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血浆及心肌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影响。 方法  12~ 14周 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8只 :A组 (对照组 ,注射 0 .9%生理盐水 ) ,B组 (低剂量异丙酚 )和 C组 (高剂量异丙酚 )静注异丙酚 5 m g/kg诱导麻醉后分别静脉持续 30 min注入异丙酚 30、6 0 m g·kg- 1 · h- 1 。总容量均相同 ,记录未注药时、注药后 2 ,10 ,2 0 ,30 m in的收缩压 (SBP)、平均动脉压 (MAP)、舒张压(DBP)、心率 (HR)及呼吸 ,测定血浆及心肌 ET、CGRP的含量。 结果 组内比较 :B组各时点血压、心率无差异(P<0 .0 5 ) ;C组随时间的延长 ,2 0 ,30 min的 SBP、MAP、DBP、HR均下降 (P<0 .0 5或 0 .0 1)。组间与 A组比较 :各组基础值无差异 ;B组仅在 2 ,10 m in时 HR下降 (P<0 .0 5 ) ;而 C组 SBP、MAP、DBP、HR均下降 (P<0 .0 5或0 .0 1) ,且 HR随时间的延长与 A组的差异明显增加 ,30 m in时 P<0 .0 0 1;B组和 C组血浆中 CGRP增高、ET下降 ,C组改变显著 ,心肌中 CGRP、ET无变化。 结论 异丙酚促进 CGRP释放 ,抑制 ET的释放 ,通过改变 CGRP/ET的平衡呈时间剂量依赖性降血压 ,减慢心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CSEA)分娩镇痛对妊娠期高血压(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PIH)产妇血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前列环素(prostacyclin ,PGI2)、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浓度及血压的影响. 方法轻、中度妊娠期高血压产妇50例,随机分为2组, CSEA组(n=30)实施CSEA,对照组(n=20) 未接受任何分娩镇痛药物.2组产妇分别于宫口开至2~3cm时(阻滞前,T0)、阻滞后30min(T1)、宫口开全(T2)、胎儿娩出后2h(T3)时抽取产妇静脉血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的浓度,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ET、PGI2、TXA2的浓度,同时测定产妇血压,计算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结果 ①NO、PGI2浓度CSEA组高于对照组(P<0.05),ET、TXA2浓度和MAP CSEA组低于对照组(P<0.05);②与T0比较,CSEA组NO浓度在T1、T2、T3时和PGI2在T1时升高(P<0.05),ET浓度在T1、T3时降低(P<0.05), TXA2浓度无变化,MAP在T1、T2、T3时降低(P<0.05);对照组NO浓度在T1、T2、T3时无变化,ET 和TXA2浓度在T2、T3时升高(P<0.05),PGI2浓度在T2时降低(P<0.05),MAP在T1、T2、T3时升高(P<0.05).结论 对PIH产妇实施CSEA可降低产妇血压,增加产妇分娩安全度;CSEA降压的可能机制是升高NO、PGI2浓度与阻止ET、TXA2浓度升高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麻黄碱预防异丙酚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麻黄碱预防异丙酚在全麻诱导期对心血管抑制的效应.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成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麻黄碱组),每组40例.两组均用异丙酚2 mg/kg,芬太尼3 μg/kg,维库溴铵0.12 mg/kg静脉注射诱导.B组在异丙酚加入麻黄碱0.1~0.12 mg/kg.记录两组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3、5 min的SBP、DBP、MAP和HR的变化.结果:A组在诱导后SBP、DBP和MAP显著下降(P<0.01),气管内插管后5 min SBP、DBP和MAP又再次下降(P<0.05).B组SBP、DBP、MAP在诱导后仅轻度下降(P>0.05).两组患者在气管内插管后即刻SBP、DBP和MAP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诱导后和插管后5 min的SBP、DBP和MAP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诱导后HR稍减慢,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麻黄碱与异丙酚混合注射可有效的减轻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期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4.
李扬  熊利泽  陈绍洋  王庆德  雷霆  杨琨  向宁 《医学争鸣》2002,23(15):1404-1406
目的 观察小剂量乌拉地尔和艾司洛尔联合应用对颅脑手术后气管拔管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方法  37例行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 4组 :A组 (n=10 ,乌拉地尔 0 .4 mg·kg- 1 ) ;B组 (n=8,艾司洛尔 0 .5 mg· kg- 1 ) ;C组 (n=9,乌拉地尔 0 .2 mg· kg- 1 +艾司洛尔 0 .2 5 mg· kg- 1 ) ;D组 (n=10 ,生理盐水 2 m L ) .分别于拔管前 2 m in静注 .记录术前、给药前、给药后、拔管即刻、拔管后 1,3和 5 min,回 NICU后的 SBP,DBP,MAP及 HR.结果  D组 :血压、心率在拔管即刻均较术前升高 (P<0 .0 5 ) .A组 :拔管后 1,3和 5 min的血压均低于术前 (P<0 .0 5 ) ,心率在拔管即刻及拔管后明显较术前增快 (P<0 .0 5 ) .C组 :拔管后 SBP明显低于给药前 ,DBP,MAP及 HR无明显变化 .拔管即刻 :A组 HR明显高于B组和 C组 (P<0 .0 5 ) ,A组和 D组的 HR无差异 (P>0 .0 5 ) ,B组拔管即刻 DBP和 MAP高于 A组 (P<0 .0 5 ) ,C组拔管即刻 SBP低于 B组和 A组 (P<0 .0 5 ) .在 NICU:B组心率高于 A组 (P<0 .0 5 ) .结论 小剂量乌拉地尔与艾司洛尔联合应用可预防围拔管期血压升高 ,并能弥补拔管时单独应用乌拉地尔不能有效控制心率的不足 ,预防颅脑手术全麻后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静脉内异丙酚复合麻醉对腹部手术患围手术期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及其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将腹部手术患40例,随机分为静脉内异丙酚复合麻醉组(A组)和静脉内普鲁卡因复合麻醉组(B组),每组各20例;用放射免疫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两组患麻醉前、麻醉后2小时、术后2小时、术后24小时血浆中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同时动态监测血压的变化。结果A组和B组血浆ET在麻醉后2小时和术后2小时较麻醉前均升高,B组显高于A组。A组血浆:NO在术后2小时较麻醉前显升高,麻醉后2小时和术后2小时A组均高于B组,而B组在麻醉后2小时和术后2小时较麻醉前均降低。两组ET和NO在术后24小时均恢复正常。A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在围术期无明显变化,而B组在麻醉后2小时和术后2小时较麻醉前显增高。A组在麻醉后2小时血浆ET、NO与SBP和DBP均无相关关系。B组在麻醉后2小时血浆ET与SBP和DBP呈显正相关;而NO与SBP和DBP呈显负相关。结论 ET与NO在静脉内异丙酚复合麻醉中对血压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异丙酚对ET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可明显提高腹部手术患体内NO水平而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使ET/NO的平衡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异丙酚配伍麻黄碱、阿托品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妊娠 6~10周的健康妇女 90例 ,随机双盲分成对照组 (A组 )单纯用异丙酚 ,麻黄碱组 (B组 )每 2 0 0mg异丙酚加麻黄碱 10mg ,阿托品组 (C组 )每 2 0 0mg异丙酚加阿托品 0 .3mg ,静脉注射异丙酚 2 .0~ 2 .5mg/kg诱导 ,术中必要时追加异丙酚 2 0~ 5 0mg。监测、记录注药前、注药后 1min、3min、5min、10min时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注药后A组的SBP、DBP均显著下降 (P <0 .0 1) ,B组的SBP、DBP与注药前相比略有升高 (P <0 .0 5 ) ,C组的HR较注药前有所升高 (P <0 .0 5 ) ,C组流涎明显少于其它两组 ,呼吸暂停、呕吐发生率各组无差异。结论 :异丙酚可引起循环、呼吸抑制且与剂量和推注速度有关 ,加用小剂量麻黄碱和阿托品均有效预防循环抑制作用 ,且阿托品不良反应少 ,故加用阿托品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喉部手术气管切开插管时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喉部手术需气管切开术病人 2 0例 ,随机分成异丙酚组 (P组 )和对照组 (C组 )。P组在异丙酚麻醉 (切皮前静注 1~ 2mg·kg-1)和局麻下 ,C组在局麻下行气管切开术。观察病人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的变化。结果 C组SBP、DBP在气管插管时较P组升高 (P <0 0 5 )。C组DBP在切皮时、插管后 1min、3min较P组升高 (P <0 0 5 )。C组HR在切皮时较P组升高(P <0 0 5 )。两组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异丙酚可减轻气管切开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呼吸功能减退患者使用咪达唑仑后 ,在纤支镜检中心率 ( HR)、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 Sa O2 )的变化。方法 :A组 40例为呼吸功能显著减退患者 ;B组 ( 4 0例 )为对照组 ,两组镜检前 30 min以咪达唑仑 0 .0 4 mg/kg肌肉注射 ,于用药前 ,操作中及镜检结束时记录收缩压 ( SBP)、舒张压 ( DBP) ,平均动脉压 ( MAP)、HR和 Sa O2 。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 ,镜检中两组 HR均有增快 ( P<0 .0 1或 0 .0 5 ) ,两组 SBP、DBP、MAP亦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A组 Sa O2 的基础值低于 B组 ,镜检中 A组 Sa O2 显著下降 ( P<0 .0 1 )。结论 :对呼吸功能减退患者在纤支镜检查中使用咪达唑仑 ( 0 .0 4 mg/kg)是安全有效的 ,能减轻患者在镜检中的痛苦 ,提高接受检查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9.
中药丹参治疗妊高征时机制探讨与临床效果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中药丹参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患者血中超氧化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血栓素A2 (TXA2 )、前列环素Ⅰ 2 (PGI2 )及母体血压的影响。方法 :用丹参治疗中度妊高征患者 75例 ,观察患者的SOD、MDA、NO、ET、TXA2 、PGI2 、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中SOD、NO、PGI2 、ET、MDA、TX&较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 (P均 <0 .0 5 ) ;但治疗后母体平均动脉压变化及尿蛋白无显著下降 (P >0 .0 5 )。结论 :中药丹参对妊高征患者血中SOD、MDA、NO、ET、TXA2 、PGI2 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
国产异丙酚在全麻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国产异丙酚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手术患者 1 2 0例 ,分 2组各 60例 :A组为国产异丙酚组 ,B组为进口异丙酚组。异丙酚 1~ 1 .5mg/kg 芬太尼 4~ 5μg/kg 维库溴胺 0 .1~ 0 .1 5mg/kg静脉诱导 ,气管内插管人工通气。 1 %普鲁卡因 -潘库溴铵 -异丙酚复合液 -安氟醚维持麻醉。麻醉手术中连续监测SBP、DBP、MAP、HR、RPP、PRR、SpO2 、PETCO2 。结果 静脉注射异丙酚 1 ,3 ,5min后SBP、DBP、MAP、HR、RPP、PRR明显下降 ,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静脉注射异丙酚后呼吸抑制和暂停发生率为 2 4 %和 30 %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国产异丙酚具有与进口异丙酚同样的麻醉效能 ,是较为理想的国产静脉全麻药之一  相似文献   

11.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结肠镜检查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结肠镜检查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8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均分2组,观察组应用雷米芬太尼加丙泊酚麻醉,对照组应用芬太尼加丙泊酚麻醉,观察记录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记录体动反应。结果2组麻醉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对照组诱导后1 min时心率除外)麻醉诱导后1 min、5 min、10 min、15 min时与麻醉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在麻醉诱导后1 min、5 min、10 min、15 min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 min时SBP除外),而2组血氧饱和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效价强度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镇痛效果强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更适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和比较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应用于短时间神经外科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 方法 选择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 50 例,手术时间限定 2~3 h,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 组, n=25)和丙泊酚组(P 组, n=25)。患者入室开放静脉后先给予咪唑安定 0.03 mg/kg,全麻诱导均采用舒芬太尼 0.3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P 组用丙泊酚 2.0 mg/kg,E 组用依托咪酯 0.3 mg/kg 完成诱导后气管插管。记录患者在基础状态(T0)、插管前时刻(T1)、插管后即刻(T2)及插管后 1 min(T3)、3 min(T4)、5 min(T5)、10 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率(HR),记录 2 组患者在麻醉维持过程中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情况,记录 2 组患者术中的出入量,记录 2 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患者围术期发生肌颤、恶 心、呕吐、注射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1)2 组患者术中液体出入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毕后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与入室时相比,P 组在 3、5、10 min SBP、DBP 明显降低(P<0.05 或P<0.05);P 组在插管后 1 min HR 明显增快(P<0.05),插管后 3、5、10 min 时减慢(P<0.05);E 组插管后 1、3 min HR明显增快(P<0.05 或 P<0.05)。(3)诱导期间 2 组患者最高 HR、SBP 和最低 SBP、HR 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 组患者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情况分别是 E 组为 4%,而 P 组为 16%,2 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E 组患者注射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 P 组(P<0.05)。 结论 依托咪酯乳剂可安全应用于短时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诱导与术中麻醉维持;与丙泊酚比较,依托咪酯诱导和维持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但术后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曲马多复合丙泊酚对老年患者气管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和儿茶酚胺的影响. 方法 选择全麻术毕送PACU的老年患者40例,均为上腹部开腹手术,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于术毕拔管前给予静脉注射曲马多1.0 mg/kg和丙泊酚0.5 mg/kg;对照组给予10 ml生理盐水静脉缓慢推注,3-5 min后 予吸痰拔管.连续监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拔管前5 min、拔管即刻、拔管后5 min 3个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氧饱和度(SpO2);观察呛咳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同时于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0 min各采血4ml,检测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 结果 对照组拔管时HR、SBP、DBP、MAP显著升高,拔管后5 min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观察组拔管时HR、SBP、DBP、MAP较对照组更为平稳;两组各指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即刻与拔管后10 min E、NE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患者拔管后10 min E较拔管即刻明显增高,与观察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NE拔管即刻与拔管后10 min比较无明显变化,与观察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中重度呛咳率观察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老年患者在拔除气管导管前给予曲马多复合丙泊酚能有效预防拔管时老年患者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组(n=60)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n=60),观察患儿术前、术中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手术开始即刻,氯胺酮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1),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仅收缩压比术前升高(P<0.01),2组比较仅舒张压有显著差异(P<0.01);术中各时点氯胺酮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比术前明显上升(P<0.01),2组比较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差异(P<0.01)。2组术中各时点与术前比较呼吸频率、SpO2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苏醒时间和苏醒期躁动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静脉麻醉,术中循环功能稳定,术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妊高征患者血中SOD、MDA、NO、ET、TXA2、PGI2及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川芎嗪治疗中度妊高征患者各75例,观察患者的SOD、MDA、NO、ET、TXA2、PGI2、平均动脉压、尿蛋白、眼底动脉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SOD、NO、PGI2、ET、MDA、TXA2较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尿蛋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川芎嗪治疗妊高征时能改善母血中SOD、MDA、NO、ET、TXA2、PGI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假手术组、休克组、复苏1组(输林格液)和复苏2组(输林格液 万汶液),每组10只,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在制模成功后复苏1组给予林格液,复苏2组给予林格液 万汶(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收缩压(SBP)、舒张压(19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结果 血流动力学变化:复苏1组、复苏2组两组大鼠在制成失血性休克模型后,休克即时的SBP、DBP和MAP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HR较基础值明显加快(P<0.05).复苏2组复苏后各时间点SBP、DBP和MAP均恢复到接近基础值水平(P>0.05);但复苏1组复苏30min的DBP,复苏60rain、90min和120rain的SBP、DBP和MAP均明显低于基础值,复苏后90min和120rain的HR较基础值和复苏2组明显加快(P<0.05).复苏1组的自主呼吸频率在复苏30min和复苏60min时明显增快,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苏1组复苏后各时段的DBP、MAP、SBP明显降低,与复苏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1组复苏30min及复苏60min的呼吸频率明显加快,与复苏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具有较好的扩容效果,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改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改善因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气管插管过程中对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符合实验条件的60名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F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各30例。全麻诱导:F组静注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3.0μg/kg,异丙酚1.5 mg/kg,阿曲库铵0.15 mg/kg;S组将芬太尼替换为舒芬太尼0.4μg/kg,其余同F组。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2 min(T1)、气管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1 min(T3)、3 min(T4)、6 min(T5)和10 min(T6)病人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同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ET和TXA2含量。结果:F组气管插管后各时点ET和TXA2含量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S组气管插管后ET含量与基础值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TXA2含量较基础值升高,但上升幅度明显小于F组,两组在气管插管后的四个时点ET、TXA2含量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管插管可引起机体血浆ET和TXA2含量的增加,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ET、TXA2的合成与释放,对手术病人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喉罩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静  兰志勋 《四川医学》2009,30(7):1028-1029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在喉罩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抑制咽反射和术后咽喉痛的效果。方法将120例ASAⅠ~Ⅲ级择期行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n=60)和对照组(B组,n=60),分别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石蜡油涂抹于喉罩表面,在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记录麻醉诱导前、喉罩置入前、喉罩置入即刻及喉罩置入后3min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术后咽痛或咽部不适的发生率。结果与置入喉罩前相比,A组患者置入喉罩后即刻和置入喉罩后3min时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上述指标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A组置入喉罩后的SBP、DBP、HR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术中呛咳和术后咽痛、咽部不适感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有效抑制喉罩全麻胆囊切除术所引起的咽反射和术后咽痛。  相似文献   

19.
王强  陈敏  巩固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8):926-928,931
目的:观察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全麻诱导对心脏瓣膜置换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功能Ⅲ级,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及依托咪酯组(E组),每组25例,分别静脉注射丙泊酚2.5m g/kg和依托咪酯乳剂0.3m g/kg,再给予维库溴铵0.15m g/kg和芬太尼4μg/kg,3m in后行气管内插管。记录诱导前、诱导后1m in、3m in以及插管后1m in、3m in和5m in时的心率(HR)、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SD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用药后两组病人血压和心率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诱导后3m in,丙泊酚组SBP、DBP比诱导前显著降低(P<0.01)、HR显著减慢(P<0.05),而依托咪酯组SBP、DBP、HR与诱导前比较无显著差异。气管插管后两组SBP、DBP和HR均上升,但与诱导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两组病人诱导后3m in,丙泊酚组SBP、DBP明显降于依托咪酯组(P<0.05)。结论:对心功能差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依托咪酯比丙泊酚诱导可获得平稳的血流动力学,有效地抑制插管时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更合适的异丙酚诱导给药方案,本文观察了异丙酚不同给药方法对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22例成年患者,ASA1~2级,常规术前用药后随机分为2组。A组(n=12)预先静注2μg/kg芬太尼(Fentanyl)后先以4ml(40mg)/10s的速度静注异丙酚(Propofol),当异丙酚用量达到15mg/kg体重时停止给药10s,观察患者反应,若患者入睡则静注肌肉松驰剂,否则继续以2ml(20mg)/10s的速度静注异丙酚直至患者入睡及眼睫毛反射消失后静注琥珀胆碱(2mg/kg)。B组(n=10)仅以异丙酚及琥珀胆碱完成气管插管,两组患者均于静注完异丙酚后2min实施气管插管。分别于诱导前(T0),注完异丙酚后1min(T1),2min(T2),气管插管即刻(T3)及气管插管后的3min(T4)观察并记录HR,SBP(收缩压),DBP(舒张压),MAP(平均压),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以之间接反映心肌耗氧量。结果:A组诱导后各时期HR,SBP,MAP,DBP及RPP无显著改变。B组诱导后HR呈逐渐上升趋势,T3时显著高于T0(P<005);T3及T4时RPP显著高于T0(P<001),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