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泽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9,23(5):548-548,550
目的:总结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体会。方法:对9例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进行手术治疗,并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术后双下肢肌力及括约肌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出院后随访0.5~6年,平均2.5年。5例患者运动与感觉正常,括约肌功能正常;3例患者能扶杖行走,能达到反射性排尿;1例患者肢体不能完成功能活动,需用手协助挤压排尿。结论: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关键是早期诊断,尽早手术清除血肿减压,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RI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诊断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11例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男7例,女4例,年龄27-74岁.本组病例均无明确外伤史.常规行SE T1WI,T2WI矢状位及T2WI轴位,部分病人行脂肪抑制扫描.6例注射Gd-DTPA增强扫描.结果 11例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中,9例位于椎管内背侧脊髓后方,2例位于椎管内背外侧.病变范围覆盖4-5个锥体节段,颈段8例,胸段3例.血肿呈长条状及长梭形.5例血肿呈T1WI,T2WI高信号,4例血肿呈T1WI,T2WI等、低、高混杂信号,2例呈T1WI及T2WI等信号.增强扫描,2例血肿壁强化,4例未见强化.结论 MRI是脊髓硬膜外血肿最佳检查方法,能清楚显示血肿部位,范围,区分急慢性血肿,判定脊髓受压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对颞叶底面特急型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本组12例病人连续CT扫描,提出颞叶底面特急型硬膜外血肿的早期CT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术后在无高压氧治疗禁忌症的情况下及早行高压氧综合治疗,10例痊愈,1例呈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结论硬膜外血肿治疗效果取决于血肿形成速度,确诊至手术时间长短及术前状态,是否及早行高压氧综合治疗。如能掌握颞叶底面特急型硬膜外血肿的早期CT表现及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早手术,术后在无高压氧治疗禁忌症的情况下及早行高压氧综合治疗,可望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MRI特征,评价MR在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MRI特征.使用SE、TSE序列,平扫及增强,部分加做脊髓血管成像.结果 10例髓内肿瘤中,室管膜瘤5例;星形细胞瘤3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成神经管细胞瘤1例.47例脊髓外硬膜下肿瘤中,神经源性肿瘤36例;脊膜瘤11例.2例跨硬膜内外生长的神经源性肿瘤2例.硬膜外的转移瘤2例.4例椎管内非肿瘤性占位性病变中,椎管内绦虫病1例;硬膜外血肿2例,术前误为血管瘤;血管畸形1例.结论 MRI在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有准确的定位能力,并有重要的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特发性朐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征象。方法对4例椎管内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该病发病突然,临床以脊髓压迫程度不同表现出相应节段以下感觉运动障碍;MRI可明确诊断:早期清除血肿,解除脊髓受压是治疗的首选方法;治疗效果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与手术时机的关系最大。结论了解和认识特发性胸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征象、准确诊断和把握手术时机是提高该病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急性自发性脊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应的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7年5月该院确诊急性自发性脊椎管内硬膜外血肿患者5例,均采用相应节段的椎板开门减压并清除血肿加微形钛板内固定椎管成形术.结果 该组病例术后随访5~28个月,神经功能平均恢复2级(Frankel分级),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急性自发性脊椎管内硬膜外血肿预后的关键是早期的诊断,诊断明确后应立即行相应节段的椎板开门减压并清除血肿,早诊断和旱治疗是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9例椎管内麻醉后的神经并发症。其中穿刺污染并发化脓性脑脊炎3例;麻醉药用量过大、浓度过高对脊髓或神经产生毒性损害1例;硬膜外空剌(或置管)损伤脊神经根或脊髓造成肢体感觉障碍或运动障碍、局部疼痛或瘫痪3例;穿刺损伤椎管静脉丛引起硬膜外腔出血、血肿压迫脊髓引起截瘫2例。本文结合病例对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7例自发性椎管内血肿,男4例,女3例,年龄14岁-59岁,平均年龄45岁,所有病例均无明显外伤史,7例均行CT和MR扫描,1例行CT强化扫描,2例行MR强化扫描。结果:血肿位于颈段2例,发生在胸段5例,CT扫描主要表现为偏向椎管背侧或腹侧连续多个节段的新月形或双凸形高密度影,注射造影剂后病变不强化。MR扫描显示本组有5例血肿位于脊髓背侧,2例位于脊髓腹侧。矢状位呈新月形或条状异常信号,分别跨越3个-5个脊髓节段,7例血肿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像也为高信号,有2例行MR增强扫描病灶未见强化。结论:CT和MR都是诊断急性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最有效检查方法,二者结合更有利于显示血肿部范围和脊髓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电动机与护理。方法早期高压氧治疗配合常规外科治疗及护理。结果36例重症颅脑损伤分别为脑内血肿9例,重度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18例,硬膜外血肿4例,合并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生命体征平稳后,无再出血的倾向,应尽早行高压氧治疗。36例病人中,治愈20例,显效11例,好转3例,无效2例,1例中途终止治疗,1例死于原发性脑干损伤,总有效率为94.4%。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高压氧的治疗次数较一般颅脑损伤相应增多,治疗次数:23~60次,平均42.5次。直至症状与体征消失和确定不可逆的后遗证为止。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在病情稳定后应及早应用与坚持高压氧治疗,患者均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腰麻或椎管硬脊膜下手术后远隔部位继发血肿,发生部位包括颅与椎管的硬膜下、硬膜外及脑实质内,其中以颅内硬膜下血肿为主。本文报道一例腰麻后颅内慢性硬膜下血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再发颅内血肿的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采用钻孔引流术,术后出现硬膜外血肿1例.脑内血肿2例.结果 3例再发颅内血肿中1例硬膜外血肿行血肿清除术,术后均痊愈,1例行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脑内血肿保守冶疗痊愈.结论 对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定位要精准,置管方向正确,放液缓慢,冲洗彻底,避免术后再发颅内血肿.  相似文献   

12.
<正> 我院自1990年~1994年用椎管注氧治疗41例,在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取两组:治疗组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龄:4~63岁。脑内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26例,硬膜外血肿并脑挫裂伤8例,广泛脑挫裂伤2例。注氧前主要症状:昏迷27例,偏瘫10例,失语4例。对照组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6~61岁。脑内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22例,硬膜外血肿合并脑挫裂伤9例,广泛脑挫裂伤3例。临床表现:昏迷24例,偏瘫10例,失语5例。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1987年3月~1990年9月对20例重型脑伤术后病人用单人高压氧舱早期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与同期不用高压氧治疗的病人相比颅骨减压窗塌陷早,症状体征消失快,脑功能恢复的好,后遗症少。报告如下:本组男17例,女3例,年龄8~71岁,平均24.3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有颞叶钩回疝者12例.术中证实有颅内血肿者18例,其中有硬膜外血肿的4例,有硬膜下血肿的13例,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并存者1例.脑挫裂伤并外伤性血性脑积液者1例,开放性脑挫裂伤1例.一般在术后5~7天开始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方法及临床实用性。方法:对53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3孔悬吊,单管尿激酶溶解血肿引流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47例临床治愈,2例术后原发部位血肿增加,实施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手术后治愈。4例术后并发同侧或对侧脑内血肿,好转3例,死亡1例。结论:3孔悬吊,单管尿激酶溶解血肿引流是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一种简易、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微创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实用性。方法:对53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3孔悬吊,单管尿激酶溶解血肿引流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47例临床治愈,2例术后原发部位血肿增加实施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手术后治愈。4例术后并发同侧或对侧脑内血肿,好转3例,死亡1例。结论:3孔悬吊,单管尿激酶溶解血肿引流是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一种简易、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对椎管内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3例经手术或DSA证实的椎管内AVM的MRI表现及其临床资料,其中髓内AVM4例,硬膜内AVM6例,硬膜外AVM3例。结果 13例椎管内AVM有12例MRI清楚显示畸形血管。4例髓内AVM中3例畸形血管呈团状,1例未见明显血管影,均合并出血;6例硬膜内AVM中5例畸形血管呈迂曲蚯蚓状,其中1例蚯蚓状、团状兼有,3例脊髓出现水肿或缺血性改变,并伴病变部位以上脊髓内空洞形成,2例病变脊髓萎缩,1例病变处脊髓呈水肿改变;3例硬膜外AVM畸形血管呈匍行蚯蚓状,病变水平脊髓受压,其中1例病变处脊髓萎缩,2例合并硬膜外血肿。结论椎管内不同类型的AVM影像表现及其继发改变不尽相同,MRI能准确反映不同类型AVM的影像特点及其继发改变,是椎管内AVM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充液防治椎管内麻醉中血管损伤的效果。方法将施行椎管内麻醉的3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20例。①对照组:椎管内穿刺成功后,直接进行硬膜外导管置入;②生理盐水组:椎管内穿刺成功后,先注入生理盐水3ml再置入导管;③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组:先注入含(1:20万)生理盐水3ml,再置管。观察并记录置入导管过程中损伤血管的次数。结果①组损伤血管次数17例;②组损伤血管次数3例;③组损伤血管次数2例。结论预充液可明显减少椎管内麻醉中血管损伤的发生,是预防硬膜外血管损伤的有效方法,能更大程度的避免硬膜外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脊膜外血肿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例椎管内硬膜外血肿行椎板减压血肿清除术的病人采取心理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卧位的护理,排尿障碍的观察及护理,腹胀的观察及护理,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并发症的预防等护理措施。结果:5例患者均有截瘫,排尿障碍,腹胀3例。经护理改善了临床症状,未出现新的并发症。结论:针对椎管内硬脊膜外血肿病人的特点,早期手术治疗与护理密不可分,而采取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轻残障,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微创穿刺抽吸治疗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 21例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在CT定位下,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抽吸,灌注尿激酶溶解血块并作引流.结果 14例患者术后2d复查CT证实血肿基本消失,7例3~4d后血肿基本消失.均获临床治愈,无并发症发生,无再出血.结论 微创穿刺结合腔内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疗效确切,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硬通道微创技术在急性硬膜外血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硬通道微创技术,采用YL-1型血肿穿刺针,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80例.结果穿刺成功率100%;76例血肿完全清除,4例老年患者残留少量硬膜外积液.穿刺过程中3例伴发再出血,经血肿腔内止血药冲洗引流,再出血停止.结论硬通道微创技术在掌握穿刺指征、时机和技巧下,对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