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ookey  L  C.  Debroux  S.  Delhaye  M.  J  Devière  程妍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35-35
背景:胰周积液是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的常见后遗症,内镜下引流术可替代外科引流术进行治疗。方法:通过图表回顾和前瞻性随访收集116例接受内镜下胰液引流术的胰周积液患的个人资料、积液特征、引流技术以及结果等资料。结果:116例胰周积液患分为以下几类:急性胰周积液(n=5)、坏死(n=8)、急性假性囊肿(n=30)、慢性假性囊肿(n=64)、胰腺脓肿(n=9)。积液包块的中位直径为60mm(极差15—275),引流后中位随访期为21个月。15例患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引流,60例行透壁引流,另41例患两种术式皆实施。87.9%患症状和积液包块消失。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导致的胰周积液治疗成功率并无差异,然而,坏死的引流失败率远远大于其他类型。治疗的成功率在不同疾病、引流术式、引流部位之间无显差异。13例f11%)患发牛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探讨Bern术式(保留十二指肠及少部分胰头组织的亚胰头切除术)在治疗慢性胰腺炎及某些胰头良性肿瘤中的作用。共8例患者因胰头炎性肿块或良性肿瘤行Bern术,围手术期未出现死亡及严重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6~14个月),8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缓解,慢性胰腺炎患者体重平均增加7.9kg(4~18垤),胰腺外分泌功能提高,但内分泌功能无变化。说明采取Bern术式治疗,能有效缓解慢性胰腺炎及胰头部良性肿瘤患者因胰头占位引起的症状,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3.
背景: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个全新的临床病种,其主要特征为具有特殊组织病理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对皮质激素治疗有娃临床反应。方法:对作所在医院2000年11月至2003年12月问20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的CT、磁共振成像(MRI)、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胰腺实质、主胰管、胰腺周围廊管及远端胆总管改变和其他结果。此外,对首次检查所发现异常改变随访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发现有胰腺实质增大(19例弥散性增大,1例局灶性增大),CT扫描(n=20)和MRI(n=15)表现为同质性对比增强。6例患出现囊状边缘增强。胰总管局灶性狭窄(n=18)或弥散性狭窄(n=2),前通常为多灶性狭窄(n=17)。14例患出现胰周静脉狭窄。18例患为远端胆总管渐进性狭窄(n=15)或突进性狭窄(n=3),8例患狭窄段呈现对比增强。皮质激素治疗后的随访研究发现胰腺实质、主胰管、胰腺周围血管及远端胆总管的改变全部转为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4年来35例急性胰腺炎超声检查做临床分析。结果:超声显示:①单纯水肿型24例,表现为胰腺增大,颗粒增粗,回声不均匀或呈低回声。单纯胰头、胰体增大10例,弥漫性增大14例。主胰管扩张不明显,胰腺周围无明显积液。胰腺微循环障碍,血流减少。②出血坏死型胰腺炎11例,胰腺轮廓明显增大,表面模糊,内部回声不均或减低,主胰管扩张7例,胰腺周围有积液8例,合并胰腺囊肿3例,伴腹水2例。胰腺微循环明显障碍,血流速度缓慢,有2倒十二指肠下动脉(IPA)血流不明显。结论:超声显像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方式,为胰腺炎的疗效和随访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内镜超声(BUS)引导下胰腺囊肿的穿刺引流是替代手术介入治疗比较理想的方法,笔通过自制改进的引流支架实现EUS引导下经胃十二指肠穿刺和引流一次完成。方法:将自制引流支架两端钻两处小孔,将引流支架紧密套在穿刺针前端,研究对象为6例胰腺囊肿患,其中男3例,女3例,胰头部、胰体部、胰尾部囊肿各2例,经线阵EUS检查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置,将穿刺针刺入囊肿中心,并推进穿刺针外套及引流管,将引流管刺入囊腔,拔出穿刺时外套管与引流管脱节,引流管置于胃十二指肠和囊肿壁中。结果:全部患均未发生出血及穿孔并发症,1例病人术后第1天体温40℃,术后第2天体温恢复至平时状态。术后第7天囊肿均明显缩小,仅有1例患在第4周时发生支架阻塞,应用另一2.8cm外径支架用导丝法进行了替换,全部患5-10周后囊肿消失,并且随着囊肿的消失症状也得到了改善。随访6-9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EUS引导下经胃十二指肠对胰腺囊肿穿刺并行引流是治疗胰腺囊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病变主要集中于胰头的慢性胰腺炎,比较两种胰头切除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包括传统术式和保留幽门的术式)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包括不切开主胰管和切开主胰管的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将2001年1月至2007年5月我院收治并行各类胰头切除手术的41例慢性胰腺炎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n=19)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组(n=22),比较两种术式的疼痛缓解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长短等临床指标。结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组的疼痛总缓解率、疼痛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4%、84%和95%、81%(P>0.05);而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和0%(P<0.0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d和8.5d(P<0.01)。结论针对胰头病变为主的慢性胰腺炎及其导致的并发症,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均具有良好的疼痛缓解率,但前者的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更短,因此,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可能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胆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5月至2007年1月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57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PD)49例,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8例,重建方式以Child方式52例,以Whipple术式5例。结果病理类型胆总管下段癌13例,胰头癌21例,乏特氏壶腹部癌11例,十二指肠癌6例,胰岛细胞瘤2例,慢性胰腺炎4例。57例中5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8.77%,其中胰瘘2例(3.5%),胆瘘1例(1.75%),腹腔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死亡2例,病死率3、5%,其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心功能衰竭。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和胆瘘的防治在于术中选择正确的胰肠、胆肠吻合方式。  相似文献   

8.
背景:作发现一系列特发性胰腺炎(IP)患中有19%囊性纤维化(CF)基因异常,相比之下,仅有3.5%未患胰腺炎的患出现此异常。目的:该旨在探讨CF基因能否预测更多严重的ERP检查结果。设计: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机构与对象:1998年7月至2004年8月,819例IP患的CF基因分析经根兹姆遗传学公司进行测定。测定了70~87个等位基因而且检出率超过90%。在研究队列中,69例患(8.4%)至少有一个CF基因突变阳性。从数据库中随机选择218例患有IP及CF基因突变阴性的患作为对照组。主要结果测定:胰腺造影图像按剑桥标准对慢性胰腺炎(CP)进行评估。基因分析结果对胰腺造影图像解释无效。结果:在CF基因呈阳性的患中,42例(61%)为女性。平均干预年龄为40岁(极差14~80),且48例患(70%)行胆囊切除术。在CF基因阴性患中,147例(67%)为女性。平均干预年龄为41岁(极差9~89岁),且125例患(57%)行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探讨Bern术式(保留十二指肠及少部分胰头组织的亚胰头切除术)在治疗慢性胰腺炎及某些胰头良性肿瘤中的作用.共8例患者因胰头炎性肿块或良性肿瘤行Bern术,围手术期未出现死亡及严重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6~14个月),8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缓解,慢性胰腺炎患者体重平均增加7.9 kg(4~18kg),胰腺外分泌功能提高,但内分泌功能无变化.说明采取Bern术式治疗,能有效缓解慢性胰腺炎及胰头部良性肿瘤患者因胰头占位引起的症状,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0.
探讨Bern术式(保留十二指肠及少部分胰头组织的亚胰头切除术)在治疗慢性胰腺炎及某些胰头良性肿瘤中的作用.共8例患者因胰头炎性肿块或良性肿瘤行Bern术,围手术期未出现死亡及严重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6~14个月),8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缓解,慢性胰腺炎患者体重平均增加7.9 kg(4~18kg),胰腺外分泌功能提高,但内分泌功能无变化.说明采取Bern术式治疗,能有效缓解慢性胰腺炎及胰头部良性肿瘤患者因胰头占位引起的症状,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