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椎不稳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伴有椎动脉型颈椎病表现的混合型颈椎病32例,观察颈椎稳定性、围领制动、手术疗效等指标.结果 22例患者出现颈椎不稳,不稳定节段脊髓可见异常信号及脊髓神经根受压征象.22例术后症状消失;9例术后症状大部分消失;1例术后症状加重.结论 颈椎不稳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手术治疗颈椎不稳所致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探讨椎动脉畸形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采用椎动脉造影及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象(MRA),对31例颈性眩晕病例进行了检查。结果:有5例椎动脉畸形;其中2例为右侧椎动脉发育不良,1例为左侧椎动脉发育不良,1例为左侧椎动脉缺如,1例为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5例中有3例会并枕颈畸形。椎动脉畸形组和正常组比较,手术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病程和体征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椎动脉畸形基础上,如果出现颈椎不稳,则容易发生颈性眩晕,颈椎融合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彩超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二维彩超观察239例病人的椎动脉,结合颈椎X光片进行检查分析。结果:239例病人中经超声检查出椎动脉内-中膜增厚者158例,椎动脉狭窄者88例,椎动脉粥样变6例,239例病人行常规X片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结论:该项检查方便、无创、定位准确、检出率可达90%以上。本型颈椎病主要引起头痛症状,故又称上行性颈椎病,并易与多种引起头痛的疾患相混淆,彩超对椎动脉病变的诊断在定位定性上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与家庭护理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又称颈椎骨关节病、颈椎综合征,是由颈椎间盘变性、突出及其邻近骨关节与软组织病变累及周围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而出现的相应临床表现。这是一种多见于40~60岁中老年人的慢性退行性疾患,男性略多于女性。颈椎慢性劳损、轻微外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先天性畸形等常为此病的重要原因。本文仅对颈椎病的康复治疗、家庭护理指导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临床各型颈椎病的X线、CT、MRI的影像学表现及特点,探讨各型颈椎病的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 对8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X线、CT和MRI检查,并对检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影像学表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压等征象;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椎管狭窄等征象;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以及CTA或MRA显示椎动脉扭曲、狭窄、变形等征象;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但没有其他典型征象,影像诊断尤其困难,主要依赖于临床诊断.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临床各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经济而有效地达到诊断临床各型颈椎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椎动脉畸形(附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椎动脉畸形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采用椎动脉造影及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象(MRA),对31例颈性眩晕病进行了检查。结果:有5例椎动脉畸形;其中2例为右侧椎动脉发育不良,1例为左侧椎动脉发育不良,1例为左侧椎动脉缺如,1例为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5例中有3例合并枕颈畸形。椎动脉畸形组和正常组比较,手术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病程和体征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在椎动脉畸形基础上,如果出现颈椎不稳,  相似文献   

7.
椎动脉受压动物模型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为研究颈椎退行性改变骨赘压迫椎动脉引起头晕的机制建立椎动脉受压的动物模型。17只大耳白兔经颈前正中入路,在颈椎5、6横突间骨膜下椎动脉内侧植入骨块。术后彩色多普勒、椎动脉造影及CT检查的结果与临床检查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特点相同,有特征性血液动力学指标改变。本方法制成模型的致压因素确切稳定,对动物损伤小,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成功率88.2%  相似文献   

8.
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外伤骨折脱位、颈椎体肿瘤、炎症和畸形等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易发生并发症。一旦发生并发症,其处理往往都比较困难,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发生的并发症包括颈脊髓损伤、术后颈部血肿、喉返神经或喉上神经损伤、食道漏、脑脊液漏、椎动脉损伤等。我院自2005年至今施行了244例颈椎前路手术,有9例出现了并发症。现将颈椎前路手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贾春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59-306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11月,应用飞利浦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 712例疑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颅外段椎动脉超声检查,重点观测、记录椎动脉内径、走行、血流速度以及颈段入横突孔的位置等.其中103例入横突孔位置变异病例,同时进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结果 2 712例患者中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为244例,占全部椎动脉型颈椎患者总数的8.9%,其中103例患者同时接受多普勒超声与CTA检查,其多普勒超声与CTA诊断结果完全符合.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准确、快捷、无创且检查费用较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的一种,其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通常的治疗方法是给予颈椎牵引、扩血管药物、理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疗程较长且效果一般,1998-2003年我院采用注射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颈椎病多因颈椎间盘退行变性后,椎体间松动,椎体缘产生骨赘或椎间盘破裂脱出等压迫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而引起一系列症状.部分颈椎病患者,由于脊髓前后严重受压和颈椎管的储备间隙消失,出现了严重的脊髓压迫症状.在轻微颈椎外伤后可造成严重的脊髓压迫症状,我们称之为"高危颈椎病",常需要手术治疗[1].2003年我科开展了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该病,随访4年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椎动脉型颈椎病X线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X线片的特征与临床关系。方法 对4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X线片进行测量和临床分析。结果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弧度变直、颈椎不稳、钩椎关节增生。结论 颈椎曲度改变及颈椎不稳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Hu JH  Lee CI  Yang XY  Qiu GX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1):1454-1457
目的 评价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颈椎病伴颈椎后凸畸形的矫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病伴颈椎后凸畸形17例.测量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颈椎X线中立侧位相后凸Cobb角.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测量颈椎X线屈伸侧位相,观察融合节段的稳定性.分析术前及术后6个月随访时JOA评分.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13.8个月.术前平均颈椎后凸Cobb角为-16.1°,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平均后凸Cobb角分别为-3.3°和-3.8°.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稳定.术后6个月随访时JOA评分较术前增加(5.2±1.6,P<0.05),平均改善率为64.3%.未出现神经根、椎动脉和脊髓损伤.结论 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病伴颈椎后凸畸形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颅外段椎动脉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疑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颅外段椎动脉超声检查,观测椎动脉管腔结构、血管走行、血流信号等变化。其中152例颅外段椎动脉发育异常患者同时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发现236例患者椎动脉发育异常,其中椎动脉发育不良者为114例,椎动脉走行变异者为75例,椎动脉发育不良合并椎动脉走行变异者为47例。其中152例患者同时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血管造影检查,其多普勒超声与MRA或血管造影的诊断结果完全符合。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快捷的诊断颅外段椎动脉发育异常,且无创、检查费用较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于虹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9):2619-2620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对先天性椎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疑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152例患者行椎动脉超声检查,利用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观测椎动脉的管腔内径、走行及血流动力学等。结果:152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横突孔位置异常者27例,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者32例,椎动脉起点位置异常者2例,单侧双支椎动脉者1例。所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发现椎动脉变异的患者于CT下亦均表现为异常的椎动脉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的最终符合率达到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安全且较准确的检查方法,在先天性椎动脉变异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研究颈椎退行性改变所致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建立椎动脉受压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家兔30只经颈前正中入路,在颈椎5,6横突间骨膜下椎动脉内侧植入骨块.术后彩色多普勒.椎动脉造影及CT检查.结果 检查结果与临床检查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特点相同,有特征性血液动力学指标改变及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结论 本方法制成模型的致压因素确切稳定,对动物损伤小,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成功率80.2%.  相似文献   

17.
椎动脉型颈椎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研究颈椎退行性改变所致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建立椎动脉受压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家兔30只经颈前正中入路,在颈椎5,6横突间骨膜下椎动脉内侧植入骨块.术后彩色多普勒.椎动脉造影及CT检查.结果 检查结果与临床检查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特点相同,有特征性血液动力学指标改变及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结论 本方法制成模型的致压因素确切稳定,对动物损伤小,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成功率80.2%.  相似文献   

18.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之一,据报道,约70%的颈椎病伴有椎动脉受累的表现。其发病年龄高于其他颈椎病。以50—60岁为多见。椎动脉为锁骨下动脉的第一分支,走行较长。在合成基底动脉前分为四段。第1段自锁骨下动脉分出处至第6颈椎横突,即近段;第Ⅱ段自第6颈椎横突至第2颈椎横突上缘以下,即横突段;第Ⅲ段自第2颈椎横突上缘至颅底的寰枕膜。即远段;第Ⅳ段自寰枕膜至两侧椎动脉的汇合处。其中前三段称为椎动脉的颅外部,第Ⅳ段称椎动脉的颅内部。椎动脉由于其走行的特殊性,周围组织结构对它的影响十分明显,在发病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颈椎前路手术术前行颈椎三维CT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需要行颈椎病前路手术的患者术前行颈椎CTA检查.结果 发现椎动脉入孔异常5例,钩椎关节增生压迫椎动脉1例,一侧椎动脉闭塞1例,椎间盘骨化7例.结论 颈椎前路手术术前CTA检查可以了解椎动脉和颈椎骨性结构的毗邻关系,指导制定手术方案,减少椎动脉损伤,为术中手术减除骨性增生压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动脉颈椎病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5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全部采用星壮神经节阻滞、颈椎牵引、按摩。结果:痊愈者48例、显效者5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96.3%。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星壮神经节阻滞,配合颈椎牵引、按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