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笔者分类统计分析 2 0 0 0年 3月~ 2 0 0 2年 6月福州市病理读片会资料 ,重点讨论分析少见病例中几例易误诊病历的病理诊断 ,以期提高对罕见、疑难病例的病理诊断水平。1 分类统计分析 [1 ]在上述期限内 ,福州市八所“三甲”、“二甲”医院共选送病理读片资料 10 5例 ,其中福建医科大学病理解剖学教研室及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协和医院 4 9例 ,省立医院及省肿瘤医院 4 3例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19例。所选送的病理读片资料以例数多少为序 ,依次有软组织、淋巴结、中枢神经系统 ;食管、胃、肠、肝 ;上呼吸道及耳、骨及关节、女性生殖系统 ;腹、盆腔及腹膜后 ;皮肤、肺及胸膜、乳腺、泌尿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甲状腺 ;纵隔、眼部等器官的 2 2个部位。前三位选送病例共 37例占 35 .2 % (37/10 5 ) ,是病理诊断难点中的难点。 10 5例中 ,肿瘤性病变 10 0例 ,非肿瘤性病变 5例 ,前者中恶性肿瘤 84例 ,交界性肿瘤 7例 ,良性肿瘤 9例。经苏木精 -伊红染色在第一位诊断意见中取得共识者 90例 ,占 85 .7% ,经免疫组织化学做出诊断者14例 ,远程会诊意见不一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腹膜后肿瘤是相对少见的肿瘤类型,本研究拟探讨腹膜后肿瘤的疾病谱、病理特点,总结腹膜后肿瘤的诊治经验、影响预后的因素及治疗前景。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21年12月长海医院收治的1050例诊断为“腹膜后占位/肿瘤”的患者的病理信息,分析各类肿瘤占比,并对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结果 共纳入1050例病理标本,间叶来源肿瘤418例(39.81%),其中恶性肿瘤348例(33.14%),良性肿瘤70例(6.67%);神经源性肿瘤219例(20.86%),其中恶性肿瘤20例(1.90%),良性肿瘤199例(18.95%);淋巴造血组织来源肿瘤127例(12.10%),其中恶性肿瘤88例(8.38%),良性肿瘤39例(3.71%);未知来源恶性肿瘤42例(4.00%);转移性肿瘤244例(23.24%)。在间叶来源肿瘤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几种类型分别是:脂肪肉瘤(178例,16.95%)、平滑肌肉瘤(54,5.14%)等。结论 在腹膜后肿瘤中,间叶源性肿瘤最为常见,同时存在较高比例的神经源性肿瘤、淋巴造血系统来源肿瘤、转移性肿瘤,由于不同类型的肿瘤治疗方法差异很大,需要在临床鉴别诊断时充分考虑其可能性。本分析对进行腹膜后肿瘤诊疗的其他单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际血液学家及血液病理学家提出的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法,已成为国际上一种新的分类标准[1]。本文将根据WHO分类髓系肿瘤中的骨髓增生性疾病(MP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MPD)这两类克隆性干细胞疾病206例病例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19  相似文献   

4.
百色地区3850例恶性肿瘤统计分析及其15年间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广西百色地区 3 85 0例恶性肿瘤的资料 ,其组织学类型以上皮性肿瘤多见 ,依次为淋巴造血组织肿瘤、间叶组织肿瘤、神经组织肿瘤。主要恶性肿瘤以胃癌最多 ,95 2例 ,占 2 4.73 % ;其次为鼻咽癌 ,462例 ,占 12 .0 0 % ;第三位为乳腺癌 ,3 2 3例 ,占 8.3 9% ,发病高峰年龄为 40岁~。发病数随增龄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5.
李涛  白东莉  李海  杜勇  杨力  杨银学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11):1126-1129,1237
目的探讨染色放大内镜下观察大肠黏膜腺管开口分型对诊治大肠息肉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行常规肠镜检查发现的73例息肉样病变中,给予0.2%的靛胭脂染色,结合放大技术观察息肉表面黏膜腺管开口形态,在工藤分型法基础上增加了混合型,Ⅰ、Ⅱ型为非瘤性息肉,ⅢS、ⅢL、Ⅳ及混合型为腺瘤性息肉,V型为癌变,比较息肉腺管开口形态与组织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检出的73枚大肠息肉病变中,病理诊断非肿瘤性息肉共22枚,内镜下非肿瘤性腺管形态(Ⅰ~Ⅱ型)占86.4%(19/22),肿瘤性腺管形态(ⅢL及混合型)占13.6%(3/22);病理诊断肿瘤性息肉共39枚,内镜下非肿瘤性腺管形态(Ⅰ型)占2.6%(1/39),肿瘤性腺管形态(ⅢL、ⅢS、Ⅳ、混合型)占97.4%(38/39);病理诊断腺癌12枚,都无一例外的呈Ⅴ开口。诊断非肿瘤性(Ⅰ~Ⅱ型)和肿瘤性(Ⅲ~Ⅴ型)息肉病变的病理符合率达94.5%(69/73);诊断非肿瘤性息肉诊敏感性达86.4%,特异性达95.0%;诊断肿瘤性息肉的敏感性达98.0%,特异性达94.3%。结论大肠腺管开口对判断大肠息肉病变性质有较高的病理符合率,并能有效的鉴别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有助于在检查过程中及时的选择处理大肠息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例原发于子宫体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3例原发于子宫体NHL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肿瘤细胞,按最新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进行组织学分型,并与子宫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3个病例均以异常阴道排液或出血为首发症状就诊,临床及病理都误诊为子宫常见疾病.子宫标本组织病理显示:病例1肿瘤细胞表达CD3、CD56及TiA-1等抗原,且EBV病毒表达阳性,支持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病例2和病例3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特异抗原标记CD20等,肿瘤细胞体积为淋巴细胞的3倍,增殖指数高,支持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结论 3例病例镜下肿瘤细胞似淋巴细胞样,弥漫浸润子宫内膜及肌壁间,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等难以鉴别,需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确诊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①该组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是非霍奇金淋巴瘤(100例,47.6%),其次为炎性假瘤(45例,21.4%)和良性淋巴上皮病变(Mikuliczs 病,41例,19.5%)。②该组病变部分类型在发病年龄和性别上有特点,组织病理学上的表现有交叉。③该部位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为结外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 B 细胞淋巴瘤(74例),眼附属器的结外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 B 细胞淋巴瘤有其不同于其他解剖部位的该肿瘤的特点。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该部位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⑤眼附属器的 IgG4相关性疾病(10例)的诊断和临床病理表现有其独有的特征。结论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在发病年龄、性别等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类型上都具有明显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掌握这些对临床病理诊断将提供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IP30/CC3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和69例鼻咽癌组织中TIP30/CC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临床、病理相关指标的联系. 结果:TIP30/CC3蛋白在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的阳性表达率66. 7%,高于鼻咽癌组织中的43. 5%(P<0. 01). 鼻咽癌组织中TIP30/CC3 蛋白表达率在患者的T分期、病理类型、年龄、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有淋巴结转移组(N2)表达率31. 0%,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N0)的72. 2%(P<0. 05). 结论:TIP30/CC3蛋白在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中表现为高表达,在鼻咽癌组织中为低表达,并且鼻咽部淋巴结转移与鼻咽癌组织中的低表达有关,提示TIP30/CC3可能是与鼻咽癌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相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肿瘤性肠梗阻的价值。方法收集50例经手术证实的肿瘤性肠梗阻病例CT资料,采用MPR(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技术对CT原始数据进行冠、矢状位的图像重建,并分析其表现。与临床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64排CT对本研究中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率100%(50/50),对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50/5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48/50)。结论 MSCT MPR技术是术前无创性诊断肿瘤性肠梗阻的重要方法,对引起梗阻的肿瘤的定位、定性准确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肿瘤,按病理形态学特征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组织学可见淋巴细胞和(或)组织细胞的肿瘤性增生。但该病有时会被误诊,现将我院误诊的1例该病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4):116-118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原发性腹膜后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6月50例原发性腹膜后占位性病变患者应用螺旋CT的定性、定位诊断准确率。结果(1)病理诊断:良性20例,恶性30例,主要类型来源:间叶组织来源(n=28)、神经组织来源(n=14)、淋巴组织来源(n=5)、生殖细胞来源(n=3);(2)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平滑肌瘤、脂肪瘤、淋巴组织瘤、脊神经鞘细胞瘤、神经节细胞瘤、副神经节细胞瘤、淋巴瘤、生殖细胞瘤、粒细胞瘤等类型,经CT扫查,除生殖细胞瘤边界不清楚外,其他类型肿瘤边界均清楚;平滑肌瘤、脂肪瘤及脊神经鞘细胞瘤均分别有1例为量变,平滑肌瘤、脂肪瘤及淋巴组织瘤钙化/骨化例数分别为2例、1例及2例,平滑肌瘤、脂肪瘤及淋巴组织瘤坏死例数分别为4例、3例及2例;(3)50例患者中,螺旋CT定位准确例数为41例,定位准确率为82.00%(41/50);定性准确例数为32例,定性准确率为64.00%(32/50)。结论螺旋CT在原发性腹膜后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在对疾病的定性与定位诊断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在胸腹水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114例胸腹水标本,比较液基细胞学和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细胞化学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对可疑阳性和阳性的病例做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进一步判断细胞的良恶性及组织来源.结果 114例胸腹水标本中,液基细胞学诊断阳性36例(31.58%),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细胞化学诊断阳性55例(4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5例恶性胸腹水,胸水45例,腹水10例;胸水中肺腺癌32例,小细胞肺癌3例,乳腺癌4例,子宫内膜癌1例,淋巴造血系统肿瘤1例,来源不明4例;腹水中卵巢癌2例,消化系统肿瘤1例,子宫内膜癌1例,淋巴造血系统肿瘤1例,来源不明5例.结论 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细胞化学可以明显提高胸腹水阳性检出率,并帮助判断组织来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磷酸化AKT(p-AKT)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NSCLC组织和35例非肿瘤性肺组织标本中p-AKT蛋白和PCNA的表达,分析p-AKT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非肿瘤性肺组织中p-AKT蛋白不表达,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8%(63/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KT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及鳞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仅在高中分化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5.0%(19/20))高于低分化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0.0%(8/16),P<0.05).在NSCLC和非肿瘤性肺组织中,PCNA标记指数分别为(52.45±26.14)%和(9.57±2.20)%,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中p-AKT蛋白的表达与PCNA呈正相关(r=0.376,P<0.05).结论:在NSCLC中存在AKT的活化,p-AKT的表达与肿瘤的高增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黄子荣 《重庆医学》2012,41(1):77-79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探讨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临床手术、经皮穿刺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螺旋CT影像资料,结合病理检查结果探讨各类肿瘤影像学特点。其中5例平扫,22例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27例中来源于间叶组织14例,12例为恶性;神经组织3例,1例为恶性;生殖细胞源性肿瘤8例,1例为恶性;淋巴组织2例均为恶性。CT定位正确24例(88.9%),定性正确17例(62.96%)。结论 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有较好的定位判断,并能在定性上显示和解释部分肿瘤特征。  相似文献   

15.
图片说明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壁间质非上皮性非淋巴造血组织非平滑肌及非一般血管脂肪组织的间叶性肿瘤之一。在胃肠道间叶性肿瘤中GIST最多见,既往胃肠道诊断为平滑肌瘤及平滑肌肉瘤的肿瘤绝大多数实为GIS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间叶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2000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20例胃间叶肿瘤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胃间叶肿瘤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腹部肿块、腹痛和消化道出血3大症状最常见.肿瘤位于胃窦部12例,位于胃体及贲门部8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切除,行肿瘤单纯切除12例(60.0%),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4例(20.0%),行胃近端大部切除术4例(20.0%),切除率为100%.病理确诊胃间质瘤18例,胃平滑肌源性肿瘤2例.术后随访14~90个月,平均56.5个月,死亡4例.术后辅以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5例,其中2例带瘤生存.结论 胃间质瘤治疗以外科手术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为主,根据肿瘤部位、大小及病理结果选择不同术式,不需行淋巴结清扫,术中保证肿瘤的完整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不明原因发热(FUO)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因构成特点和诊断难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013年8月住院且符合FUO诊断标准的恶性肿瘤患者31例。男20例,女11例,平均年龄(55.5±16.0)岁。结果 31例患者中,淋巴/造血组织肿瘤26例(83.9%,其中淋巴瘤16例),实体瘤5例(16·1%)。发热程度通常为高热,伴随症状以畏寒、寒战、乏力盗汗、体质量减轻为主;患者具有热程、住院时间、确诊时间长等特点,患者最终确诊与初步诊断不符合18例(58.1%)。结论以FUO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肿瘤患者中,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是最主要的病因,其中淋巴瘤最为常见。长期发热的恶性肿瘤患者容易误诊,在FUO病因诊断中,应警惕恶性肿瘤性疾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提高对长期发热为主要表现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水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果为 《上海医学》2002,25(3):133-134
恶性淋巴瘤(ML)是一组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11位,近年来新发病例逐年上升,每年至少超过25000例.病理类型在我国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居大多数,霍奇金淋巴瘤(HL)仅占8%~11%;NHL中,T细胞型占26.1%,B细胞型占67.9%,后者弥漫性占95.6%,而滤泡性仅占4.4%,因此ML的类型分布与欧美国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凋亡蛋白抑制因子Livin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高通量的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8例胰腺癌组织和11例非肿瘤性胰腺组织中Livin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88例胰腺癌组织中L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76.1%(67/88),而11例对照组胰腺组织中Livin的表达均为阴性(0/11),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Livin的阳性表达率与胰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Livin表达显著高于非肿瘤性胰腺组织,提示其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病理特征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煜  常家聪 《现代医学》2010,38(2):156-159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诊断和治疗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经手术治疗的PRT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和诊治经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肿瘤完整切除52例,完整切除率为72.22%,其中联合脏器切除17例;肿瘤部分切除8例;病理取检12例.主要并发症为术中大出血(5例)和术后死亡(2例).PRT组织来源广泛,包括脂肪、神经、淋巴组织等;大小形态各异,但以长径>5 cm者较多见,占81.94%(59/72);质地分为囊性(26.39%)、囊实性(45.83%)和实性(27.78%),多数有完整的包膜(62.50%);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肿瘤主要累及的脏器为结肠、小肠和肾脏.结论:掌握PRT的病理学特征对其诊断和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