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磁共振3D-FIESTA和3D-TOF序列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限度,并选取最优化扫描方法。方法:对3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三叉神经脑池段脑干薄层扫描,均使用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FIESTA)和三维时间飞跃-扰相位梯度回波(3D-TOF),采用盲法对两组图像进行分析,对比2种方法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和解剖走行的特点。结果:3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3例三叉神经瘤,1例听神经瘤,其余28例MRI均诊断为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22例经手术证实。在2种序列扫描中均显示三叉神经有症状侧存在邻近血管压迫或接触,其中有3例患者无症状侧也存在邻近血管压迫。结论:3D-FIESTA序列信噪比高,显示三叉神经全程效果好;3D-TOF序列显示血管为高信号,可以清楚地显示血管的走行和分支。3D-FIESTA序列和3D-TOF序列各有优势,2种方法组合是目前检查三叉神经痛最佳的影像检查方法,可同时显示三叉神经和责任血管的解剖关系及其解剖走行,为微血管加压术提供术前解剖资料。  相似文献   

2.
喻雯  胡兴越  倪建芳  金珏  陈颖 《浙江医学》2016,38(18):1487-149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的三维时间飞跃序列(3D-TOF)联合三维稳态自由进动梯度回波序列(3D-FIESTA)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的诊断价值,以及责任血管构成和易诱发三叉神经痛的血管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和80例非三叉神经痛患者3D-TOF和3D-FIESTA磁共振图像。将三叉神经痛患者患侧106侧作为患侧组,健侧104侧作为健侧组,非三叉神经痛患者双侧160侧作为对照组;针对三叉神经脑池段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分为5个型(无血管、远离、接近、接触、压迫);比较各组间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责任血管构成等差异。结果健侧组与对照组神经与血管关系分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组神经与血管关系阳性率(接触+受压变形)为75.47%,明显高于健侧组15.38%和对照组16.25%(P<0.05)。责任血管为小脑上动脉(SCA)占71.25%,小脑前下动脉(AICA)占20.00%,单纯基底动脉(BA)占2.50%,BA联合SCA占3.75%,SCA联合AICA占1.25%,静脉占1.25%。结论磁共振3D-TOF联合3D-FIESTA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血管压迫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重要病因,主要责任血管为SCA。  相似文献   

3.
李晓会  孙泓泓  申富坤  张晓娜  张秋娟  白芝兰 《西部医学》2012,24(8):1616-1617,1621
目的探讨3.0T MR 3D-FIESTA(3D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 state acquisation,3D-FIESTA)和3D-TOF序列在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例临床怀疑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的患者分别以3.0T磁共振3D-FIESTA序列和3D-TOF序列行桥小脑角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小密度投影行后处理。结果3D-FIESTA显示血管压迫24例,3D-TOF序列显示22例,2例显示欠佳,不能准确诊断。24例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均证实有血管压迫,压迫血管共35根,分别为小脑前下动脉14例,小脑后下动脉17例,椎动脉2例,静脉2例。结论FIESTA和TOF序列联合应用能准确定位血管走向及其与神经的关系,为外科医生提供更准确、全面的影像学资料,以保证手术准确、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三维稳态构成干扰序列(3D-CISS)联合三维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序列(3D-TOF)及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中评估神经与邻近血管关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证实因血管压迫导致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影像资料,术前均行3D-CISS和3D-TOF两种序列扫描并对所得图像行MPR重建,以手术实际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分析神经与邻近血管毗邻关系。结果 34例患者中,单独使用3D-CISS序列、3D-TOF序列及二者联合多平面重建(MPR)显示神经—血管压迫(NVC)的阳性率分别为91.18%、76.47%、97.06%,3D-CISS序列对NVC的显示能力优于3D-TOF序列,3D-CISS、3D-TOF序列联合MPR的检查阳性率高于二者单独应用(P <0.05)。结论 3D-CISS序列及3D-TOF序列对于显示三叉神经和邻近血管的关系可以很好地进行互补,结合MPR可以提高检查阳性率,对术前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探讨3.0T MR 3D-FIESTA序列成像技术对诊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TN)的应用价值。应用3.0T MR 3D-FIESTA序列成像技术对本院30例血管压迫性TN患者进行影像学分析及诊断,观察每例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显示患者经3.0T MR 3D-FIESTA序列成像技术诊断结果与患者后期的微血管减压术(MVD)术中结果相吻合,TN的一侧图像可显示出血管受到压迫,而未出现三叉神经痛的一侧其图像显示出血管未受到压迫,3.0T MR 3D-FIESTA序列成像技术可较为明显地将患者血管的压迫情况及临床症状统一地展示出来。说明3.0T MR 3D-FIESTA序列成像技术可有效辨别血管压迫性TN患者的责任动、静脉与神经的毗邻关系,可显著提高血管压迫性TN诊断的敏感度与准确率,为MVD治疗TN提供更准确的解剖学信息,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三叉神经血管成像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对临床明确诊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欲行微血管减压术的21例患者术前进行磁共振三叉神经血管成像检查.分别应用高分辨率磁共震(MR)、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FIESTA)及三维时间飞跃-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TOF)进行三叉神经、血管成像,所得原始图像资料经后处理工作站处理后的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21例患者术前磁共振三叉神经血管成像均清晰显示双侧三叉神经分布、走行,其中19例患者共发现责任血管20根,术中证实与影像学检查所见吻合.2例患者术前检查未发现明显责任血管,术中发现为细小前下动脉压迫.结论 应用磁共振3D-FIESTA及3D-TOF序列在术前进行三叉神经血管成像,可很好地显示三叉神经形态、走行及责任血管,对术前制定手术入路、减少术中探查时间等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跃法扫描序列(3D-TOF)与容积内插屏气扫描序列(VIBE序列)对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纳入96例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并采用3D-TOF序列与VIBE序列大、小体素模式对患者进行扫描,记录患者三叉神经周围的血管数目,计算并分析患者的SNR(图像信号噪声比)和CNR(对比噪声比).结果 3D-TOF序列及VIBE序列直观地呈现了原始图像中难以明确判断的血管的走向及血管压迫与患者症状的关系,96例患者中,24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12例患者的责任血管位于右侧小脑的上动脉,9例患者位于小脑前的下动脉,3例患者位于右侧的小脑的上动脉桥静脉及前下动脉,且三叉神经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90例,与周围血管无压迫或接触6例,阳性率为94%,同时,经3D-TOF序列扫描显示血管的数目少于VIBE序列扫描显示的数目,VIBE序列高于3D-TOF序列.结论 联合3D-TOF序列与VIBE序列可克服两种序列的缺点,提高神经血管的成像速度并明确分辨出不同大小和血流速度的责任动脉,对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3D-FIESTA(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3D-TOF-MRA序列对显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患者神经血管关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2月共29例临床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D-FIESTA序列及3D-TOF-MRA序列图像中神经血管关系,其中10例对照手术。结果:29例双侧三叉神经显示率100%;3D-FIESTA、3D-TOF-MRA序列显示患侧与神经紧密相临血管阳性率分别为86.2%、82.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二序列同时应用阳性率93%(27/29),高于单用一序列,但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MRI能为三叉神经痛病因分析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信息,3D-FIESTA序列及3D-TOF-MRA序列显示神经血管关系价值相当,二者同时应用可以提高神经周围血管显示阳性率,并能更为明确地显示局部细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MR)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由神经外科医师及2名神经放射科医师共同参与,盲法分析88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经过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图像,对照应用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术中探查结果及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8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术前行MR检查,在3D-TOF序列图像上显示血管神经压迫症状侧阳性率86.4%(76/88),非症状侧阳性率12.5%(11/88),两侧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所见周围血管压迫神经者83例(94.3%),未压迫神经者5例(5.7%),3D-TOF诊断符合率97.6%(81/83)。术后症状消失或缓解81例(92.0%)。结论 MR可清楚地显示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3D-FIESTA、3D-TOF-SPGR及3D-CETOF-SPGR序列显示颅神经与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的能力。方法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69例,术前行MRTA扫描,观察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并与术中探查结果进行对照,评价3D-FIESTA、3D-TOF-SPGR及3D-CE-TOFSPGR序列在术前评估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关系的能力。结果 MRTA能清晰且同时显示三叉神经和责任血管,3D-FIESTA、3DTOF-SPGR和3D-CE-TOF-SPGR序列显示症状侧三叉神经与血管有密切关系,即阳性分别为55例(79.7%)、58例(84.1%)和65例(94.2%),显示非症状侧三叉神经与血管有密切关系分别为4例(5.8%)、6例(8.7%)和15例(21.7%)。3D-FIESTA与3D-TOFSPGR显示三叉神经痛症状侧、非症状侧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关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FIESTA与3D-CE-TOF-SPGR、3D-TOF-SPGR与3D-CE-TOF-SPGR序列显示三叉神经痛症状侧、非症状侧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关系能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TA技术对三叉神经痛的术前病因诊断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3D-CE-TOF-SPGR序列能提高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与临近血管的关系;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接触是三叉神经痛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对三叉神经痛(TN)病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TN患者45例及健康成人(对照组)20例,行MRTA检查.观察3D-TOF成像序列结合3D-CISS序列中脑桥小脑角池内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进行盲法对照. 结果 TN组患侧神经血管存在接触或压迫41例,健侧存在血管接触或压迫9例,对照组40侧有10侧显示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TN组患侧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的阳性率与健侧及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和对照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RTA对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约登指数分别为93.75%,81.82%,88.89%,88.24%,90%,5.16,0.077.0.76. 结论 MRTA诊断CPA池内血管接触或压迫敏感度和真实性高,为尽早合理治疗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磁共振FSPGR血管成像技术研究三叉神经痛与责任血管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其中2009年5月前收治的患者40例(A组),采用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磁共振血管成像;2009年5月以后收治的患者40例(B组),采用3D-TOF及FSPGR序列磁共振血管成像。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诊断符合率,分析三叉神经痛与责任血管之间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3D-TOF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2.5%(33/40),B组患者采用3D-TOF及FSPGR序列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7.5%(39/40),两组诊断符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FSPGR序列磁共振血管成像明确责任血管依次为小脑上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等。结论磁共振FSPGR序列血管成像是显示三叉神经与血管关系最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MRI高分辨率3D序列检测血管性神经压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 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 state acquisation,3D-FIESTA)及三维动态增强序列(3D fat-suppressed spoiled qradient-echo,3D-FSPGR)序列在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影像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GE Signa HD MR 1.5T超导磁共振机,采用3D-FIESTA及3D-FSPGR序列,对17例临床怀疑有血管性神经压迫的患者行桥小脑角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小密度投影行后处理。结果3D-FIESTA显示13例,3D-FSPGR序列显示15例血管神经关系密切,其中三叉神经5例,面神经7例,副神经3例;有11例行微血管减压术,经手术证实。结论3D-FIESTA序列结合增强扫描3D-FSPGR序列能很好的显示血管性神经压迫,有助于准确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与双激发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3D-FIESTA-c)序列融合图像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微血管减压术并证实神经血管压迫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47例,术前均行3D-TOF序列及3D-FIESTA-c序列检查。由2位经验丰富的主治以上医师采用双盲法对A组(3D-TOF序列多平面重组图像)、B组(3D-TOF序列与3D-FIESTA-c序列融合图像)的重建图像进行诊断分析,对病变侧面神经与血管关系进行评价。以手术探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图像病变侧面神经血管压迫的阳性率、责任血管术前诊断符合率。结果47例患者术中均见血管压迫,发现责任血管61根。两组图像诊断病变侧面神经与邻近血管关系的阳性率分别为91.5%和9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责任血管术前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3.9%和9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D-TOF序列与3D-FIESTA-c序列融合图像能清晰显示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的空间结构关系,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前评估中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D-TOF MRA联合双激发B-FFE结合后处理技术对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间经临床手术证实的26例原发性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MRI图像,运用3D-TOF MRA联合双激发B-FFE序列扫描获得的原始图像并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及多方位最大密度投影(MIP)分析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的空间关系及责任血管起源,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26例原发性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MRI均能明确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一致;责任血管分别为小脑上动脉(SCA)16例,小脑前下动脉(AICA)3例,小脑后下动脉(PICA)3例,岩静脉2例,桥脑横静脉1例,小脑上动脉及岩静脉同时压迫2例,椎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岩静脉共5组血管分支压迫1例;神经根进入区(REZ)是三叉神经最易受血管压迫的部位.结论 3D-TOF MRA联合双激发B-FFE序列扫描并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清楚显示责任血管与神经的关系及责任血管起源,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成像技术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5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MRI表现及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8例患者MRI显示症状侧存在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49例,桥小脑角肿瘤3例(均由手术证实)。手术发现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54例。(2)根据手术结果,MRI诊断三叉神经痛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52/58)和90.9%(50/55)。6例阴性患者术中5例发现责任血管压迫,阴性符合率为16.7%(1/6)。结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出脑干段是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3D-TOF成像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有助于病因诊断、术前评估及指导术巾对责任血管的来源及其走向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成像技术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5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MRI表现及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8例患者MRI显示症状侧存在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49例,桥小脑角肿瘤3例(均由手术证实).手术发现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54例.(2)根据手术结果,MRI诊断三叉神经痛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52/58)和90.9%(50/55).6例阴性患者术中5例发现责任血管压迫,阴性符合率为16.7%(1/6).结论 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出脑干段是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3D-TOF成像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有助于病因诊断、术前评估及指导术中对责任血管的来源及其走向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对面肌痉挛(HFS)病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HFS患者52例(观察组)和健康成人20例(对照组)进行MRTA检查,观察3D-TOF成像序列结合3D-CISS序列中脑桥小脑角(CPA)池内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进行盲法对照。结果观察组患侧与健侧及对照组相比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TA对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的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86.7%,阳性预测值为88.9%,阴性预测值为92.9%。结论MRTA证实面肌痉挛患者在面神经出脑干段(REZ)存在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MRTA诊断CPA池内血管接触或压迫敏感度和真实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三维时间飞跃(3D time of flight,3D-TOF)序列显示桥小脑角区面神经与血管三维空间关系的价值,研究血管压迫面神经与面肌痉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2007年5月~2011年3月)面肌痉挛并做3D-TOF-MRA检查的患者资料,分析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3D-TOF-MRA检查发现其中30例有症状侧的面神经与临近血管存在压迫关系,39例面神经与临近血管存在接触关系,5例无接触关系?74例患者有症状侧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证实均有血管压迫或接触面神经?经统计学分析,患者存在症状与血管是否压迫或接触面神经有显著相关性(P < 0.01)?结论:3D-TOF-MRA 能清晰显示面神经与临近血管之间的关系,对血管是否压迫或接触面神经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患者术前评估与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3D—FIEsTA)序列对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血管关系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诊断原发三叉神经痛30例,先行SET1wI、T2WI扫描,再行3D—FIEsTA序列成像并多平面重建,观察神经与血管的关系。结果30例患者中,共发现25支责任血管,其中接触阳性17例,爱压阳性8例。结论MR3D—FIEsTA序列是显示神经血管的敏感方法,可作为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检查的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