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5例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疗法15例,手术30例,其中肠坏死13例,睾丸坏死11例,卵巢坏死1例,均需手术切除。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诊断反正确处理是治疗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 《华夏医学》2002,15(4):481-481
目的:总结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19例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及治疗。结果: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14例,肠坏死切除6例,卵巢切除2例,死亡2例。结论:对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嵌顿性腹外疝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嵌顿性腹外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0年6月10年间收治嵌顿性腹外疝96例,其中嵌顿性腹股沟斜疝90例,嵌顿性股疝5例,嵌顿性脐疝1例,疝内容物为:小肠,大网膜,回盲部;手法复位成功15例,手术治疗81例,手术组中27例已有部分小肠坏死,5例有部分小肠和大网膜坏死,8例单纯大网膜坏死,另有18例疝囊内仅有炎性渗液;手术采用坏死大网膜或坏死肠段切除肠吻合及一期疝修补术;手术治疗81例中,除一例术后2天死于心肺疾患发作外,余80例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诊无疝复发;结论:嵌顿性腹外疝腹部查体最具有诊断价值,如手法复位失败,应尽早手术,切除坏死的肠管及大网膜,行一期肠吻合及疝修补术是绞窄疝修补的较好的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手术治疗9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结果9例腹股沟嵌顿疝通过手术治疗后手术效果较好,患儿恢复良好。结论腹股沟嵌顿疝是比较常见的急腹症,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手术是治疗患儿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2006年1月~2007年6月我们用经腹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嵌顿性斜疝9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例,均为男孩,年龄8个月06岁。右侧8例,左侧1例。嵌顿时间最长48h,最短4h。9例患者疝内容物经手术证实均为肠管,其中于麻醉后嵌顿疝内容物自行还纳者2例;9例患者除2例因嵌顿时间长而发生肠管坏死行坏死肠管切除及端口吻合术外,均行嵌顿松解及疝囊高位结扎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岁以内的婴儿嵌顿疝不急于手术治疗。主张保守治疗,即先试行手法复位加棉纱束带压迫疝环待其自行修复,遇有不能复位者则急行手术,对1岁以上的小儿嵌顿疝或屡发嵌疝者,虽经复位成功仍应动员尽早手术,以防再次嵌顿,结果:421例小儿斜疝嵌顿中,手法复位成功391例,保守治愈78例,手术治愈343例,均无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要根据小儿年龄,疝环大小,嵌顿时间,局部反应,腹部及全身情况来选择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嵌顿性腹外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3年-2001年我院住院15例嵌顿性腹外疝的临床经验。结果:本组15例,其中嵌顿性腹外疝14例,嵌顿性腹直疝1例,2例复位成功,1例自动出院,手术治疗12例(其中1例为手法复位不完全24h后转为手术治疗),其中腹股沟切口11例(其中因绞窄性肠坏疽行肠切除1例),剖腹探查联合腹股沟切口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嵌顿性腹外疝常见,如局部体征不明显,容易误诊,延误治疗时机,除非局部出现红肿热痛或腹部出现腹膜炎体征,首先试行手法复位,尤其是小儿患,手法复位失败后应立即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急腹症中,腹股沟斜疝嵌顿是比较常见的。其预后与及时诊断明确、处理方法密切相关。早期嵌顿不伴有肠坏死者预后较好,晚期全身情况差的,有的虽经积极处理,治疗经过仍较险恶。我院自1994—2004年共收治新生儿腹股沟斜疝嵌顿病人6例,其中手术4例,自行复位2例;5例痊愈出院,1例预后不良放弃治疗。现就急诊处理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磊 《吉林医学》2014,(5):1027-1028
目的:探讨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的选择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儿全部治愈,其中直接手法复位成功后抗炎治疗3 d后行手术治疗者8例,直接手术探查者22例,无并发症。结论: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应首选手术治疗,复位成功后应尽快手术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年龄上无上限。  相似文献   

10.
董家广  白卫云 《当代医学》2011,17(12):99-100
目的 分析研究腹股沟嵌顿性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婴幼儿嵌顿疝,采取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儿童及青年,则采取疝囊高位结扎及加强腹股沟管前壁的Ferguson法修补术;对于中老年则采取高位结扎加腹股沟管后壁的Bassini法修补术.对于绞窄性嵌顿疝,根据疝内容物是否坏死,决定手术方式.结果 本组23例,全部治愈.甲级愈合20例,乙级愈合3例;并发症:腹腔感染1例,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2例;经随访10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嵌顿性腹股沟疝一旦发生嵌顿,就会导致血循环障碍,进而引起绞窄、肠管坏死.手术是治疗嵌顿性疝的有效方法.准确判断疝内容物的活力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疝诊断及治疗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7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34例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行腹股沟探查手术,其中8例行肠切除肠吻合,5例睾丸切除.术后8例有并发症,死亡2例.手术治愈率94.11%,并发症率22.52%,死亡率5.88%.结论:准确掌握手术指征,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术后积极营养支持治疗及防止中毒性休克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PMTFHR)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和操作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6月~2005年6月行PMTFHR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适应证及操作要点。结果本组随访6~36个月无手术死亡、无伤口感染、无复发。结论PMTFHR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安全可靠的术式。只要嵌顿内容物无脓肿形成、坏死肠管未破裂同样适用,此法避免了患者第2次手术。  相似文献   

13.
陈希容 《重庆医学》2007,36(15):1478-1478,1480
目的 总结新生儿腹股沟嵌疝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提高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手术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分析我院1999~2006年收治的34例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患儿的护理记录及临床资料,总结新生儿腹股沟嵌疝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 34例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患儿,2例肌注镇静剂后体检时自行复位,Ⅱ期手术治愈.急诊手术32例,8例发生肠管坏死而行了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前合并新生儿肺炎7例,新生儿硬肿症1例.经积极抗感染、营养支持、保暖等治疗,30例均在术后7~8d康复出院,2例因术后合并并发症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急症,早诊断、早治疗及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嵌顿性股疝患者肠坏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嵌顿性股疝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肠坏死的危险因素.结果:108例患者中有10例(9.26%)因肠坏死接受了肠切除手术.肠坏死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口服抗凝剂(OR=9.8)和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 d(OR=2.3).结论:患者口服抗凝剂治疗和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d是发生肠坏死的危险因素.早期就诊,快速术前评估,急诊手术可显著降低嵌顿性股疝患者肠坏死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1988-2007年收治的6例闭孔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为老年女性,多为右侧闭孔疝(83-3%)。6例中术前误诊5例,所有疝入肠管均已坏死,1例已发生肠穿孔。术后并发症较多,治愈5例,死亡1例。结论:闭孔疝多发生于老年女性,术前诊断率低,应加强对该病临床特殊性的认识,早期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余辉 《中原医刊》2014,(4):48-49
目的探讨平片置入法无张力修补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平片置入法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的42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切口感染,术后恢复快,随访6~30个月无复发。结论平片置入法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是安全可行的,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内环处腹横筋膜切开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新术式,观察其术后复发情况。方法采用新术式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74例(实验组),并与采用传统术式85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术后疝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4.89,P<0.05)。结论新术式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效果优于传统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47-49+53+封三
目的 分析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联合腹壁小切口的杂交技术治疗急性难复位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应用TAPP联合腹壁小切口的杂交技术治疗的12例难复位腹股沟嵌顿疝急诊患者,均为单侧斜疝嵌顿,疝内容物在腔镜下用器械辅助无法完全返纳,遂取内环处腹股沟区小切口,返纳疝内容物,再完成TAPP术。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嵌顿疝内容物10例为小肠,2例为大网膜。其中1例完成TAPP术后,发现小肠坏死,另取脐部小切口完成坏死小肠切除吻合。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10~30 m L,平均(20.1±3.2) mL;手术时间80~125 min,平均(95.2±20.6) min。术后腹股沟区血清肿1例,阴囊积液2例,无腹股沟区顽固性疼痛、缺血性睾丸炎、腹腔感染、肠梗阻及切口感染病例。经过对症处理后,1周内阴囊积液及血清肿症状趋于消失。住院时间平均(4.0±1.2)d,随访3~24个月未见疝复发、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及补片感染病例。结论 TAPP联合腹壁小切口的杂交技术治疗难复位腹股沟嵌顿疝具有康复快、创伤小等优点,如果严格掌握适应证,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4例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照组32例行传统Bassini修补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腹股沟疝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手术便捷,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