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目的 分析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特点,探讨不同患儿年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抗生素种类对腹泻病的影响,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围绕抗生素应用与腹泻的关系,对我院儿科近3年来住院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并采用SPSS 1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岁以内的婴儿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时间7d以上、联合应用二种以上抗生素的患儿AAD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感染性患儿不恰当使用抗生素是AA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的88例AAD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包括蒙脱石散及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等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中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可快速恢复失调的肠道菌群,缩短患儿病程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布拉氏酵母菌预防与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ENTRAL、CNKI、Wan Fang Data、CBM和VIP数据库,搜集关于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儿童AAD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同时追溯纳入文献和相关综述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8月。由两位研究员独立筛选相关文献、提取数据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语言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项研究,共2 750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布拉氏酵母菌预防组患儿AA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54(95%CI=0.47~0.61,P<0.0001)],布拉氏酵母菌预防组患儿AAD发生后腹泻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SMD结果分别为-1.17(95%CI=-1.48~-0.87,P<0.0001)与-2.32(95%CI=-4.05~-0.60,P<0.0001)。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拉氏酵母菌对儿童AAD有预防作用,并能缩短AAD治疗过程中的腹泻与住院时间。但由于研究的异质性等因素,其对儿童AAD特别是门诊患儿应用的具体效应尚需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真菌类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对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AAD)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6例支气管炎和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治疗组患儿自开始使用抗生素起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250 mg/次,2次/d;对照组仅使用抗生素,出现腹泻后两组患儿均加用蒙脱石散剂和补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AAD发生率、大便次数及腹泻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组3例(13.04%)患儿发生AAD,对照组9例(34.62%)患儿发生AAD,两组患儿AA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第4 d治疗组日平均大便次数(3.01±0.72)次,对照组(3.84±1.13)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AD患儿腹泻持续时间(2.7±1.3)d,对照组AAD患儿腹泻持续时间(4.1±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能有效预防AAD,但临床上规范抗生素的应用,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和补充微生态制剂,是预防和控制AAD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感染科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发病机制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感染科收治的283例患者进行随访调查,依据其住院期间是否发生AAD将其分为AAD组(77例)和非AAD组(206例);分析感染科患者住院期间的AAD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间的各因素分布差异性,并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感染科患者发生AA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83例感染科患者住院期间AAD发生率为27.21%(77/283);影响感染科患者住院期间发生AAD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3.117)、营养风险(OR=4.035)、病情危重(OR=4.586)、联用抗生素(OR=4.175)、抗生素使用时间(OR=2.807)、住院时间(OR=2.246),而使用微生态制剂(OR=0.483)则为保护性因素。结论:感染科患者住院期间的AAD发生率高达27.21%,应摸清AAD的发病机制及其相关高危因素,早期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科的AAD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细菌性重症肺炎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2 172例,入选患儿入院前均未经抗生素治疗且无腹泻症状。自抗生素治疗时起观察患儿大便情况,根据是否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分为AAD组(798例)和非AAD组(1 374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抗生素种类和使用时间。结果:ADD组患儿发生率36.74%,患儿平均年龄明显低于非AAD组(P<0.05);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抗生素使用≥5 d、抗生素联合使用、使用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比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岁、有机械通气、抗生素联合使用、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A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年龄≤2岁、有机械通气、抗生素联合使用、使用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均为并发AAD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陆冬慧  万燕明  蔺小培 《安徽医学》2022,43(11):1289-1293
目的 分析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危险因素,构建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继发AAD个性化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安徽省妇幼保健医院儿科收治的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237例,依据AAD发生情况分为AAD组(n=81)和非AAD组(n=156)。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JP2]床资料,筛选患儿继发AAD的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R 3.6.1)绘制继发AAD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岁(OR=2.803,95%CI:1.480~5.308)、白细胞计数≥15×109/L(OR=2.532,95%CI:1.331~4.816)、C反应蛋白≥5mg/L(OR=2.014,95%CI:1.052~3.858)、抗生素使用时间≥5d(OR=2.775,95%CI:1.445~5.331)、联用抗生素(OR=4.036,95%CI:2.118~7.691)、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OR=2.329,95%CI:1.077~5.034)、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OR=2.663,95%CI:1.220~5.811)是患儿继发AAD的危险因素(P<0.05)。构[JP2]建预测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继发AAD的模型,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11,95%CI:0.754~0.869)和内部验证后的Harrell’s C-index(0.788)证实,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预测稳定性,Hosmer-Lew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8.240,P=0.411)及校准曲线提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临床决策分析曲线表明,当AAD发生的阈值概率处于0.08~0.70时,采用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净获益水平最高。结论 基于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继发AAD的7项独立风险因素,构建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继发AAD个性化的预测模型,能较为可靠地预测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继发AAD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后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发病情况及针对性处理措施。方法调查儿科住院患儿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AAD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统计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AAD61例,其中由第三代头孢菌素40例(65.6%),第一代头孢菌素10例(16.4%)与广谱青霉素9例(14.7%)。各组ADD发病时间、腹泻次数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导致AAD较常见,其中第三代头孢菌素AAD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第一代头孢菌素与青霉素类;针对AAD患儿,停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同时,补充益生菌、B族维生素可尽早控制腹泻症状。  相似文献   

9.
郑晓青  祝焕杰  赵骏  连金诗  舒琦瑾 《浙江医学》2020,42(18):1981-1983,1987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呼吸内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应用抗生素治疗的19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生素应用后是否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分为AAD组和非AAD组,分析AAD的临床特征,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D的危险因素。结果1980例应用抗生素患者发生AAD者71例,发生率为3.59%。71例引起AAD的抗生素使用频率依次为:β-内酰胺类与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第三代头孢、碳青霉烯类、第二代头孢。AAD临床表现主要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重、住院时间、抗生素联合使用及使用时间是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AA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缩短住院时间,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多种类型抗生素联合使用及避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是减少AAD发生的重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潘瑞 《包头医学》2012,36(4):219-22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间于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患儿6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段我院诊治的未合并AAD的患儿550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出生时的胎龄、体重情况,患病时的日龄、应用抗生素种类、住院治疗时间、侵入性操作及母乳喂养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患病时日龄均小于对照组,两者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种因素可以导致新生儿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应该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该院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7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86%(6/7),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4%(1/7)。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占71%(5/7),水平部和球部各占14%(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2/7)、病死率14%(1/7)。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诊断、早手术、术中认真探查,掌握好检查指征,选择合理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显微手外科技术在各基层医院已得到广泛开展,所收治的此类患者在逐年增加.随机统计了近两年我院20份34指的病例,通过观察认为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损伤的局部条件、术中的操作和术后的治疗,同时与术前、术后的护理也密不可分.对离断指及伤口的妥善处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护理,特别是术后对血运的密切观察,同时通过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该疾病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认识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使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