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T细胞可溶性共刺激分子sCTLA-4和sCD28在SLE病人血清中的表达及与SLE疾病活动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所收集的138例活动性或非活动性SLE病人血清中可溶性共刺激分子sCTLA-4和sCD28的含量,评价其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所有SLE病人血清中sCTLA-4和sCD28浓度分别为5.99(3.10~7.80)ng/ml和6.30(3.46~8.3)ng/ml,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2.84(2.25~3.54)和5.2(3.30~7.8)ng/m,血清sCTLA-4浓度与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r=0.32,P=0.004),血清sCTLA-4浓度与sCD28浓度呈正相关(r=0.35,P=0.001)。结论可溶性T细胞共刺激分子sCTLA-4和sCD28在SLE的致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sCTLA-4可能是一功能性受体,其水平有望成为SLE疾病活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梅毒血清固定发病人群Treg细胞、可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solubility 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protein 4,sCTLA-4)和梅毒螺旋体IgM抗体(Treponema pallidum IgM,TP-IgM)表达情况与梅毒血清固定的关系。方法以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诊断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健康患者8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以及不同疾病组患者的Treg细胞、sCTLA-4和TP-IgM表达情况之间的差异。分析患者的Treg细胞、sCTLA-4和TP-IgM表达情况与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esilient Packet Ring, RPR)滴度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组患者的Treg细胞显著低于健康组(t=19.754,P0.01),sCTLA-4(t=42.901,P0.01)和TP-IgM(χ~2=137.241,P0.01)表达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患者的Treg细胞(F=12.236,P0.01)、sCTLA-4(F=14.265,P0.01)和TP-IgM(χ~2=11.036,P0.01)表达情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患者的RPR滴度水平的升高,患者的Treg细胞水平显著降低,sCTLA-4和TP-IgM表达显著升高,患者的RPR水平与患者的Treg细胞水平呈现负相关,与sCTLA-4和TP-IgM表达水平呈现正相关。结论梅毒血清固定发病与Treg细胞、sCTLA-4和TP-IgM表达情况显著相关,可作为日后梅毒血清固定发病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抗原4(CTLA-4)水平及其临床 意义。方法 选择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80 例作为膜性肾病组,同期8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 组临床资料,测定外周血调节性T 细胞数量和血清可溶性细胞毒性T 细胞相关抗原4(sCTLA-4)水平。 结果 膜性肾病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调节性细胞计数及sCTLA-4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而血肌酐(Scr) 和24 h 尿蛋白量高于对照组(P <0.05)。膜性肾病中高危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调节性细胞计数及sCTLA-4 水平均低于低危组(P <0.05);而Scr 和24 h 尿蛋白量高于低危组(P <0.05)。膜性肾病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 调节性细胞计数及sCTLA-4 水平高于治疗前(P <0.05);而Scr 和24 h 尿蛋白量低于治疗前(P <0.05)。与 无效比较,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患者血清白蛋白、调节性细胞计数及sCTLA-4 水平升高(P <0.05);而Scr 和24 h 尿蛋白量降低(P <0.05)。与部分缓解比较,完全缓解患者血清白蛋白、调节性细胞计数和sCTLA-4 水平升高(P <0.05);而Scr 和24 h 尿蛋白量降低(P <0.05)。膜性肾病患者sCTLA-4 水平与血清白蛋白、 调节性细胞呈正相关(P <0.05);与Scr、24 h 尿蛋白量呈负相关(P <0.05)。结论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 清sCTLA-4 降低,血清sCTLA-4 水平可反映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吴美芬  武革 《医学综述》2007,13(1):12-13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可溶性形式即sCTLA-4,是CTLA-4基因转录翻译的产物。近年研究发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的sCTLA-4水平升高,它可能通过影响B7-CD28/CTLA-4共刺激信号,成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LE病人血清可溶性T细胞共刺激分子sCD28、sCD137的水平及其与SLE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不同活动度的SLE病人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分离血清,采用BA-ELISA法定量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sCD28、sCD137含量,分析比较其含量变化与SLE疾病活动度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LE病人组血清sCD28和sCD137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中度活动组血清sCD28水平和sCD137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血清sCD28水平和sCD137水平显著高于中度活动组(P < 0.01);SLE病人血清sCD28、sCD137水平与病人SLEDAI评分、抗核抗体水平呈正相关,与C3水平呈负相关(P < 0.01)。结论SLE病人血清sCD28和sCD137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其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有望成为判断SLE病情活动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清sCD40L、sCD40含量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病情进展、斑块性质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156例患者作为研究的ACS组、同期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采集血清并检测sCD40L、sCD40以及炎症反应相关因子、斑块稳定性相关分子的含量。结果:ACS组血清中sCD40、sCD40L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CS组中NSTEMI患者以及STEMI患者血清sCD40、sCD40L的含量均显著高于UAP组,STEMI患者血清sCD40、sCD40L的含量均显著高于NSTEMI患者;ACS组血清中炎症反应相关因子hs-CRP、TNF-α、IL-8、IL-18以及斑块稳定性相关分子MMP2、MMP9、LPA、Angptl2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sCD40L、sCD40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ACS患者血清sCD40L、sCD40含量异常升高且对病情进展过程中的炎症反应级联激活、斑块性质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曾知恒  吴海珊 《广西医学》2004,26(11):1591-159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同亚型间的血清可溶性CD4 0配体 (sCD4 0L)浓度变化及其与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 1(sICAM - 1)和血浆可溶性E -选择素 (sE selectin)浓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 5 2例冠心病患者血清sCD4 0L、血浆sICAM - 1、sE selectin浓度 ,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之间进行对比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CS组血清sCD4 0L浓度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 (P <0 0 1) ,SAP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ACS组、SAP组血浆sICAM - 1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vsP <0 0 5 ) ,ACS组显著高于SAP组 (P <0 0 1)。ACS组血浆sE selectin浓度显著高于SAP组 (P <0 0 5 )和对照组 (P <0 0 1) ,SAP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sCD4 0L、sICAM - 1和sE selectin可能与ACS的发生有关 ,sCD4 0L可能通过上调黏附分子的表达而促进AC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冠心病(CHD)患者血清sCD40L浓度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以CHD患者39例为CHD组,非CHD患者22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血脂等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CHD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HD组血清sCD40L浓度、空腹胰岛素、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HD组血清sCD40L浓度与HOMA-IR、空腹胰岛素、TG、TC、L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 CHD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升高与胰岛素抵抗并存,两者在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颖  宋作珪 《浙江医学》2003,25(12):719-720,735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CD4、CD8抗原 (sCD4、sCD8)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78例Graves病 (GD)、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和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38名健康者 (对照组 )的血清sCD4、sCD8水平 ,并对28例GD患者血清sCD4、sCD8水平作治疗前后的动态观察。 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CD4、s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CD4对照组 (4.16±2.7)u/ml,GD和SLE患者为 (8.05±4.19)u/ml和(7.93±4.12)u/ml,与对照组比P<0.01 ,RA患者 (6.27±3.24)u/ml ,与对照组比P<0.05 ;sCD8对照组 (4.27±2.17)u/ml,GD、SLE、RA患者分别为 (11.37±4.34)u/ml、(15.38±5.65)u/ml、(12.25±4.48)u/ml,与对照组比均P<0.01)。经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后 ,GD患者sCD8下降。血清sCD4、sCD8与TT3、TT4、TSH、ANA、C3、ESR、RF无相关性。 结论 GD、SLE、RA患者的血清sCD4、sCD8水平升高 ,可能是独立的免疫学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吴洁  郜攀  张倩  刘凌琳  熊玮 《广西医学》2022,(8):801-804
目的 探讨老年心绞痛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sCD14)、Toll样受体4(TLR4)水平,以及两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8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和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作为研究对象,另招募身体健康且经双源CT检查确认无冠状动脉斑块的48名老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SAP组、UAP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sCD14和TLR4水平。评估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并分析血清sCD14和TLR4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 SAP组和UAP组血清sCD14、TLR4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162例心绞痛患者中,斑块类型为软斑块57例、纤维斑块69例、钙化斑块36例。纤维斑块组和钙化斑块组的血清sCD14和TLR4水平均低于软斑块组(均P<0.05);血清sCD14、TLR4水平与斑块稳定性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不同类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sCD14和TLR4水平均升高,且两者与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相关,不稳定软斑块者的血清sCD14和TLR4水平均高于稳定硬斑块者...  相似文献   

11.
张慧 《中原医刊》2011,(6):113-114
目的 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30(sCD30)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包括43例乙型肝炎,19例丙型肝炎,23例戊型肝炎)血清中sCD30的水平,同时采用日立7600生化仪检测血清中ALT的水平.另取30例ALT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作为乙型肝炎对照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sCD30和AL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LT水平升高的乙型肝炎患者较ALT正常的HBV携带者血清中sCD30水平明显升高.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sCD30水平均与ALT呈正相关.结论 病毒性肝炎存在Th2型细胞的活化,血清sCD30水平可以作为肝炎活动性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朱永健 《吉林医学》2010,31(32):5738-5739
目的:探讨激素敏感型哮喘(SSA)患者与激素抵抗型哮喘(SRA)患者经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前后外周血中sCTLA-4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给予反复发作的13例SSA患者和6例SRA患者MP40mg/d治疗1周,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CTLA-4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SSA组血清sCTLA-4水平较SRA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①SSA组治疗前后血清sCTLA-4浓度的明显变化提示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降低血清sCTLA-4浓度实现的;②SRA组治疗前后血清sCTLA-4浓度较SSA组无明显变化,提示治疗前后血清sCTLA-4浓度变化可以作为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激素抵抗的一个指标,可能是激素抵抗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吸入变应原与口服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可溶性CD86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给予单相哮喘反应组和双相哮喘反应组患者吸入变应原,口服强的松或安慰剂,每天1次,共2周。吸入性变应原或强的松前后抽静脉血检验血清。用酶链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血清中sCD86浓度。结果:在吸入变应原后24 h,双相哮喘反应组血清sCD86浓度从(491.8±15.4)IU/ml上升到(603.8±19.3)IU/ml,而单相哮喘反应组sCD86浓度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提高。强的松治疗2周后血清sCD86与基础值相比显著下降,从(532.7±12.3)IU/ml下降至(448.3±15.1)IU/ml。而安慰剂组则没有显著下降。结论:该研究证实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sCD86浓度在吸入变应原后升高,而用强的松治疗后其浓度则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轻中型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8例脑梗死患者(其中轻型32例、中型36例)及3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sCD40L的浓度。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的水平分别为轻型(1764.16±320.36)ng/ml,中型(2658.56±515.46)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389.60±243.47)ng/ml,中型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的水平显著高于轻型脑梗死患者水平。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异常,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可通过血清sCD40L水平来估测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进而预测脑梗死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吸入变应原与口服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sCTJA-4)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第一组为单相哮喘反应和双相哮喘反应组给予患者吸入变应原,第二组为口服强的松或安慰剂组.1次/d,共2周。吸入性变应原或强的松前后抽静脉血检验血清,用酶链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血清中sCTLA-4浓度。结果 在吸入变应原后24h,双相哮喘反应组血清sCTLA-4浓度(中位数)从29.0μg/L上升到44.0μg/L,而单相哮喘反应组sCTLA-4浓度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提高。强的松治疗2周后血清sCTAL-4与基础值相比显著下降,从37.0μg/L下降至22.0μg/L。而安慰剂组则没有显著下降。结论 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sCTLA-4浓度在吸入变应原后升高,而用强的松治疗后其浓度则下降。  相似文献   

16.
ABS-ELISA检测46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CD137L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灵敏、可靠的检测血清可溶性CD137L(sCD137L)浓度的方法. 方法建立链霉亲和素-生物素-ELISA检测27例结肠癌患者、19例直肠癌患者以及1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CD137L水平. 结果 46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CD137L的平均浓度为(1091.48±519.32)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36±2.94)pg/ml](P<0.01).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CD137L水平显著升高,血清sCD137L浓度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及疗效评估、预后判断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单核巨噬细胞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109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A组)50例和无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59例,取6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oxLDL和sCD163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血清sCD163和oxL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A组与B组血清oxLDL与sCD16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中oxLDL与sCD163呈正相关(=0.74,<0.05)。结论 oxLDL、sCD163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这2项指标可能是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中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40配体(sCD40L)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8例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急性脑梗死大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61例无大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CD 40L浓度,并以57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空腹血糖及血脂按常规方法测定。结果①2型糖尿病并大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sCD40L浓度明显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1);无大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sCD 40L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与并发急性脑梗死各亚组血清sCD 40L浓度均显著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上述两个亚组间的血清sCD 40L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③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sCD 40L浓度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呈正相关(r=0.299,P(0.05);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sCD 40L浓度与LDL-C、TG水平呈正相关(r=0.310,P(0.05;r=0.236,P(0.05)。结论血清sCD 40L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过程,并可作为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有无大血管并发症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用sCD40LELISA试剂盒检测1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血清血清sCD40L水平。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血清sCD40L水平分别为2.39±0.9ng/ml及2.35±1.1ng/ml,二者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所观察的变量中,1型糖尿病患者sCD40L水平与年龄正相关(r=0.53,P<0.01),而与其它变量不相关;对照组sCD40L水平与所有变量均不相关。结论随年龄增加,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有增高趋势,其并发血管病变的风险增加,因此,血清sCD40L水平的检测可作为1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情况的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sCD40L)在各型冠心病患者及脂质斑块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浓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为今后将其作为冠心病患者危险性预测因子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到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诊断结果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同时,选取非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sCD40L浓度,分析冠心病不同类型组与对照组间血清sCD40L浓度差异。采用血管内超声检测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脂质含量,分析不同脂质含量患者的血清sCD40L浓度差异。结果 SA组、UA组、AMI组患者血清sCD40L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A组、UA组、AMI组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sCD40L浓度最高,达到(7.03±1.22)mg/L,UA组次之[(3.59±1.09)mg/L]。不同脂质含量患者血清sCD40L浓度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7.985,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CD40L浓度与血管内脂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916,P〈0.05),随着脂质含量的增加,血清sCD40L浓度升高。结论血清sCD40L含量与冠心病患病、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发生以及血管内脂质含量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冠心病高危人群、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