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的基本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方法应用《帕金森病的中医证候调查表》对60例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信息采集,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及对应分析对症状、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排在前8位的症状依次为手足震颤、行动缓慢、活动笨拙、行走不稳、表情淡漠、头胸前倾、步态慌张、易患疼痛。病性要素依次为阴虚、内热、痰浊、血瘀、气虚、风动、阳虚、血虚、寒证、气滞。病位要素依次为肝、肾、脾、心。核心病机为阴虚、内热、痰浊和瘀血。对本病症状进行聚类分析,初步得出肝肾阴虚、痰瘀阻络、阴虚风动、气血两虚4种证型。结论帕金森病属本虚标实,本虚以阴虚、气虚为主,标实以内热、痰浊、瘀血为主,肝肾阴虚、痰瘀阻络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占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研究帕金森病的基本证候要素,并探讨基本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对6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主要病症描述,按照术语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相关要求设计《帕金森病中医临床信息采集表》,调查表主要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相关条目、临床表现、诊断结论等内容,筛选出74条症状条目进行样本分析。结果归纳了13种帕金森病常见主症:手足震颤、四肢拘急、肢体麻木、表情淡漠、言语迟缓、活动缓慢、活动笨拙、行走不稳、步态慌张、易患疼痛、头摇、项强、头胸前倾。证候要素中震颤型以血瘀及风最多见,而少动型则以血瘀及阳虚最多。病位要素则同样以肝及肾为主,脾次之。结论帕金森病有着本虚的基础,风及血瘀贯穿疾病的全程,寒、阳虚、阴虚、气虚、血虚则是随着疾病的发展,其所占比例越来越突出,病位要素中则以肝、肾贯穿疾病的全程,心、脾则是随疾病的发展,其所占比例越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认知障碍性疾病中医证候要素与认知损害特点的关系。方法将120例认知障碍患者按照其病因及病情轻重程度不同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a D)、轻度认知障碍(MCI)、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四个分组,每组各30例,记录其中医临床症状体征、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危险因素、颅脑MRI或CT结果,按照痴呆症候要素量表进行积分判定证素分型,统计不同亚型的分布情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不同患者各认知领域包括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视空间执行能力等进行评分,并对中医证候要素与认知损害特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中痰浊阻窍、肾虚髓减的分布比例最高,其后依次为气血两虚、心脾两虚、气滞血瘀;MoCA评分中视空间与执行得分与痰浊阻窍、气血两虚、气滞血瘀均呈负相关;命名得分与肾虚髓减、气血两虚、心脾两虚均呈负相关;注意力得分与痰浊阻窍、心脾两虚均呈负相关;语言表达能力得分与气血两虚、心脾两虚,肾虚髓减、气滞血瘀均呈负相关;抽象能力与气滞血瘀、心脾两虚、肾虚髓减、气血两虚均呈负相关;抽象能力与心脾两虚、肾虚髓减、气滞血瘀、气血两虚均呈负相关;延迟回忆能力与痰浊阻窍呈负相关;定向力得分与痰浊阻窍、气血两虚、肾虚髓减、心脾两虚均呈负相关。结论痰浊阻窍、肾虚髓减是障碍性疾病的病因病机发展中的常见证型,其中痰浊的轻重程度对患者视空间与执行功能的损害程度有一定预测意义;抽象能力、语言能力得分均受诸多证候要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要素提取和命名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高血压病现场调查资料进行盲法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探索疾病中医证候分类及证候要素提取和命名的研究方法.方法 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5个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128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中医证候分类研究;探讨每一证候类型的证候要素构成及其对应的相关症状或体征,根据传统的中医辨证理论进行证候要素的中医命名.结果 高血压病主要的中医证候可分为5类,主要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肝、脾、肾和心;病性类证候要素为内热、阳亢、阴虚、气虚和风、痰、湿、瘀.结论 二阶证实性因子分析方法是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类及证候要素提取和命名的研究方法之一.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对证候要素的分析进行证候命名是符合中医临床实际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期痴呆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对纳入病例的143例痴呆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43例痴呆患者中,中医基本证候以肾虚髓减证最为多见,其后依次是心肝阴虚证、痰浊阻窍证、心脾两虚证、气滞血瘀证。其中仅属虚证者77例,实证者17例,虚实夹杂者49例。单一证候70例,证候类型由多至少依次为肾虚髓减证、痰浊阻窍证、心肝阴虚证、心脾两虚证、气滞血瘀证。复合证候73例,证候类型由多至少依次为肾虚髓减证、心肝阴虚证、痰浊阻窍证、心脾两虚证、气滞血瘀证。结论老年期痴呆的病机较为复杂,为多种病理因素相互作用而致病,单纯的病机比较少见。本虚标实是老年期痴呆的基本病机,本虚证中,以肾虚髓减最为显著。标实证中,痰浊阻窍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采用临床病例调查分析的前瞻性研究方法,探讨中医证候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为COPD稳定期患者的中医辩证规范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医症候要素采集并对患者进行辩证,同时进行肺功能检测。结果:COPD稳定期患者215例,肺功能轻度者(I级)89人次,中度者(Ⅱ级)74人次,重度者(Ⅲ或Ⅳ级)52人次。肺功能不同时,肺肾气虚、肾气虚、痰浊阻肺、痰瘀阻肺、痰热壅肺、肺阴虚、肾阳虚的证候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肺功能损害加重,肺肾气虚、肾气虚、痰浊阻肺、痰瘀阻肺、痰热壅肺、肺阴虚、肾阳虚的证候分布逐渐升高(P〈0.01)。结论:COPD稳定期常见证候为肺气虚、痰瘀阻肺、痰热壅肺、肾气虚等;病位在肺并及脾肾。气虚主要表现为肺气虚、肾气虚,且贯穿始终。血瘀证、痰湿证、肺阴虚、肾阳虚随肺功能降低而渐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法研究251例稳定型心绞痛的25个常见症状的分类和证候要素组合规律。 方法:收集25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记录中医四诊信息,运用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进行证候分类和证候要素组合规律研究。 结果:运用聚类分析法把25个常见症状聚成4类,专家辨证第1类为心气亏虚证,第2类为脾气虚弱证,第3类为气阴两虚证,第4类为痰瘀互阻证,其中心气亏虚证和痰瘀互阻证关系最为密切。应用对应分析法发现气虚和血瘀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痰浊和热蕴以及气虚和阴虚。 结论:气虚血瘀是稳定型心绞痛的核心病机,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见证候要素组合为气虚+血瘀、气虚+阴虚、血瘀+痰浊、心气虚+痰浊+血瘀。同时还提示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是进行证候要素组合规律研究较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国内有关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频率描述分析,结果发现肾虚髓亏、肝肾阴虚、痰蒙清窍、瘀阻清窍、心肝火旺、心脾两虚、气虚血瘀等7种证型为血管性痴呆的最基本证型,其中肾虚髓亏出现频率最高,贯穿整个血管性痴呆病程或者与其他证型兼并存在。本病临床病机特点以正虚为主,兼有虚实夹杂,单纯实证较少见,在病位因素中以肾为主,其次为肝、脑窍、脾、心;病性因素中以气虚、阴虚、髓亏为主;病因证素中以痰浊、瘀血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血压证候及证候要素组合规律,为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1986-2013年高血压中医药治疗的文献,采用Note Express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2.0软件统计证候要素出现之频次、频率.结果 纳入分析的3 986篇文献中,涉及高血压57个证候91 895病例数.临床出现频率较高的证候为肝阳上亢(25.32%)、肝火热盛(18.07%)、痰浊阻滞(8.23%)、肝肾阴虚(6.99%)、阴阳两虚(6.94%)、肾气亏虚(5.89%)等;证候要素分为虚实两端,即实证为阳亢、内火、内热、痰浊、肝风、血瘀、气郁,虚证为阴虚、气虚;证候靶位在肝、肾、心.结论 高血压中医诊断标准多样,临床证候表现纷繁复杂,通过证候要素提取及应证组合研究,对规范高血压辨证、指导临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证候分布特点和证候内部特征,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以及分布规律,为证候的规范研究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对符合要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文献中涉及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运用SPSS13.0进行频次统计。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最常见的证候依次为:痰湿证、肾阴虚证、肾虚痰瘀证、肾虚证、气滞血瘀证、肾阳虚证、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证候要素中,病位在:肾、肝、脾。病性主要为阴虚、痰、阳虚、血瘀、气滞、湿。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主要在肾,与肝、脾密切相关;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以阴虚、阳虚为主,痰湿、血瘀、气滞为标。本研究结果也提示,从证候要素对证候进行研究,将对中医证候的规范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常见中医证候、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采集COPD稳定期患者四诊信息及经验辨证的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病例774例,经验辨证证候类型有269个,证候类型经名称规范后为155个,其中常见(出现率1%,下同)的证候有20个;在证候规范基础上,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10个,常见病位类证候要素是肺、肾、脾,病性类证候要素16个,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是痰、气虚、火(热)、血瘀、阴虚、阳虚。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经验辨证名称表述存在不规范问题;其证候表现类型可概括为以肺肾脾的气虚、阴虚为主的虚证;以肺中痰、湿(浊)、热、瘀相互搏结为主的实证;以肺肾气虚+痰热壅肺为主的虚实夹杂证。从证候要素角度来研究COPD稳定期证候具有执简驭繁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HIV脑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制定《HIV脑病四诊信息调查表》,引入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86例诊断明确的HIV脑病患者的四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IV脑病证候具体可分为5个,分别为: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气虚血瘀证、肾虚髓减证、痰浊阻窍证。结论: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HIV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能较准确的反映临床,可作为本病中医证候客观量化诊断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1989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录的中医治疗成人肾病综合征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探求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律。方法:通过使用SPSS 20.0软件,对文献中的证候、方剂以及药物进行统计归类,总结各证候、方剂、药物出现频次和所占比例,对药物和症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6篇,通过整理分析得出17个中医证候,其中肺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肾气虚证等为中医常见证候;证候要素分析,湿热、气滞、瘀血、风热为常见实性病机;肾虚、气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为常见虚性病机;病位主要在肾、脾、肺三脏;共得方剂212首,其中自拟方125首,成方87首,二者以补益剂、祛湿剂、理血剂、清热剂为主;中药236味,分为15类,黄芪、茯苓、白术、丹参、泽泻等为常用药。结论:成人肾病综合征的病位在肾、脾、肺;脾肾肺俱虚、血瘀水停为基本病机。在临床用药中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药、清热药为主,兼以应用解表药。治疗中应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血压高相当于中医的"眩晕"、头痛"等病症。主要由情志、禀赋、饮食、劳倦等多种因素,导致肝、脾、肾三脏阴阳失调,致使肝火亢盛,或痰浊上扰,或肾阴素亏,阴不制阳而引起;病久阴损及阳,可致阴阳两虚之候。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患者辨证分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4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回顾性研究法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构成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气虚、阳虚、阴虚、痰浊、水饮、血瘀是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性要素,心、肺、脾、肾、肝是基本病位要素;心力衰竭的病位证素在不同证候中具有对应的病性类证素。在气虚、痰浊为主的证候中,多与肺相关;在阳虚、血瘀为主的证候中,多与心相关;而以水饮为主的证候中则与心、肺均相关。结论:通过对心力衰竭证候要素及其相关关系的研究,为建立以证候要素为基本单位的辨证新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心力衰竭临床辨证提供新的思路,提示临床辨证可灵活组合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研究慢性心衰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提取慢性心衰患者的证侯要素,采集心衰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心功能等相关信息,对各证侯要素分布规律及其在不同性别、年龄及心功能中分布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共提取病位类证素5种,分别为心、肺、肾、脾、肝,出现频次合计576次,构成比39.61%,在各级心功能中出现频次构成比由大到小排列均为心肺肾脾肝,其分布构成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病性类证素12种,其中气虚、阳虚、阴虚、痰浊、水饮、血瘀是心衰的基本病性要素,按各证素出现频次所占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列为气虚234次(26.65%)、痰浊159次(18.10%)、血瘀131次(14.92%)、水饮106次(12.07%)、阴虚105次(11.96%)、阳虚69次(7.86%),6种基本证素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心功能心衰患者中的分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随着心衰病情的发展,心衰的病位是动态变化的,其由心→心肺→心肺脾肾。心衰的证候多为虚实夹杂,出现以痰浊、水饮、血瘀等实证类证素占比例增大时,病情相对较轻;而以气虚、阴虚或阳虚等虚证类证素占比例加大时,病情多较重。通过分析慢性心衰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可为慢性心衰证候的标准化研究提供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分布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CHD—AP)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G)确诊为CHD—AP.并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证候调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纳入标准中的证候诊断标准,辨证分析确定其证型;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研究对象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的特点。结果CHD—AP患者各危险因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00例患者共出现8种证型,包含10种常见证候要素。实性证候要素中的血瘀为所有患者共有的基本证候要素,其余各证候要素按出现频率依次为:气滞、痰浊、寒凝、痰热:虚性证候要素中以气虚要素为主,各证候要素按出现频率依次为:气虚、阴虚、肾虚、脾虚、阳虚。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特征性,血瘀证候要素为所有CHD患者病变均具有的基本证候要素,气虚证候要素在虚性证候要素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急性期脑梗死危险分层与中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各分层及不同分层之间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与特征,拓展中风病二级预防的思路。方法:通过临床采集非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相关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埃森卒中危险评分(ESRS)与中医证候要素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各危险分层下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特征以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年龄越大卒中复发的风险等级越高;性别可能是影响脑梗死发生与复发的重要因素;火热、痰是非急性期脑梗死的两大主要证候要素;气虚、血瘀、阴虚阳亢是判定非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高复发风险的有效证候要素。结论:年龄是中风发病及影响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可抗拒的危险因素;男性更应重视中风病的一、二级预防;干预证候要素火热、痰对中风病二级预防的意义重大;气虚、阴虚阳亢等虚性证候要素的出现预示疾病转归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分型及分布规律。方法:根据《冠心病心绞痛证候信息采集表》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证候信息,并利用Access软件建立冠心病心绞痛证候信息数据库,然后将录入的证候信息导入SPSS进行聚类分析,归纳符合临床的合理证型。结果:通过聚类分析认为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聚成气虚血瘀证、痰浊内阻证、阴虚痰瘀证、气滞痰热证、寒凝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痰瘀证7类比较合理。结论:基于特征加权的聚类分析所得的冠心病心绞痛证候分型与临床有较高的符合度,该方法可以在疾病证候分型研究领域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血脂异常患者的证候要素及靶标的分布规律,以期对其中医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1 019例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89个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等),建立数据库矩阵,根据初始模型分析提取因子,得到特征根大于1.0的公因子,通过方差最大旋转后得到各指标在公因子上的新的因子载荷,得到若干公因子,归纳出一定数量的证候要素,并得到其靶标情况,按患者在各证候要素及靶标的得分,将其分组,计算各组得分,统计出各证候要素和靶标的分布情况。结果共提取得到38个公因子,归纳出14个证候要素,最主要的证候要素有6个,包括3个实性证候要素:痰浊284例(25.07%)、血瘀130例(11.48%)、内热109例(9.62%);3个虚性证候要素:气虚170例(15.00%)、阳虚164例(14.47%)、阴虚108例(9.53%)。得出8个证候要素靶标,最主要的有4个,分别为脾508例(40.38%)、肺269例(21.38%)、心218例(17.33%)、肝190例(15.10%)。结论血脂异常的基本病性为本虚标实,实者为痰浊、血瘀、内热,虚者为气虚、阳虚、阴虚,主要的证候靶标(病位)为脾,涉及肺、心、肝。提示其治疗宜化痰、活血、清热与益气、温阳、滋阴为主,主张从脾论治,兼顾肺、心、肝等脏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