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血管超声、多排螺旋CT(multiple slice CT,MSCT)在老年人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用彩超观察患者的椎动脉,结合多排螺旋CT和颈椎X线片进行检查分析,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其他检查方法进行文献复习、比较.结果 颈血管超声检出椎动脉内膜、中膜增厚31例,粥样斑块7例,椎动脉狭窄、椎动脉闭塞各1例.螺旋CT检出椎动脉狭窄、椎动脉闭塞各1例.颈椎X线片所有患者均检出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结论 颈血管超声检查方便、无创,结合螺旋CT定位准确,检出率高,对老年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频彩超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军 《中原医刊》2004,31(17):62-62
高频彩超分辨率高、实时、直观,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最先进的无创检查方法之一。我院自2002年1月~2004年2月共用高频彩超诊断颈椎病62例,均经临床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X线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及X线表现分析,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150例推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颈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改变,椎体移位,钩椎关节及椎体骨质增生等,均能激压椎动脉,并在X线照片上能表现出来,且有相应临床症状。结论:通过颈椎的X线表现及相应临床症状、体征,有助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淑君  施彦华 《吉林医学》2011,(9):1811-18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1例临床上具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的患者除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者进行检测。通过对比正常侧与患侧椎动脉的内径和血流参数,来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超声表现为:椎动脉走行弯曲,管径变窄,RI和PI增高,流速偏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其中的一个分型。患常以头晕、头痛、颈痛、恶心、失眠等症状就诊。我们对自1996-02~1998-10期间,在我院经临床及X线检查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29例进行了常规脑电图检查。结果发现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发病年龄和病程长短有一定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临床影像学的应用价值,研究具体的成像特点,为以后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来我院救治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的影像检出的准确率以及使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进行检查的血流显像。结果:200例患者中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为190例,检出率达95%,其中190例患者中有149例出现椎动脉中膜加厚,29例出现椎动脉缩窄,2例出现椎动脉粥样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病变图像显示是,椎动脉管壁加厚,血管走形异常,进行回声定位发现出现增强效果,椎动脉内透声效果欠佳,管径呈现不同程度的缩窄。椎动脉的血管管腔内出现彩色血流充盈缺损100例,但血流顺畅,血速加快。远端椎动脉阻塞56例,彩色超声多普勒近端椎动脉血流速度下降,频谱收缩期上升陡峭。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椎动脉的颈椎病的检查结果较优秀,使用方便、没有创伤,患者接受度较高,依从性较好,进行病灶的定位十分精准,血流的显像较为清晰,彩色超声多普勒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X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225例临床疑似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X线片诊断对比。结果 225例患者TCD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25例经X线片检查为颈椎病,诊断相符合。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颈椎X线片检查结合具有互补性,明显提高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万龙飞 《大家健康》2013,(12):50-51
目的:探讨椎动脉MRA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354例临床拟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2D TOF MRA检查,其中1例行增强MRA。结果:阳性病例251例,占71%。结论:椎动脉MRA可清晰显示椎动脉发育不良、迂曲、狭窄,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最佳影像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明  孙峰涛 《吉林医学》2010,(33):6073-6074
目的:探讨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72例,行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并根据血管成像进行分型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72例患者中Ⅰ型9例,Ⅱ型23例,Ⅳ型共17例,Ⅴ型5例,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方案69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分型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椎动脉CT血管成像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椎动脉CT血管成像(椎动脉CTA)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32例经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椎动脉CTA检查,利用三维后处理技术处理图像重建椎动脉,观察椎动脉、横突孔及钩椎关节的形态学变化及椎动脉与周围骨性结构的相互关系。结果:32例患者中有椎动脉异常表现者31例,横突孔异常者6例,钩椎关节增生者20例。结论:椎动脉CTA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南经颅多普勒检测出的椎动脉颅内段血流速度减慢的患者进一步做椎动脉颅外段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探讨其产生原因,进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进一步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由经颅多普勒检测出的椎动脉颅内段血流速度减慢的300例患者做椎动脉颅外段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结果南彩色多普勒检测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的患者,其颅外段多有如下改变:狭窄、迂曲、起源点方向变异、起源位置变异。颅外段双侧均有病变为82例(占27%),单侧病变为218例(占73%)。结论TCD与彩色多普勒相互补充对椎动脉颅内段、颅外段全面检查,能够更准确地发现椎动脉的病变部位,分析病因,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颈椎间歇性拔伸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间歇性拔伸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颈椎间歇性拔伸治疗组和单纯颈椎牵引对照组,于治疗20d后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技术及颈动脉彩超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6.7%,对照组为76.7%.结论:间歇性拔伸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使患者颈部动脉血流状态恢复或接近正常范围,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张宗美  赵岭  王义亮 《重庆医学》2011,40(16):1605-1606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频率:7~10 MHz)检测6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观察椎动脉的走行、管壁、管腔、有无压迫及其血流情况,测量各段椎动脉内径。结果超声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符合率为93.6%,根据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将6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分为5大类,走行变异11例(1.6%),走向迂曲354例(51.2%),狭窄191例(27.6%),斑块79例(11.4%),闭塞13例(1.9%)。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符合率高,无创、无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前、后椎动脉的变化。方法选择单侧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经多普勒超声监测诊断椎动脉管腔变窄,而对侧正常。以星状神经节阻滞患侧,彩色多普勒观察双侧椎动脉的变化。结果阻滞后半个月患侧变窄的椎动脉明显增宽,3个月后基本恢复如常,健侧椎动脉无明显变化。本组临床治愈70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治愈与显效率88%(88/100例)。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短时间内扩张椎动脉,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  相似文献   

15.
贾春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59-306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11月,应用飞利浦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 712例疑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颅外段椎动脉超声检查,重点观测、记录椎动脉内径、走行、血流速度以及颈段入横突孔的位置等.其中103例入横突孔位置变异病例,同时进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结果 2 712例患者中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为244例,占全部椎动脉型颈椎患者总数的8.9%,其中103例患者同时接受多普勒超声与CTA检查,其多普勒超声与CTA诊断结果完全符合.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准确、快捷、无创且检查费用较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颈部动脉彩超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68-69,97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及椎动脉的改变,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12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组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内中膜厚度、有无硬化斑块、狭窄率、血管走行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所探查到的大部分观测项目在两组问有明显差异。两组间椎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存在明显差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椎动脉出现盗血现象7例。结论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检测颈椎不稳症患者椎动脉(VA)血流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颈椎不稳症患者100例,按年龄、性别分为5组,进行不同的保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2周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VA血流,观察在颈椎前屈、中立、后伸动态体位下的椎动脉形态、内径、走行、血流等变化。并选择同期30例颈椎病(无颈椎不稳症)患者做对照。结果治疗前治疗组88.0%的患者发现椎动脉形态或各检测指标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左右两侧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PSV、EDV及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即刻和治疗后2周,不稳组中E组(综合治疗组)PSV、EDV、RI检测结果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椎不稳症患者的VA血流可进一步了解病情,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颈椎不稳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椎动脉的彩色多普勤的血流参数改变。方法:采用美国产Apogg-800型彩色多普勤显像仪,对34例颈椎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左、右侧椎动脉的内径、走行、收缩期血流速度和血流阻力指数进行观测。结果:颈椎病患者左、右侧颈椎动脉内径较健康者窄,血流阻力指数较健康者高。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在颈椎病患者与健康者之间则不存在明显差异,且34例患者中有17.6%出现走行迂曲,而健康者无一例出现。结论:颈椎动脉内径、血流阻力指数及走行可作为颈椎病的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颅外段椎动脉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疑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颅外段椎动脉超声检查,观测椎动脉管腔结构、血管走行、血流信号等变化。其中152例颅外段椎动脉发育异常患者同时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发现236例患者椎动脉发育异常,其中椎动脉发育不良者为114例,椎动脉走行变异者为75例,椎动脉发育不良合并椎动脉走行变异者为47例。其中152例患者同时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血管造影检查,其多普勒超声与MRA或血管造影的诊断结果完全符合。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快捷的诊断颅外段椎动脉发育异常,且无创、检查费用较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hemodynamic changes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in cervical spondylosis by high frequency color duplex sonography. METHODS: We measured 138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at the vertebral artery with a 7.5-10 MHz probe of high frequency color duplex sonography, to determine morphological changes, Diameter(D), Velocity(V), Blood flow volume, and Resistance index(RI) and (PI). A controlled analysis was performed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 The measurement showed that the vertebral arteries of the patients bent more severely than the controlled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1) in Diameter (D), Velocity (except mean velocity), Blood flow volume, and resistance index (RI) and (PI). CONCLUSION: High frequency color duplex sonography has provided clinical judement on morphological and blood flow dynamic parameter changes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with a valuable objective ba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