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胎膜早破与沙眼衣原体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孕妇宫颈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胎膜早破发生的关系。方法:用Clearveiw快速免疫检测法对350例孕妇,进行宫颈管内分泌物标本的CT检查,同时对CT阳性与阴性者在产妇产褥感染,新生儿结膜炎,新生儿肺炎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140例胎膜早破者中CT检出28例,明显高于无胎膜早破者中的7例(P〈0.01),CT阳性者中产妇病率,新生儿病率明显高于阴性者(P〈0.001)。结论:CT宫内感  相似文献   

2.
沙眼衣原体基因分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以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隐蔽性质粒引物(Pp)及主要外膜蛋白基因(omp;)引物(Pm).用PCR扩增Ct特异性DNA,并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iymorph-ism,SSCP)作基因分型。426份标本中,92例质粒PCR阳性,用质粒PCR阳性标本作omp:PCR,66例为阳性。其中52例标本经SSCP分析显示7种不同的电泳图谱,18例与标准株TE55电泳图谱相同。其中两份标本分别取羊水及新生儿睑结膜,其SSCP图谱相同,表明两株Ct核酸序列完全相同。在分子水平上证实了Ct的垂直传播。临床标本可先采用敏感的质粒PCR作初筛。阳性者再作omp1PCR进行基因分型。应用PCR-SSCP对Ct作基因分型,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两种方法对40例宫外孕患者血清中沙眼衣原体特异性IgG抗体及宫颈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DNA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宫外孕患者沙眼衣原体抗体阳性33例(82.5%),PCR法检测沙眼衣原体DNA阳性16例(40.0%),其中1例沙眼衣原体抗体阴性而PCR法阳性。另外,宫外孕患者与非淋菌性阴道炎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阳性率比较两种方法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两种方法对40例宫外孕患者血清中沙眼衣原体特异性IgG抗体及宫颈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DNA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宫外孕患者沙眼衣原体抗体阳性33例82.5%,PCR法法检测沙眼衣原体DNA阳性16例(40.0%),其中1例沙眼衣原体抗体阴性而PDR法阳性。另外,宫外孕患者与非淋菌性阴道炎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阳性率比较两种方法均无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新生儿感染的关系以及新生儿感染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对160例32-36周孕妇宫颈分少拭子标本作沙眼衣原体检测,同时进行有关调查和新生儿鼻咽部分泌物作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孕妇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46.5%,(12/160),新生儿阳性率27.4%(69/25),剖产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分别是35%及11.1%(P<0.01)。结论: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时其沙眼衣原体感染机会增加感染主要途径是产道而不是宫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对围产期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19例不同孕期的妇女宫颈沙眼衣原体(CT)。结果孕妇宫颈CT阳性率为28.2%,阳性组发生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新生儿肺炎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与阴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结论孕期宫颈CT感染对孕妇、新生儿均可造成不良影响。及时检测,及早治疗,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沙眼衣原体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眼衣原体(Ct)是专性胞内生长的细菌。用细胞培养,PCR和DNA序列分析对母婴Ct感染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共对278名孕妇宫颈、78名随访婴儿和45名肺炎患儿睑结膜、鼻咽标本行检测。培养示宫颈Ct阳性率10.8%(30/278),而PCR阳性率14%(39/278)。与培养比较,PCR检测宫颈标本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各是100%、95.5%、76.9%和100%;20名生于宫颈Ct阳性母亲的婴儿中11名感染了Ct,而59名生于未感染母亲的婴儿无1例发生Ct感染。两组婴儿Ct感染发生率差异显著(P<0.005)。母婴Ct传播率为5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沙眼衣原体(CT)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将超高倍多媒体显微仪检测法(MMDI)和荧光定量PCR结果一致作为判定衣原体是否感染的扩大金标准,取符合扩大金标准判定的宫颈棉拭子标本纳入FISH技术检测.结果:130例样本中MMDI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均为CT阳性的有52例,CT阴性的有78例.FISH技术检测阳性的46例,阴性84例.FISH技术检测CT的灵敏度为84.62%,特异度为97.44%,阳性预测值为95.65%,阴性预测值为90.48%.结论:成功构建了FISH技术检测沙眼衣原体的技术平台,该技术弥补了MMDI特异性低及PCR可视性不足的缺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对围产期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19例不同 孕期的妇女宫颈沙眼衣原体(CT)。结果孕妇宫颈CT阳性率为28.2%,阳性组发生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与阴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结论孕期宫颈CT感染对孕妇、新生儿均可造成不良影响。及时检测,及早治疗,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生儿感染沙眼衣原体(CT)的情况并追踪感染来源。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法对80例新生儿眼部、鼻咽部及其母宫颈进行CT检测。结果:80例新生儿中眼部培养出6例,鼻咽部培养出1例,新生儿CT感染率为8.75%。孕母宫颈CT阳性15例。结论:新生儿CT感染为母亲垂直传播造成,应早期进行孕期CT筛查,并及早用药,避免CT对新生儿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孕妇与不孕症妇女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孕妇与不孕症妇女解脲支原体(Uu), 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情况. 方法:孕妇534例和不孕症患者124例分为两组取其宫颈分泌物检测Uu,Ct-DNA,并抽取空腹血清,采用Uu, Ct蛋白芯片方法检测两组血清中的Uu,Ct IgG抗体,以了解两组患者Uu, Ct感染的情况. 结果:孕妇与不孕症妇女Uu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而Ct感染率则不孕症妇女明显高于孕妇(P﹤0.05). 结论:Ct感染在不孕症的病因中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及宫内感染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胎膜早破(PROM)及母婴垂直传播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48例孕妇宫颈分泌物及37例CT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咽部分泌物进行CT定量检测。 结果 有CT感染的孕妇PROM率为67.6%(25/37),无CT感染的孕妇PROM为8.1%(17/211),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有CT感染的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中,发生新生儿宫内CT感染者明显高于无CT感染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两者相比差异亦有高度的显著性(P<0.01);孕妇PROM的发生率以及CT感染的母婴垂直传播率与宫颈CT浓度有关。 结论 孕妇宫颈CT感染是发生PROM及母婴垂直传播的重要原因,且PROM的发生及母婴垂直传播率的高低与孕妇宫颈CT病原体的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克服一次性PCR假阳性及非特异性条带干扰。方法:建立套式PCR技术,对105份母-脐配对血进行套式PCR、病毒分离、特异性IgM以及特异性IgA测定。结果:母血HCMVDNA阳性6份,脐血3份,母-脐传播率为3/6。3对被证实为母婴垂直传播HCMV的标本中,2对套式PCR、病毒分离、特异性IgM及IgA均阳性,1对套式PCR病毒分离,特异性IgA阳性,但特异性IgM阴性。结论:套式PCR是一种敏感特异、简便快速、能早期诊断HCMV的检测手段,适用于孕妇及胎儿HCMV感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林向容  魏萍  陈晓燕 《热带医学杂志》2006,6(4):440-441,427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女性不孕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98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作为观察组,79例有正常生育史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取宫颈分泌物采用PCR方法检测两组标本中Uu和Ct的感染情况。结果不孕症组宫颈分泌物中Uu阳性率为52.04%(51/98),Ct31.60%(31/98),Uu和Ct混合阳性率为15.30%(15/98);对照组中Uu阳性率为11.40%(9/79),Ct阳性率为6.33%(5/79),Uu和Ct混合阳性率为0。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Uu和Ct感染与女性不孕症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verticaltransmissionrateofChlamydiatrachomatis(CT)inChongqing,China.MethodsSpecimenstakenfrom278wome...  相似文献   

16.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vertical transmission rout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and the indication for the choice of mode of delivery, the infective status of 152 asymptomatic pregnant wemen and the maternal-fetal transmission were studied. By using general primers i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GP-PCR) combined with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HPV DNA positive rate in cervical secretions and venous blood in asymptomatic pregnant women was 36.21% and 52.78%, respectively, and the identified genotypes were mainly HPV16 and 18. The maternal-fetal transmission rate of HPV via genital tract as well as blood was 40.91% and 57.89%, respectively. It was concluded that besides the transmission route of genital tract and amniotic fluid, there was also transplacental transmission of HPV in utero. Therefore,in our opinion, it is not an absolut indication to perform a cesarean delivery for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HPV asymtomatic genital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孕期人乳头状瘤病毒 ( HPV)亚临床感染及母婴垂直传播情况。方法 :采用 PCR技术检测 3 0例孕早期、 4 2例孕中期、 3 2例孕晚期妇女的宫颈分泌物、母血、绒毛或胎盘、羊水、脐血及新生儿咽部抽吸物标本 HPV- 6、 11、 16、 18型 DNA。结果 :早孕期 :5例宫颈分泌物 HPV阳性 ( 5 /3 0 ) ,7例母血 HPV阳性 ( 7/3 0 ) ,3例绒毛 HPV阳性 ( 3 /3 0 ) ;中孕期 :12例宫颈分泌物 HPV阳性 ( 12 /4 2 ) ,11例母血 HPV阳性 ( 11/4 2 ) ,9例胎盘 HPV阳性 ( 9/4 2 ) ;另 2 2例羊水标本中 ,仅 1例 HPV阳性 ( 1/2 2 ) ;晚孕期 :2 3例宫颈分泌物 HPV阳性( 2 3 /3 2 )、 18例母血 HPV阳性 ( 18/3 2 ) ,12例胎盘 HPV阳性 ( 12 /3 2 ) ;另 3 1例羊水标本中 ,4例 HPV阳性 ( 4 /3 1) ,3 1例脐血标本中 ,12例 HPV阳性 ( 12 /3 1)。分析羊水、脐血与母血 HPV感染的相对危险度高于宫颈分泌物 ,而产时新生儿咽部抽吸物与宫颈分泌物 HPV感染的相对危险度高于母血。结论 :在整个孕期中 ,孕晚期的HPV亚临床感染明显。孕期 HPV亚临床感染的母婴传播不但可经产道直接接触传播 ,还可经羊水、胎盘发生宫内传播 ,其宫内传播率的高低主要与母血 HPV感染相关。新生儿脐血的 HPV感染主要与母血感染相关 ,而产时新生儿咽部的 HPV  相似文献   

18.
聚合酶链反应和DNA探针杂交法检测沙眼衣原体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探针杂交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这两种方法对未使用过抗衣原体药物的80例宫颈炎患者同时进行Ct检测。结果:PCR法检出Ct基因的阳性率(23.8%)高于探针杂交法(15.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CR法检测Ct较DNA探针杂交法敏感,如将两法结合应用结果将更可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盆腔炎患者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探讨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盆腔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160例盆腔炎妇女和130例正常妇女的宫颈分泌物分别进行解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的培养,统计分析两组感染率的差异。结果 160例盆腔炎患者中Uu阳性检出率为61.3%,Ct阳性检出率为16.9%;对照组130例中Uu检出率为23.8%,Ct阳性检出率为3.8%,两组Uu、Ct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炎组Uu+Ct混合感染检出17例阳性(10.6%),对照组为3例(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腔炎患者中Uu、Ct感染率较高,盆腔炎中可见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其中Uu+Ct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