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1997年9月Gmentzig开展1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以来,trlEA及其相关技术逐渐成熟。但PTCA术后3—6个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再狭窄(RS)发生率最高,为15%-30%,少数达50%,因此,RS是PTCA面临的一大难题。大量研究发现其机制主要为血管壁的弹性回缩,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增加,血栓形成和机化,并发现FIEA损伤血管内膜而引起局部的炎性反应可能是诱发RS的启动因素之一。人们采取药物、机械等方法预防RS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对近年来RS防治的进展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治疗近视眼后段葡萄肿引起的眼后段视网膜劈裂(RS)或中心凹分裂(FD)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近视性RS或FD所致视力进行性下降的连续患者(年龄53~77岁,共16只患眼)的病历记录。眼部断层扫描提示具有RS或FD的表现。其中5只眼仅有RS,11只眼同时具有RS和FD  相似文献   

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术后6个月内30%~45%的再狭窄(RS)高并发率严重影响了PCI的临床疗效。随着支架置入术的应用,支架置入术后RS率仍为10%~20%,PCI的远期疗效受到了很大限制,因而RS的防治成为目前心血管病防治研究的重要课题。尽管近年来对RS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但至今无良好对策。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介入治疗(PCI)为当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有效方法。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县级以上西医院和部分省级以上中医院皆相继开展了此项手术。然而,PCI后再狭窄(RS)仍然是限制其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预防RS,成为我国冠心病防治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对中医药防治RS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评述,以期为预防RS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刘松涛  杨凌志 《医学综述》2013,19(3):546-548
目的分析病例并复习文献提高对Richter综合征(RS)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R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中有3例在治疗原发病后发生转化,1例患者出现症状时即被诊断为RS,发生转化前治疗效果尚可,但转化为RS后,治疗难度明显增大。结论 RS临床少见,转化因素复杂,化疗效果差,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对于低度恶性的淋巴瘤或白血病患者,如果治疗效果欠佳,要高度警惕转化为RS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但PTCA术后再狭窄(RS)成为影响其长期疗效的主要限制因素。RS的发生机制较复杂,血管内皮损伤诱发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迁移、随之引起的内膜增生是造成RS的主要病理过程,其机制涉及多个信号通路的调节。本文就血管RS与VSMCs增殖机制及信号通路调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球囊血管成形术(BA)后再狭窄(RS)的形成机理,我们采用新西兰家兔,通过剥脱血管内皮,喂饲高脂饲料制做成主动脉及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狭窄的髂动脉病变进行BA,术后继续观察至RS形成。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测定血清脂类及血浆TXB_2、6-keto-PGFla(6-k-p)含量,探讨TXA_2/PGI_2代谢与BA后RS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邱祥春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1031-1033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PTCA)已成为冠心病血运重建的重要手段,其即刻效果得到很大改善。但术后再狭窄(RS)率却达到10%~20%,这大大降低了支架置人的远期疗效。然而支架内再狭窄及其处理又成了新的难题。为了预防再狭窄,国内外对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及防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对RAS进行干预可能是防治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一种有效的生物学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抗骨桥蛋白抗体防治内皮剥脱术后血管狭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 ,PTCA)后血管再狭窄(restenosis ,RS)是一个过度的创伤愈合过程。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细胞外基质的异常积聚以及血管重塑是造成再狭窄的主要原因。在RS的发病过程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  相似文献   

10.
PTCA术后RS仍然是限制其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SMC的迁移和增殖、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所导致的内膜增厚以及病理性的血管重塑被认为是RS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我们既往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工作表明,血府逐瘀浓缩丸(血管通)具有一定预防血管成形术后RS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选择方中活血化瘀的代表药物川芎、赤芍,取其有效作用部位川芎总酚和赤芍总甙制成芎芍胶囊,在建立猪冠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医学综述》1998,4(4):149-152
<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的临床实践已被证实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史上的一个重大进展,但PTCA术后半年内再狭窄(Restenosis,RS)的发生率高达30%~40%,严重限制了PTCA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参与了RS的形成。但关于RS形成的确切机制及有效的防治措施,目前仍是介入性心脏病学的研究热点、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经过20余年的临床发展和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日趋成熟,成功率可达90%以上,但术后6个月仍有30%~50%的再狭窄(RS)率,严重影响了其疗效。因此研究RS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方法是当前一大热点和难点。目前研究表明RS发生机制是:①血管平滑肌细胞(SMC)的迁移和增殖;②血小板的聚集、黏附和生长因子的释放;③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radical surgery,NACT+RS)与单纯手术(radical surgery,RS)对局部晚期宫颈癌预后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瘤科收治的119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NACT+RS组74例,RS组45例,其中NACT+RS组根据化疗疗效分为有效组45例,无效组29例。比较NACT+RS组与R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特征及5年生存情况,比较NACT有效组与RS组术后病理特征及5年生存情况, 评价NACT有效联合手术对患者生存的影响。  结果  NACT+RS组与RS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及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ACT+RS组术中出血量较RS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CT有效组与RS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分别为4.4%、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 P=0.044),深肌层浸润率分别为20.0%、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01, P=0.001)。NACT有效组5年生存率为93.3%,相对于RS组的7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0, P=0.011)。  结论  相对于单纯手术,新辅助化疗有效联合手术降低了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率并能明显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PTCA术后再狭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丹 《医学综述》1999,5(10):446-448
<正>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临床实践已被证实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但PTCA术后半年内再狭窄(RS)的发生率高达30%~50%,严重影响了PTCA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随着细胞生物学及基因重组技术的应用,基因治疗在RS防治方面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和安全性问题未得到满意解决。我们将介绍近几年基因治疗在防治RS方面的主要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5.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介入性方法。但是PTCA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RS)的发生率高达20%~49%,如何防治再狭窄是当前介入性心脏病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1 RS的定义及临床表现按照国际心血管病学社团联盟及世界卫生组织ISFC/WHO关于PTCA工作要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胃食管反流症状(G O RS)的医疗咨询频度,并确定咨询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应用有效问卷电话调查了2500名受试者。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其中因变量为GO RS咨询频度,自变量为社会人口统计因素和GO RS的临床特征。结果:在存在GO RS的个体中,28%在过去的一年中曾向他们的内科医生咨询。寻求医学建议的主要原因是:48%担心诱发GO RS,42.6%是由于GO RS的强度。医疗咨询的独立相关因素有:家庭主妇(O R1.9,95%CI1.1~3.4)、退休(OR2.3,95%CI1.3~4.1)、GO RS频繁发作(O R2.4,95%CI1.6~3.5)、严重的GO RS(O R…  相似文献   

17.
中药防治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 (PTCA)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已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 ,PTCA的即时成功率高达 90 %以上 ,但术后再狭窄 (RS)率高达 30 %~ 5 0 % ,严重影响了其治疗价值。1  PTCA术后 RS发生机制PTCA术后 ,冠状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一般认为 ,PTCA后 RS的形成包括三个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的环节 ,即血栓形成、内膜增生及血管重塑。首先 ,PTCA使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受到破坏 ,导致内皮下基质暴露于血流中 ,血小板功能激活 ,引发血小板的聚集、粘附 ,继而形成富含血小板的血栓 [1 ] ,…  相似文献   

18.
Ramsay评分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验使用标准化流程的Ramsay 评分表(RS) 用于评估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躁动与镇静状况时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择78 例成年神经外科全麻术后患者,于术后24 小时内纳入试验,由4~6 名评估者同时对其评定RS 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检验两评估者间的信度和两评分表比较的结构效度.结果:RS 和GCS 的加权Kappa 值(кw) 分别为0.81 (0.72-0.91) 和0.92 (0.87-0.98),P 均<0.0001.两评分表比较的相关系数r=0.87,P<0.001.结论:使用标准化流程的RS 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中应用时,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9.
时德  吴忠均 《重庆医学》2003,32(11):1468-1468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 ,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为30 %~ 5 0 % ,且再狭窄的发生发展涉及多个基因异常表达 ;单纯调控某一个基因预防RS的发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本研究中 ,模拟人类再狭窄 (RS)的病理过程建立了兔右髂动脉RS模型 ,针对RS发生发展涉及的不同病因及阶段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t PA) ,并合成了核增殖抗原 (PCNA)反义寡核苷酸 (PCNA AODNA) ;用微注射装置将阳性脂质体介导的pcDNA3.1(+) /t PA和PCNA AODN同时注入RS模型 ;术后不同时间点分别用超…  相似文献   

20.
汤永志  王晨  陈华忠  朱敏  王奎锋  朱坚胜 《浙江医学》2020,42(3):245-248,253
目的探讨TLR10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慢性HBV感染者(428例)、健康人群(210例)外周血,提取全血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预定多态性位点,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直接测序。比较两组对象RS10004195与RS11096957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特征,分析HBV感染患者临床特征与RS10004195基因变异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对象RS10004195、RS11096957、RS4129009位点基因型的关系。结果两组人群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均P>0.05),具备群体代表性。在RS10004195位点,感染组基因型(AA+AT)变异频率、等位基因A频率分别为76.64%、53.50%,高于对照组的63.81%、39.05%(均P<0.05)。在RS11096957位点,感染组等位基因A频率(50.93%)高于对照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基因型(AA+AT)变异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V感染患者中,HBeAg阳性患者RS10004195位点基因型(AA+AT)变异频率较HBeAg阴性患者增高(P<0.05);而在肝脏炎症程度、HBVDNA水平、家族史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RS10004195位点T向A突变时,HBV感染风险增高;RS4129009位点A向G突变时,HBV感染风险降低;RS11096957位点与HBV感染无关。结论TLR10基因RS10004195、RS4129009位点与H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