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鸡Ⅱ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小鼠血清中IL-21、IL-22、IL-23的动态变化。方法 36只DBA1/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每时间点各6只)和模型组24只(每时间点各12只)。分别在CIA小鼠加强免疫7d及35d无菌摘眼球取血,常规分离血清,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在加强免疫7d及35d血清中细胞因子IL-21、IL-22、IL-23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IL-21及IL-23在加强免疫7d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加强免疫35d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2在病程进展中,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因子IL-21和IL-23参与了CIA的发病,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进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干扰素-γ、白介素-32和白细胞介素-1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检测健康对照组、COPD稳定组、AECOPD组血清中IFN-γ、IL-32和IL-1β的浓度。结果 AECOPD组的IFN-γ、IL-32和IL-1β的浓度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COPD稳定组(P〈0.01)。COPD稳定组较健康对照组的IL-32、IL-1β的浓度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COPD稳定组较健康对照组的IFN-γ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FN-γ、IL-1β、IL-32反馈环可能参与了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干扰素-γ、白介素-32和白细胞介素-1β在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URSA组、正常妊娠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FN-γ、IL-32和IL-1β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URSA组IFN-γ、IL-32和IL-1β的血清浓度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正常妊娠组(P〈0.01);正常妊娠组较健康对照组的IFN-γ、IL-32和IL-1β血清浓度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1)。结论IFN-γ、IL-1β、IL-32反馈环可能参与了URSA的发生,对其血清浓度的检测可作为监测URSA病人治疗效果和再次妊娠结局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夏天  李金秀   《四川医学》2017,38(10):1155-1157
目的观察青蒿与甲氨蝶呤联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IL-1、IL-10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青蒿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IL-1、IL-10和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且观察组治疗后IL-1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10水平均要高于治疗前,但两组治疗后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蒿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更好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降低患者血清IL-1、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抑制致炎细胞因子作用,增强抗炎细胞因子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18(IL-18)、白介素-6(IL-6)和干扰素-γ( IFN-γ)浓度的变化,了解IL-18、IL-6、IFN-γ与HIE的关系。方法收集98例HIE患儿(轻度40例,中度32例,重度26例)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42名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清IL-18、IL-6和IFN-γ浓度,并对HIE患儿治疗前IL-18与IL-6、IFN-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轻度、中度、重度HIE患儿治疗前血清IL-18、IL-6和IFN-γ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HIE病情分度越重,血清IL-18、IL-6和IFN-γ浓度增加越明显(P〈0.05);HIE患儿治疗前IL-18与IL-6、IFN-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HIE患儿治疗后血清IL-18、IL-6和IFN-γ浓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IL-18、IL-6、IFN-γ可能参与HIE发病过程,血清IL-18、IL-8、IFN-γ水平可作为HIE病情判断及疗效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6.
王燕  杨虹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3):67-6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和与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58例为研究组,根据有无宫内感染分为宫内感染组30例和宫内无感染组28例,选取同期30例健康产检孕妇为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IL-2、IL-4、IL-6和IFN-γ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发生率随孕妇HBV-DNA含量的增加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8,P〈0.05)。宫内感染组孕妇血清IL-2、IFN-γ[(20.38±2.55)pg/mL,(20.77±3.02)pg/mL]低于对照组[(40.03±4.11)pg/mL,(32.84±4.11)pg/mL]和宫内无感染组[(40.03±4.11)pg/mL,(32.84±4.11)pg/mL],而IL-4、IL-6[(62.81±4.75)pg/mL,(110.22±7.18)pg/mL]则高于对照组[(31.25±3.88)pg/mL,(70.61±5.5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宫内无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脐血中IL-2、IL-4、IL-6和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宫内无感染组、宫内感染组孕妇血清IL-4和IL-6水平呈正相关(P〈0.05),IL-2和IFN-γ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IL-2和IL-6呈负相关(P〈0.05),IL-2和IL-4呈负相关(P〈0.05);IL-4和IFN-γ呈负相关(P〈0.05);IL-6和IFN-γ呈负相关(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血清IL-4、IL-6、IL-2、IFN-γ水平升高,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发生率随孕妇HBV-DNA含量的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IL-13、IL-12、IL-2和IFN-γ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8例SLE患者(活动期16例,稳定期42例)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13、IL-12、IL-2和IFN-γ的含量。结果 SLE活动组、稳定组血清IL-13、IFN-γ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组IL-13又较稳定组增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水平略高于稳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12、IL-2与对照组比较,稳定组略高,活动组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疾病活动组与稳定组比较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期IL-2与IL-13呈负相关(r=-0.52,P〈0.05)。结论 SLE患者存在细胞因子紊乱,IL-13、IL-12、IL-2及IFN-γ可能参与SLE的发病、发展,且IL-13、IL-12、IL-2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细胞N子IFN-γ、IL-4和TGF-β水平变化。方法:选取胃癌患者40例为胃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胃癌组患者手术前后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清IFN-γ、IL-4和TGF-β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胃癌组、I~Ⅱ级组和Ⅲ~Ⅳ级组血清IFN-γ、IL-4和TGF-β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Ⅱ级组比较,Ⅲ~Ⅳ级组血清IFN-γ、IL-4和TGF-β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患者血清IFN-γ、IL-4和TGF-β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患者血清IFN-γ、IL-4和TGF-β彼此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和TGF-β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提示血清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对认识胃癌的发病机理及疗效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120例作为哮喘组,选取同期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IFN-γ、IL-4、IL-10水平,检测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75%呼气中期流量(MEF75%)、50%呼气中期流量(MEF50%)、25%呼气中期流量(MEF25%)、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结果 两组血清IL-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IFN-γ、IL-10、FVC、FEV1、MEF75%、MEF50%、MEF25%、PEF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低于对照组;哮喘组血清IFN-γ、IL-10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哮喘组血清IL-4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的血清IFN-γ、IL-10水平与FVC、FEV1、PEF均呈正相关(P?<0.05),IL-4水平与FVC、FEV1、P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哮喘组的血清IL-4水平升高、血清IFN-γ、IL-10水平降低,并且与患儿肺功能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分别测定60例胃癌患者、慢性胃炎患者(60例)及健康体检者(60例)的血清IL-1β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癌组血清IL-1β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胃炎组血清IL-1β水平和对照组血清中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胃癌组患者血清IL-1β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L-1β在胃癌患者的血清中呈高表达状态,有望成为胃癌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L-6、IL-8、CRP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舒血宁治疗组(舒血宁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舒血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测定IL-6、IL-8、CRP水平,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14 d后舒血宁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舒血宁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舒血宁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8、CRP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ACI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IL-6、IL-8、CRP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痹方联合西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和滑膜液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RA患者289例,根据其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141例、治疗组1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即甲氨蝶呤联合普威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和痹方联合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包括晨僵、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屈伸不利。分别采集血液、滑膜液测定IL-6、IL-8、IL-17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1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晨僵、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屈伸不利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和滑膜液内IL-6、IL-8、IL-1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食欲下降、腹痛、腹泻、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西药治疗相比,RA患者采用和痹方与西药联合治疗,能进一步下调血清和滑膜液内IL-6、IL-8、IL-17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尿IFN-γ、IL-13、TGF-β1水平的变化及黄芪的干预作用。方法 46例PNS患儿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Ⅰ组,n=24),PNS对照组(Ⅱ组,n=22),观察用药前后血清及尿液IFN-γ、IL-13、TGF-β1水平及临床转归。健康儿童20例为正常对照组(Ⅲ组)。结果血清IFN-γ、IL-13水平,入院时Ⅰ、Ⅱ组均显著高于Ⅲ组(P均〈0.01);缓解后其水平均虽显著下降(P均〈0.01),但I组的下降明显高于Ⅱ组(P均〈0.01),与Ⅲ组比较已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Ⅱ组仍显著高于Ⅲ组(P均〉0.05)。血清TGF-β1水平入院时Ⅰ、Ⅱ组均显著高于Ⅲ组(P均〈0.01);缓解后均显著下降,与Ⅲ组比均已无显著差别(P均〉0.05),Ⅰ组与Ⅱ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别(P〉0.05)。尿液IFN-γ、IL-13、TGF-β1水平与血清IFN-γ、IL-13、TGF-β1水平一样用药前后也发生相同的变化。继发感染率和反复或复发率Ⅰ组均显著低于Ⅱ组(分别为50%比81.8%和33.3%比63.6%,分别2χ=5.123,4.224,P均〈0.05)。感染后治愈天数Ⅰ组显著少于Ⅱ组(5.0±1.6天比8.0±2天,t=3.066,P〈0.005)。结论 IFN-γ、IL-13、TGF-β1各细胞因子可能均参与PNS的发病;黄芪对血、尿IFN-γ、IL-13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黄芪在佐治SNS中具有预防和降低感染、减少和预防反复或复发、避免反复大量应用激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轻症、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细胞因子IL-13、IL-10和TGF—β的水平。方法收集手足口病患儿70例,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纽42例、重症组28例,同时,观察12例重症患儿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取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纽,分别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3、IL-10和TGF-β含量。结果IL-13、IL-10和TGF-β的数值比较:轻症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14、0.367和0.932);重症组和对照组比较IL-13、IL-10有统计学意义、而TGF-β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57、0.003和0.063);轻症组和重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0.003和0.000)。12例重症患儿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变化(P值分别为0.724、0,946和0.854)。结论观察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的IL-13、IL-10和TGF-β水平对病情判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介素-18(IL-18)、白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5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实验组)治疗前、治疗3月后及50例处于绝经期的健康女性(对照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8、IL-8、IFN-γ水平,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对治疗前实验组血清E2、FSH与IL-18、IL-8、IFN-γ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对实验组治疗前后进行改良 Kupperman 评分.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血清IL-18、IL-8、IFN-γ、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实验组血清E2与IL-18、IL-8、IFN-γ呈负相关(P〈0.05),FSH与IL-18、IL-8、IFN-γ呈正相关性(P〈0.05).治疗3月后实验组改良Kupperman 评分及血清IL-18、IL-8、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IL-18、IL-8、IFN-γ可能参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的免疫过程,血清IL-18、IL-8、IFN-γ水平可作为病情判断及疗效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6.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尖锐湿疣患者血清IL-4和IL-12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尖锐湿疣患者血清IL-12和IL-4水平的影响,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尖锐湿疣Th1/Th2的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将6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12和IL-4水平,并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同时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复发率。结果:尖锐湿疣患者血清IL-12水平降低,IL-4水平增高,二者呈负相关(r=-0.287,P<0.05),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IL-12水平增高,而IL-4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L-12水平和IL-4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χ2=4.356,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存在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卡介菌多糖核酸能提高患者血清IL-12水平,降低IL-4水平;其降低尖锐湿疣临床复发率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和改善尖锐湿疣的Th1/Th2细胞因子免疫失衡,从而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白介素-8(IL-8)、白介素25-(IL-25)与支气管哮喘(哮喘)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IASA)检测62例不同分期哮喘患者(缓解期28例、急性发作期34例)血清IL-8,IL-25 的水平,同时观察健康对照组26例.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IL-8,IL-25含量明显升高,分别与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组血清IL-8,IL-25较缓解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8,IL-25参与哮喘的气道炎症反应,而且哮喘缓解期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金水六君煎加减对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血清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2(IL-12)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金水六君煎加减治疗。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空腹采上肢静脉血3 ml,抗凝,测定血清IL-4和IL-12浓度,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9例(30.0%)、显效20例(66.7%)、无效1例(3.3%),对照组治愈5例(17.2%)、显效20例(69.0%)、无效4例(1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4浓度均降低,IL-12浓度均升高(P〈0.05);治疗1周后,治疗组血清IL-4浓度低于对照组,IL-12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水六君煎加减能协同西药调节哮喘患者血液中炎症促进因子与炎症抑制因子平衡失调,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前列腺炎症患者前列腺液IL-8、IL-6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相关性。方
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行前列腺手术的BPH患者211例,根据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分为单纯组(n=75)和合并
前列腺炎组(n=136)。两组临床观察指标间差异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调整年龄变量下的偏相关性
分析,再进一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单纯组与合并前列腺炎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国际前列
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PSA-Ratio及前列腺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前列腺炎组患者血清PSA及前列腺
液IL-8、IL-6水平升高,与单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前列腺液中IL-8、IL-6、前列腺液白
细胞数(EPWBC)与血清PSA依次呈显著独立正相关性。结论前列腺炎症是BPH患者血清PSA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前列
腺液IL-8、IL-6与血清PSA存在良好独立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咳喘宁对RSV诱发哮喘大鼠血清IL-4、IFN-γ的调节作用及对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s,ASMCs)增殖水平(OD值)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通过致敏、诱喘、病毒激发哮喘进行造模。造模完成当天分组干预,并用ELISA进行IL-4、IFN-γ水平的测定。造模成功后取支气管平滑肌进行细胞培养,倒置显微镜下化学荧光法鉴定为平滑肌细胞。制备大鼠不同组含药血清并加入第3-7代ASMCs中干预。运用MTT法检测各组ASMCs增殖水平(OD值)。结果 ELISA法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西药治疗组、咳喘宁各剂量组血清IL-4、IFN-γ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咳喘宁大、小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血清IL-4、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法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5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咳喘宁大、小剂量血清中比较,中剂量血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喘宁对治疗RSV诱发的哮喘大鼠疗效较为显著,通过上调IFN-r水平、降低IL-4水平表达从而降低气道炎症反应,维持Th1/Th2平衡来调节机体免疫机制。咳喘宁治疗支气管哮喘可能与其能够抑制气道平滑肌增殖、影响哮喘气道重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