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所(简称文献所)成立于1985年12月,下辖两个教研室,覆盖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文献学和中医各家学说4个三级学科和中医文献数字化研究室,构成了体系完整的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体系,承担相应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中医文化研究中心”为辽宁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医史教育博物馆”为辽宁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科普基地。  相似文献   

2.
医史文献是晋升中医境界的入门学问,其研究范畴主要是古籍。医史侧重于从时间维度来认识古籍内容的纵向传承演变脉络与规律,文献则注重从空间维度来认识古籍内容的横向时代价值。欲求古籍内容的科学诠释,应当从医史与文献两个维度进行研究。医史文献在中医学术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承前启后的载道作用;从研习中医的角度而言,医史文献学也始终具有登堂入室的传道作用。  相似文献   

3.
方剂学发展史作为中国医学史中专题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方剂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有着深远的影响。其研究思路主要是以现存各历史时期的中医文献资料为素材,并运用中医医史文献学研究方法就方剂学发展脉络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探讨。中医医史文献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医医史文献学研究方法的简述,并结合方剂学发展史与中医医史文献学的关系,对如何运用中国医学史和中医文献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剂学发展史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就现代方剂学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4.
于2007年12月下旬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召开的全国首届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建设研讨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承办。会议围绕医史文献学科建设相关议题进行了专题发言与研讨,与会代表对医史文献学科有关议题达成共识。通过归纳、凝练,形成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建设建议书,拟提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教育部相关领导。建议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5.
论出土医学文献的整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土医学文献包括涉医甲骨、金石、简牍、缣帛、敦煌西域医学卷子、黑水城医学册叶等。这些文献具有时间跨度长,载体种类多,内容涉及广,学术价值大,阅读研究难等特点。对其进行系统地整理研究,可探寻传世古医籍源头,梳理中医经典脉络;发掘古代医学的成就,充实、改写中国医学史;可据以校勘传世古医籍,匡正千年之讹,破释千古之谜。这项工作应成为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出土医学文献整理研究历史、现状及原因作简要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医文献研究所始建于1985年,为全国高校建立最早的中医文献研究所之一,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所属专门科研机构。其前身为1976年设立的中医文献研究室。现设有三个研究室/三个教研室(中医文献学教研室、医学信息学教研室、中医药信息工程学教研室)和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海外中医药信息研究与交流中心。是中医医史文献学博士点、硕士点,也是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覆盖学科。学科建设中医文献研究所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建设的依托单位。中医文献学科1982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高校第一个中医文献学…  相似文献   

7.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文献分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中医药文献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3年 10月 2 7~ 2 9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本届会议以加强促进古今中医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深入探讨中医药文献研究与临床各科病证诊疗相结合为主题。参加本届会议的代表共 5 6人 ,收到学术论文 76篇 ,其中中医理论文献研究 2 7篇、中医临床文献研究 2 1篇、医史研究 7篇、训诂学研究 4篇、临床经验介绍 17篇 ,均已编入《医学求真集览》一书 ,由中医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会议特别邀请 8名中医药文献学专家学者重点报告了中医药文献学科研究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包括…  相似文献   

8.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4):F0004-F0004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和深厚的学术底蕴。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校中医各家学说、中国医学史、医古文、中医文献等专业经过有效整合,组建成新的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科研实力大大增强,科研水平明显提高,于2005年6月入选上海市第二期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9.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承办的“首届全国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建设研讨会”,于2007年12月23-26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专家有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主任委员高文铸、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副主任刘平、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温长路、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马继兴、  相似文献   

10.
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文献学和中医各家学说是构成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四门主干课程,其内容具有浓重的人文色彩,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践教学非常必要。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有4种:社会调查法、专题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情景融入法。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文献是中医学知识传承的主要载体,承载和传递着中医学长久以来积累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傅山在山西地方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众多的傅山研究者。建设有特色的傅山医学文献数据库是必要的,可实现对傅山医学文献资源的保护,为傅山医学文献资源的继续研究与挖掘提供数据,完善地方中医药信息化平台建设,促进傅山文化的对外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中医学领域的应用,医学研究者可依托前沿科技,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从繁杂的古籍医案、医疗信息、医疗经验等进行知识获取研究。本文结合中医药数据化现状,综述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肝系病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3.
研究《太平御览》中医内科疾病的病名、病因及治疗。全书共计31种中医内科疾病,内容主要见于疾病部、药部及方术部。病因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起居不节、先天因素及其他因素。治法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其内科疾病资料有百家共鸣、不成体系的缺点,但在研究古代医学文献、丰富医学理论、拓展治疗思路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就藏医古文献中有关月经、受孕过程、胚胎发育及孕产期卫生四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并与中医有关内容进行了适当比较,指出:藏汉医学对妊娠生理及胚胎的认识有一些共同点,但在月经产生的机理、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与认识方面,藏医似乎更具特色。藏医不但用文字详细记载胎儿在38周逐周的发育形状,而且用彩色图谱的形式,生动描绘出人体胚胎发育所经历的鱼→龟→猪三个阶段。这是中医所没有的。藏医对妊娠生理及胚胎发育有其独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中医药信息学学科诞生及其理论基础,从中医古籍数字化工程、中医药科学数据共建共享工程、中医药信息标准化工程以及中医药知识工程4方面阐述中医药信息工程技术领域研究进展,从中医临床信息学方向、中药信息学方向、计算针灸学方向、中医药情报学方向4方面论述中医药信息应用科学领域研究进展,阐释中医药信息学教育发展历程、学科发展现状以及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分类,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近代医史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综述评价了近代中医史发展历程。认为近代是中国医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中医沿着自《内经》以来建立的理论体系继续前进并取得一定成就。如提出中西汇通及中医科学化的口号,组织学会,出版刊物,创办学校,进行抗争,这是近代中医史有别于古代中医史的地方,为近百年来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本文梳理中医药信息学研究在中医临床数据挖掘与利用、中医智能诊疗装备研究、中药信息研究、基于中医古今文献信息的学科知识服务、基于大数据的中医药评价研究等方向的热点应用,为研究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医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笔者探讨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模式与发展思考。回顾其发展过程表明,我国中医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结合当今的中医教育现状,提出中医研究生培养教育必须注重传统中医理论知识、中医临床技能和现代医药知识及科研技术三个方面的培养,以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使中医研究生成为具有坚实的中西医药专业知识和实际创造能力的高级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9.
先秦两汉时期,在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天人合一整体观的指导下,结合早期的解剖知识及日渐积累的临床经验,逐步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框架,从而初步建立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就痹病而言,在基础理论方面,对痹病病因病机有了创新性认识,强调外因责之于风寒湿三气杂至,内因责之于营卫失调。在痹病脉象理论的阐述方面,提出五脏之痹脉象各异,以人迎寸口脉诊详辨痛痹,以太谿脉诊决阴痹生死,并且确立了营卫气血在痹病发生中的地位。尤其在痹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方药等方面发挥甚多,创新了痹病的的外治方法,初步形成了理法方药四位一体的中医痹病诊疗体系,对后世诊治痹症具有引领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