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方法:将182例癫痫患儿完全随机分为丙戊酸钠组108例,拉莫三嗪组74例。丙戊酸钠组应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发作明显控制后停止加量维持治疗;拉莫三嗪组单药治疗最小量为5 mg·kg.d~最大量15 mg·kg·d,平均7 mg·kg·d。发作明显控制后维持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定疗效,包括发作情况、痫样放电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108例癫痫患儿经丙戊酸钠单药治疗完全控制16例,显效34例,有效4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6.11%,不良反应28例,占25.93%。74例癫痫患儿经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完全控制8例,显效21例,有效24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71.62%,不良反应31例,占41.89%。2组比较痫样放电改善情况丙戊酸钠组与拉莫三嗪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丙戊酸钠对各种类型癫痫均有良好效果,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小儿抗癫痫治疗药物,丙戊酸钠单药治疗亦可用于初发的癫痫患儿。  相似文献   

2.
动态脑电图对儿童癫痫与非癫痫发作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对小儿癫痫及非癫痫发作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对 10 3例临床确诊为癫痫及 47例可疑癫痫儿童进行 2 4h动态脑电监测。结果 :15 0例中脑电图总异常率为 6 8.6 %。癫痫组脑电异常率 77.7% ,痫样放电检出率 70 .9% ,可疑癫痫组脑电异常率为 40 .4% ,痫样放电检出率 19.1%。两组之间的异常率及痫样放电检出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动态脑电图对小儿癫痫及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2):114-117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和苯妥英钠联合治疗对难治性癫痫(RE)患者痫样放电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13例R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苯妥英钠组、丙戊酸钠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71例。苯妥英钠组患者给予苯妥英钠治疗,丙戊酸钠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和苯妥英钠联合治疗;3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进行脑电图检测及认知功能评分,并评定治疗效果,对3组患者脑电图改善情况、认知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苯妥英钠组和丙戊酸钠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28%(57/71)、60.56%(43/71)、59.15%(42/71),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苯妥英钠组和丙戊酸钠组(χ~2=8.412、9.596,P<0.05),但苯妥英钠组与丙戊酸钠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05)。联合治疗组、苯妥英钠组和丙戊酸钠组患者脑电图总改善率分别为80.28%(57/71)、63.38%(45/71)、60.56%(43/71),联合治疗组患者脑电图总改善率显著高于苯妥英钠组和丙戊酸钠组(χ~2=7.520、8.412,P<0.05),但苯妥英钠组与丙戊酸钠组患者脑电图总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0,P>0.05)。治疗前3组患者总智商、语言智商、操作智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总智商、语言智商、操作智商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总智商、语言智商、操作智商评分均显著高于苯妥英钠组和丙戊酸钠组(P<0.05),但苯妥英钠组与丙戊酸钠组患者总智商、语言智商、操作智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RE患者痫样放电,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对青霉素致痫大鼠行为和脑电图的影响及其对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观察青霉素致痫组、拉莫三嗪组、丙戊酸钠组大鼠痫性发作,并记录其脑电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拉莫三嗪组与丙戊酸钠组脑电痫样放电减少,两组比较,癫痫发作潜伏期和发作持续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拉莫三嗪组、丙戊酸钠组较青霉素致痫组Bcl-2细胞增多,Bax细胞减少(P<0.01)。拉莫三嗪组较丙戍酸纳组Bcl-2细胞增多(P<0.01)。结论:拉莫三嗪抗癫痫疗效优于丙戊酸钠。拉莫三嗪对青霉素致痫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病因极其复杂,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影响结构或功能等,如局灶性或弥漫性脑部疾病均可引起。对于癫痫的治疗,除了病因治疗、外科治疗外,最重要的是控制发作,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ic acid,VPA)作为临床一线抗癫痫药物广泛用于全身性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生酮饮食对癫痫患儿丙戊酸血浓度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 监测26例难治性癫痫患儿接受生酮饮食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期间的丙戊酸血浓度以及服药剂量、体重变化等,观察血药浓度的变化及发作控制情况.结果 26例患儿中,3例完全控制发作,5例发作减少50%以上,17例患儿发作无明显变化,1例发作加重.丙戊酸血浓度在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癫痫不同发作类型以及丙戊酸钠和拉莫三嗪2种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痫样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90例癫痫患者,采用视频脑电图检测癫痫不同发作类型、不同抗癫痫药物治疗患者的痫样发作并进行比较,探讨不同情况下的视频脑电图痫样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GTCS)组、复杂部分性发作(complex partial seizure,CPS)组、CPS-GTCS组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痫样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丙戊酸钠或拉莫三嗪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痫样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TCS组、CPS组、CPS-GTCS组分别服用丙戊酸钠或拉莫三嗪药物患者视频脑电图痫样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不同发作类型以及丙戊酸钠和拉莫三嗪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痫样检出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传统抗癫痫药物代表丙戊酸钠与新型抗癫痫药物代表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丙戊酸钠组与拉莫三嗪组,利用韦氏智能测定,分别于治疗前及用药6个月后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癫痫患者用药前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分值无明显差异;在用药6个月,丙戊酸钠组,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分值明显下降,而拉莫三嗪无明显变化,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钠对患者认知功能有影响,而拉莫三嗪对患者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鞠贵平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6):2004-2004,2025
癫痫的本质是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而非癫痫性发作(non-epileptic seizure,NES) 是指一组临床症状类似于癫痫发作的发作性疾病,其发生与脑部电生理紊乱无关,而由于生理或心理功能障碍所致,临床发作时则不伴有脑电图痫样放电[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治疗儿童失神癫痫的疗效。方法:患儿61例口服丙戊酸钠,发作未能完全控制者加用氯硝西泮,观察其疗效并进行追踪。结果:丙戊酸钠治疗后发作完全控制者52例(85.25%),其余9例单用丙戊酸钠发作未能完全控制者,加用氯硝西泮后,发作均得到完全控制,全部患儿发作完全控制率为100%。结论:丙戊酸钠治疗失神癫痫能使患儿发作控制,发作不能完全控制者应加用氯硝西泮,二者联合用药可使患儿的临床发作得到完全控制。  相似文献   

11.
拉莫三嗪在有效血药浓度时对脑电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拉莫三嗪在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内,对癫痫发作间歇期痫样放电及α节律的影响。方法:92例病人分别在服拉莫三嗪前及服药后第3个月,第6个月检查脑电图,检测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定量采用Marciani定量标准,HPLC技术测定拉莫三嗪血药浓度,浓度对比采用自身对照t检验。结果:脑电图有痫样放电者66例,服药后3个月痫样放电减少者52例(77.79%),拉莫三嗪血药浓度(3.9±2.9)μg/mL,α节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拉莫三嗪在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1~8μg/mL)之内时,拉莫三嗪可使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减少,不影响脑电的背景活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未经治疗的特发性癫痫儿童有无痫性放电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6~12岁特发性癫痫儿童分为有痫性放电组和无痫性放电组各30例,采用中国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测验量表(WISC-CR)进行检查,治疗前和治疗至少间隔半年后再进行WISC-CR测验,比较两组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①痫性放电组和非痫性放电组治疗前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总智商(FIQ)无显著性差异(P〉0.05);痫性放电组治疗后VIQ、PIQ及FIQ均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非痫性放电组治疗后PIQ及FIQ均有提高,治疗前后比较有差异(P〈0.05),而VI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儿治疗前智力结构无显著性差异(P〉0.05);痫性放电组治疗后言语分测验中的分类、算术、领悟、数字广度测验显著提高(P〈0.001);操作分测验中的填图、图形拼凑、编码测验显著提高(P〈0.001)。非痫性放电组治疗后只有操作分测验中的填图测验有显著提高(P〈0.001),言语分测验中的分类、领悟和操作分测验中的图形拼凑测验有明显提高(P〈0.05)外,其他项目均无明显改善(P〉0.05)。痫性放电组经过治疗领悟能力的改善明显好于非痫性放电组(P〉0.05)。结论痫性放电组和非痫性放电组认知功能均有损害,痫性放电组较非痫性放电组对认知功能的损害更为广泛,尤其是瞬时记忆、注意力、学习联想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明显差于非痫性放电组,非痫性放电组社会适应能力的恢复较痫性放电组慢,及时、合理的有效治疗可以改善癫痫患儿的部分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李倩 《四川医学》2015,(1):75-77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原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左乙拉西坦,对照组应用丙戊酸钠,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生活质量。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癫痫发作完全控制率及QOLIE-31评分高于对照组,痫样波放电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新诊断原发性癫痫,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和痫样放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安脑丸合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的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80例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安脑丸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两组疗效及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控制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OCA总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对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注意力、抽象能力、延迟记忆力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对患者认知功能有部分改善作用。安脑丸联合丙戊酸钠,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对患者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癫痫药物造成认知功能的损害及损害程度迄今仍无明确结论。为此,我们对46例全面性强直一阵挛发作的癫痫患儿进行了服药前后的智力测验,并以16例健康同龄人对照,以检测苯妥因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对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服药3-4个月后,在血药浓度水平于治疗范围内的情况下,苯妥因钠组病人的操作智商,知觉组织智高较对照组低(P<0.05),而丙戊酸钠组及卡马西平组相互比较并与对照组比较则元显著差异。提示苯妥因销影响患儿的记忆、注意、抽象思维能力、空间知觉能力及学习能力,而丙戊酸钠及卡马西平对智力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癫痫规范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经常规脑电图监测拟诊为癫痫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长程视频脑电监测,观察脑电图异常率、可疑脑电图异常率、脑电图大致正常率、不同监测时相的痫样放电发生率、确定癫痫样发作,不同监测时程与临床发作、异常痫样放电发生率的关系等。结果:106例患者脑电图异常的占67.9%,可疑脑电图异常的占11.3%,脑电图大致正常的占20.8%;单纯睡眠期痫样放电率明显高于睡眠期+清醒期以及单纯清醒期(P<0.05)。监测时程2 h的临床发作率最高,明显高于监测6 h、12h以及24 h(P<0.05);监测12 h的临床发作率明显高于6 h和24 h(P<0.05);不同监测时程的异常痫样放电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视频脑电图可提高癫痫样异常放电检出率和临床发作检出率,有助于癫痫的诊断、分型,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刘沙  金梅  傅川  刘大瑜 《重庆医学》2016,(27):3805-3807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抗癫痫疗效及影响因素的关系,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133例服用丙戊酸钠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对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133例患者抗癫痫疗效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80例患者癫痫得到了控制,占60.15%,有效血药浓度(50~100 m g/L )范围内有51例患者癫痫得到控制,占38.35%。血药浓度小于50 m g/L的44例患者中,26例未得到控制;男性与女性的血药浓度分布相似;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各年龄组之间存在差异,成年组有52.87%患者血药浓度低于或高于治疗范围,未成年组则有39.13%;随着血药浓度增加,不良反应增加。结论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与患者抗癫痫疗效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癫痫控制情况及年龄进行合理的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抗癫痫药物(AED)对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BECT)注意网络损害和脑电图(EEG)痫样放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诊治BECT患儿23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AED类型不同分为丙戊酸(VPA)、奥卡西平(OXC)及左乙拉西坦(LEV)3组,比较治疗6个月时3组患儿癫痫控制效果、EEG痫样放电改善情况、注意网络功能、认知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3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P=1.234/0.540);VPA组EEG痫样放电改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OXC组和LEV组(χ~2/P=7.253/0.027);3组患儿治疗后6个月警觉网络、定向网络及正确率明显升高,平均反应时间(RT)明显降低(P<0.01),且VPA组和LEV组警觉网络、定向网络及正确率低于OXC组(F/P=5.376/0.005、5.979/0.003、13.676/<0.001),平均RT高于OXC组(F/P=5.694/0.004);组认知功能VIQ、PIQ及FIQ均明显升高(P<0.01),且OXC组和LEV组均高于V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14.084/<0.001、3.955/0.020、3.560/0.030);3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P=3.165/0.075)。结论 VPA、OXC和LEV治疗BECT患儿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并减少脑电图异常放电,其中OXC对注意网络损害改善效果优于VPA和LEV,OXC和LEV对脑电图和认知功能改善效果优于VP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丙戊酸镁片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8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丙戊酸镁缓释片组和丙戊酸镁片组,各29例,疗程6个月。在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儿癫痫发作次数减少的百分比和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丙戊酸镁缓释片组29例患儿与丙戊酸镁片组28例患儿完成了6个月的治疗。6个月末,丙戊酸镁缓释片组患儿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8.6%、89.5%;丙戊酸镁片组患儿分别为66.8%、78.5%,两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是治疗儿童癫痫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与术中头皮与皮层脑电监测不同脑叶致痫灶的定位价值。方法对29例将进行癫痫灶切除术的患者,术前进行1-2周头皮视频脑电监测(V-EEG),捕捉其临床发作与发作前有定位价值的脑电活动,根据头皮脑电监测结果与MRI异常提示放置颅内电极(皮层与深部电极),然后再捕捉至少3次临床发作与其脑异常放电后进行手术。结果 29例患者中,头皮脑电能够定位额叶致痫灶的概率为84.2%,Kappa值为-0.02,可靠性较低;而头皮脑电能够真正定位颞叶致痫灶的概率为93.3%,其Kappa值为0.5,可靠性高。其中3例顶-枕叶癫痫,头皮脑电异常放电区域与皮层电极大致相符。术后经过至少1年的随访,根据Engel’s癫痫术后结果分类,10例颞叶致痫灶切除术后Ⅰ级者8例(80%),Ⅱ级者2例(20%);16例额叶致痫灶切除术后Ⅰ级者8例(50%),Ⅱ级者5例(31.2%),Ⅲ级者3例(18.8%);3例顶-枕叶致痫灶癫痫患者术后均为Ⅰ级。结论在颞叶致痫灶的癫痫患者通过术前头皮视频脑电监测来定位致痫灶的准确率较额叶致痫灶患者高,枕叶癫痫尤其合并影像学异常者,头皮脑电监测定位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