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检测食管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调节性B细胞CD5+CD19+IL-10(B10)表达量的差异,探讨B10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食管癌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调节性B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B10的数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 < 0.05),且Ⅲ~Ⅳ期[(3.3 ± 0.6)%]高于Ⅰ~Ⅱ期[(2.1 ± 0.3)%],均高于健康对照者[(1.4 ± 0.4)%]?结论:食管癌临床分期越晚B10升高越明显,提示B10细胞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磁珠细胞分选(magnetic bead cell sorting,MACS)方法从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中分选CD133+/CD44+干细胞,为进一步功能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MACS分选前后PC-3细胞膜上CD133和CD44表达情况;观察无血清培养成球情况,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表达情况;比较细胞在分选前后的形态学、增殖能力方面的差异;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分化前后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 phos-phatase,PAP)蛋白情况。结果:FCM检测PC-3细胞CD133和CD44的阳性表达分别是(1.33±0.05)%和(0.87±0.06)%,而MACS分选后PAP分别为(84.82±0.07)%和(99.91±0.03)%;IF检测CD133+/CD44+细胞培养后继续呈阳性表达;CD133+/CD44+细胞增殖能力高于PC-3细胞(t=11.0,P=0.008)以及高于诱导后的CD133+/CD44+细胞(t=40.1,P=0.001);CD133+/CD44+细胞经过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后IHC和Western blot检测PAP表达呈阳性,而未诱导的CD133+/CD44+细胞表达呈阴性。结论:MACS从PC-3细胞株中分选的CD133+/CD44+细胞经过初步功能性鉴定具有干细胞的某些特性,可为前列腺癌干细胞的进一步探索充当铺垫。  相似文献   

3.
肾癌OS-RC-2细胞CD133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培养肾癌干细胞球,研究其表面分子特性.方法: 肾癌细胞悬浮于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和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培养7天后收集细胞球,流式细胞仪检测CD133及CD34的表达.结果: 悬浮培养2天后出现肾癌干细胞球,培养7天后干细胞球明显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表达CD133+CD34-细胞约占(8.33±1.26)%,对照肾癌细胞组表达CD133+CD34-细胞只占(1.24±0.36)%;干细胞球通过含10%胎牛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又恢复原来的生长特点.结论: 利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方法得到的肾癌干细胞球高表达干细胞表面分子标记CD133.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肝癌干细胞不同亚群CD90+和ESA+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肝癌的治疗及预后判定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采用活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系MHCC97L中肝癌干细胞标志物CD90、ESA的表达情况,并分选ESA+,CD90+细胞,通过甲基纤维素成球实验、Transwell、CCK8法进行体外生物学特征研究。结果 肝癌细胞系MHCC97L中CD90+和ESA+细胞表达比例分别为2.37%和3.70%。ESA+细胞成球率明显高于ESA-细胞[成球率(35.6±2.1)% vs.(9.6±1.4)%, P<0.01],CD90+细胞成球率明显高于CD90-细胞[成球率(29.2±1.3)% vs.(7.4±0.6)%](P<0.01),ESA+细胞成球率明显高于CD90+细胞且ESA+细胞sphere球体积明显大于CD90+细胞体积;ESA+细胞较ESA-细胞侵袭能力提高2.12倍[(282±15.1 vs. 133±12.4),P<0.01],CD90+细胞较CD90-细胞侵袭能力提高2.04倍[(231±18.1 vs. 113±10.2),P<0.01]。CD90+细胞耐药性明显强于ESA+细胞[IC50(0.98 μg/mL vs. 0.36 μg/mL)],ESA+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强于CD90+细胞。结论 肝癌组织中存在不同的干细胞亚群ESA+细胞及CD90+细胞,这些亚群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影响肝癌的耐药、侵袭,了解肝癌中不同干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可用于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应用无血清培养基悬浮法培养U-251胶质瘤细胞系的方法;并分离该细胞系中的脑肿瘤干细胞,鉴定其特异性标志物CD133+的表达并观察其生长和分化特征.方法应用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在无血清培养基中采用悬浮法培养人U-251胶质瘤细胞系;再将分离获得的悬浮生长的脑肿瘤干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脑肿瘤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133+在脑肿瘤干细胞球中的表达.再将脑肿瘤干细胞接种于含血清培养基,观察其分化生长和分化特征.结果 U-251胶质瘤细胞系中有约(2.56±0.2)%的肿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能够存活,增殖,形成自由漂浮的细胞球;其细胞表达CD133+神经干细胞的标志物,并可连续传代,若重新接种于含血清培养基中可重新贴壁分化,贴壁分化后细胞形态与直接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培养的U-251胶质瘤细胞系无明显差别.结论用悬浮无血清培养法从U-251人胶质瘤细胞系中成功培养出脑肿瘤干细胞,其肿瘤干细胞能够产生为多种细胞形态的分化细胞,脑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成功对脑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serum-free medium,SFM)培养的Colo205细胞,研究其对CD133与ALDH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对Colo205细胞进行培养,以含血清培养基(serum-supplimented medium,SSM)组作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表面标志物CD133表达的阳性率;流式分选SFM组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CD133和ALDH1的表达;分别将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在NOD/SCID小鼠皮下进行成瘤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肿瘤组织检测ALDH1表达。结果 SFM组CD133+细胞比例明显高于SSM组(P<0.05);CD133+细胞在SFM中可以形成肿瘤干细胞球,而CD133-则不能形成;CD133+细胞高表达CD133和ALDH1,且两者共表达,而CD133-细胞则是阴性表达;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成瘤后,CD133+细胞组肿瘤组织ALDH1阳性表达,而CD133-细胞组阴性表达。结论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CD133+Colo205大肠癌细胞能够形成肿瘤干细胞球及高表达ALDH1,ALDH1可能是大肠癌干细胞候选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胃癌干细胞亚群的筛选方法,探讨建立胃癌干细胞稳定亚群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从MKN45、MKN25、SGC7901细胞株和人胃癌组织中分选出不同CD44和CD133表型的亚群,比较不同亚群和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单克隆细胞球细胞在裸鼠移植瘤模型中的成瘤能力。结果不同细胞的CD44+和CD133+亚群在低数量级时几乎不具有裸鼠皮下成瘤能力,在高数量级接种时成瘤能力与母系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克隆细胞球细胞在各数量级下的成瘤能力、瘤体积和生瘤速度均显著高于母系细胞。结论与CD44和CD133等细胞表面标志物筛选法相比,单克隆细胞球细胞可更好的作为胃癌干细胞研究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HA1077)在脂肪干细胞(ADSC)向表皮细胞诱导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酶消化法消化人脂肪组织获取ADSC,以基础培养基即体积分数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传代,取生长良好达到90%融合的第3代人ADSC分为4组,第1组持续用基础培养基培养、传代;将第2、3、4组弃基础培养基,无菌磷酸盐缓冲溶液冲洗,分别换用培养液2(基础培养基+20μmol.L-1 HA1077)、培养液3(体积分数70%的基础培养基+体积分数30%的成纤维细胞培养基上清液+10 ng.L-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培养液4(20μmol.L-1 HA1077+培养液3),诱导后经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仪检测CK19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分析表明ADSC表达CD44、CD49d,而不表达CD106、CD34、CK19;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CD49d的阳性率分别为(98.84±0.02)%、(92.52±0.04)%。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K19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23±0.01)%、(0.35±0.02)%、(9.73±0.80)%、(17.65±1.00)%,其中第3、4组CK19的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1077对ADSC向表皮细胞诱导分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癌干细胞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肾癌细胞检测其CD133表达情况,并研究其凋亡特性;然后将其悬浮于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GF)和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7d,收集干细胞球,同时收集利用含10%胎牛血清培养基培养的肾癌细胞作阴性对照,分别检测其CD133表达情况,并研究其凋亡特性。结果悬浮培养2d后出现肾癌干细胞球,培养7d后干细胞球明显增多,收集干细胞球,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表达CD133+细胞约占(8.25±1.43)%,阴性对照中CD133+细胞只占(1.22±0.34)%,并且较前者具有较高的凋亡率。结论利用无血清体外培养并收集悬浮生长的肾癌细胞的方法可以从肾癌细胞中获取肾癌干细胞;肾癌干细胞较一般瘤组织有较低的凋亡率,维持着肿瘤的无限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癌和食管癌外周血表达CD25的CD4+调节T细胞(CD4+CD25+Tr)比率变化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9例胃癌和28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细胞占总CD4+T细胞的(24.37±4.82)%(n=28);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细胞占总CD4+T细胞的(17.74±4.24)%(n=49).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CD4+CD25+Tr细胞比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该CD4+CD25+Tr细胞低表达CD45RA及CD69.分层分析外周血CD4+CD25+Tr细胞比率与肿瘤临床分期的关系显示,胃癌患者Ⅰ~Ⅲ期,其外周血CD4+CD25+Tr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为(16.69±5.71)%(n=15);Ⅳ期为(18.08±4.99)%(n=16).与Ⅰ~Ⅲ期比较,Ⅳ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Tr细胞比率升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复发患者18例,其外周血CD4+CD25+Tr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为(23.32±4.98)%(n=18).明显高于原发胃癌组(P<0.01).食管癌患者Ⅰ-Ⅲ期外周血CD4+CD25+Tr细胞占CD4+T细胞的(25.17±5.87)%(n=18),Ⅳ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Tr细胞占CD4+T细胞的(26.46±4.84)%(n=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和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细胞比率明显升高.提示祛除人的CD4+CD25+Tr细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SFM)培养大肠癌Colo205细胞,分离并扩增出肿瘤干细胞球.方法 SFM培养大肠癌Colo205细胞,以含血清培养基(SSM)组为对照.观察细胞形态,检测正常肠道干细胞标志Musashi-1的表达,更换培养基为SSM诱导其分化,分别检测SFM组细胞分化前、分化后以及SSM组细胞表面标志CDl33、CD44表达的改变,分析各细胞周期的比例,最后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Colo205细胞能在SFM中存活、增殖并形成肿瘤干细胞球,高表达Musashi-1,SFM组细胞分化前CD133、CD44的表达高于SSM组和SFM组分化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M组分化后与SS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分析发现肿瘤干细胞球处于高增殖状态,核型分析发现SFM组细胞与SSM组细胞染色体条数未见明显差别.结论 含生长因子的SFM培养Colo205细胞,可生成肿瘤干细胞球,这种细胞球富集了肿瘤干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无血清悬浮培养生成5种人结直肠肿瘤细胞球,体外稳定传代培养,研究其在体外增殖、分化及转移等生物学特性.方法: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SW620、LOVO、HT29和HCT116在添加了细胞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Serum-free medium,SFM)中悬浮培养,稳定传代并诱导分化.选择其中HCT116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serum-free medium, SFM)培养的Colo205细胞,研究其对CD133与ALDH1
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对Colo205 细胞进行培养,以含血清培养基(serum-supplimented medium,
SSM)组作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表面标志物CD133表达的阳性率;流式分选SFM组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倒
置显微镜观察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
CD133和ALDH1的表达;分别将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在NOD/SCID小鼠皮下进行成瘤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肿瘤组织检测ALDH1表达。结果SFM组CD133+细胞比例明显高于SSM组(P<0.05);CD133+细胞在SFM中可以形成肿瘤干
细胞球,而CD133-则不能形成;CD133+细胞高表达CD133和ALDH1,且两者共表达,而CD133-细胞则是阴性表达;CD133+细胞
和CD133-细胞成瘤后,CD133+细胞组肿瘤组织ALDH1阳性表达,而CD133-细胞组阴性表达。结论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
基培养CD133+Colo205大肠癌细胞能够形成肿瘤干细胞球及高表达ALDH1,ALDH1可能是大肠癌干细胞候选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对肺癌患者CD3+、CD4+、CD8+、CD4+/CD8+的影响。 方法 选择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90例进行研究,收集患者放射剂量、放射靶体积等临床资料,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CD4+、CD8+、CD4+/CD8+。 结果 放射治疗后,CD3+含量[(61.48±1.86)%]和放射治疗前[(61.12±1.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含量[(26.85±1.28)%、0.71±0.06]均低于治疗前[(36.24±1.25)%、1.22±0.08](P<0.05),CD8+含量[(37.92±1.66)%]高于治疗前[(29.79±1.12)%](P<0.05);放射治疗后,CD3+异常比例(32.2%)和放射治疗前(3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异常比例(85.6%、67.8%)均高于治疗前[(53.3%、31.1%)](P<0.05);放射治疗剂量 ≥ 60 Gy患者CD3+、CD4+、CD8+、CD4+/CD8+[(63.43±1.85)%、(27.23±1.28)%、(37.53±1.17)%、0.72±0.07]与放射剂量<60 Gy[(61.12±1.77)%、(26.77±1.31)%、(38.08±1.36)%、0.69±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靶体积>440 cm3患者CD3+含量(61.88±2.23)%和靶体积 ≤ 440 cm3者(59.99±2.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24.37±1.68)%、0.68±0.06]均低于靶体积 ≤ 440 cm3者[(29.86±1.59)%、0.89±0.05](P<0.05),CD8+含量[(41.46±2.59)%]高于靶体积 ≤ 440 cm3者[(34.27±2.13)%](P<0.05)。 结论 肺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存在免疫功能低下,放射治疗后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放射靶体积有关,靶体积越大免疫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维拉帕米逆转人食管癌细胞株对顺铂耐药程度,探讨维拉帕米逆转耐药与多药耐药蛋白P-gp的关系。 方法 CCK-8法测5-氟尿嘧啶、阿霉素、顺铂对2种食管癌细胞株(KYSE-150、KYSE-510)的IC50值(IC501);联合维拉帕米的IC50值(IC502),以IC501/IC502结果判定维拉帕米逆转耐药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各组多药耐药基因hMDR-1表达。Western-blotting测各组P-gp表达。 结果 阿霉素、顺铂在KYSE-150的IC50值为7.33±0.67、3.23±0.06均小于KYSE-510的IC50值11.57±0.98、17.25±0.08,5-氟尿嘧啶在KYSE-150的IC50值24.33±1.67大于KYSE-510的IC50值14.67±1.02。联用维拉帕米后,各组IC50值均下降,提示维拉帕米提高药物敏感性。其中,顺铂组加入维拉帕米后,KYSE-510的IC50值变化较大(4.7倍)提示逆转敏感,KYSE-150的IC50值变化较小(1.84倍)提示逆转耐受。应用维拉帕米前后,各组hMDR1/P-gp表达没有明显变化。 结论 KYSE-510对维拉帕米联合顺铂逆转敏感,而KYSE-150逆转耐受。维拉帕米逆转人食管癌细胞株耐顺铂不是通过改变hMDR1/P-gp的数量,而可能通过阻碍hMDR1/P-gp作用或其他未知机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小儿哮喘的发生发展受免疫系统的影响,本文探讨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CD4+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哮喘患儿80例作为哮喘组,健康体检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CD4+T细胞亚群含量。 结果 哮喘组CD3+、CD4+、CD19+、CD4+/CD8+[(62.13±11.24)%、(32.97±6.57)%、(24.35±11.21)%、(1.66±0.31)%]高于对照组[(71.16±12.64)%、(37.68±7.12)%、(13.87±8.46)%、(1.43±0.28)%,P<0.05],哮喘组CD8+[(19.87±4.21)%]低于对照组[(26.37±4.65)%。P<0.05]。哮喘组Th2、Th17、Treg、Th17/Treg[(4.42±2.14)%、(1.71±0.97)%、(7.65±1.35)%、(0.22±0.05)%]均高于对照组[(1.96±1.25)%、(0.89±0.42)%、(5.91±1.28)%、(0.15±0.03)%,P<0.05],哮喘组Th1/Th2[(1.31±1.32)]低于对照组[(2.70±1.47),P<0.05],2组Th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淋巴细胞[(36.57±13.24)%]低于对照组[(59.64±15.47)%,P<0.05],哮喘组单核细胞[(12.17±4.21)%]高于对照组[(3.68±1.74)%,P<0.05],2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与Th1、Th2、Th17呈负相关(P<0.05),单核细胞与CD3+、CD4+、CD19+呈负相关(P<0.05),与CD8+呈正相关(P<0.05)。 结论 哮喘患儿存在淋巴细胞亚群和CD4+T细胞亚群异常,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CD4+T细胞亚群含量可用于哮喘患儿免疫功能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①探讨具有干细胞标记特性的ALDHhiCD4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②探讨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中是否存在乳腺癌ALDHhiCD44+细胞亚群,并分析Wnt/β-catenin与Notch细胞信号通路中的重要基殷β-catenin和Notch1,在ALDHhiCD44+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①试验组为30例乳腺癌患者的术中新鲜癌组织,另取19例癌旁2 cm组织标本作为对照;②机械-酶方法消化组织、收集细胞悬液,并行肿瘤细胞原代培养,再经流式细胞仪检测ALDH-hiCD44+细胞的含量;③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细胞中ALDHhiCD44+细胞的表达含量,并分选出AL-DHhiCD44+细胞,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ALDHhiCD44+细胞亚群和ALDHlow CD44+细胞亚群中β-catenin和Notch1的扩增情况。结果:①3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有28例原代培养成功,19例癌旁组织中有15例能够培养出原代细胞。ALDH-hiCD44+细胞在癌组织原代培养的细胞中的含量为(3.85±2.59)%(0.86~8.00%),在癌旁组织原代细胞中含量为(0.13±0.07)%(0.05~0.19%),两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5);②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中,ALDHhiCD44+细胞含量为(0.82±0.067)%,且与ALDHlowCD44+细胞相比,ALDHhiCD44+细胞中β-catenin和Notch1的表达量是增高的(P<0.05)。结论:通过肿瘤组织原代细胞培养、检测新途径,进一步证实ALDHhiCD44+乳腺癌干细胞的存在,且其在癌灶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结合细胞系MDA-MB-231中的ALDHhiCD44+细胞检测,其中的β-catenin和Notch1表达增高,表明ALDH-hiCD44+细胞中Wnt/β-catenin和Notch细胞信号通路处于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干扰素 α(赛若金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疗效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ELISA)大剂量干扰素α治疗前后乙肝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 CD4+ 、CD8+ 及 CD4+ /CD8+ 、IL - 1 0、IL- 1 2、TNF-α含量。结果 :干扰素 α治疗前 T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CD4+ /CD8+比值及 IL- 1 0、IL- 1 2和 TNF- α含量分别为 ( 39.91± 4.5 2 ) %、( 34.1 3± 4.2 4 ) %、( 1 .1 3± 0 .1 2 ) %及 ( 30 .61± 1 1 .2 1 ) pg· L-1 、( 5 8.1 2± 1 3.5 2 ) pg· L-1 和 ( 2 65 .83± 60 .63) pg· L-1 ,治疗 6个月后治疗有效组分别为 ( 4 3.1 2±4.31 ) %、( 30 .81± 5 .1 3) %、( 1 .41± 0 .1 1 ) %及 ( 1 6.5 1± 8.63) pg·L-1 、( 92 .93± 2 1 .5 2 ) pg·L-1 、( 1 2 6.92± 5 3.83) pg·L-1。结论 :大剂量干扰素 α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免疫状态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4):62-65
目的 将结肠镜结合腹腔镜用于结肠癌患者治疗中,分析其对患者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2例结肠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结肠镜结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两组手术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分别为(2.71±0.71)d、(2.23±0.56)d、(2.45±0.58)d,短于对照组(3.52±0.85)d、(3.24±0.63)d、(3.36±0.7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CD3+、CD4+、CD4+/CD8+水平为(56.15±7.32)%、(48.69±7.25)%、(1.96±0.25)%,高于对照组(34.95±6.31)%、(36.12±6.32)%、(1.45±0.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4.34%,低于对照组的19.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肠癌患者而言,于结肠镜结合腹腔镜下行结肠癌根治术效果理想,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尽快恢复,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