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肝脏多期扫描及肝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 3期血管成像的可行性 ,不同后处理技术显示肝脏血管的能力及其临床应用。 方法 :对 97例患者行肝区多层螺旋CT 3期血管成像扫描。重建方法为最大密度投影法 (MIP)、容积再现技术 (VR)。同期 2 1例患者行肝动脉DSA成像。 结果 :肝动脉期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扫描范围内的腹主动脉 ,腹腔干动脉及其分支走行与变异。MIP及VR技术显示肝动脉分级多为 2级以下 ,DSA显示肝动脉均达 3级以上。门、肝静脉期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系统及肝静脉系统情况。MIP及VR均多能显示门静脉及肝静脉达 3级以上。两种技术显示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MIP法显示细小血管清晰、真实 ,类似血管造影 ,VR立体感强于MIP。结论 :MSCT肝脏 3期血管成像是了解肝脏动脉及门、肝静脉系统情况的无创、安全、方便的检查方法 ,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有关肝动脉和门、肝静脉方面的信息。MIP与VR结合使用是较好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1.5T磁共振LAVA联合MRCP序列在肝门部胆管癌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优势。方法收集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1.5T磁共振的常规MRI、MRCP图像及LAVA动态增强图像,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其诊断价值。结果 LAVA联合MRCP序列对本组病例的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92.3%,分型准确率为88.9%,较常规MR分型较高,MR常规联合MRCP及LAVA检查定性均正确。结论 1.5TLA-VA联合MRCP序列对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价值,LAVA序列动态增强扫描能清楚显示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实质期等各个时相,不但有利于小病灶的发现,还能提供病灶的血供情况,为临床提供更高价值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0T MRI肝脏及其血管成像技术对肝血管(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的显示情况以及肝脏各种病灶在多时相三维动态增强扫描时的强化过程,为临床诊断和术前评价肝癌可切除性提供帮助。方法:应用GE.Signa Excite 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对10例正常者和31例临床疑似肝肿瘤患者行多时相三维动态增强MRI扫描,采用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FSPGR)序列,利用阵列空间敏感编码技术(ASSET)、零填空技术(ZIP)进行多期扫描成像(肝动脉期、门静脉期、肝静脉期、延迟期)。将动脉期、门静脉期、肝静脉期和延迟期原始图像在ADW4.2工作站作最大强度3DMIP重建,重组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测量病灶信号强度,绘出时间-信号曲线,分析病灶的强化特点。结果:10例正常对照组清晰显示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肝左、肝右动脉及分支三级以上,清晰显示门静脉主干及分支4-6级以上。23例肝癌和8例血管瘤患者在多时相三维动态增强扫描后能明确诊断,并清晰显示肝癌患者肝动脉受侵所导致的增粗、变形、不规则及门脉癌栓、静脉增粗、迂曲及侧支循环等。结论:采用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FSPGR)序列,进行肝脏多时相三维动态增强扫描,在完成肝肿瘤诊断同时,可清晰显示肝内血管结构,对临床诊断和手术决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3.0T MRI肝脏容积加速采集序列(LAVA)在Budd-Chiari综合征(BCS)肝内、外侧支的显示及其分型中的价值.方法 18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原发性BCS,均行MRI LAVA扫描,原始图像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方法重建三维图像,分析下腔静...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3.0T MR拢相位梯度回波肝脏加速容积采集序列(liver acceleration volume acquisition, LAVA)及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 MSCT)对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临床怀疑为HCC的患者,分别行CT及MRI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增强扫描检查.MRI序列包括常规T2W和T1W平扫、增强LAVA动态扫描和2D梯度回波T1W扫描.结果 30例患者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共有45个HCC结节(15个直径<1 cm).3.0T-LAVA及MSCT诊断HCC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8.0%、90.0%、95.6%及89.0%、70.0%、85.5%.MSCT对于HCC"快进快出"的特征样强化显示率为67.0%(30/45),而3.0T-LAVA序列达89%(40/45),但强化峰值时间点不同,动脉早期5个,动脉中期25个,动脉晚期10个.同时,3.0T-LAVA清晰显示了病灶供血动脉(20个)、引流静脉(10个)及病灶对邻近血管的推压(10个)和侵犯(3个).结论 3.0T-LAVA更能全面显示病灶的强化特征和细微形态特点,对于HCC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脏快速容积采集(Liver acquisition volume acceleration,LAVA)整合阵列空间敏感编码技术(Array spatial sensitivity encoding technique,ASSET)在显示肝癌血管解剖信息中的价值.方法:对42例有手术病理结果的肝癌病例的肝脏常规MR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增强扫描采用LAVA整合ASSET;将LAVA采集的原始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处理并分析其对肝脏占位性病变及肝血管关系的显示情况及其整合ASSET后缩短采集时间的优势.结果同手术病理所见对照.结果:42例44个占位性病变全部清晰显示.整合ASSET后采集时间明显缩短,24例实现动脉早期和动脉期采集;18例患者实现动脉早期、动脉期和动脉晚期采集.动脉期经MIP后处理显示肿瘤血管30例,肿瘤供血动脉明显增粗、变形、移位20例,动静脉瘘1例.门脉期经MIP后处理检出肿瘤对门静脉的侵犯25例,门静脉癌栓6例.MIP显示肿瘤血管、供血动脉的来源分布及门静脉癌栓与手术病理结果基本一致.结论:LAVA整合ASSET在肝脏动态扫描中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多期高质量增强图像并提供血管解剖信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动态MR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硬化患者出现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出现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动态MR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CT平扫后增强三期扫描,即动脉期、门脉期、延时期扫描;MR采常规自旋回波序列、LAVA序列多期增强扫描。观察肿瘤病灶数目、大小和强化特征。结果120例患者,共检出157个病灶,病灶<3cm(小肝癌)54个,动态MR检出率90.7%,螺旋CT检出率70.4%。157个病灶动态MR与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出率94.3%、87.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MR与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准确率为89.8%、87.9%,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MR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够显示肝硬化出现肝癌强化特征,通过LAVA序列上相关信号特征,动态MR的肝癌检出率、准确度及显示肝癌包膜和血管均优于螺旋CT。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高分辨增强MR静脉造影(3D HR-MRV)在颅脑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头颅MR增强扫描受检者行3D HR-MRV检查,对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MIP、MPR等图像后处理,评价并观察颅脑静脉系统的显示情况。[结果]31例病例的颅脑静脉系统在高分辨原始图像、MIP和MPR图像上均表现为高信号,背景组织表现为相对低信号。31例病例的颅脑静脉系统均能良好且完整地显示。浅静脉系统的上矢状窦、海绵窦、岩上窦、横窦、深静脉系统的基底核、间脑、脑室脉络丛静脉、大脑大静脉、直窦以及病变组中肿瘤与静脉血管的解剖关系以及侵犯程度、异常血管等能得到清晰显示。[结论]3D HR-MRV能满意地显示脑静脉系统的各个分支,能够显示病变与静脉系统的关系,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壶腹癌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MRI尤其是肝脏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Propeller LAVA)在壶腹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壶腹癌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手术前行常规MR扫描,Propeller LAVA序列动态增强扫描.M R C P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 I P)和多层面重建(M P R),在Propeller LAVA源图像观察肿瘤强化,MPR重建像观察胆总管及十二指肠腔内病变显示情况.结果 胆总管梗阻端MRCP表现:①截断状5例;②腔内充盈缺损2例;③漏斗状或环形狭窄6例;④十二指肠腔内充盈缺损3例.动态增强表现:①动脉期至平衡期表现为轻度至中度逐渐明显异常强化7例;②平衡期轻度强化2例;③8~10 min后延迟强化3例;④无明显强化3例.单纯采用MRCP判断肿瘤侵犯范围与手术病理相符13例,Propeller LRVA 12例,两者结合15例.结论 Propeller LAVA结合MRCP有利于壶腹癌病灶范围的观察及管腔内病变的显示,动态增强扫描MPR重建图像对肿瘤向管腔内侵犯显示更直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3D DCE-MRP)技术要点及其临床应用优势.方法 对56例临床需了解门静脉及下腔静脉情况的患者进行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扫描,其中门静脉形态正常25例,门静脉形态异常31例.使用高压注射器将Gd-DTPA造影剂经手背静脉注入血管,应用iPASS技术确定扫描延迟时间,所有图像分别进行数字减影、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结果 56例均获得了清晰、立体的门静脉图像.25例门静脉形态、结构正常者3D DCE-MRP均能完整显示门静脉主干及肝内5级以上的分支.31例门静脉形态、结构异常,其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16例(均显示门静脉及脾静脉扩张迂曲,其中12例显示增粗的侧支血管);肝癌13例,其中门静脉主干和(或)其主分支闭塞3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2例.结论 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为新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成像效果与传统的血管造影相仿,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融合性纤维化的MRI应用价值.方法 肝融合性纤维化病人14例,常规T1 T2wl正反相位序列.LAVA序列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2例患者16个病灶,表现为楔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门静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延迟期中度到明显强化.结论 肝融合性纤维化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  相似文献   

12.
三维MR动态增强扫描在壶腹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三维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3D CE M R I)及多层面重建(M PR)在壶腹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例壶腹癌患者进行常规M R平扫和磁共振水成像(M RCP),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3D LAVA)序列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对M RCP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 IP)和M PR,3D M R I采用M PR方式进行图像重建,主要观察肿瘤强化方式、胆总管及十二指肠腔内病变显示情况。结果3D M R I扫描表现:动脉期至平衡期呈轻度至中度逐渐明显异常强化7例;平衡期轻度强化2例;延迟8~10分钟后强化3例;无明显强化3例。M PR重建图像显示总管梗阻端腔内病变3例,十二指肠肠腔内病变4例。结论3D M R I扫描有利于壶腹癌病灶范围的观察及管腔内病变的显示,M PR重建图像对肿瘤向管腔内侵犯显示更直观。  相似文献   

13.
Propeller LAVA技术对原发性肝癌MRI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GESigna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使用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Propeller LAVA)序列作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6例经手术、实验室检查、穿刺活检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MRI表现,分别采用常规自旋回波序列(T2Wl、T1WI)、LAVA序列增强多期(动脉早期、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及T1WI常规增强扫描;分别观察各序列肿瘤病灶显示的数量、MR征像及LAVA序列各期病灶强化程度、强化规律,病灶血供及肝血管解剖关系。评价各序列对病灶的显示、形态及定性能力。结果:LAVA序列增强多期扫描发现53个病灶(100%),2D-T1WI常规增强扫描发现48个病灶(90.6%),P<0.05,T2WI、T1WI平扫分别发现病灶为44个(83.3%)及41个(77.7%),P<0.05,LAVA序列对病灶各期抓取准确,动脉期及门静脉血管图像显示清晰,16个病灶可显示其血供关系。结论:LAVA序列多期动态增强对原发性肝癌的病灶显示,血供关系及肝血管显示方面较常规序列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和肝细胞癌在MR DWI和LAVA动态增强上的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资料,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肝血管瘤18例,肝细胞癌17例,共35例病例的MRI图像,随机选取37个病灶,其中肝血管瘤20个病灶、肝细胞癌17个病灶,同时选取20例无肝脏病变者的正常肝组织。扫描序列为常规自旋回波序列(T2WI、正反相位)、LAVA动态增强序列及DWI检查(b值分别为0和500s/mm2),对病灶DWI的信号及LAVA增强扫描特点进行分析,并对病灶及正常肝组织的ADC值进行测量,比较是否有差异。结果:多数(15/20)肝血管瘤病灶在DWI上表现为稍高信号,多数(14/17)肝细胞癌病灶表现为高信号,两者信号特点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肝组织的平均表观扩散现象(ADC)值为(1.16±0.12)×10-3mm2/s,肝血管瘤平均ADC值为(2.03±0.15)×10-3mm2/s,明显高于肝细胞癌的平均值(1.42±0.16)×10-3mm2/s(P〈0.05)。20个肝血管瘤病灶LAVA动态增强表现出两种方式,15个(15/20,75.0%)病灶呈动脉期病灶边缘结节状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时期强化向心性充填;5个(5/20,25.0%)病灶呈动脉期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稍高于或等于肝实质。而17个肝细胞癌病灶LAVA动态增强表现出两种方式,14个(14/17,82.4%)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时期强化消退,强化表现为"快进快出";3个(3/17,17.6%)病灶于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轻度强化。11个(11/17,64.7%)肝细胞癌病灶显示完整的假包膜,且于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结论:DWI结合LAVA技术对肝血管瘤和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SCT在HMs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HMs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前先行MSCT平扫,然后行双期增强扫描及血管重建.结果 平扫发现病灶78个;增强扫描于动脉期发现病灶102个、门脉期发现病灶105个.对直径<1cm的病灶检出.动态增强扫描明显优于平扫(P<0.05).CT表现:平扫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灶;增强扫描按强化病灶数目多少分别表现为边缘环形强化、弥漫性强化、不均匀强化、尤强化.血管重建显示情况:所有病例通过MSCTA均能显示3级以下肝动脉,与DSA完全相符.显示率达100%;对4级以上肝动脉显示14例.显示率为60.9%.门静脉显示:所有病例通过MSCTA均能显示4级以下门静脉肝内分支;DSA肝动脉造影可间接显示门静脉,但3级以下肝内分支大都显示不清.结论 MSCT动态增强扫描为较常用的影像检查手段,能提高HMs的检出率.动态增强扫描在检出率方面优于平扫,尤其在直径<1cm病灶的检出上有显著差异.通过快速的动态增强扫描能重建出高质量的肝动脉及门静脉血管像,且较DSA在诊断方面具有易操作性和非创性的优势,从而为合理制定HMs介入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在诊断腹腔内脏动脉瘤中的价值。方法搜集腹腔内脏动脉瘤患者6例,常规腹部MR扫描,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序列(Propeller LAVA)血管成像,采用容积再现(VR)及最大强度投影(MIP)进行动脉重建。结果腹腔动脉瘤2例,最大经40mm、44mm(平均42mm),其中1例合并脾动脉瘤直径8mm,肾动脉瘤3例,最大经5mm、10mm、12mm(平均9mm),肠系膜动脉瘤1例,最大经48mm。结论3DDCEMRA能清楚显示血管瘤及载瘤血管,为介入治疗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患者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helical computed tomography,MDCT)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HHT患者的MDCT影像特征,所有病例均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结果 14例患者中,肺部受累5例,CT轴位显示结节状或团块状强化灶,VR及MIP显示瘤体及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肝脏受累12例,包括肝动脉-肝静脉分流6例,肝动脉-门静脉分流2例,门静脉-肝静脉分流4例.肝动脉-肝静脉分流:轴位动脉期可见肝门增粗、迂曲的血管影,肝静脉提前显影,MIP及VR显示肝动脉及其分支迂曲扩张;肝动脉-门静脉分流:MIP及MPR肝动脉和门静脉同时显影,MPR同时显示肝内多发斑片状异常强化区;门静脉-肝静脉分流:门静脉期MPR及MIP可见门静脉与肝静脉分支间迂曲扩张的交通血管及斑片状强化区.胰腺受累5例,动脉期MPR及MIP显示胰头周围扩张的血管团2例及瘤样扩张1例,胰头或胰尾部结节状异常强化灶2例.脾脏受累1例,动脉期MPR表现为脾脏内多发斑片状异常强化灶及脾动脉瘤形成.小肠受累1例,VR及MIP显示为肠系膜上静脉分支远端迂曲的血管团.结论 HHT累及多脏器的影像表现具有特异性,CT血管重建能够清晰显示HHT的血管变异,MDCT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在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肝静脉阻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BCS)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规律及CT血管成像的诊断价值,评价多层螺旋CT检查对BCS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经血管造影证实的21例肝静脉阻塞型BCS患者,在DSA检查前2周内行肝脏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并对其相关血管进行重建。病程短于3个月的有4例,3个月以上的17例。结果病程短于3个月的4例,CT平扫显示肝脏体积弥漫性增大,肝脏密度普遍降低;增强后表现为以肝门区和尾状叶为中心的斑片状强化,并随扫描时间延长强化范围扩大。病程3个月以上的17例,CT平扫显示肝脏形态异常,肝萎缩区或肝外周为低密度;增强后肝萎缩区及肝外周强化程度低,密度不均匀,其静脉引流血管闭塞,而静脉引流良好的区域强化均匀,其静脉引流至少有1支开通的肝静脉或扩张的副肝静脉。肝实质CT强化规律与肝静脉阻塞部位及肝内外侧支静脉形成密切相关。21例患者,共计42条肝静脉闭塞,其中肝左静脉9条,肝中静脉12条,肝右静脉16条,副肝静脉6条。横断面和CT血管成像显示肝静脉阻塞的正确率分别为61.9%和100%。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肝静脉阻塞型BCS肝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结合CTA可准确显示肝静脉阻塞部位、性质及肝内外侧支静脉,对指导BCS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GE 1.5T HDX MR肝脏三维容积快速扫描技术对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肝脏病变患者分别进行平扫和LAVA三期增强扫描,观察LAVA各期的影像表现,分析图像的病灶显示和细节对比。结果 84例肝脏增强检查76例肝脏三期图像显示良好,病变展现充分,3例因患者呼吸配合不佳、4例启动扫描时间不准,图像及病变显示不佳,1例因血管渗漏无法用于诊断。结论 LAVA技术能较清晰的显示肝脏病变各期的动态变化及血供情况。扫描时患者的呼吸配合及适时启动扫描是保证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R LAVA技术在腹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MR LAVA技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各级血管显示率、动脉血管变异、静脉血管变异以及血管病变检出结果 .结果 观察组对于Ⅰ级、 Ⅱ级和Ⅲ级血管的显示率分别为100%、100%和99.0%,对照组对于Ⅰ级、Ⅱ级和Ⅲ级血管的显示率分别为100%、100%和99.4%;观察组对于Ⅳ级、Ⅴ级血管的显示率分别为61.3%和59.8%,对照组对于Ⅳ级、Ⅴ级血管的显示率分别为67.9%和62.5%,两组患者的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显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患者出现动脉血管变异7例和静脉血管变异1例以及血管病变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动脉血管变异6例和静脉血管变异1例以及血管病变1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部血管成像中,MR LAVA技术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MR LAVA技术在腹部血管成像能达到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效果,而不用接受CT射线的损害,为腹部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