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伟伟  黄墩兵  尹梦  廖兴  全俊  奚陈平 《浙江医学》2022,44(20):2194-2199
目的探讨励-协夫曼大运动疗法(LSVT-BIG)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PD)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浙江医院康复治疗中心就诊的PD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LSVT-BIG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rTMS伪刺激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LSVT-BIG组在rTMS伪刺激后进行LSVT-BIG训练,联合组在rTMS治疗后进行LSVT-BIG训练。于训练前和训练4周后,分别采用Tecnobody平衡测试仪评估姿势稳定性以及基于数字视频和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步态参数分析,同时采用活动平衡信心(ABC)量表评估患者活动时维持平衡的信心程度。结果训练前,3组患者睁眼和闭眼状态下运动轨迹面积、运动轨迹周长、稳定极限、ABC量表评分、跨步周期、跨步长和步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后,3组患者睁眼和闭眼状态下运动轨迹面积和运动轨迹周长均低于训练前,稳定极限、ABC量表评分、跨步长和步速均高于训练前,跨步周期均短于训练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睁眼和闭眼状态下运动轨迹面积、运动轨迹周长均低于其他两组,稳定极限、ABC量表评分、跨步长和步速均高于其他两组,跨步周期均短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SVT-BIG组患者睁眼和闭眼状态下运动轨迹面积、运动轨迹周长均低于对照组,稳定极限和ABC量表评分、跨步长和步速均高于对照组,跨步周期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SVT-BIG联合rTMS能有效改善PD患者平衡和步行功能,增强平衡信心,较单一LSVT-BIG训练效果更好,该联合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既往也称非典型分枝杆菌,是分枝杆菌属中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分枝杆菌。自美国胸科协会1990年首次发布指南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对NTM的重视和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的进步,截至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90余种NTM,它们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环境中,如土壤、江河湖泊、社区及医院的供水系统等[1]。根据NTM在培养基中形成菌落所需时间,可将其分为快速生长型分枝杆菌(RGM,形成菌落时间小于7 d)和缓慢生长型分枝杆菌(SGM,形成菌落时间大于7 d,甚至可达12周),这一分类与临床诊疗息息相关[2]。人体感染最常见的NTM亚种,在RGM中主要是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MABC)、龟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等,在SGM中主要是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堪萨斯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蟾分枝杆菌等[3-4]。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重叠的治疗,以益生菌和胃肠动力剂为主;精神心理和行为疗法具有协同作用,能增加胃肠动力,改善患者症状;中药治疗强调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针刺和物理疗法是有效的非药物疗法,综合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19,他引:14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胃癌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Hp感染后胃癌发生率增加4倍~9倍,且60%胃癌患者有Hp感染.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正式将Hp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感染、环境因素、营养状况、饮食和遗传等.目前认为Hp感染为胃癌发生的始发因素,而综合因素决定了胃癌的最后形成.一般认为Hp本身没有毒性,因此并不直接引起人体细胞DNA突变,其确切作用环节及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本文就Hp感染与…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蛋白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构建能稳定表达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蛋白的哺乳动物细胞系 ,以便对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蛋白的抗原性及其他功能作进一步研究。方法 :通过PCR扩增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 ,将其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中 ,用脂质体包裹后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 ,通过G4 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系 ,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epG2中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蛋白的表达。结果 :克隆的基因全长 5 94bp ,并经测序和重组质粒双酶切证实为所需目的基因 ;经间接免疫荧光验证实转染了目的基因的HepG2细胞中有丙型肝炎核心区蛋白的表达。结论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蛋白能在HepG2细胞中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精神应激与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用微型探头γ心功能仪对10例正常人及30例冠心病(CAD)患者进行精神应激试验及运动踏车试验,结果正常对照组于精神负荷状态下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安静时58.2%±9.8%,增至63.8%±6.1%(P〈0.01),运动试验LVEF增至68.2%±12.9%(P〈0.01),而CAD组中28例患者精神应激状态下LVEF比对照组降低12.9%±5.4%,持续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EMGBF)疗法对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踝外翻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FAI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肌力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sEMGBF治疗。在康复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通过等速肌力测试评估患者的患侧踝关节腓侧肌群肌力和关节稳定性同时采用Pro-Kin 254评估其姿势稳定性。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在60°/s和120°/s角速度下,踝外翻PT值和E/I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在60°/s和120°/s角速度下踝外翻峰值力矩和E/I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运动长度、运动椭圆面积、总偏移指数和ATE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运动长度、运动椭圆面积、总偏移指数和ATE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sEMGBF治疗可提高FAI患者患侧踝关节腓侧肌群肌力和关节稳定性,进而改善FAI患者姿势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B型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的变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等3种临床类型的患者血清226份,采用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HBV DNA,选取上述3种类型各50例B基因型患者,采用熔点曲线方法进行BCP区的变异检测.结果 226例患者中B基因型210例(92.9%),C基因型16例(7.1%);150例不同病情的B基因型患者中,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熔点曲线平均波峰数量多于慢性HBV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V携带者与慢性乙型肝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基因型患者BCP区变异与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的关系,病情重者准种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 (HCV C)蛋白对肝癌细胞HepG2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首先运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有HCV C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 ,然后利用脂质体介导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pG2 ,经G4 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HepG2细胞 (HCV C转染HepG2细胞 ) ,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RT 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证实其中有HCV C蛋白表达。然后进行如下实验 :( 1)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 (MTT)法检测HCV C转染HepG2细胞、空白质粒转染HepG2细胞和未转染HepG2细胞的生长增殖率 ;经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 3组细胞的细胞周期 ;( 2 )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 3)经端粒重复扩增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TRAP ELISA)法检测上述 3组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结果  ( 1)HCV C转染HepG2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空白质粒转染HepG2和未转染HepG2细胞增殖率 ;HCV C转染HepG2细胞S期所占百分率高于未转染HepG2细胞S期所占百分率 ;( 2 )HCV C转染HepG2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无HCV C转染细胞凋亡率 ;( 3)上述 3组细胞端粒酶活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 1)HCV C蛋白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 2 )HCV C蛋白促进HepG2从G0 /1期进入S期 ,从而可能促进细胞生长增殖 ,抑制细胞凋亡 ;( 3)HCV  相似文献   
10.
结核病患者化疗转归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涂阳TB患治疗转归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结核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整群抽样研究方法,抽取接受督导治疗的183例涂阳TB患,采取回顾性询问及录病案信息相结合的方法,对可能影响患转归的5个方面的45个有关因素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患的一般情况、既往史、症状和体征、化疗情况及生活习惯等,并运用Logitic回归分析方法,筛查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患的咯血症状、不规则化疗用药及吸烟指数等3个因素最终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强化督导化疗,减少不规则用药情况,及时控制咯血症状及在患中大力开展禁烟宣教工作,对患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