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计量学变化,并分析影响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单眼发病AACG患者27例54只眼,根据病情分为两组,以发作眼(27只眼)为实验组,未发作眼(27只眼)为对照组。将实验组按发作时最高眼压分为A1组(<60mmHg)、B1组(≥60mmHg);按病程分为A2组(<7d)与B2组(≥7d)。所有患者均应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和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的百分数、平均细胞面积等各项指标。对各组角膜内皮细胞各项测量指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的百分数均显著减小(P<0.01),而平均细胞面积等指标显著增大(P<0.01)。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相比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CG患者发作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明显下降,细胞多形性改变增加。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计量学改变与病程和眼压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TOPCON非接触型角膜内皮细胞计,对眼压控制的33例(仅单眼急性发作)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眼及对侧临床前期眼和23例(33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眼组和对侧临床前期眼组比较,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有极显著性减少(P〈0.01),最大细胞面积、最小细胞面积、平均细胞面积、平均细胞面积的标准差和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均有显著性增加,六角形细胞百分数显著性下降(P〈0.0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侧临床前期眼组比较,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显著性减少(P〈0.05),最大细胞面积、最小细胞面积、平均细胞面积、平均细胞面积的标准差、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均和六角形细胞百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细胞平均密度明显下降和细胞的形态改变、六角形细胞百分数下降等显著损害,损伤程度与眼压急性增高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仅造成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明显下降,并未影响细胞的形态改变及六角形细胞百分数。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青光眼病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日本Topcon公司生产的SP.1000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对46例各类单侧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双眼角膜内皮细胞进行照相,健眼作为对照。发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闭青)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慢闭青)患者患眼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差值分别为9.59%,10.6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慢性单纯型青光眼(慢单青)患眼与健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差值为0.23%,差异无显著性(P>0.05);滤过性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差值为8.20%,差异有显著性(P<0.01);虹膜周边切除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差值0.19%,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急性持续性高眼压可对角膜内皮细胞有损害。行抗青光眼手术时,术前应尽量了解角膜内皮细胞情况;术中应减少手术器械进入前房的机会,同时尽可能保持前房存在,以减少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实验性家兔持续性高眼压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探讨临床上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机制。方法选择26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成3个实验组(高眼压持续3 d组、2周组、4周组)各7只(14眼)共42只眼,及正常对照组5只(10眼)。实验组前房注入1%甲基纤维素建立持续性高眼压家兔模型,用角膜内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持续性高眼压兔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3个实验组兔眼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显著性,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变化。结论持续性高眼压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损伤,随高眼压持续时间越长程度越重。提示临床上诊治青光眼时应早期控制眼压,减少角膜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厚度和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厚度和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方法 采用角膜测厚仪和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对 60例 ( 60眼 ) 2型糖尿病患者及 60例 ( 60眼 )健康志愿者的角膜厚度及内皮细胞形态进行比较研究 ;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全身因素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厚度的影响。结果 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 ,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增加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角膜厚度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较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显著降低 (P <0 .0 5 )。糖尿病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负相关 (r=-0 .761,P <0 .0 1)。无一全身因素与角膜厚度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异常 ,且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加重而加重。糖尿病患者在内眼手术及眼外伤手术时应特别注意保护角膜内皮 ,防止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  相似文献   

6.
急性闭角青光眼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损害除视神经、晶状体、虹膜外,眼压增高还可导致角膜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如急性闭角青光眼发作可有角膜实质层水肿,后弹力层皱褶及角膜内皮水肿、临床应用角膜内皮显微镜,可对活体角膜内皮的变化进行观察,为认识角膜水肿产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及预后估计等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本临床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青光眼急性发作时其眼压持续时间以及高、低眼压水平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同时也观察了抗青光眼手术后内皮细胞密度的变化。 对象和方法 本组观察23例27眼急性闭角青光眼患者。男性7例9眼,女性16例18眼。年龄35~78岁,平均59.6岁。单眼发病19例,有4例在住院期间对侧眼发病,所有病人均为首次发作,经临床检查符合急性闭角青光眼诊断标准。伴有累及角膜的眼病均不属本组观察范围。 病人中均有眼痛、视朦、恶心呕吐。眼压高持续3天以上共12眼,3天以内(含3天)15眼,我们将眼压在6.25kPa以下为低眼压组,高于此数值者为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15年角膜中央内皮细胞的变化、角膜植片的厚度及青光眼、移植排斥反应和移植失败发生的可能性。设计:纵向队列研究500例由同一名医生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患者。方法:再移植眼、双侧眼病例的一侧眼及不同意调查的患眼除外,共有388只眼参与研究分析。术后定期应用光学显微镜予以内皮细胞照相及角膜厚度测量,记录青光眼、移植排斥和移植失败的发生情况。结果:67例患者中的30%在术后15年角膜仍保持有效透明。内皮细胞相对于术前供体水平丢失率为71%±12%(n=67),内皮细胞密度为872±348个/m m,角膜厚度为20.59±0.06…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高、前房浅、房水闪辉,这些都可以损害角膜内皮细胞。若角膜内皮细胞损伤过多,则失去代偿功能而造成角膜水肿和大泡性角膜病变,严重者需手术治疗。因此,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至观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情况和特殊形态改变,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原发性急性闭  相似文献   

9.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术中各相关参数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31例白内障患者共33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评价患者术眼晶体核硬度、测量前房深度、角膜中央细胞密度,术中记录超乳时间(UST)、累积释放能量(CDE),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测量角膜中央角膜细胞密度,进行...  相似文献   

10.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44例(84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角膜状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视野缺损程度轻度者14例(26眼,轻度组)、中度者8例(16眼,中度组)、重度者22例(42眼,重度组)。视野轻、中、重度缺损组平均中央角膜厚度(CCT)分别为(531.4±27.1) 、(521.2±31.4)和 (513.3±28.2) μm(F=3.24, P=0.04);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2 635.0±320.3)、(2 619.2±161.4)和(2 589.7±290.4)细胞/mm2(F=0.22,P=0.80)。提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着视野进行性的加重,CCT和角膜内皮密度呈现下降趋势,应积极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11.
Yun HM  Fu P  Yuan JS  Zhang B  Li XX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8):3401-3404
目的使用动态轮廓眼压计(DCT)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及正常人双眼眼压及眼脉动幅度(OPA)的昼夜波动趋势,并比较双眼的波动趋势是否一致。方法POAG患者18例,NTG患者17例及正常对照30名均来自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眼科,使用DCT测量获得眼压及OPA波动的日曲线,统计3组OPA日波动幅度,比较3组的眼压、OPA的波动情况和差异,并观察双眼的日眼压、OPA波动模式及其峰值分布。结果POAG患者、NTG患者和正常对照的DCT眼压的波动模式不同,且部分个体的双眼眼压波动趋势不同。在所观察的65人中,眼压峰值出现于非办公时段的正常人为右眼4例(13·3%)、左眼6例(20·0%),NTG患者为右眼4例(23·5%)、左眼5例(29·4%),POAG患者为右眼5例(27·8%)、左眼4例(22·2%)。POAG患者、NTG患者和正常对照的OPA存在日波动,且波动模式不同,左右眼之间也有区别。OPA的波动幅度,正常人:右眼(1·1±0·5)mmHg(1mmHg=0·133kPa),左眼(1·2±0·5)mmHg;NTG患者:右眼(1·1±0·8)mmHg,左眼(1·0±0·5)mmHg;POAG患者:右眼(2·1±1·3)mmHg,左眼(2·4±1·9)mmHg,波动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AG患者表现出较大的OPA波动范围。结论POAG、NTG患者和正常人的OPA存在差异,OPA存在日波动,且不同的人群波动幅度有差异,POAG患者表现出更大的OPA日波动;POAG、NTG患者和正常人有着不同的眼压和OPA波动模式,且双眼的波动趋势不尽相同;办公时段多次眼压测量不能完全代替1d眼压监测。  相似文献   

12.
赵歧  陈毅华  林郁 《中外医疗》2010,29(36):42-43,45
目的比较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g laucoma,POAG)合并白内障的眼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收集在我院近年行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的PACG与POAG的患者资料,对患者手术前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手术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观察并进行比较。完全成功率标准为手术后最终随访时不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在≤21mmHg。结果本研究共有17例(17只眼)PACG与14例(14只眼)POAG。PACG组与POAG组间的年龄、术前眼压、随访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ACG组与POAG组在分别经过11.4个月与13.2个月的手术后随访后,2组的眼压均下降,PACG的最后随访眼压(10.1±4.5)mmHg低于POAG组(15.8±8.3)mmHg(P=0.025)。最后随访时,PACG组的完全成功率为100%高于POAG组(78.6%)(P〈0.05)。58.8%的PACG患者与57.1%的POAG患者术后视力得到提高。2组的并发症均较轻。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能够安全、有效控制PACG与POAG合并白内障的眼压,PACG的眼压控制优于POAG。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CECD)的影响.方法 收集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36例(72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患者采用的不同手术方法 分为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组(16例20眼)和小梁切除术组(20例25眼).所有患者于术前1天和术后1个月、3个月行角膜内皮镜检查,记录角膜内皮细胞的数量、密度、形态.结果 小梁切除术后1个月、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数分别为(2115±249) 个/mm2和(2092±251)个/mm2,与术前的(2221±262)个/m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后1个月、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数分别为(2329±250) 个/mm2和(2316±231)个/mm2,与术前的(2339±248)个/m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数在小梁切除术组与EX-PRES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后早期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回顾性收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 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睫状体解剖形态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7月至2014年5月在中南 大学湘雅医院确诊住院的PACG 1 183例(1 456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恶性青光眼患者共30例(38眼)。根据是否 发生恶性青光眼分为PACG组(眼数1 418)和恶性青光眼组(眼数38);根据年龄段不同将PACG患者分为3~40岁组(眼数 171)、41~70岁组(眼数1 016)、≥71岁组(眼数269);根据恶性青光眼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药物治疗组(眼数5)、晶体摘除 组(眼数6)和玻璃体切除手术组(眼数27);根据恶性青光眼是否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分为玻璃体切除手术组(眼数27)和 非玻璃体切除手术组(眼数11)。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前房深度、眼轴长度、晶体厚度、治疗前后视力、治疗前后眼 压、治疗方式、既往手术史等,同时记录使用超生生物显微镜测量的患者不同部位睫状体厚度(ciliary body thickness, CBT)、小梁睫状突的夹角(trabecular ciliary angle,TCA)和晶体直径。结果:恶性青光眼组男女比例为1:2,平均发病年 龄[(51.87±12.92)岁]低于同期PACG组[(57.87±8.78)岁](P<0.05);PACG患者滤过手术后前3月,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患者 累计占85.7%;恶性青光眼组的晶体厚度为(4.33±0.67) mm,眼轴长度为(21.44±1.18) mm,前房深度为(2.12±0.41) mm, 低于同期PACG组的晶体厚度[(4.81±0.50) mm]、眼轴长度[(22.17±0.97) mm]、前房深度[(2.49±0.48) mm](均P<0.05);恶 性青光眼组CBT0,CBT1,CBTmax,TCA和晶体直径小于同期PACG组(均P<0.05)。结论:具有短眼轴、浅前房、薄晶 体、薄睫状体、小梁睫状突夹角小、晶体直径小的女性PACG患者更易发生恶性青光眼;玻璃体切除术能显著降低眼 压。  相似文献   

15.
AS one of the commonly used surgical methods totreat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PACG),trabeculectomy supplemented with antimetabo-lites can cause some complications such as hypotony,shal-low anterior chamber,choroidal detachment,macular ede-ma,hyperto…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color 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CPR-VEP)在原发性开角型及闭角型青光眼中的表现差异。方法:采用法国Metro Vision公司生产的Vision Monitor视觉电生理仪对12例(17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41例(5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和13例健康者(26只眼)在不同时间频率(1,2,4,8,16及32 Hz)及色彩刺激(黑/白,红/绿,蓝/黄)下记录CPR-VEP的变化,比较P100波波幅值和潜伏期值。结果:3组研究对象在3种色彩刺激下CPR-VEP P100波幅随着时间频率的增加而下降;不同色彩刺激下P100潜伏期随着时间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延长。CPR-VEP P100波幅值排列均为:PACG组>NC组>POAG组;黑/白>蓝/黄>红/绿。POAG组和PACG组P100潜伏期值均较NC组延长,但POAG组和PACG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ACG和POAG患者的CPR-VEP P100波幅-时间频率曲线具有各自的特点,P100波幅值PACG者较高而POAG者较低,潜伏期均较正常延长。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ian SH  Sun X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118-120
目的研究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非随机临床研究,对63例(85眼)药物控制眼压不良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SLT治疗,采用532nm波长、Q开关、Nd:YAG激光在下方180。范围的小梁网上做(50±5)个相邻但不重叠的激光斑,能量0.6~1.8mJ。治疗前后,抗青光眼药物使用保持不变。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h、2h、1d、7d、14d、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进行眼部检查。结果SLT治疗前平均眼压为(25±4)mmHg(1mmHg=0.133kPa),与基线值相比,治疗后1d平均眼压下降8.1mmHg(32.0%),7d下降5.6mmHg(22.1%),14d下降4.7mmHg(18.6%),1个月下降5.5mmHg(21.7%),2个月下降5.1mmHg(20.2%),3个月下降5.9mmHg(23.3%),6个月下降5.2mmHg(20.6%),9个月下降4.0mmHg(15.8%),12个月下降4.2mmHg(16.6%),18个月下降3.8mmHg(15.0%),24个月下降3.3mmHg(13.0%)(P〈0.01或0.05)。不良反应轻微,包括结膜充血、轻度前房反应和短暂眼压升高。结论SLT可以有效、安全地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缓解后继发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眼压和前房深度的变化,探讨继发性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发生的原因。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160例(16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发现,40例(4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缓解后继发睫状体或脉络膜脱离,5例(5眼)临床前期眼检出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测量急性发作前后和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时的眼压和前房深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作缓解后无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组的眼压为(12±5.2)mmHg(1mmHg=0.133kPa),中央前房深度为(1.662±0.235)mm,发作缓解继发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组眼压为(8.3±3.5)mmHg,中央前房深度为(1.373±0.180)mm。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组眼压比无脱离组低,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组的前房深度比无脱离组浅,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急性发作眼及临床前期眼在降眼压过程中皆可能发生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缓解后眼压过低或前房深度变浅,高度怀疑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可能,其主要原因可能与眼压大幅度快速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眼压(IOP)对眼球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PACG患者45例(90眼),并根据IOP情况分为正常IOP组(52眼)与高IOP组(38眼)。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研究PACG眼球后OA、CRA血流动力学改变。观察指标: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彩色多普勒检查前采用非接触IOP计测量受检者IOP。结果:PACG患者CRA-EDV(P<0.01),CRA-RI(P<0.01)均显著不同于正常对照组,且患者正常IOP组与高IOP组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CRA-EDV呈逐级降低趋势。CRA-RI的表现与CRA-EDV相反,呈逐级增高现象。无论是CRA还是OA,三组间PSV均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PACGIOP与CRA-RI(r=0.51;P=0.001)及CRA-EDV(r=-0.396;P=0.014)显著相关。偏相关分析显示:IOP与CRA-RI显著相关(r=0.393;P<0.001),而与CRA-EDV无显著相关(r=-0.065;P=0.559)。其回归方程为:RI=58.82 0.47×IOP。结论:IOP对OA无显著影响。PACGIOP升高可导致CRA-RI增高,继而使EDV降低,视网膜血流量下降。  相似文献   

20.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收住本院的非青光眼的单纯白内障26例(28眼),连续选择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60例(70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以下简称急闭)临床前期14眼,发作期29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以下简称慢闭)27眼。术前视力手动/眼前~0.8,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入院后行超声乳化术。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8.5&#177;4.5)个月。结果:①单纯白内障组术前术后眼压无显著差异(t=1.9201,P〉0.05)。急闭临床前期组术后平均眼压下降(t=3.9910,P〈0.01)。急闭发作期组术后平均眼压比术前明显下降(t=4.7441,P〈0.01)。慢闭组术后平均眼压比术前明显下降(t=4.4976,P〈0.01)。②急闭发作期,慢闭组平均使用青光眼药物术后较术前明显减少。⑧急、慢闭组术后前房角均较术前增宽。④前房深度急、慢闭组术后较术前增加;周边前房深度两组术后均较手术前增加。⑤56只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48只眼(85.7%)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8只眼(50.0%)矫正视力〉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单纯白内障术后眼压无影响,对急闭临床前期产生降低眼压作用,可治疗急、慢闭,急闭疗效优于慢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