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 目的 分析温针灸辅助预防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并提出标准化治疗流程及对蛋白C抗凝系统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入我院诊断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温针灸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比较两组DVT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住院日,彩超评估治疗前后静脉血流速度及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5天、10天和20天血浆蛋白C抗凝系统指标包括蛋白C(PC)、活化蛋白C(APC)、总蛋白S(TPS)、游离蛋白S(FPS)含量以及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观察组DVT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静脉血流速度均较前加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5天、10天和20天血浆APC和FP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辅助预防脊髓损伤后下肢DVT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提高蛋白C抗凝系统的活性。 关键词:温针灸;创伤性脊髓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蛋白C抗凝系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辅助治疗脊髓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脊髓损伤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加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温针灸治疗。对比治疗后临床效果,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HIF-1?)、肿瘤坏死因子(TNF-?)、D-二聚体、血红蛋白、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变化,比较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凝血功能指标APTT、PT、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IF-1?、TNF-?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血红蛋白水平均有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静脉血流均有提高(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辅助治疗脊髓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对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男性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O、骨代谢变化情况及NO与骨代谢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 2 8例男性 2型糖尿病患者及 2 0例男性健康人群测量腰椎 (L2~L4)骨密度 ,并测定血清NO、BGP、PTH、CT、Ca、P、尿PYD ,观察两组各项指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O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 ,骨密度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尿PYD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2型糖尿病患者NO水平与骨密度、血BGP呈负相关 ,与尿PYD排泄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骨密度的降低 ,升高的NO可能对骨密度降低、骨代谢变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对全身麻醉后腹部手术患者的作用。方法将56例全身麻醉后的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在常规进行手术的同时还采取电子加温毯、充气温控毯及输液加温器等措施对患者进行术中保温;对照组22例,按常规进行手术。比较2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的体温、凝血功能(PT、APTT)、麻醉拔管时间和术后发生寒战及手术部位感染(SSI)的情况。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手术结束后观察组的体温为(36.8±04)℃,对照组为(35.6±0.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PT、APTT和麻醉拔管时间分别为(13.5±1.2)s,(34.4±3.1)s和(18.2±11.3)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在术后发生寒战,有5例手术部位感染,而对照组有8例患者在术后发生寒战,有6例手术部位感染。结论术中采取综合保温措施可有效地维持全身麻醉后腹部手术患者的正常体温(36~37℃),对改善术后凝血功能、缩短拔管时间和减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性医院,中医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科室逐渐被边缘化,无法与西医各科室竞争.尤其是中医科病房,因缺乏优势病种,且效益低下,往往逐渐萎缩或被西医同化,很难保持中医特色.如何发挥中医学科的特长,传承与发展传统医学,为更多百姓服务,是综合性医院中医科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近年来,我科在两个西医临床科室试点开设"中西医联合诊治"实践,以积极主动的形式加入西医科室的医疗工作之中,为中医学科在综合性医院的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损毁骶前神经对慢性盆腔及泌尿生殖系统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 22例患者采用北京源德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BY-01型高能聚焦肿瘤治疗机进行骶前神经损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的主观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7、15 d抽静脉血作血浆SP物质的测定.结果 2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1例无效,1例出现轻度的排尿困难症状,2例出现便秘现象,经对症处理1周后恢复正常,其余患者未见明显的副反应.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SP物质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损毁骶前神经治疗慢性盆腔及泌尿生殖系统疼痛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是康复的难点,运用头皮针疗法治疗有独到之处,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头皮针的康复效率,值得临床探索和研究.因此,我们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头皮针同步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康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刮痧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30例予以温针灸配合刮痧疗法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坐立行走3 m 往返计时、上下20级台阶计时。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膝关节功能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综合疗效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刮痧疗法能显著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临床效果优于常规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头针同步进行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优化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案。方法:选择150例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头针留针时同步进行运动疗法、先头针后进行运动疗法和先运动疗法后进行头针疗法。治疗4周后,以体感诱发电位(SEP)波幅变化为客观指标以及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作为评定标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提高3,组都能提高患侧SEP的N20波幅,与治疗前自身对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且治疗组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的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以及SEP的N20波幅提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组的愈显率均高于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P0.05)。结论:头针同步进行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脑功能的恢复更有效,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