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膨胀萎陷法确定肺段间平面,将立体段间平面进行降维后裁剪的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微创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应用膨胀萎陷立体降维法处理段间平面的28例病人临床资料。全部病人术前胸部薄层CT明确肺部病变,在胸腔镜三维重建引导下完成肺段切除,部分多发结节病人联合肺楔形切除;肺段动、静脉及气管处理完成后,应用膨胀萎陷法显示出段间交界后,通过超声刀或者电钩等能量器械对立体的段间平面进行分离,降低段间平面的立体维度,段间静脉作为重要的段间平面标志引导降低维度,将降维后的段间平面应用切割缝合器处理。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病例,胸腔镜下解剖清晰,操作顺利;单肺段切除9例,联合肺段或肺亚段切除11例,肺段联合肺楔形切除8例;共切除病变数37个。膨胀萎陷等待约15 min段间交界清晰可见;超声刀或者电钩分离段间平面无明显出血,保留段间静脉,术毕膨肺,余肺舒展度良好,无严重压榨。术后肺轻度漏气5例经引流愈合,复查胸片肺复张良好;总引流量(494.64±332.45)mL;引流时间(4.04±1.50)d;住院时间(6.79±2.46)d。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微创胸腔镜下可安全施行肺段切除,膨胀萎陷法可以清晰显示肺段间平面,立体的段间平面进行降维后裁剪更简单易操作,减轻压榨,术后余肺舒展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结节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4月安庆市立医院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39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切口选择单孔、两孔或三孔法,所有患者术前薄层CT扫描,5例患者术前Hookwire定位,2例美兰定位,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确定段平面,使用缝合器处理段平面。 结果:39例胸腔镜解剖性肺段手术共切除肺结节41枚,1例进一步行肺叶切除,1例中转小切口辅助肺段切除,手术时间105~330 min,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2~7 d,术后住院4~15 d。无术后严重并发症,无术后30 d死亡。结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选择性应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或不易楔形切除的肺良性结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早期肺癌病人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其关键技术的质量控制。方法:选取50例早期肺癌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照组25例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25例进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及关键技术的质量控制,包括术前运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技术严格控制手术路径规划,术中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进行肺段间交界的界定,并采用电钩、超声刀结合直线切割缝合器实施精准肺段切除,对比2组病人手术期间临床指标、6 min步行距离、血常规水平、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胸腔引流总量少、胸腔引流时间短、淋巴结切除个数少和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P<0.0),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与术前相比,6 min步行距离缩短,且观察组缩短幅度较小(P<0.01);白细胞计数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小(P<0.05);2组术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相对于肺叶切除术可降低早...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设计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导航联合亚段切除术处理肺段间结节,和传统方法扩大肺段切除术相比较,评价其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本中心27例联合亚段切除术(combined subsegmentectomy,CSS)和21例扩大肺段切除术(extended segmentectomy,ES)治疗肺段间结节,肺段间结节的认定方法:在术前3D重建图像上确定结节与相关段间静脉的最小距离≤结节直径。CSS以肺结节和段间静脉为中心,解剖性切除分别属于不同肺段的2个相邻亚段。ES跨越段间交界,扩大切除一个肺段。两组手术均使用3D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对比分析早期临床结果。结果:CSS组和ES组结节特征:直径、深度、所属肺叶、病理诊断、TNM分期无差异。CSS组平均切缘宽度大于ES组[(2.20 ± 0.35)cm vs. (1.45 ± 0.53)cm,P<0.001]。CSS组所有病例切缘宽度均符合要求:≥2 cm。ES组5例切缘不足,另有2例亚段支气管撕裂并发症,这7例结节的深度明显大于ES组其他14例结节[(2.20 ± 0.39)cm vs. (1.35 ± 0.51)cm,P=0.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无差异,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术后30 d死亡。结论:3D?CTBA导航胸腔镜联合肺亚段切除术治疗肺段间结节安全可行,较传统的扩大肺段切除术有更安全的切缘宽度,扩大肺段切除术不适合对深部肺段间结节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对肺部损伤的影响。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TLR2的表达水平;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慢性间歇性缺氧组(CIH组)和TLR2拮抗剂T2.5组(T2.5组),利用低氧舱建立CIH模型,并对CIH模型进行鉴定;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测定各组大鼠的肺功能指标[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第0.3秒用力呼气后的容积(volume after forced exhalation in 0.3 s,FEV0.3)、每分钟呼气量(breath volume per minute,MV)及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变化;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变化;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TLR...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sthma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ACO)肾虚痰浊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ACO肾虚痰浊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阳和平喘颗粒,疗程为14 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2(interleukin 2,IL 2)、IL 13、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以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水平和肺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 2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IL 13、IgE水平和FeNO水平明显降低(P<0.05),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orced vital capacity ratio in one second,FEV1/FVC)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IL 2、FEV1、FVC、FEV1/FVC升高值和IL 13、IgE降低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阳和平喘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ACO肾虚痰浊证,可减轻炎症程度,降低气道高反应,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常规肺功能测试(pulmonary function test, PFT)与脉冲振荡肺功能(impulse oscillometry system, IOS)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气道阻塞严重程度的一致性。方法 对2016年4月—2017年4月随访的116例稳定期COPD患者(男性103例、女性13例)依次进行IOS检测和PFT检测,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对IOS和PFT参数行一致性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116例受试者中,仅38例(32.8%)受试者气道阻塞严重程度分级结果一致,分级一致性存在较大差异(P<0.05);在78例严重程度不同的受试者中,52例IOS分级重于PFT分级。将52例IOS分级较重的患者与其余患者对比分析发现,这部分患者的PFT参数中,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vital capacity in one second, 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ratio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 FEV1/FVC)较对照组均有升高(P<0.05);而IOS参数中振荡频率为5Hz时的黏性阻力(respiratory resistance at 5Hz, R5)、振荡频率为20Hz时的黏性阻力(respiratory resistance at 20Hz, R20)、振荡频率为5Hz和20Hz时的黏性阻力差值(difference between respiratory resistance at 5Hz and 20Hz, R5-R20)、共振频率(resonant frequency, Fres)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IOS与PFT各参数相关性分析中,IOS参数: 低频电抗面积(reactance area, AX)、R5-R20、ΔR5-R20、Fres、R5与PFT参数: FEV1%pred、FVC%pred、FEV1/FVC、第3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ratio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ree secon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 FEV3/FVC)、50%肺活量时最大呼吸流速(maximal expiratory flow rate at 50% of vital capacity, FEF50)、75%肺活量时最大呼吸流速(maximal expiratory flow rate at 75% of vital capacity, FEF75)呈负相关(P<0.01),与残气与肺总量之比(ratio of residual volume to total lung volume, RV/TLC)呈正相关(P<0.01)。结论 IOS与PFT对COPD气道阻塞严重程度评价存在差异,在早中期气道阻塞患者中,IOS损害程度级别显著高于PFT,IOS在评价小气道功能障碍时敏感性可能高于PFT,在临床应用中将二者相互结合可能可以更好地评价气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57-59+71+封三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段解剖性切除的临床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9月期间完成的43例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27例;年龄36~75岁,平均(48.4±3.5)岁。术前常规行CT三维重建,了解血管及气管情况及其变异,明确病灶解剖定位,制定手术计划,采用经典三孔法,根据不同肺段采用不同手术流程,采用膨胀萎陷法结合段间静脉确定段间平面,使用电刀超声刀分离和腔镜切割缝合器离断段间肺实质。结果单纯肺段切除33例,联合肺段切除10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病变6例,原发性肺癌34例,转移性癌3例。手术耗时50~180 min,平均(110±8)min;出血量20~280 mL,平均(50.0±5.5)mL;术后住院6~14 d,平均(9.7±1.2)d。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术后并发症5例(11.6%),其中术后咯血2例,肺漏气时间过长、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各1例,所有并发症均治愈。结论通过术前三维重建,可以精准了解肺内结构,精确指导手术,缩短肺段手术学习曲线,使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更为精准、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张春盛  张仁泉  郑浩 《安徽医学》2022,43(3):330-332,333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CG)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胸外科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32例接受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中确定肺段间平面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采用吲哚菁绿反染法、对照组14例采用通气萎陷法来确定肺段间平面,记录两组患者肺段间平面显示所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个数、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段间平面显示所需时间及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个数、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16.7%,对照组为 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使用ICG反染法确定肺段间平面安全有效,能够缩短显示肺段间平面所需时间及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缓解期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明溪县中医院收治的104例COPD缓解期肺脾气虚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8.4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AT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便携式肺功能仪与Jaeger大型肺功能仪测量参数的一致性,及其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用Jaeger大型肺功能仪和Medikro PRO便携式肺功能仪对151例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和Bland-Altman方法对测量的8个参数: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recentage of predicte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 pred)、一秒率(FEV1/FVC)、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 25% of FVC exhaled,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75)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与Jaeger肺功能仪相比,Medikro PRO便携式肺功能仪所测量的参数无显著偏倚,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0.990、0.986、0.962、0.969、0.935、0.958、0.935。且两种仪器前后两次测量的各参数的差值绝大多数(92%以上)都在95%的一致性区间内。结论 与Jaeger肺功能仪相比,Medikro PRO便携式肺功能仪所测量的各个参数无明显偏倚,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计算机辅助测量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肺内血管体积(intrapulmonary vessel volume, IPVV)与肺气肿、肺功能(pulmonary function test, PFT)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至2020年7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COPD患者62例,行吸气相CT扫描及PFT检查。对CT数据通过数字肺测试平台测量IPVV及肺气肿,肺气肿定量以-950HU密度以下低衰减区体积(low attenuation zone volume -950HU, LAA-950)表示。分析IPVV与肺气肿、PFT的相关性。结果 全肺(whole lung, WL)及各肺叶IPVV与肺气肿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各肺叶IPVV与相应肺气肿的相关系数依次是:右肺下叶(right lower lobe, RLL)(r=0.619)>右肺中叶(right middle lobe,RML)(r=0.539)>左肺下叶(left lower lobe, LLL)(r=0.484)>右肺上叶(right upper lobe, RUL)(r=0.427)>左肺上叶(left upper lobe, LUL)(r=0.376);WL的IPVV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 predicted, 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the ratio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over forced vital capacity, FEV1/FVC)均呈弱负相关(分别r=-0.262, P=0.039; r=-0.272, P<0.05); LUL及RUL的IPVV与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on capacity for carbon monoxide of lung, DLCO)均呈弱负相关(分别r=-0.302, P=0.017; r=-0.301, P<0.05)。结论 COPD患者肺内血管体积与肺气肿存在正的相关性,与PFT弱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参术定喘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中医证候、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immunoglobulin E,TIgE)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试验组给予参术定喘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评估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水平,采用肺功能测定仪检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率(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IgE水平,呼气分析仪检测FeNO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水平、FeNO、TIg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采用参术定喘汤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中医证候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下调FeNO、TIgE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参术定喘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中医证候、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immunoglobulin E,TIgE)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试验组给予参术定喘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评估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水平,采用肺功能测定仪检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率(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IgE水平,呼气分析仪检测FeNO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水平、FeNO、TIg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采用参术定喘汤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中医证候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下调FeNO、TIgE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拔罐联合超短波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超短波治疗及拔罐治疗,疗程为2周。1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两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6 min步行距离、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 结果 治疗组在减少咳痰量和减轻咳嗽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FVC和FEV1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但治疗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FVC和FEV1升高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拔罐配合超短波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可以减轻症状,提高肺通气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6.
黄昕  樊东升 《北京医学》2021,43(5):431-433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神经肌肉疾病,其中呼吸受累是影响生存的重要原因,通常采用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FVC的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来评估患者肺功能.近年研究认为,慢肺活量(slow vital capacity,SVC)可更好地反映ALS患者病情进展,预测患者生存和预后.本文对SVC在AL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比 CT 的肺容量测算结果与常规肺功能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评估 CT 测量肺容量法的可靠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入院治疗的共计49例漏斗胸患者,术前行肺功能检查和 CT 检查。应用手绘-分层测量求和法测量患者肺容量并计算其与预计值之间比例。将结果与患者常规肺功能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基于CT 肺容量结果平均值低于肺功能检查结果,但与常规肺功能结果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大肺活量(maximal ventilatory capacity, VCmax)(P〈0.00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P〈0.001)、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P〈0.001);基于 CT 的肺容量实测值/预计值比例与肺功能结果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 VCmax%(P〈0.001)、FVC%(P〈0.001)、TLC%(P〈0.001)。结论 CT 测算的肺容积结果与常规肺功能结果高度相关,CT 肺容积测算法可作为临床评估漏斗胸患者肺脏容积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氨溴索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AE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氨溴索雾化组;实验组:氨溴索(30 mg,3/d)雾化治疗联合机械振动排痰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日均排痰量、动脉血气指标[动脉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y,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oxide in artey,PaCO2)]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简称一秒率FEV1/FVC%)和FEV1],比较两组患者血白细胞恢复正常天数及住院总天数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前3天日均排痰量较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多(P〈0.05),第4~7天日均排痰量则较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第3天血气指标PaO2和PaCO2、1周后肺功能指标(FEV1/FVC%和FEV1)及血白细胞恢复正常天数、住院总天数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雾化吸入氨溴索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对AECOPD患者促排痰效果更显著,能改善肺通气及氧合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营养支持联合早期肺康复锻炼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带管时间及复管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浙江省台州医院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n=54)和观察组(营养支持联合早期肺康复锻炼,n=54),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肺功能[第1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l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带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复管率(3.70%)低于对照组(14.81%)(P<0.05);两组干预后的TRF、PA、ALB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FVC、FEV1水平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TNF-α、IL-6水平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后行气管切开术患者采用早期肺康复锻炼+肠内营养干预可缩短带管时间,降低复管率,改善营养状况,提高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单孔腹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采取单孔全胸腔镜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8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行肺叶切除术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相关指标、术后1年肺功能指标减少比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3年随访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肺功能指标下降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无进展生存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比较,手术更为复杂,但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远期无进展生存时间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