例)、踝足矫形器(AFO)组(19例)和常规治疗组(18例)。3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后偏瘫的常规康复治疗,步行支持带组患者联用步行支持带治疗,AFO组患者加用踝足矫形器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只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前、4周后采用表面肌电测试和下肢简化FMA-LE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定3组患者的足背伸时胫骨前肌平均肌电值(AEMG)值和下肢运动功能。结果(1)治疗后3组患者的患侧足背伸时胫骨前肌AEMG及健、患侧足背伸时胫骨前肌AEMG比值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患侧足背伸时胫骨前肌AEMG值及健、患侧足背伸时胫骨前肌AEMG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步行支持带组患者的患侧足背伸时胫骨前肌AEMG值与常规治疗组、AFO组相比均明显增加(均P<0.05),健、患侧足背伸时胫骨前肌AEMG比值与常规治疗组、AFO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2)治疗后3组患者的FMA-LE评分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FMA-LE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步行支持带组、AFO组患者的FMA-LE评分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步行支持带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同时较AFO可更好地促进胫骨前肌的激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肌少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亚群、C-反应蛋白(CRP),并探讨其在肌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20例老年患者,其中肌少症患者48例,非肌少症72例,分别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和CRP。结果:肌少症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6.7±0.9)×109/L,非肌少症组为(5.5±0.8)×109/L;肌少症组血NK细胞(CD3-CD56+)为(30.4±6.6)%,非肌少症组为(25.4±7.2)%;肌少症组血CRP为(6.3±1.2)mg/L,非肌少症组为(3.8±0.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外周血总淋巴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NK样细胞(CD3+CD56+)、记忆T细胞(CD4+CD45RO+)、初始T细胞(CD4+CD45RA+)、双阴T淋巴细胞(CD3+CD4-CD8-)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少症患者组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NK细胞、CRP均高于非肌少症组,提示肌少症组患者可能存在机体微炎症和固有免疫反应过强。  相似文献   

13.
【摘 要】目的 观察中药合用功能训练治疗帕金森病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原常规西药加功能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治疗。采用平衡仪对平衡功能进行评定,观察治疗前后平衡测试指标:轨迹长(WL)、外周面积(CIRCU A)和罗姆伯格(Romberg)率,平衡测试指标越高提示平衡功能越差。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睁眼的轨迹长、外周面积分别为(1593±491)mm、(463±183)mm2,闭眼的轨迹长、外周面积分别为(2604±620)mm、(572±193)mm2,Romberg率为(1.21±0.52),治疗后各项平衡测试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睁眼的轨迹长、外周面积分别为(1740±474)mm、(497±21)mm2,闭眼的轨迹长、外周面积分别为(2730±572)mm、(605±257)mm2,Romberg率为(1.27±0.54),对照组治疗后平衡测试指标明显高于治疗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结合西药及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且优于单纯的西医药加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4.
夏婉  黄雄昂  刘晓林 《浙江医学》2020,42(8):828-832
目的研究生物肌电反馈肌肉强化治疗对高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下肢肌肉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高龄T2DM患者77例,随机分为反馈强化治疗组(26例)、单纯抗阻组(27例)、常规治疗组(24例)3组。反馈强化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生物肌电反馈肌肉强化治疗;单纯抗阻组给予常规治疗+弹力带抗阻训练;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检测并分析比较3组患者治疗开始前(T0)及治疗4周(T4)、8周(T8)、12周(T12)后对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IRI、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峰力矩值(PT)、双下肢骨骼肌质量、6m步行速度、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与T0时比较,反馈强化组及单纯抗阻组T8、T12时空腹血糖及IRI值均明显降低,T12时该两组HbA1C值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单纯抗阻组比较,反馈强化组T12时空腹血糖及HbA1c值明显降低、T8时IRI值明显降低(均P<0.05)。3组患者T8、T12时PT值、双下肢骨骼肌质量、6m步行速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反馈强化组及单纯抗阻组T8、T12时PT值、双下肢骨骼肌质量及6m步行速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均P<0.05)。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个时间点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物肌电反馈肌肉强化治疗可以改善高龄T2DM患者的血糖指标和下肢肌肉能力,预防和延缓T2DM肌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视觉反馈下本体感觉训练对早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医院收治的TKA后15d内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反馈组30例、无反馈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3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反馈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视觉反馈下本体感觉训练,无反馈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无视觉反馈下本体感觉训练。训练前、训练2、4周后分别测定3组患者的平均摆动数值、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运动轨迹面积和运动轨迹周长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训练前,3组患者平均摆动数值、BBS评分、运动轨迹面积和运动轨迹周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2周后,反馈组平均摆动数值、BBS评分、运动轨迹面积和运动轨迹周长均优于无反馈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反馈组和无反馈组上述指标均优于训练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4周后,反馈组平均摆动数值、BBS评分、运动轨迹面积和运动轨迹周长均优于无反馈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反馈组、无反馈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均优于训练前和训练2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视觉反馈下本体感觉训练能有效提高TKA后患者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6.
毛卫亮  潘学文 《浙江医学》2021,43(14):1568-1571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减轻全麻下鼻内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0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方案,并予以常规监护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BIS监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前后血皮质醇、血管紧张素II、围术期血褪黑素水平、苏醒期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补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皮质醇、血管紧张素II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毕两组患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II水平均升高(均P<0.05),拔管后较术毕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术毕、拔管后3h皮质醇、血管紧张素II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褪黑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h两组患者褪黑素水平较术毕时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毕、拔管后1h褪黑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SAS评分较睁眼时均升高(均P<0.05),拔管后30minSAS评分较拔管时均降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睁眼时、拔管时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BIS监测能有效减轻全麻下鼻内镜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可能与减少对褪黑素分泌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观察高原地区老年人群维生素D3水平与骨骼肌减少症(肌少症 Sarcopenia)发病的相关性及活性维生素D3(骨化三醇 Calcitriol,Cal )干预下肌少症相关因素的变化,并观察Cal是否能够改善肌肉功能.方法 收集肌少症病例120例,正常对照组(Con)90例;肌少症组(Sar)给予Cal不同剂量口服干预治疗24周(低剂量组60例,0.25 μg/d;高剂量组60例,0.25 μg /次,2次/d).干预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1,25-二羟活性维生素D3(1,25-(OH)2D3)及炎性因子TNF-α、IL-6、IL-10、hs-CRP水平,计算HOMA-IR指数、BMI、ASMI,测量步速、握力,观察1,25-(OH)2D3水平与肌少症的相关性,Cal干预前后以上指标的变化,口服Cal是否对肌少症有益及安全性.结果 干预前各组与Con组比较1,25-(OH)2D3水平、IL-10、ASMI、步速、握力均明显降低(P<0.01);HOMA-IR、IL-6、TNF-α、hs-CRP明显升高(P<0.01);给予Cal干预治疗后1,25-(OH)2D3水平、IL-10升高,步速及握力明显改善(P<0.05);HOMA-IR、IL-6、TNF-α、hs-CRP明显下降(P<0.05),且随剂量增加效果更加明显,但ASMI无明显变化.BMI各组均无明显变化.Cal干预前后肝肾功能、血钙、血磷无明显变化.结论 肌少症的发病与1,25-(OH)2D3水平降低有关;Cal可以降低炎性因子IL-6、TNF-α、hs-CRP,升高IL-10,有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Cal可改善肌肉功能及肌力; Cal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对肌少症的诊治无意义;Cal口服0.5 μg/d 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联合物理因子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40例TM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物理因子治疗(包括超声波和经皮神经电刺激),研究组采用运动疗法[包括关节松动、肌肉强化运动(抗阻训练)、协调运动和筋膜松解]联合物理因子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最大张口距离、咬肌的静息和收缩时的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MS)、下颌功能限制量表(JFLS)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张口距离、JFL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侧咬肌静息RMS值也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研究组患侧咬肌收缩时RM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的患侧咬肌收缩时RM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物理因子治疗TMD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肌少症患者不同脂肪因子水平与腹部脂肪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连续性纳入2019-05/2020-11月于作者医院就诊治疗的36例糖尿病肌少症患者为肌少症组.另纳入40例年龄和性别相符的糖尿病非肌少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计算步速,检测握力和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检测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VAS)、脂联素(adiponectin,APN)和网膜素1浓度.通过超声检测内脏脂肪组织(visceral adipose tissue,VAT)和皮下脂肪组织(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SAT),评价腹部脂肪情况.结果 肌少症组患者步速、握力和ASM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肌少症组患者血清VA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3.68±1.21 vs.7.87±2.25 ng/ml,t=13.64,P=0.000),而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8.54±3.85 vs.14.88±6.92 ng/ml,t=4.803,P=0.000).肌少症组患者VAT、SA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或0.01).相关性分析提示,APN 和糖尿病病程(r=0.426,P=0.000)、ASMI(r=0.480,P=0.000)、VAT(r=0.453,P=0.000)呈明显正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提示,APN对于糖尿病肌少症的预警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765,cut-off为5.2 ng/ml,敏感性为81.33%,特异性为76.31%].结论 糖尿病肌少症患者血清脂肪因子水平代谢异常,VAS明显升高,APN明显下降;腹部脂肪分布异常,VAT、SAT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低位气管切开术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216例需机械通气的ICU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低位气管切开术(low tracheotomy,LT)组(Ⅰ组)及常规气管切开术(surgical tracheostomy,ST)组(Ⅱ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多种并发症发生率和拔管后愈合时间.结果 Ⅰ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ST组(P<0.05);Ⅰ组的皮下气肿、切口出血、切口感染、脱管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Ⅱ组(P<0.05);两组术中低氧血症、术后拔管困难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低位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安全、快速、创伤少、并发症少的气管切开方式,特别适合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床边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